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德彪西主义与绘画中的印象主义和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是同义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印象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音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音乐中的德彪西主义与绘画中的印象主义和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是同义词!”

“音乐中的德彪西主义与绘画中的印象主义和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是同义词!”

2023-11-10 1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提起德彪西音乐的魅力,人们常常会想起钢琴曲《月光》那缓缓向下漂浮的透明的柔和光芒;《格拉纳达之夜》(Soiree dans Grenade)中稍现即逝的吉他拨奏与远方响起的响板声所点缀的西班牙情调;《水中倒影》(Reflets dans l'eau)中反向进行的和弦对位构成的音乐模式象征水波荡漾、涟漪泛起,不断扩散的动态;交响素描《浪花游戏》(交响音画《大海(La Mer)》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浪花游戏》(Jeux de vagues) ,生动地描绘了白色的浪花拍击海岸时的情景) 导入部描写了可爱的小波浪来回动荡的音响。则以短小动机、欢快的乐句,色彩明朗的和声,弦乐颤奏的背景勾勒出波涛喧闹、浪花跳跃、水珠欢笑、阳光闪烁的嬉戏画面。但是,对德彪西创作影响最大的不是绘画,也不是音乐,而是文学。

传记作家路易莎·利比西在德彪西最早的译本传记《克劳德·阿西尔·德彪西》中提出:“在倾向和气质上,德彪西与画家中的印象派和诗人中的象征派几乎完全一致……”德彪西本人则认为他自己更接近于象征主义诗歌。

Stephane Mallarme

象征主义诗歌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领域,代表人物有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魏尔伦(Paul Verlaine)、兰波(Arthur Rimbaud)。象征主义诗歌主张用暗示的手法通过联想和启发一点点去提示人的心境,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和领会。诗人可以用迷离恍惚的语言唤起神秘的联想,形成意象或象征,去暗示事物背后潜在的那个“绝对”“永恒”的世界。马拉美认为,美意味着朦胧,朦胧则离不开梦幻,梦幻能达到不属于人世的美。在文艺的各个门类中也都可以发现这样的表现方法。象征主义艺术提倡“寓理于象”“托物寄情”的象征、暗示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思绪,善用自由联想、想象,通过悦耳的声音、独特的色彩来呈现朦胧的意境、神秘的幻想、奇妙的通感、悲观的气氛。

德彪西在巴黎音乐学院就读时,就开始阅读象征派诗人魏伦和马拉美的作品,并产生浓厚的兴趣。19世纪80年代,他从罗马深造回国后,在巴黎又与象征派诗人频繁来往,有的则成为亲密的朋友。他们的美学见解、艺术追求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马拉美宣扬的暗示性和奇特性的表达方式,“瞬间的印象”的捕捉与呈现,在德彪西的作品中体现无遗。

德彪西说过:“文字无能为力的地方才开始音乐的作用,音乐是为无法表现的东西而设的,我希望它仿佛从朦胧中来,又回到朦胧中去。”

所以,音乐评论家,德彪西的好友拉克瓦认为:“音乐中的德彪西主义与绘画中的印象主义和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是同义词。”

乔治·让·奥布里亦强调:“不管德彪西的音乐存有多少印象主义成分,他总是与文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飘荡起伏的音乐下面是对于主体的理解和热爱,他引导人们同样理解和热爱音乐。如果我们已经把《大海》和莫奈的绘画想象主义作了多次比较,我们就不应该忘记,这个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一位英国文学大师T.M.W.特纳。”

德彪西说过:“文字无能为力的地方才开始音乐的作用,音乐是为无法表现的东西而设的,我希望它仿佛从朦胧中来,又回到朦胧中去。”

所以,音乐评论家,德彪西的好友拉克瓦认为:“音乐中的德彪西主义与绘画中的印象主义和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是同义词。”

乔治·让·奥布里亦强调:“不管德彪西的音乐存有多少印象主义成分,他总是与文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飘荡起伏的音乐下面是对于主体的理解和热爱,他引导人们同样理解和热爱音乐。如果我们已经把《大海》和莫奈的绘画想象主义作了多次比较,我们就不应该忘记,这个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一位英国文学大师T.M.W.特纳。”

Paul Verlaine

德彪西《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埃萨-佩卡·萨洛宁指挥

德彪西的一大批重要声乐曲都是为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马拉美、魏尔伦的代表诗篇谱曲的,数量则以魏尔伦的诗最多。他于1902年创作的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Pelléas et Mélisande)就是取材于著名的比利时象征主义剧作家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德彪西在这部唯一的歌剧中以奇妙的音乐、丰富的想象力渲染了原著那种神奇的幻想色彩和童话般的梦境;以忧郁的情调、变幻莫测的气氛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苦闷。这部歌剧独特的美与新颖的表现力很快获得了法国听众的喜爱,作曲家也因此获得了政府授予的荣誉十字勋章。德彪西是受到波德莱尔对大海的热情的影响后完成的交响音画《大海》,音乐中充满了象征派的诗意与精神。马拉美在欣赏完根据他的诗歌创作的交响诗《牧神午后》的演出后认为:“这首乐曲发挥了我的诗的感情,它记录的景色比色彩所能做到的还要生动得多。”

Arthur Rimbaud

德彪西创作的钢琴曲与印象主义诗人的诗歌也有着种种联系。有的在题目、选材、构思上接近,有的则蕴含诗歌的意象与情调、气氛。如钢琴曲《夜空的声音与芳香》( Les sons et les parfums tournent dans l'air du soir)的标题,是受到波德莱尔的诗歌《夜的和谐》的启发。《贝加摩组曲》(Suite Bergamasque)与魏尔伦的《假面具与贝加摩》的诗歌有联系。魏伦诗中那种忧郁、甜美的乡愁也在德彪西的不少作品中充分流露,令人为之心灵颤动,《为钢琴而作》的音响动态显现出魏伦的诗歌《华丽节日》的某种格调。

德彪西《贝加莫组曲》布鲁诺·卡尼诺 演奏

补充:法国诗人吉罗(Albert Giraud)写过一组叙事诗《月下的皮耶罗》,叙述意大利贝加摩的纨绔子弟皮耶罗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沉湎于物质生活而为月光所杀,最后痛改前非,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人间。《贝加摩组曲》据说也与这个故事有关。有一次,德彪西还想把《假面具》和《欢乐岛》也放在这部组曲中(后来分别单独出版)。

补充:法国诗人吉罗(Albert Giraud)写过一组叙事诗《月下的皮耶罗》,叙述意大利贝加摩的纨绔子弟皮耶罗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沉湎于物质生活而为月光所杀,最后痛改前非,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人间。《贝加摩组曲》据说也与这个故事有关。有一次,德彪西还想把《假面具》和《欢乐岛》也放在这部组曲中(后来分别单独出版)。

前奏曲 Prelude,F大调,4/4拍,中板。以“前奏曲”作为开头,这是有点过时的手法,基本上回到了《两首阿拉伯风格曲》的形态,甚至其主题与其中第二首在主题上有某种程度的近似。还有一两段颇似格里格的模进手法。

小步舞曲 Menuet ,a小调,3/4拍,小行板。倏忽不定的梦幻意境在织体的支持下,更加飘忽悠然。同时,靠调式上的特征,使a小调的单一调性得以保持绝对流畅,传统和声的进行也将不发生更多作用。主和弦本身极少相遇。在结束部分,它在片断的一些节奏中运用屏息式的触键法使得魔鬼般的“刮奏”消灭在黑暗中。

月光 Claire de Lune,降D大调,9/8拍,很有表情的行板。这是一首优美而明朗的乐曲。在德彪西的声乐作品中有两首与此曲同一名称的歌曲,使用维纶(Paul Verlaine)的诗写的。意大利音乐批评家加蒂(Guido Gatti)评论这首钢琴曲说:“上行的琶音多么轻盈,像向空中喷水的喷泉一般涌起,然后在主音和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背景上伸展开来,宽广、嘹亮而富于表情。”演奏时须弹得很甘美,声音须保持浮动,并运用重叠的踏板(即放掉后立即踏下)。这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美丽的旋律暗示了对月光的印象,甚弱和弦的反复更加深了这一印象。接着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它所运用的和弦连续进行,对德彪西以后的作品已具有初步的典型意义。

帕斯比叶舞曲 Passepied,升f小调,4/4拍,不过分的小快板。这是德彪西至此更为接近古钢琴风格的作品。它是一首动人的乐曲,其中交织在一起的沉思与欢乐约占有同等的篇幅。德彪西虽然不能完全拜托那种在最后一个和弦上省略小三度的用法,但这里的最后十小节充分使用了空五度的进行,从而使短小的尾声具有一种明确而有预示性的音调。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德彪西的作品旋律线条朦胧飘忽,和声色彩丰富,变幻莫测,不同的和弦相互交织融合、界定不限、聚合无常,各种调式的广泛运用,六全音节的特殊韵味,精妙的织体、变化细腻的节奏与力度、自由发展的曲体等一切手法的创新,都使音乐具有一种虚缈的意境、梦幻的色彩、神秘的气氛、奇妙的变化,加上象征、暗示手法的运用、瞬间印象的呈现等特点,均十分接近象征主义诗歌的风格。

阿瑟·西蒙斯认为:“没有印象主义就不可能有文学”,充分肯定了象征主义对现代派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代派音乐之父斯特拉文斯基则指出:“我们这一代音乐家及我自己多归于德彪西”,高度评价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对现代音乐发展性的意义。这两个流派在文艺史上的价值,当今已获得普遍的承认。

*本文作者牛茹,原载《艺术教育》,2007年第一期;往期德彪西主题:1、;2、3、;4、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