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公认的几项诊断标准,您了解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卵巢早衰怎样才能恢复卵巢的功能 卵巢早衰|公认的几项诊断标准,您了解吗?

卵巢早衰|公认的几项诊断标准,您了解吗?

#卵巢早衰|公认的几项诊断标准,您了解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器官,卵巢功能的过早衰竭,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是学者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卵巢早衰的诊疗做出介绍,为实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卵巢功能的丢失往往是循序渐进的过程,2015年欧洲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提出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概念。POI阶段FSH大于25iu/l,卵巢早衰阶段FSH大于40iu/l,因此可以理解为POF是POI的晚期阶段。

卵巢早衰虽然近期不会直接致残致死,但患者的卵巢功能基本丧失殆尽,将面临不育、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且远期死亡率高于普通人群,因此临床中仍需重视卵巢早衰的诊治。

本文将带您了解,临床工作中应该如何正确诊断卵巢早衰?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来恢复卵巢功能,延缓卵巢衰竭?

什么是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原发或继发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升高,而以雌激素降低为主的综合征。

卵巢早衰发病率增高、年轻化,是由哪些原因引起?

卵巢早衰的整体发病率为1%~2%,闭经患者中2%~10%系卵巢早衰,特发性卵巢早衰占高促性腺激素闭经的81%,这些患者通常无明确病因可循。

该病的致病因素多,发病机理复杂。大部分卵巢早衰无明确病因可循,少部分病因特殊,涉及遗传学、免疫学、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酶缺陷、代谢紊乱、感染、环境、医源性等因素。

另外卵巢早衰还有一些其他危险因素,如心理因素(A型行为)、环境因素(橡胶制品、难燃物、杀虫剂、塑料制品、抗氧化剂代谢物4-乙烯、烟草等)、感染因素(如幼女腮腺炎)、月经和婚育史(初潮年龄早、哺乳期短)、生活习惯和饮食(长期睡眠不足、长期节食减肥、饮食不均衡)、遗传史、既往手术史(盆腔部位的相关手术)、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高者)等。

上面介绍了卵巢早衰的定义及病因,下面带您了解卵巢早衰的典型及伴随症状有哪些?便于开展临床诊断。

卵巢早衰的典型及伴随症状有哪些?

1. 典型的症状

患者多为低雌激素症状,原发闭经者低雌激素症状少见,如果有也大多与既往用过雌激素替代治疗有关,继发闭经者低雌激素症状常见,主要表现为潮热多汗、面部潮红、失眠、易怒、急躁、阴道干涩、性欲低下、性交痛、尿痛。

2. 伴随疾病的症状

若患者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则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体重异常变化、水肿、乏力、怕冷、食欲减退、关节疼痛、不明确的腹部疼痛、衰弱、皮疹、皮肤色素沉着加重和嗜盐等。

教您如何问诊与查体?

1. 需要询问患者哪些方面的病史信息?

医生在临床诊断时,通常需要询问患者的初潮年龄、平时月经情况、婚育史、闭经的时间,有无闭经的诱因(精神刺激、环境毒物等因素),有无使用药物史,有无疾病治疗史(既往腮腺炎史、风湿免疫疾病史、甲状腺疾病史、糖尿病史、癌症放化疗史、盆腔尤其是卵巢手术史、盆腔感染史、结核病史等),有无早闭经的家族史。

2. 查体、体征要点分析

进行体格检查时,注意全身发育、智力及营养状况,尤其应注意乳腺及阴毛的发育情况,按照Tanner分级标准进行分级。Turner综合征有身矮、躯体畸形及性幼稚的三大典型表现。其他与卵巢早衰伴发的少见的综合征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各自的特征性的体检结果。

特发性卵巢早衰的体征不多,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在原发闭经者多见(88.9%),在继发闭经者少见(8.2%)。盆腔检查可发现外阴萎缩、阴道萎缩、黏膜苍白、变薄、点状充血出血等萎缩性阴道炎和偏小的子宫。

目前公认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是?

目前公认的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为:年龄<40岁;闭经时间≥6个月;两次(间隔1个月以上)血FSH>40iu/l。

卵巢早衰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呢?

1. 与妊娠的鉴别

平时月经规律的患者,一般妊娠容易识别。平时月经不规律的患者,妊娠后不能按时来月经,常易忽视妊娠的可能,有时可能被误诊为卵巢早衰。化验hCG、性激素六项,行子宫附件超声检查可明确鉴别。

2. 与垂体泌乳素瘤的鉴别

卵巢早衰一般不会导致高泌乳素血症,但高泌乳素血症常常导致月经稀少或闭经。持续的高泌乳素血症未得到治疗,会影响到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甚至导致卵巢早衰甚至子宫萎缩的可能。化验发现血泌乳素明显增高、MR提示垂体(微)腺瘤,都是泌乳素瘤的特征。泌乳素瘤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早期一般无FSH升高。育龄期女性的泌乳素瘤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高泌乳素血症解除,多能恢复正常月经。

3. 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鉴别

多囊卵巢也可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一般有肥胖、多毛、黑棘皮等表现,其辅助检查突出的表现是高雄激素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不同于卵巢早衰的高FSH血症和卵巢萎缩。

一图了解卵巢早衰的诊断流程

前面介绍了卵巢早衰的症状、体征、问诊技巧、鉴别诊断等相关内容,下面结合实际临床工作,带您开展卵巢早衰的诊断。卵巢早衰诊断流程,如图1。

图1 卵巢早衰(POF)诊断流程图

注: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PRL:泌乳素;FSH:卵泡刺激素 E2:雌二醇。

应该如何对卵巢早衰患者开展治疗?

卵巢早衰的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与伴随疾病,尽可能恢复卵巢功能或延缓卵巢的衰竭,正确补充激素以缓解雌激素下降所带来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有生育要求者辅助其实现生育愿望。具体的治疗流程,见图2。

图2 卵巢早衰(POF)治疗流程图

应该如何指导患者复诊与随访?

1. 患者应至少每半年一次的复诊,评价卵巢功能的情况,若卵巢功能的衰竭不再进展,又无特殊治疗,可每年一次的复诊或随访。若伴有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需给予相应治疗,并按规范复查随访。

2. 雌激素补充治疗患者建议每1~2月复诊一次,评价疗效及其副作用。定期进行乳腺及宫颈癌的筛查。建议每半年一次乳腺、子宫附件超声检查,妇科可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必要时宫颈镜及宫颈组织活检。

3. 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每年行骨密度、血生化、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予以对症治疗。

4. 其他如有促排卵治疗、免疫治疗等,需按治疗方案做好复诊随访工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