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税收制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印度税制改革 印度税收制度

印度税收制度

2024-06-24 21: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印度税收制度简介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低收入国家。2001年人口为10.27亿人。2000――2001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1943,4亿卢比,人均GDP为219美元。  一、印度税制概况 

  印度税制是以印度宪法的规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根据印度宪法规定,没有议会的授权,行政上不能课税。  

印度实行联邦、邦和地方三级课税制度,税收立法权和征收权主要集中在联邦。联邦和各邦的课税权有明确的划分,宪法规定专由联邦政府课征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财富税、遗产和赠与税、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社会保障税、节省外汇税、注册税、土地和建筑物价值税、支出税、印花税及关税等。各邦征收的税种主要有:交通工具税、土地价值税、农业所得税、职业税等。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主要有:土地捐、土地与建筑物税(对租金征收)、土地增值税、广告税、财产转让税(印花税的补充)等。  

印度税制有以下特点:  

1 、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不大。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合计为 GDP 的 20.6%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50% 左右。这是由印度经济不发达、收入规模小等原因造成的。  

2 、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印度以消费税为主体税种,关税、销售税为辅助税种,近年来所得税有所发展,所占比重了不断提高。  

3 、联邦和各邦明确的税种划分。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联邦、邦和地方政府均有各自明确的课税权,但地方税名目繁多,税源不大。

二、印度税制演变 

印度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1757 年以后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统治印度长达两个世纪之久,因此印度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英国税制的影响。 1886 年印度从英国引进了所得税,是采用所得税最早的国家,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健全完善,完备的税制体系也在印度建立起来。 1963 年印度政府开征了遗产税, 1958 年又开征了富裕税和赠与税, 1962 年修改了所得税制, 1964 年开征了超额利润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至现在,印度顺应了世界税制改革的浪潮,对其税制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1986 年在制造环节实施了一种修改过的增值税制度,到目前为止,印度税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三、印度的主要税种介绍 

印度现行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社会保险税、财富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    

(一)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印度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 、纳税人 

印度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印度税收上的居民是指:在征税年度的前一年度在印度的居住时间累计达到或超过 182 天的个人;征税年度前一年的前四年,在印度居住时间累计达到或超过 60 天的个人。印度税收上的非居民是指:不具备确定身份必备条件的个人;在征税年度前十年中,有九年不居住在印度的个人;在征税年度前七年中,在印度累计居住时间不到或不超过 730 天的个人。此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或财产管理人应该对未成年人的所得负担纳税义务。虽然配偶所得不能合并纳税,但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的所得应作为单个人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 、课税对象、税率 

印度税法对居民与非居民规定了不同的征税范围:居民应就其来自印度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应就其来自印度境内的所得纳税。个人所得总额,不包括长期资本利得,按照下列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印度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02 年度,应税所得不超过 15 万卢比的部分,应纳 1.9 万卢比的所得税;超过 15 万卢比的部分,适用 30% 的税率。长期利得按 20% 税率征税。    应税所得超过 6 万卢比的纳税人,还应就所得税额的 2% 征附加税。   

 3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所得。 所得几乎包括所有的经济增值,但是居民纳税人为工作所取得的实物报酬(如住房、汽车等)一般不征税,如果实物福利是由某些免税的或者不纳税的企业提供的,则应征税。现金补贴如探亲补贴、教育补贴等也应征税。  

资本利得 。短期利得计入应税所得按正常税率征税;长、短期利得的划分及长期利得的税收处理同公司资本利得的处理。资本资产无论是否折旧,都按期限分长、短期利得。利得计算的上述政策对个人也适用。  

扣除项目 。经营性支出项目的扣除:经批准后允许按毛收入的 5% 扣除,但是每年最高不超过 129.6 万卢比。非经营性支出项目的扣除:经财政部批准的养老基金缴款允许扣除,缴纳的所得税、支付的抵押贷款利息以及慈善捐款等不能税前扣除。个人扣除有: 2002 税收年度的扣除标准为:纳税人 288 万卢比,妻子 144 万卢比,抚养的子女(最多不超过 3 个)每人 14.4 万卢比。  

个人扣除不适用于非居民纳税人。  

印度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实行自愿申报和收到催交通知书的催交申报两种。搞定税款可采用自我核定、定期核定或为退税而临时核定的方式。此外,印度个人所得税还对税款缴纳、申诉、罚金、违法和处罚等作了一系列的规定。    

(二)公司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是印度对公司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 、纳税人 

公司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居民公司是指印度公司或者纳税年度内控制或管理中心在印度的公司。   

2 、征税对象、税率 

居民公司就其来源于全世界的所得纳税;非居民公司就其来源于印度的所得纳税。    2002 年公司所得税税率为 35.7% (包括附加税 2% )。  

对资本利得按下列规定征税:持有 3 年(股票为 1 年)内出让实现的利得为短期利得,按经营所得适用税率征税;长期资本利得按经通货膨胀指数调整后的取得成本计算,适用 20.4% 税率( 20% 外加 2% 附加税) ( 外国公司为 20%) 。在印上市的证券长期利得,纳税人可以选择按上述方法纳税,或选择不经通货膨胀调整而适用 10.2% (外国公司为 10% )税率纳税。资本损失只能冲抵当年或以后 8 年的资本利得。折旧性资产实现的利得作为短期利得按正常经营所得征税。   

3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折旧。 纳税人拥有和使用的、用于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允许扣除正常折旧,这些资产被划分为建筑物、家具和装置、机械与设备、船只。资产分类后,建筑物按照 5% ―― 20% 的折旧率折旧,家具和装置按照 10% ―― 15% 的折旧率折旧,机械和设备按照 20% ―― 100% 的折旧率折旧,船只按照 10% ―― 20% 的折旧率折旧,无形资产折旧率为 25% 。    

亏损结转 。在一定条件下,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亏损允许向后结转 8 年,冲抵此项经营活动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所得,条件是入情入理亏损的此项经营活动在抵减期内仍在进行。以过经营亏损如果属于未提取的折旧所引起,则允许无限期地向后结转,抵减任何所得,条件是冲抵之年有所得。

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如果交易价格被认为过高或者不合理,税务当局可以全部或者部分不予承认。  

所得合并 。除特定情况外,每个纳税人的所得应单独计算并予分类,由此计算出的所得总额按照适用税率征税(资本利得除外)。不允许公司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将本公司的所得与其子公司或者其他公司的所得合并计算。  

 纳税年度 。从 4 月 1 日起(新企业从开业之日算起)至翌年 3 月 31 日止。    纳税申报 。印度公司所得税实行申报纳税,纳税人在规定日期前提出申报表,经税务部门的预先查定和正式查定,纳税人据查定通知书完缴税款。    

(三)消费税 

消费税是印度对税法列举的产品在产制环节征收的一种税,类似于其他国家的货物税或产品税。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在印度境内从事生产、销售、进口应税商品的自然人和法人;课税对象为烟、酒、化妆品、衣料等税法列举的 100 多种产品;税率按具体产品分类设计,分为基本税率、特别税率和附加税率三种。在征收方法上大部分商品实行从价定率,即按产品的销售价格和一个税率计算税额;也有一部分商品实行从量定额,对一定单位的商品规定一个固定税额。征税环节是在商品从工厂和仓库运出的时刻一次征收。商品出口时,已征的消费税额给予退还。  

消费税是印度的传统税种,曾长期是印度税制的主要税种,但随着印度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发展,消费税的地位日渐下降。    

(四)销售税 

印度税法规定,销售税分联邦销售税和邦销售税。联邦销售税是对跨邦的商品购销所征的税,其收入归联邦;邦销售税是各邦内的商品购销征收的税,其收入归各邦自有。但联邦销售税不是由联邦自征,而是由各邦代征。联邦销售税有统一的税率,但各邦自定其邦销售税的税率。为了减少重复征税,联邦下令规定某些重要的原材料的邦销售税税率不得超过 4% ,并且只能在一个环节征收;如果这类商品在跨邦贸易和商业过程中销售,则已征的税额应予以退还。联邦销售税的计税基础是交易者的商品营业额。联邦销售税的纳税环节是在进行交易实现时征税,有些邦在进口商或制造商第一次出售商品时征税。对电力、报纸、证券、债券、股票的出售可以免交联邦销售税,各邦对生活必需品及某些特定物品规定了不同的减免税政策。    销售税是印度地方税制中的一个重要税种,是各邦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五)增值税 

印度从 1986 年 3 月 1 日起将某些消费税税目改征增值税,这是一个较新的税种,正处在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中。印度增值税法规定,纳税人可以对税法中列举的半成品进行扣税,只对增值部分纳税。随着增值税征税范围的逐渐扩大,原广为征收的消费税将相应减少课税税目。  

(六)社会保险税 

 社会保险税亦称“工薪税”,是印度为了维护雇员的社会福利而开征的一种税。社会保险税的纳税人是雇员和雇主,即雇主为自己的社会福利提供资金,雇主也要为雇员的福利而纳税。社会保险税的计税依据是雇员的月工资。其税率是:雇员为 2.25% ,雇主为 5% 。社会保险税的征税范围是使用动力并雇用 20 名以上的雇员(其月薪不超过 1600 印度卢比)的企业。  

(七)财富税 

印度财富税亦称“富裕税”,是于 1957 ―― 1958 年财政年度正式开征的,纳税人主要是个人及未分劈的印度人家族。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在资产评估之日当时保存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净财富”。印度税法规定,农用土地、农作物及其他农用资产免征财富税;对免税的政府债券、短期利息、职业上的备品、供科研用资产、著作权、专利权、养老金、生命保险证券、工业企业的新投资额等不征财富税。财富税根据净财富额的不同,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对非居住者个人按减半征收。财富税课征方法与所得税相似,要经过申报,查定和缴纳三个步骤。    

印度财富税税率表 

(八)遗产和赠与税 

遗产税是印度对因财产所有人死亡而转移的财产所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是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或取得人;课税对象是被继承人死后留下的纯遗产额(纯遗产额是因被继承人死亡而转移的财产价值扣除殡葬费、被继承人债务、遗嘱审查费以后的余额),对农业用土地不征联邦遗产税;税率是从应税遗产额的 10 万卢比的 5% 一直到应税遗产额超过 200 万卢比的 85% 的超额累进税率。印度税法规定,一般个人和未分劈印度家族个人的免征额不同。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或取得人应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的一定期限内,将记载全部遗产内容的文件向法院提交,并向遗产检查官同时提交有关抄件,经核定后缴纳遗产税。  

 赠与税是印度对个人、未分劈家族、商行、个体协会、公司的馈赠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印度税法规定,赠与税的纳税人是财产的受赠人;课税对象是居民纳税人来自印度境内外的全部动产赠品和非居民纳税人仅在印度的动产和不动产赠品;税率按累进税率征收, 2 万卢比以下按最低税率 5% 征收, 200 万卢比以上按最高税率 75% 征收。个人赠品的免税限额为 2 万卢比。此外,对纳税人用于教育子女和捐给慈善机构的物品免税,对外汇资产也有多种免税。  

 四、印度的税收管理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全国由许多邦组成。联邦、邦及地方政令均有各自的税种,但税收收入主要在联邦,联邦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 65% 左右,邦及地方政府占 35% 左右。各邦的税收来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各邦自主税收收入,一部分为由中央统一分配的课征税目并有支配权的税收收入,两者各占 60% 和 40% 。印度税收制度是以印度宪法的规定为基础而形成的。印度税收征管方面的一大特点是为了防止偷漏税而建立了一整套详细健全的制度。其内容主要有:  

l  建立离境清税制度  

  印度税法规定,如果个人离开印度又无返回的意图,应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若毛所得额不易确定,可由税务官员估计,期限应从核税年度的前一年到其离开的日期为止,并按核税年度的税率进行计算。 

l  对资产转让的严格控制

印度税法规定,如果某人为了逃避缴纳所得税,打算在核税年度出卖、转让、处理资产,其所得额确定应从核税年度的前一年底到按规定开始核征税款止的毛所得。  

l  建立滞纳金制度  

  印度税法规定,如果纳税申报表计算的税额在应纳税的日期内未缴纳,纳税人要按每月 2% 的比率就逾期未付的税额交纳滞纳金;如果纳税人在财务年度会计支付了预付税款,少于核定税款的 75% ,则必须就少于核定税款的按 15% 的年率缴纳利息。对于公司预付税款少于已核税款的 83% 的 1/3 ,则必须缴纳利息。如果纳税人对核定的税款异议或上诉,经确定后,中央政府应该就纳税人多付的税额支付利息,年利息率为 15% ,从退税通知通过后第 4 个月份开始。  

l  建立处罚制度  

印度税法规定,对不履行下述义务者处以 500 卢比以下罚款:提供有关证券方面的情况;提交报表、执行通知、公布所得、记录、保存账簿、文件凭证等;发出停止通知;回答问题、签署文件报告、准许检查等;缴纳预付款项;申请永久的税务账号。对违反所得税法一些规定的行为,例如不提交所得税申报表、不出示账簿和往、不预扣或缴纳税款、有意偷税、怂恿造假表、没通过付给收款人支票或银行汇票而从他人那里接受货款或存款金额超过 2.5 万卢比等,就要处以监禁。对再犯和惯犯,刑罚最短为 6 个月,最长为 7 年,亦可并处罚金。若公司 发生税务犯罪,主管、负责公司经营业务的任何人一旦认定犯了罪,就要相应受处罚。如果犯罪行为是在有关人员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或者是有关人员已竭力阻止这类犯罪行为,则另当别论。此外,近年来,印度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实行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