关于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材体系的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历史教材改革的目的 关于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材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材体系的思考

2024-05-31 1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魏恤民  周朝阳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背景下历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吸取国外先进课程理念及经验,认为应该从“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主题通史”、“学会学习”等方面推进高中历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程  核心素养学业质量  学会学习     作者简介 魏恤民,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周朝阳,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经过2001年以来的改革,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不断深入。在历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领域取得比较大的突破,表明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全面现代化的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还没有充分回归教育本质,还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遵循规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申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中有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坚持因材施教,开展分类分层教学”、“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课程教材体系”的要求,拟开展我省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整体改革并选择一些地区学校开展试点实验,构建符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需求的、符合人的成长与认知发展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广东省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体系。为此,需对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的状况进行研究,同时对比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改革发展状况;并根据广东经济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提出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我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整体改革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主要从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背景(或对本世纪初以来的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的梳理)以及构建广东特色历史课程教材体系的初步思路角度展开论述,就教于方家。      一、对本世纪初以来的历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初步思考    (一)关于“历史教学大纲”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考      从清末至今,我国制定历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前后共颁布了28次历史课程标准。从一开始简易的教学指示,到如今的渐成体系。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教育部在2000年3月公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历史大纲课程”)。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其培养目标是“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申毕业生。”已经呈现培养“全面的人”、“发展的人”的基础教育目标变革要求。然而,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大纲”实践中,“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依旧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社会性、文化性并没有得到重视与落实。     “历史大纲课程”采用通史体例,时间为序,中西分列。断代为基,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外交、科技与思想艺术等,史识、史论单一呈现且教条化。全国统一的教科书予以统一内容细化及规范。教学实践常态是教师以教材为本,讲授、解读教材呈现的历史知识、历史解释与史论,学生学习掌握教科书承载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此外,“历史大纲课程”对教师素质要求不高,对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要求低,缺乏课程再开发的空间;学生可以据教科书记忆、理解,快速掌握教材承载的知识,学习容易、简单。这样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教化”、“灌输”、“死记硬背”的特征。学生成为“记忆的机器”,不利于培养独立人格发展需要的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亦即不能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社会主义公民的培养需要。    (二)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十年探索与实践的思考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商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开启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标及课程设置,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社会主义公民的培养要求,凸显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社会性、文化性,强调并强制性规范“全面的人”、“发展的人”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与需要,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诉求。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生存,一方面要接受市场选择;同时,学生也具备人生规划、就业与发展的选择权利。因此,面向21世纪,中国学生需要未来社会生存职业技能,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意识与能力(公民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与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的人交流、合作),处理信息的能力(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社会的日益复杂化、民主化,对公民的社会参与责任、意识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确定他们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个性化。学生自身作为“人”的能力、情感、观念得到充分发展,自然能够体现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在当前社会需要构成中,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合作与竞争都日益激烈。基础教育强则青少年强,青少年强则民族强,才能在合作与竞争中占据优势。这是国家的需要,是民族的需要,同样也是学生自己参与社会合作与竞争的需要。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以下简称“历史课标(实验)”)采用学习主题体例,时间为序,中西分列。主题为基,将历史切割成“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经济文明发展历程”及“思想文化发展历程”三大学习研究主题,形成三大模块;主题下再设若干小主题,关注主题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引入了课程“三维目标”,强调课标案例分析的教学范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观念及相关方法与能力。     “三维目标”的设计,就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与传统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学科层面不同,“历史课标(实验)”采用学习主题体例,及案例分析的教学范式,强制性要求“在过程中掌握历史分析方法、形成历史学习、分析与判断能力”。这样,将传统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下的“历史接受教育”,发展成为“历史课标(实验)”课程体系下的“历史分析研究教育”。     但是,由于学科课程内容偏多、高考应试趋向、教材及教师培训缺乏系统性、教师“大纲体系”下形成的教学思想惯性、地区课程资源的不均衡等因素影响下,课程目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现象。如选修课程开设不如人意、“学科知识与能力”依旧是教师教学重点、落后地区教育质量明显下滑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高考考核与录取改革、课程设置等层面进一步改革。     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清晰给教学和评价带来很多困难。如“知道分封制与宗法制(学习范围),认识中国古代早起政治制度的特点(研究方向)” [1],没有具体的目标标准要求。在各类卷面考核中,要么凭借经验(学校等各类卷面考试),要么出台各类“考试大纲”予以规范(高考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等)。过程性评价被普遍忽视,各类卷面考核与课标课程理念精神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减(如历史科高考考核目标规定:获取与提炼信息、运用、阐释与论证,主要体现‘历史方法与能力层面的考核’)”。至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同样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此外,“学习主题”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模块划分,人为地“阉割”历史。反映在课标设计上,需要综合分析的“历史背景”分析要求,由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模块划分限制,基本缺失;“历史影响”、“历史意义”分析的设计也很单一、牵强。同时多处同一知识模块重叠。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业革命”等,三个必修模块都涉及,都要不断重复讲授。     二、关于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初步思考     教育部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启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2]。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要充分领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同时要继承发扬“历史大纲体系”及“历史课标(实验)”课程体系的精华,汲取其经验教训,明确高中历史课程的定位、课程实施目标的界定,充分考虑基于中学课程开设及教学实际因素,努力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及教学实际的中学历史课程建设。     (一)构建高中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目标     首先是认真研读和学习教育部对下一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研究和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创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指引下,实事求是地理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是广东特色高中历史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重视的核心问题,构建广东特色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目标要与之相适应。     其次,研究国内外关于历史教育和学生历史认知的成果,加以比较吸收。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史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同时也引入了大量的西方史学成果,历史教学充满了勃勃生机,但也充斥着混乱与迷茫。历史知识是什么,适合中学生的历史方法教育与历史认识是什么,应该达到哪一能力层次……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不同层面地研究解决。     再次明确历史学科核心概念教学为主体的历吏知识观。目前,普遍的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是只见“树叶枝干(微观)”,不见大树。如辛亥革命课题,教师分析背景、经过与评述,但学生并不能够建构起辛亥革命的完整概念认知,历史知识、方法与认识,混杂在一起,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混淆。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认为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英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应在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提供以下与他们的学习密不可分的学习机会,以加强他们对概念、过程以及课程内容的认知”。未来的广东课程应突出历史核心概念教学,对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出基本规范。如学生学完辛亥革命一课后,能够比较准确地形成相关概念为主体的历史知识。     (二)初步建立高中学生历史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体系     “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学生在完成各学段基础教育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及其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的明确界定和描述。” [4]学业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是一次全面创新性改革。可以预见,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师必须研究课程标准,必须研究基础教育质量标准,按照标准教学,按照标准评价。     构建广东特色课程教材体系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质量标准的研究动态,尊重学生学力差异,避免“一刀切”,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在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应体现较大的差异性。如广州市教研室根据生源差异和学校学生出口表现,将高中学校划分为六组.按类别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监管与评价,这是一种尊重实际的积极性探索。学业质量标准体系只有建立在教育实际的基础上,才能够具有实践的价值,才能够落到实处。     (三)适当调整课程内容     广东特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材体系的课程内容由基础课程和发展课程两部分组成。基础课程共3个模块:历史1、历史2、历史3,每个模块3 6学时2学分,共6学分。历史1(主题1 古代中国 主题2 古代世界)、历史2(主题1 近代中国 主题2 近代世界)、历史3(主题1 现代中国 主题2 现代世界)。发展课程结合现行课程方案可酌情调整为5个模块构成(模块主题、模块数量等可以进一步讨论):广东发展历史、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文献选读等五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职业技术、艺术、体育、人文类大专层次发展倾向的学生选修《广东发展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人文类大学本科层次发展倾向的学生选修《广东发展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人文发展倾向大学先修历史课程、国际高水平大学对接历史课程的学生自主选修《广东发展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文献选读》。其他发展倾啕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修有关模块。     (四)创新主题通史呈现结构体例     广东特色高中历史课程教材体系的课程内容呈现初步思路是主题通史体例,时间为序,中西分列。断代主题为基,围绕主题设计若干学习研究案例。继承“三维目标”课程目标要求设计,强调课标案例分析的教学范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观念及相关方法与能力。     捕捉断代阶段鲜明的时代主题,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设计分析、研究案例。“大纲体系”体例下的通史,是介绍断代阶段的历史知识;主题通史,解决“课标(实验)”历史课程人为“阉割”、“分裂”历史的不足,强调运用断代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析、研究时代主题。     在课标案例选取方面,初步的思路是实事求是,实现由人类重大历史事件案例向典型性、多样性案例转变。在先期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集中体现出两对矛盾的课程观念:传统通史体例与课标实验专题主题体例观念之间的矛盾;传统历史知识传授观念与课标实验历史案例分析之间的矛盾。     课标案例的选取,不再拘泥与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所谓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传统研究已经非常详细,涉及非常多的历史解释,难以通过简单的高中课程一一呈现,而简单呈现又有可能存在严重的误导。如辛亥革命的评价,到底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纠缠不清。主观性很强,对于基础教育层面,学生难以掌握。     课标案例的选取,尽可能选取人类历史上丰富的多梓性的具体事件,学生尽可能全面地理解人类社会方方面面。案例的分析,可以避免许多争议,而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养成分析的观念。     课标案例的选取,要注意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大学历史课程的区别,避免“初中历史增大版”、“大学历史缩小版”现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高中历史同质化现象。由于历史科中考设计,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由于课标课例重叠,高中历史教学只是初中课程深化重复的现象普遍存在。     (五)在历史课程特色指导下,开展历史教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中学历史课程分三个部分:历史学科课程特色、历史教学要求和学业质量体系。其中,历史学科特色处于主导地位,历史教学要求要服从历史学科特色要求,要以达成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为目标。     课改以来,问题最多的就是历史学科课程特色与历史教学要求两者的分离。教师热衷于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但是,由于缺乏对历史学科课程特色的研究,呈现有形无神的特征。由于教师之间素质相差很大,必然导致教学效益存在巨大差异。所以,能否从制度设计上,解决教师差异导致的教学效益衰减问题,就必然要转变理念,由教师主导转为课标主导,进一步彰显课标的价值。囚此,将教师从对历史知识与结论的关注,强制性地转变为对历史分析方法的关注。又由于各地课程资源存在巨大的差异,要高度重视教材为主体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教材“史料+问题”化,教材“学材”化。为此,对教材、教参编订者要系统培训,理解课标课程的内涵、特征及价值追求,尽可能减轻教材编订对课程标准的“衰减”现象。     (六)基于中学历史课程开设实际的思考     尊重中学历史课程开设实际。理论上,每个学期18周,每周2节课,合计36节课。但是,每个学期都有节假日冲突、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等,乃至如高考等大型考试等,都要挤占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每学期实际课时也就不到30节,还要期中、期末考试,考试复习也要占时,实际授课时间有保障的也就26节左右。“历史课标实验”各个必修模块设计的课程太多(“历史课标(实验)”25个专题,90子课题)[5]。其实践结果是为完成教学计划,教师“赶课”,教学任务要点化处理,讲授……。课标遵循的“案例分析”下“过程与方法”目标,难以实现。所以课时设计与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实际矛盾突出,要减少课标子目设计。     尊重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实践实际。“历史课标(实验)”试图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引入了艺术史相关内容,如“中国古代文学”等、“西方近现代艺术”等。但是,缺乏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价值。如申国古代文学、西方近现代文学,本身与语文课程重叠,难以挖掘历史学科课程价值;“西方近现代音乐”学生很难理解,只是记住几个名次而已。中国古代艺术类、“西方近现代艺术”都可以合并为一个课标子目,作为艺术常识素养介绍即可。     尊重中学学校地区差异、师资差异实际。“历史课标(实验)”要求教师对课程进行再开发,对课程资源、教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而课程准备不充分,导致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新的课标课程,在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软件开发、教辅资料等方面,要更加充分、完备,为教师教学提供多种选择方案。如香港的课程为教师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以及每节课的多个课堂教学方案,供教师选择,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师的不足。如果“史料+问题”的教材能够实现,教师很可能转变角色为:学生学习的秩序管理者、评价主持者、咨询者(答疑解惑)。所以,为更好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缩小地区差异、师资差异,教科书学材化非常必要。强化省市教研部门在教参、教辅资料的开发及课程培训等方面的职责。     三、困难与挑战     构建广东省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材体系,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构建专家研究团队,对一系列理论问题展开研究;需要组织调研团队,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学厉史课程实践情况。任务繁重,困难重重,但意义重大。在相关课题组同仁的齐心合力下,有希望实现预期目标。

    注:本文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13-008)部分研究成果。

    注释     [1]、[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     [4]杨向东《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5期                                                                      (本文发表在《课程教学研究》2014年第8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