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老爹”卢卡申科:把小国做出了“大佬”的气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卢拉申科 白俄罗斯“老爹”卢卡申科:把小国做出了“大佬”的气质

白俄罗斯“老爹”卢卡申科:把小国做出了“大佬”的气质

2023-12-19 0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近这阵子,在欧美对俄罗斯不断加码的制裁中,白俄罗斯和卢卡申科总统也被指名道姓的重点“捎带”上了。这位从1994年至今,已经连任了六次总统的白俄“老爹”卢卡申科,从克林顿起,到如今的拜登,已经硬怼过5位美国总统了。

最近这阵子,在欧美对俄罗斯不断加码的制裁中,白俄罗斯和卢卡申科总统也被指名道姓的重点“捎带”上了。

其实,对于白俄罗斯来说,西方的制裁,可不早就算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位从1994年至今,已经连任了六次总统的白俄“老爹”卢卡申科,从克林顿起,到如今的拜登,已经硬怼过5位美国总统了。

2020年白俄罗斯阅兵式上的卢卡申科,军装制服一股浓郁的“苏”味

要说白俄罗斯跟西方关系的硬刚,也并非就是最近这两年才出现的。

从2001年起,白俄罗斯和美国,就中断了正式外交关系,直到2020年初,两国才艰难复交。

卢卡申科第三次连任后,2005年1月,在小布什政府的国务卿赖斯提交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报告中,就已经把白俄罗斯就同朝鲜、伊朗、古巴、缅甸和津巴布韦并列位当今世界的6个“暴政据点”。其主要罪名为“独裁”,并宣称卢卡申科是“欧洲最后一个独裁者”。

二十年多年来,大部分时间,西方瞅白俄罗斯和这位白俄“老爹”,都是极不顺眼的,除了各色公开制裁,还长期致力于在其后院发展“颜色革命”势力。

其实普京比卢卡申科还大两岁,意外吧

作为回应,老卢报复的,总是很痛快。

远的就不多赘述了,就说最近这一两年的典型“猛料”。

2021年5月,白俄罗斯军方直接出动了米格-29,拦截了一架欧洲客机,上去抓走了他们“想要”的人——西方扶植的“颜色革命骨干分子”。

紧接着,欧美多国和国际组织开始向白俄罗斯发起猛烈的制裁。

老卢冲着BBC记者,是这样回怼英国制裁的(下图)....感兴趣的话,可以搜搜这段视频,隔着屏幕,你都能感觉到老卢心中那股熊熊燃烧的怒火。

除了嘴上放狠话,行动方面,老卢也不会手软。

2021年10月,白俄罗斯放大招,给海量的中东难民颁发了签证,很快,难民们压境到白俄罗斯和波兰、立陶宛边界。

这些难民试图借道进入波兰或者立陶宛,再一路奔向他们心心念念的西欧申根区。

一时间,波兰和立陶宛两国紧张地如临大敌,多次喊话白俄罗斯赶紧收手,还请了几位“老大”帮忙施压。

然而,这边,老卢面对记者采访,两手一摊,直接呵呵——“白俄罗斯是个自由的国家,外国游客们对那里感兴趣,我能怎么办?我并不能禁止他们去那里,我很乐意帮助波兰解决边境危机,但我不能那么做,因为我得先保护人权,我是民主人士。”

2022年1月,哈萨克斯坦发生骚乱,白俄罗斯直接向哈萨克斯坦派出了维护部队。

对此,老卢的公开解释是——“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集安组织不能放弃哈萨克斯坦,否则它会像乌克兰一样,送给美国当大礼”。

俄罗斯主导的集安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谈——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总统

要说白俄罗斯为何如此有底气地跟西方硬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和俄罗斯这个“大靠山”。

另外,就是老卢的个人经历和行事风格。这方面,咱们要详细说一说。

虽然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长期自称为白俄罗斯的“老爹”,但其实,他老人家母系的祖上,很可能跟乌克兰有关。

虽然同源于基辅罗斯的“三毛”——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人的名字都是一长串,但在姓氏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识别特色。

大致上,xx夫(女的就是xx娃)、xx斯基和维奇均为三国通用(女的多是xx娜或者斯卡娅),而叫申科的,则多为乌克兰人。

比如,颜色革命后上台的前乌克兰美女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这个季莫申科是她婚后改的夫姓,婚前她姓格里吉扬,带着浓郁的亚美尼亚色彩,并不很“乌克兰”。

为了更“乌克兰”,除了凸显夫姓季莫申科,还得坚持把原本深棕的头发染成金色

所以,对于白俄“老爹”卢卡申科来说,他母系的祖上,应该有乌克兰血统。

要说为何只能追溯老卢的母系血缘,其中原因非常明了——卢卡申科的老妈是未婚先孕,他出生后随了母姓。

虽然老卢一直在为自己打造白俄人民的“老爹”人设,但卢卡申科的父亲究竟是谁,却没人知道。

1953年底,白俄罗斯的一个铁路女工未婚先孕了。

这个女工居住的城乡结合部,民风保守而且十分八卦。

女工性格执拗,不顾家人的劝阻,宁可放弃铁路系统的“铁饭碗”,也要把孩子生下来。

通过亲戚的帮助,她去了一个俄白边境的集体农庄定居。

这个农场所在地的叫亚历山德里亚,女工干脆就用了这个地名做了儿子的名字:亚历山大·卢卡申科。

而卢卡申科这个姓,正是她自己的姓氏。

在亚历山德里亚的农场里,卢卡申科由母亲独自一人抚养长大。

一些心理分析实验曾经证明,缺少父爱的男孩,长大后,往往会呈现两种极端化的性格:一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柔弱和女性化;另一种则会非常强势和大胆。

很明显,后来卢卡申科他老人家这种敢于怼天怼地的性格,恰好印证了后面的那种推断。

卢卡申科属于中年以后长得比较“着急”的那种,曾经的小卢时代,尚未谢顶发福的他,颜值和身材还算是相当可以的。

老卢还是“小卢”的时候,曾经为了改变命运,先后两次入伍。

黑白照片为年轻时候的从军的卢卡申科,彩色的是他之前经常带出来“见世面”的三儿子尼古拉

青少年时期的卢克申科没显出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费了很大的劲,最终考上了还算不错的莫吉廖夫师范学院,原本的规划是当一名中学历史老师。

讲真,苏联时代的师范生,可是不容小觑。像车臣第一任叛军首领,前苏联空军少将杜达耶夫,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师范生,曾经就读于高加索的北奥塞梯师范学院。

1960年代,读师范时的杜达耶夫,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

跟杜达耶夫在读师范期间就成功考入军校不同,师范生小卢就没那么幸运了——在报考军校未果后,他老老实实地遵从了分配,去了中学教书。

有了稳定收入的小卢很快就和女同事加林娜结婚了,一年后顺利当上了爸爸。

卢卡申科的结婚照

然而,卢卡申科追求的,远不止老婆孩子热炕头,他要的,是那种建功立业的快感。

对普通人苏联人而言,参军入伍当属一条能最能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途径。

卢卡申科在军队里呆了三年,然后光荣退役,竟然又回到了原先的中学继续教书,拿到了职称方面的照顾,比同年参加工作的其他老师,工资高了不少。

但这仍不是他想要的。

两年后,卢卡申科再次申请入伍,进入苏联边防军服役。

第二次服役期间,卢卡申科工作特别努力,曾经千方百计地试图留在军中。可惜,缺乏背景的他,还是没能争取到名额,第二次“光荣退役”了。

1980年代初,卢卡申科和次子的照片。没发福和脱发之前,老卢的颜值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回卢卡申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被分配到了老家的一个集体农场当副场长。又过了没几年,就当上了国营农场的党委书记、场长。

要知道,苏联时代的国营农场一把手,可并非就是个整日蹲在田间地头的基层小干部。

在领土广袤的苏联,大点的“国营农场”能有个两三百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北京四环以内的面积。

整个农场里面就如同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一般,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商场和俱乐部、电影院、派出所等等,农场的书记不但要管理农业生产和交易,还要进行辖区内的“社会治理”、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教育,地方权力可是不小。

管理农场的这段经历,算是给卢卡申科后来在白俄罗斯“治国理政”先练了练手。

三十出头的卢卡申科俨然一副实干家的作风,很快就把农场搞成了示范单位。

1988年,因为改进了农场收入分配机制并成功培育出了一种优质奶牛,卢卡申科被推举为了白俄农业部的先进工作者,去莫斯科的全苏农业改革会议上作了汇报发言。

也正是这次“进京”的机会,让卢卡申科受到了苏联最高层的注意。

两年后,还不到35岁的卢卡申科当选了白俄罗斯人民代表(类似于国会议员),开始步入政坛。

又过了一年,当苏联解体的协议,在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会议中表决时,只有一人投下了反对票。

他就是卢卡申科同志。

白俄罗斯独立成主权国家后,第一位最高领导人叫舒什克维奇,他也是苏联的掘墓人之一。

从左到右:克拉夫丘克、舒什克维奇、叶利钦、维亚切斯拉夫·克比奇,都是苏联的主要“掘墓人”

这位老人家原本是白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物理学博士,资深教授。

可惜的是,舒什克维奇不比德国的默克尔,物理学家玩跨界,搞国家治理,一不小心,就把国家玩坏了。

很快,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基辅罗斯三兄弟都被“休克疗法”给折腾得相当拉跨和崩溃。

在“休克疗法”的“治疗”下,整个国家的精血,几乎被新生的寡头们用大肆收购国有资产和股票证券的形式吸干。

随后,三毛白俄罗斯卢布、二毛乌克兰格里夫纳跟大毛俄罗斯的卢布一起,开始雪崩似的贬值。尤其是乌克兰,1993年的时候,竟然出现了通货膨胀率达到10000%的“人间奇观”。

整个独联体各国,大量来不及兑换美金的民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辈子的积蓄沦为废纸,迅速、直接、毫不拖泥带水地变成了叮当响的穷人。

与此同时,跟新生寡头们勾搭在一起的政客们,却过着贪腐奢侈的生活,大肆倒卖国有资产。

他们在卢卡申科眼中,简直就是一伙赤裸裸地“走私派”。

这时,卢卡申科正好是议会(此时还叫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临时反腐委员会主席。

胆大又有手段,敢于怼天怼地的卢卡申科通过一出出针对特权阶级的“反腐大戏”,在白俄罗斯国内圈粉无数,甚至还成为了国际知名人物。

1994年7月,白俄罗斯举行了首次总统大选。

靠着不菲的政绩和高涨的人气,卢卡申科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80%以上的选票,当选变革后的首任总统....然后,他就一直当啊,当啊,连赢了六任,从小卢变成了白俄“老爹”老卢,一直当到了今天——二十多年总是他。

1994年的卢卡申科

跟同样第一次独立建国,缺乏治国理政经验的乌克兰比,靠着这位“老爹”,白俄罗斯少走了不少弯路。

1994年,当了总统的卢卡申科,搓了搓手,赶紧把刚扔掉不久的苏联那套东西,又给拉了回来,给自由化踩了个急刹车。

在继续反腐的同时,他下令国家接管国企,并要求国家控股要达到50%,而且规定,没有经过相关国家政府部门的审批和监管,不得出卖任何国有资产,农村要继续实行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制。

如今,白俄罗斯经济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国有经济成分约占70%,大型企业负责人均由政府任命。

这在白俄罗斯,被称作“白俄特色市场社会主义”。

同时,老卢还极力保持着苏联时代的各种福利待遇,虽然质量不是特别好,但基本水平都能保证。

左:如今的白俄罗斯国徽;右: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时的白俄罗斯国徽

在民间,白俄罗斯也保留着非常浓郁的苏联情结,境内的大小城市,几乎都沿用着前苏联时代的街道名称,建筑物充满了红色主旋律风格,马克思、列宁和苏联元帅们雕塑随处可见;酒店名称是“十月”、“胜利”、老战士、红星,电影院还叫着少先队员、礼炮等等,置身其中,很有“穿越”的味道。

卫国战争的红场阅兵式上,卢卡申科与旁边挂满军功章的老兵交谈时,竟然哽咽的留下了眼泪,用手帕不停擦拭

此外,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们致力于“去俄语化”的大环境下,白俄罗斯,仍旧延续着苏联时代的传统,将俄语作为官方语言和日常交流用语。

虽然在白俄罗斯,俄语和白俄语地位相同,但因为白俄语使用范围太窄,以及很多现代词汇和语法无法明确表达,几乎就是个“摆设”,绝大多数白俄罗斯人,包括老卢总统在内,都主要说俄语。

再加上,集体安全和政治经济方面跟俄罗斯的密切合作,以及“俄白一体化”的趋势,“苏味”浓郁的白俄罗斯和老卢,一直都被西方世界,尤其是美政府看成“眼中钉”,还有老卢,总爱被认作“苏联余孽”。

2020年顶着疫情的白俄罗斯胜利日阅兵,红旗飘飘,充满了苏联元素

阅兵现场

而要说卢卡申科的掌管下的白俄罗斯,为何对俄罗斯如此依赖,都用民族感情来解释,还是很难全部讲通的。

当年,随着苏联的崩塌,在各种积怨和外部势力的挑唆下,曾经一同喊“乌拉”的兄弟们多数都选择了疏远俄罗斯,甚至跟俄完全反目。更有与俄罗斯同宗同源,血缘最近的乌克兰,竟然直接战场上见了....

不过,即便大毛和三毛结成了“俄白联盟”,也并不意味着白俄就愿意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总统当习惯了,再放平心态去做“省长”,那才怪呢。

然而,放着身边大哥的红包不要,跑那么老远去领个有一茬没一茬的小费,也是相当傻冒的行为。

这样国与国之间的深度联盟,才正和心意。

大毛三毛的和谐局面,更多的,还是国家利益使然。

这方面,不得不承认,跟走马灯一般轮换的乌克兰领导人相比,做了28年白俄掌门人的老卢,还是非常有大局观念的。

别看中文翻译上,白俄罗斯名字也带“俄罗斯”,但和大毛相比,双方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2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勉强一千万的人口,石油天然气啥都没有,论自然资源和特产,就三样——土豆、淡水和木头(大片针叶林)。

说到这儿,有人会问了,苏联当年分家的原则不是“在谁那儿,就归谁”吗,白俄罗斯作为苏联时代的西部工业重镇,继续发展不就成了?

要说早前的苏联,对白俄罗斯确实相当的上心,下了大本把他们从一个专注种土豆的落后农业区变成了现代工业基地。

白俄罗斯曾经被称为“苏联的车间”。

不过,在实际操作方面却是——按照莫斯科方面的规划,苏联以国家的力量把自己庞大的工业体系分布于各加盟共和国之中。因此,各地区的侧重点和分工不尽相同,多数都属于“配套基地”,产的是零部件,短期内根本离不开俄罗斯的关联产业,很难独挡一面。

苏联时代的白俄罗斯被组织上分配的任务主要有两项——石油工程机械和重型车辆(专注导弹发射车的底盘),白俄最大的,甚至唯一的合作方,就是俄罗斯。

这是白俄罗斯的“特产”

更有众多的工业配件企业,全部都是给俄罗斯境内相关产业量身打造的,除了俄罗斯,搁到别处,就是一堆废铜烂铁。

类似的窘境,也发生在乌克兰身上。最说明问题的就是,颜色革命后的乌克兰,没了俄方的订单,跟西方体系又不兼容,众多支柱企业瞬间陷入了瘫痪,自废了原本不错的工业能力。

在卢卡申科的掌舵下,白俄罗斯脑子还是够用的。

长期以来,白俄借着自己关键的地缘位置,继续过着“伴大款”的生活,一直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大哥“倒贴钱”式的能源交易——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白俄罗斯供应油气,量大到白俄罗斯除了自用之外,还能剩下不少再按照国际油价对外出售。

曾经,这里面的“剪刀差”一度都占到白俄GDP的15%以上。即便有时候,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同时,兢兢业业地为俄罗斯造着各色大型火箭炮、弹道导弹的底盘,各种采油设备和农机产品。

两国之间开放边界,连海关都没有,莫斯科到明斯克的航班都被称为“国内航线”。

对了,还得定期陪“老大”打冰球来增进感情。

这方面,当大毛那边还真的是没有办法——作为缓冲带的白俄罗斯万一“反水”,西方将能直接在莫斯科以西600公里的地方驻军,俄罗斯的整个西部边境,在北约面前,就跟“裸奔”差不多了。

所以,支援老卢和白俄罗斯,也属于俄罗斯的刚需。

而对于“三毛”来说,“大毛”的撑腰,作用巨大,甚至关系国运。

比如,2020年8月的时候,在大哥的“力挺”下,都穿上防弹衣拎着突击步枪出镜的老卢,竟然还能平安撑住,继续为白俄人民做“老爹”。

最终,老卢只是虚惊一场

原本,长期以来,在舆论界和涉外领域,白俄罗斯的国家层面监管十分严格,什么邪教、新纳粹这类的思潮也比较少,西方颜色革命势力也没什么下脚的地方,总体上民风淳朴,意识形态较为端正。

直到2019年前后,为了和美国复交,缓和同西方的关系,老卢曾经稍微放松了点监管,结果,不到一年的光景,全国冒出了大量的NGO(非政府组织缩写),然后就有了2020年8月未果的“颜色革命”。

最终,老卢只是虚惊一场,他再次将国家从混乱的边缘拉回到稳定的状态。

那位替夫竞选的反对党领袖季卡诺夫斯卡娅,在各种折腾未果之后,赶紧跑到国外躲了起来,继续在社交媒体上鼓励白俄人民“追求民主和自由”。

街头演讲中的季卡诺夫斯卡娅

最后,再简单说说,曾经被老卢当作继承人培养,经常高调带出去“见世面”的小儿子尼古拉。

长期以来,白俄罗斯第一夫人都没怎么公开露过面,正式场合作为元首家人相伴左右的,都是这个尼古拉。这位少年,几乎是被全球观众看着长大的。

尼古拉堪称最见过世面的小孩

关于尼古拉的身份,有些“令人迷惑”——他并非卢卡申科与发妻的儿子,而是老卢同另一位神秘女性的“结晶”,但老卢跟妻子加林娜仍保持着婚姻关系——这不就是疑似重婚嘛!

儿子随妈果然不假,老卢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一看就是一个妈生的,老三明显不是一个系列

在当年的未遂“颜色革命”中,这也曾被用作反对派发难老卢的一个重要议题。

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还曾有反对派拿尼古拉的人身安全直接威胁老卢。

如今,尼古拉正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生物专业学习,已经很少和老爸公开出镜了。

而有关老卢把他打造成“接班人”的猜想,卢卡申科自己也矢口否认。他在接受采访时多次直言——“我希望尼古拉能有平静的生活,不要当白俄罗斯的总统,我也没打算让他接班。”

如今的老卢父子,儿子已经比他高了

客观的说,老卢确实是个猛人,能从一个连爸爸都不知道是谁,毫无背景的中学教员,开挂成让全国人民叫爸爸的“老爹”。

这样的操作,虽然饱受质疑,但却也比较符合白俄罗斯的国情。

毕竟,所谓的“民主方案”,乌克兰那边,已经试过了。

实际上,大部分选民的思维并不敏捷,逻辑也不严谨,很多时候,就在凭冲动做选择——他们只想自己过的更好,但却不知道如何才能过的更好,因此轻信了那些在许下过花言巧语的政客们。

这就是西方选举模式最大的缺点——老百姓被忽悠晕了,一冲动,真能选个骗子或者疯子上台,喜剧演员,都算是相对正常的。

然后,他们就“享受”到了饥饿的自由、能源短缺的自由、出卖子宫代孕的自由.....接着,又是国家的撕裂和连绵的战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