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风味的博山三大“包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博山灌汤包的做法 别具风味的博山三大“包子”

别具风味的博山三大“包子”

2024-06-17 14: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所用发面,和普通火烧、蒸包的面一样需要长时间地饧发。不过,做煎包的面要和的稍稀软一点(有的人在和发面时还会放少量的熟油,使其更加光滑)。

煎包的面要大发多饧,面皮无摺包捏,包口朝下。用平底锅(博山人常用的“铛锅”最好)煎烙,入锅前先在锅底抹油,热锅成排摆放。放包子时用手滑转一下,使其底部油面均匀,排摆最好密实一点。然后在包子上淋刷少量的熟油,把火开大进行必要的煎烙,包子挺妥后转中火,将面汁儿(水和面粉按照十比二兑成),倒入锅内(汁儿到包子的四分之一处为宜),煮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闷蒸。中间注意观察火候,时而转动平底锅,防止火焰着锅不均,待面汁儿㸆干、锅底的油把包子煎至金黄色时,蒸包即熟。这先烙后焖的时间也就十分钟。

那黄澄澄、金灿灿的油煎包,刚出锅冒着白白的蒸汽,油滋滋啦啦地响着,满屋飘着葱花味、花椒味、酱香味,煎包还没有到口,那“馋虫”就冲出来了。

油煎包也有素的,也是搽馅,也少不了那地瓜粉条。制馅时先把豆腐、木耳分别切碎,炒勺热油放入葱姜末,煸炒豆腐,待豆腐挺妥时加入海米、木耳,炒至金黄色出锅凉透,再加上香油、酱油、盐、花椒面拌匀。也可添加芹菜或韭菜等青菜成馅。

博山油煎包讲究色香味俱全。在出锅时把盘子(或托板)扣到煎包上,这一倒翻,定是煎包的底面朝上,那蝉翼般、金黄色的油面脆皮,着实好看,让人味蕾大开。

刚出锅的油煎包,配上一碗热油粉,就着酸咸菜,不时地蘸上点正堂醋蒜泥,酸溜溜、咸渍渍、香喷喷地结束了一顿早餐……

博山人快乐的一天就从这顿饭开始了。

博山水煎包有点象油煎包,用料和制作工艺与油煎包大体相似。博山人各有各的特色和独家秘方,做的煎包也是一家一个样,一店一个样。所以, 水煎包和油煎包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这也是许多博山人说:“饭店做的是油煎包,家庭做的是水煎包”的缘故。

水煎包,是中华大地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起源于东京汴梁城,在华北和中原地区颇为流行。根据其馅料的不同,可分为素煎包和肉煎包,“牛肉水煎包”比较受欢迎。河南平顶山市焦店村的水煎包最为知名,另外,我省的菏泽水煎包和利津水煎包也富有盛名。

水煎包有点象天津的锅贴,但馅料、包样以及制作顺序大同。锅贴是扁长对角包摺,煎蒸时要二次下浆。水煎包是发酵面,锅贴是水调面,水煎包皮更暄软。粤港澳地区的水煎包个头较小,一般作为点心食用。

博山水煎包,多为素馅,很少有牛肉馅子的。它的馅子和油煎包一样是粉条打底,另加花椒粉出香味,一般是放酱油不放盐,香油拌调。还有的加虾皮和木耳,如果加豆腐或猪肉,也需要先切丁煸炒。

博山水煎包的个头比油煎包大一点,有点象秋天烘柿子那么大小。在煎烙时,不要求包口必须朝下摆放。也有不少人是扁长对角包摺,形状象一把捂的大水饺。在往锅里摆放时,间隔可以稍大一点。倒面糊水要比油煎包多一点,可以不往包子上淋刷油。煎蒸的时间略长,控制在十一、二分钟为宜。

博山人也把水煎包称为“水煎火烧”或“水仙火烧”。有的人在制作时还会两面煎烙,这样更容易熟,面皮酥脆更好吃。不过,制作包坯时要按压的稍扁一点。

现在,饭店或地摊上卖水煎包的很多。博山的水煎包馅料讲究,面皮酥软,口感酱而不咸,麻而不呛,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极致。您有机会到博山时,不妨亲临尝一尝。

北方人普遍爱吃面食,制作的花样繁多,比如馒头,花卷,面饼,包子,这些都是北方人餐桌上必备的主食。包子以蒸包为主,不管是油煎包还是水煎包,都属于包子之列。

另外,还有一种包子叫“灌汤包”。灌汤包,顾名思义,就是馅子里面含有汤汁较多的包子,是咱们汉族的特色小吃。早在北宋市场上就已有叫卖,当时称作“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汴梁城(开封)的灌汤包最出名。

灌汤包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肉皮冻和五花猪肉。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有种把北国吃面、吃肉、吃汤的美味一体化,三味组合更增加食欲。

开封灌汤包风味独特,汤包洁白如景德镇陶瓷,皮薄有透明之感。吃之,内有肉馅,底层有鲜汤。开封人吃灌汤包子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

扬州灌汤包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名点。它鲜香肉嫩,皮簿筋软、外形玲珑剔透、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扬州灌汤包做的最好的是“三春”(富春、冶春和锦春),他们的包子皮薄透亮,用手指捏住包蒂轻轻往上一提,浓浓的酱汁在里面微微振动,煞是好看。

扬州人早上起得很早,不赶着上班的人早起喜欢到茶楼喝茶、吃一笼灌汤包,用吸管“滋滋”地慢慢啜着浓浓的汤汁,轻轻咬开面皮,细嚼着醇香的肉馅,美味妙不可言。

天津狗不理包子,是“天津三绝”之首。狗不理包子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它的面、馅选料精细,制作工艺严格。用鲜猪肉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酱油、姜末、葱末、花椒粉等调拌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撮剂之后,擀成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每个包子都不少于十五个褶),同时用力将褶捻开,褶花匀称,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刚出笼的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

狗不理包子属于灌汤包之列,但它的汤汁浓稠而少,又近似于普通的蒸包。

北京前门大街上“都一处烧麦馆”的烧麦,用料精细,做工精湛。其制作过程与众不同,从烫面、和面、走锤到蒸好上桌,需要经过六至七位师傅的手,共十四道工序。其中,重要的步骤多是纯手工完成。烧卖上的褶皱多达三十余个。烧麦的花边褶皱层层叠叠,宛如一朵朵精美的绢花,皮薄馅满,鲜香爽口,醇面不腻,味道极好。

真正的京都“吃货”到了都一处烧麦馆,除了烧麦还必点炸三角(都一处历史上经营的第一个菜品)。这炸三角乍看上去很平常,像油炸过的小汤包,但老“吃货”们都知道,京城此家最佳。

烧麦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料馅上笼蒸熟的包子。其顶端不封口,形如石榴,蓬松束折似花。成笼上桌,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兼有灌汤包与锅贴之优点,但与灌汤包差别不小。

地道纯正烧麦应是清真食品,一般为牛、羊肉馅,也有素馅。

博山灌汤包别具特色,多为猪肉馅。它既有扬州灌汤包皮簿筋软透亮、汤汁醇浓可汲的特点,又有狗不理包子肉鲜而不腻、汁浓而不涩的妙处。

博山灌汤包注重皮靓、馅精、好火候。猪肉馅多选用七分瘦三分肥,用葱姜和五香粉加高汤调馅,再加早已浸泡好的花椒水和老抽酱油(最好是老博山正堂酱油); 拌馅子时朝一个方向搅,用力轻柔匀和,让馅子成条成丝上劲,把汤、水、料全部揉和到肉里,这样吃的时候肉馅才筋道有嚼头。注意这重要的一步,就是事先要用猪皮做出肉冻,包的时候在馅子里放上一小块,这样蒸熟的包子才能灌汤。包子皮要擀的边薄心稍厚一点,捏摺小而均匀。热火上锅,层层摆好。在高温作用下,肉慢慢收缩,已渗到肉中的水份会逐渐淅出。刚一出锅,那水晶般的面皮里裹着浓汤飘肉丸,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极美,极美!

汤汁鲜美,肉馅筋道,食之香而不腻,回味无穷。这就是博山灌汤包了。

食之如此精美的灌汤包,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然后趁热咬上一口,满口喷香。不是地道的“吃货”说不定会出洋相,烫嘴伤舌是经常的事,弄不好,汤汁四溅惊到了旁人。

吃灌汤包最经典的搭配是来一碗小米稀饭、蘸着老博山正堂香醋(不要忘记了点上几滴香油)、就着红皮大蒜。

最早的新建一路灌汤包最有名。 没有吃过新建一路灌汤包的人,不是真正的老博山城里人。

有人说:灌汤包:皮如小说,包容多;馅儿肉圆,如散文;汤如诗歌,是精华。

我说,博山美食就是一本精美的宝书。即使你吃了油煎包、水煎包或灌汤包,也就才读了其中的只言片语。

要想“读”懂它,那就要到博山去,多尝、多品、多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来源: 心语拉呱

编辑:亓若琳

监制/审核:孟令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