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画派的特点和区别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区别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区别

2022-03-23 18: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印象派的特点是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

后印象派完全不一样了,能够先自己主观的感情,表现自己的主观情绪,这种色彩就是客观物体的原来色彩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用这种的物象来表达人类自身内心的一种主观情感。

所以这种画派更多的是认为不能像印象主义模仿世界,而是表达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如果你那天心情非常不好,或者心情灰暗,哪怕是阳光灰暗你都会觉得很惨淡。这就是人的主观感受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的反映。

绘画技巧方面,印象派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印象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

印象派观察、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的画风,影响后来的现代艺术非常深远。

早期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又称为外光派。

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公式。艺术家将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和表现主义表现内心情感、忽视描绘对象的外在形象不同。

编辑:小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