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灭绝了,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卡卡鹦鹉灭绝吗 长江白鲟灭绝了,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吗?

长江白鲟灭绝了,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吗?

2024-01-24 04: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月21日,随着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报告的更新,长江白鲟正式列入了已灭绝生物名单。白鲟这一在地球上生存了上亿年的物种也从此永远地和我们说了再见。说起物种灭绝,大家总会觉得这是很遥远的事,是只存在于课本上,人类在上个时代才会犯下的错误,但其实,物种灭绝的进程从来没有真正停止过。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有统计的新增灭绝生物就已经达到了902种,平均每年就有41种生物在世界上永远的消失。除此之外,还有74种新增野生灭绝物种,他们只存在养殖个体,对生物圈来说已经事实上消失了。实际上,一些观点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据估计自16世纪以来地球可能已经失去了15-26万种,各类生物占到已知200万种生物总数的7.5%到13%左右,这其中为数不少的生物灭绝都和人类的影响脱不了干系。

平塔岛象龟就这个典型例子,平塔岛位于太平洋东部,自16世纪被发现后,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西班牙人、英国人、海盗、捕鲸者接连造访过此地,而岛上成群的象龟就成了这些水手们最好的储备食物,船员们一次甚至能抓到上百只象龟,用来制成各种肉食。19世纪初达尔文上岛考察时就记录道,船队完全靠象龟获得肉,把龟的腹甲连着肉一起烤,再把象龟做成龟汤。比起皮糙肉厚的长年龟,水手们更喜欢捕捉肉质鲜嫩的幼年象龟,这让象龟的年龄结构受到了严重影响,加上随着船队的到来,老鼠和山羊大量入侵,破坏了象龟蛋和植被,让岛上的象龟族群面临着灭顶之灾,而人们对象龟的保护却又来得太晚。1971年,科学家在平塔岛只找到了最后一只象龟,这才真正意识到该物种正处于灭绝的边缘。

这只最后的平塔岛象龟被称呼为孤独的乔治。自被发现到2012年去世,乔治始终未能留下后代,他对此象龟提不起任何兴趣,并且由于和其他亚种存在着生殖隔离,屈指可数的几次交配也未能留下受精卵。

和象龟的境况类似,许多濒临灭绝的生物长时间内得不到关注,重视起来时已经太晚。例如斑鳖,斑鳖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属于鳖科下的一个亚种。但自古以来,人们始终不把斑鳖当作是独立物种,因为它和亲戚长得太像了,小的时候被认为是中华鳖,长大后又被当鼋,毫无存在感。斑鳖就这么长期笼罩在各路亲戚的阴影中。

直到90年代末,斑鳖才被正名,逐渐确认为是独立物种。但此时就为之已晚了,原本身就是濒危物种,而长期被当作替身的斑鳖更是只在中国发现了四只,尽管人们把仅存的斑鳖集中起来饲养,并试图使用各种方法让它们产生后代,但却始终没能成功,如今全球就这三只斑鳖,一只是在苏州的雄斑鳖,另外两只走在越南野外,具体的性别并不能确定,而如果仅靠着三只斑鳖避免灭绝的可能十分渺茫。

面对不断地新物种灭绝,科学家们也试图使用更加激进的技术手段,比如使用克隆技术,最早对灭绝动物的克隆是在比利牛斯山羊上实施的,这种山羊,分布在比利牛斯山脉,历史上曾经有5万只以上,但随着被捕杀和环境变化,山羊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在2000年灭绝。不过,在灭绝前,科学家保留下了山羊的一些dna,并为此,在2003年进行了一次克隆,但令人遗憾的是,被克隆出来的小羊仅仅活了几分钟就因严重肺衰竭而死亡,比利牛斯山羊也因此成为了唯一复活过的物种,和唯一灭绝过两次的物种。

但对很多濒危物种来说,他们只有一次机会,不要说这被克隆复活,许多濒危植物和昆虫以及大量小型生物根本没法被有效统计,大多数时候连是否灭绝都没法准确下结论。这让它们的灭绝风险可能比我们想的还有严重得多得多,像澳洲的北胃育溪蛙,从被发现到彻底灭绝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可能有小伙伴会疑惑,某片雨林里青蛙的灭绝很值得我们去关心吗?或者说许多已经灭绝的动物,像是象龟和斑鳖,它的灭绝似乎也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而支持物种保护好像更多时候也只是出于一种道德同性心,不是有什么实际的利益。灭绝一两个物种当然不能破坏整个体系,但它的灭绝本身就在警示着环境的巨大变化,目前,人类还没有办法凭空修补生物圈的破损,那么避免它的继续恶化就已经是最好的做法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保护成功的例子,比如巴西的小蓝金刚鹦鹉就是成功避免灭绝的例子。喜欢看动画电影的小伙伴,对电影《里约大冒险》中的主角布鲁一定不陌生,它就是一只生活在美国的小蓝金刚鹦鹉。

电影情节围绕着布鲁回到巴西,繁衍族群后代展开。在现实世界中,布鲁的生存问题远比电影里严重得多。小蓝金刚鹦鹉主要分布在巴西的雨林地区,有着一身美丽的蓝色的羽毛,但也正是因为漂亮,令小蓝金刚鹦鹉被大量捕捉贩卖。而在捕捉和运输过程中鹦鹉死亡率高达九成,这让小蓝鹦鹉数量锐减,并且随着人们对雨林缺乏规划的大量开发,小蓝鹦鹉的生存空间也被急剧压缩减少,千禧年时最后一只野生小蓝鹦鹉去世,自此再也没有过野外目击报告。

不过虽然野生灭绝,但目前全球各地依然有几十只饲养小蓝鹦鹉,这为人们留下了最后一丝避免小蓝鹦鹉灭绝的希望,在科学家和机构的努力下,散落在全球的小蓝鹦鹉被集中起来饲养繁衍,现如今已增长到了261只,并在野外开辟了保护区,帮助小蓝鹦鹉重归自然,虽然目前只有八只放归,但终归是这小蓝鹦鹉从灭绝的边界线抢救回来了一点。现如今,我们拥有更多的高科技手段和更强的保护意识。所以我们相信在将来物种灭绝的悲剧肯定会越来越少,人类也能探索出一种更有益于自己,也更有益于生物圈的生存发展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