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通纸马年画 民艺

民艺

2024-06-01 07: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北京的百份纸马

(一)岁时节令中的纸马艺术北京为元、明、清三代帝都,繁文缛礼之事胜于他地,伴随着京城民俗活动的兴盛,以纸马为代表的民俗版画艺术亦随之发展起来,在婚丧嫁娶、迁居祭祖等事项中,各有不同形式的纸马出现。元代,北京作为都城开始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但文献资料涉及纸马者颇为罕见,仅见于记述大都坊巷、庙宇胜迹和风俗之类的熊梦祥所撰《析津志》中,载有“五月天都庆端午,艾叶、天师符带虎……”之句。元代“天师符”现已不得见,但明清年间刻绘的端午驱邪所用的“五雷符”似存其遗意。北京东四牌楼北有“汪芝麻胡同”,相传旧称“汪纸马胡同”,即因元代此处有汪姓印刷纸马的作坊,故得此名。但汪氏刷印的纸马,至今未见有遗存,难知其风格。明清两代,作为都城的北京,政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工商荟萃,人民生活安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时人所撰的风俗志书,可一窥当时城市的地理风貌、民俗庆典、岁时风物等状况,并从中了解纸马艺术的基本情况。明朝末年刘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在“春场”一条里就记下了北京庶民百姓一年四季的民俗活动,其中有关纸马的用途和形式,描述真切。如:“四月一日至十八日,倾城趋马驹桥,幡乐之盛,一如岳庙、碧霞元君诞也。……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各悬‘五雷符’,簪佩各小纸符……十三日进刀马于关帝庙。八月十五日祭月,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十月一日,纸肆裁五色纸,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十二月廿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糟草秣灶君马,谓灶君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廿五日,五更焚香楮,接玉皇,曰玉皇下察人间也;……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文中又记载了“凡岁时不雨,家贴龙王神马于门”(神马即纸马)这样的旧俗。清代,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各行各业通过敬祖师、求财神等民俗活动,祈求行业兴旺发达,纸马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承传明代而又有所发展。民间有句俗语“模糊不清是纸马”,纸马被认为是通神的媒介,它并不像其他年画题材追求出新出奇,而是恰好相反,越古老越模糊的版样,则越被认为“灵验”。因此,明代民间岁时风俗活动中出现的纸马样式,到清代依旧沿袭下来,并有大量遗存,为今人的研究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参考资料。成书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潘荣陛所撰的《帝京岁时纪胜》是研究北京风物之专辑,书中称纸马为“云马”或“宝马”,并记有专卖店。“置年货之何先?香灯云马,祀神堂之必用,宝马绘诸天,白楮黄钱千页纸,宏源号鱼市街东。”书中以时间为序记载了岁时出售的各种纸马。光绪年间,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书中亦按时序更为详实地记载了有关纸马的祀神活动,现将书中述及的纸马条目摘录如下并作以详解,所对应的纸马实物多刊选于正文图版中。

(正月)每届初一,于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霄达巷,络绎不休。按:此仪式指将“天地九佛诸神”或“天地十八佛诸神”等纸马供于天地桌上,子初即零点至一点之间。(正月)初二日,致祭财神,鞭炮甚夥,昼夜不休。按:供奉财神纸马。(正月)每至二十五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鞭炮最盛。按:供奉仓神纸马,京师仓神相传为汉代开国元勋萧何或韩信。除朔望外,每至三月,自十五日起,(东岳庙)开庙半月。士女云集,至二十八日为尤盛,俗谓之撢尘会。其实乃东岳大帝诞辰也。庙有七十二司,司各有神主之。相传速报司之神为岳武穆,最著灵异。凡负屈含冤心迹不明者,率于此处设誓盟心,其报最速……后阁有梓潼帝君,亦著灵异,科举之年,祈祷相属。按:此处东岳庙庙会人们祀奉的纸马概有“东岳大帝”“岳武穆”“梓潼帝君”等类。

(五月)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按:传统认为端午日为毒月恶日,故购买以黄表纸、朱砂色刷印的张天师、钟馗像或符咒纸马(图11),以达到驱邪辟瘟的目的。

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按:房星即二十八宿中的房宿,民间百姓称马神为马王爷,长有三目四臂,纸马中有“水草马明王”者,即供此日祀奉。

六月二十四日致祭关帝,岁以为常。鞭炮之多,与新年无异。盖帝之御灾捍患有德于民者深也。按:六月二十四日为关公诞辰(一说为五月十三日),是日举办关帝庙会,百姓向关圣帝君进香祀奉,届时焚祭“关圣大帝”纸马。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按《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按:此段文字不仅详细描述了过去中秋祭月的礼仪、禁忌等习俗,还对月光马的形式、尺幅及使用方式都作了明确的阐释,并且通过与《帝京景物略》所记明代月光马之比较,可知两者在形式上几无二致,再观今之实物,亦无出入,确是沿袭前代刻版而来(图12)。

每至八月,初一日起(灶君庙)开庙三日。盖即灶君诞日也。按:民间以八月初三为灶王爷诞辰日,届时厨行人员出资聚会,祭祖拜神,焚烧“司命之神”纸马。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按:是日,亲人为家中亡人焚烧“男女冥衣”纸马,谓天气渐冷,送去衣物御寒。(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之小年下。按: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灶王爷上天述职,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功过的日子。是日,民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举行祭灶仪式,除香烛蜡扦,还要备以糖瓜、清水草料等祭品,予以“贿赂”,希望灶王上天多言好话。祭祀完毕,将灶王神像揭下焚烧,谓送之上天。除夕时,再贴上新的灶王像,谓迎回一家之主。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初一)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按:百分又作“百份”,即以百种不同神位为一组,除神佛菩萨、天尊仙人外,大部分是各行业的祖师和民间自立的诸神。除夕夜,将百份纸马或天地三界全神图张贴于专设的供桌(天地桌)之上,焚香叩拜。子夜时分接神,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份”,有的则供奉到初五甚至上元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此即民间接神习俗。通过上述记载可见,纸马这种民俗版画艺术贯穿于过去北京生活的岁始年终,应用于各种风俗节令之中,且名目繁多。除书中提到的这些岁时节日,在诸如求学、结婚、求子、作寿、殡丧、动土、迁居、出行、开市、祭祖等场合,都离不开纸马,其种类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作为通神的媒介,纸马在人们从初生到命终的各种人生礼仪和世俗活动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北京纸马名数与风格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对纸马进行考证:“后世刻版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前者,名曰纸马。或谓昔时画神于纸,皆画马其上,以为乘骑之用,故称纸马。”可见,纸马是供祭拜时焚烧之用的神佛图像,人们认为通过焚烧纸马这一行为完成了与神灵的交流,因此纸马是一种通神的媒介。中国的劳动大众,并不统属于某一宗教,所信奉的神祇体系包罗佛教、道教以及民间大众所创立的各种神灵,并根据自身所处自然环境特点、生产劳动等风俗习惯,创造出一些各地所特有的神位,这些神祇各司其职,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给予护佑。北京作为一国之都,在文化传承、民族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因此其纸马所涉及的神祇相较于各地更加正统,名目则更为全面。就北京纸马来说,从神祇的性质上,大致可分为如下几大类。

1.道释神。即道教和佛教等宗教体系中的神位。我国佛寺道观遍及名山闹市,香烟弥漫,钟磬绕耳,在其影响下,纸马中也出现了相应的神明。明清两代的北京,散布着大大小小众多寺庙道观,城内庙宇多为香火之地,城外庙宇多为游春、庙市的场所。庙宇的兴盛,加之明清时期水陆法会的流行、水陆画的大量涌现(图13、图14),催生了北京纸马中的各色佛道神明形象。如佛教中的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十殿阎王等诸神;道教体系中则有三清、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真武大帝、三官大帝、东岳大帝、城隍、三界符使、四值功曹、王灵官、张天师等。

2.吉祥神。这类神祇主管人间赐福降财等吉祥之事。无论是殷实之家还是穷苦农户,都期盼五福之幸,因此这一题材的纸马版样尤其丰富,如财神类就有增福财神、如意财神、文财神、武财神、五路财神、招财使者、利市仙官、财公财母等种种,其他还有贵神、喜神、福神、本命延寿星君等,名目颇多(图15、图16)。

3.家宅神。保护家宅安康的神位,如灶王爷、门神户尉、土地神、紫姑(厕神)、井神、床神、路神等,这些神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最基本最受人们依赖的居家保护神。

4.婚育神。无论是过去的封建时代,还是现代社会,娶妻生子、繁衍子嗣都是重要的人生经历,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传宗接代之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故出现了大量婚育题材的纸马。北京纸马中计有月老、和合神、送子观音、碧霞元君、子孙娘娘(图17)、催生娘娘、送生娘娘、引蒙娘娘、张仙之神、痘儿哥哥等数种。这些神明的出现,说明人们对婚育这一过程极为重视,希望在结婚、生子、育儿等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神灵庇佑。

5.自然神。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们认为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流山川、庄稼草木等万事万物皆由神主宰,因此臆造出大量与之有关的自然界神祇,并心怀敬畏虔诚祀奉,以期能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最初的自然神是具体的自然现象,后来人们将其拟人化,创造出一系列有名有姓的神明。北京纸马中的自然神与其他地区所包罗的名目大抵相同,如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五岳等山神,萧公、晏公、龙王等水神,祝融、回禄、罗宣等火神;各种生物也可列入自然神行列,如牛神、马神、虫神等动物神,以及树神、花神、苗神等植物神。

6.先贤祖师。北京作为都城,工商业发达,手工业者众多,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因此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创造出各自的创业祖师和保护神,他们大多从历史上的圣贤人物中选任,如轩辕圣帝(纺织、成衣之祖)、造酒仙翁(杜康,烧锅酿造之祖)、至圣孔子先师(教育业之祖)、鲁公输子先师(鲁班,木瓦石匠、造车、凿磨等业之祖)、梅葛仙翁(梅福、葛洪,染布坊、颜料店之祖)、感应药王(孙思邈,医药业之祖)、无敌火炮大将军(田茂,鞭炮业之祖)、管库之神(萧何,库房管理者的保护神)、水草马明王(营伍及畜养车马人家所奉之神)、达摩老祖(修足业之祖)、关圣帝君(香蜡业的保护神)等。这类神祇名目众多,他们有些确实在历史上对该行业有所建树、受人尊敬,有的则难免牵强附会、难经考证,其中虽然不乏封建迷信在作祟,却说明人们已经渐渐破除了天地创造万物、鬼神主宰一切的蒙昧思想,认识到各行各业都是由人、由劳动者所创造,反映了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

除以上所列六类,还有一些诸如狐仙、传香花姐、胡都之神等民间杂神,故难以完全涵盖北京纸马之所有。在民间信仰中,很多神祇并非单一功能,而是身兼数职,故又有互相交叉之情形,如太上老君既是道教三清之一,又因其善于炼丹而被北京的冶铸业奉为祖师;又如关羽,既是道教的四大护法之一,同时在民间享有财神之名,又因香火旺盛,被奉为北京香烛行业之祖师;再如龙王、马王、牛王等,本属自然神祇,但因其所司之职与人们的生产密切相关,又被水局(消防)、畜养等业奉为保护神;玉皇大帝、星君等天神,最初属自然神祇,但随着天神地位与日俱增,成为诸神之首,并被拟人化,为宗教体系所吸收,成为至高无上的道教神祇。因此,很难以单一标准对纸马进行分类。学术界对纸马的分类亦各有侧重,或以习俗,或按功能,或将神祇体系细分,均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和学术特点,但由于纸马艺术的复杂性,无论是哪种分类方式,都难免有所纰漏。

纵观全国各地纸马,就艺术特色、刻印技艺而言,北京纸马可谓位列前茅。发展到清代,北京纸马的神位名数已达百余尊,绘制技法多为木版单色刷印再用笔简单勾抹红绿等色,亦有彩色套印或加印金版者,为表示对“神灵”的尊重,神像的头脸部分俱不点染。相较其他地区,北京纸马具有以下特点。1.尺幅较大。因所处皇都,供应对象多为城市居民,更不乏王府大户或豪商巨贾等富有之家,因此北京纸马较云南、河北、江浙等地区尺幅更大。从现有实物资料来看,最大幅的纸马纵三尺有余,横两尺,但数量不多,或是供特殊场合之用。常见的纸马分大、中、小三种,大幅者两尺见方,印财神、喜神、炉火之神、鲁班先师等,是供商家铺户、工匠作坊新年祀奉之用;小幅者长不及尺,有冰雹之神、水草马明王、四季花神、青苗之神等,亦涵盖各种神灵,供山区、农村和普通百姓家庭祭祀之用。2.构图繁复。各地纸马的构图,多半都是仿照寺庙道观中的彩塑神佛而来。如画释迦牟尼,两边则有阿难、迦叶;画地藏菩萨,必有目连僧和土地神侍立两旁;东岳大帝则有“四值”分列左右;城隍下刻绘青提、呼换二鬼叉。也有构图特别者,如江苏无锡的纸马多为独尊,又如云南、广东等地的纸马,形式亦不同于中原地区。而北京刻印的纸马,不仅两旁列有二至六个侍者从人,而且刻有香炉蜡扦陈设在桌案上,神像背后并刻有帷幕、屏风等;更有大幅者,两侧还印有花砖墙壁,下方则有汉白玉雕龙台阶,宛如帝王宫殿一般。北京纸马中最有特色的当属行业神纸马,除画神祇、陪侍于上方之外,下面还刻画与其主宰有关的劳动情景。如“轩辕圣帝”像下刻有纺纱、织布、染整、成衣的几个劳动操作过程,表现了轩辕黄帝教民穿衣这一传说,被奉为成衣匠的祖师;“煤窑之神”下是矿工采煤,白马运煤,井上工人背煤的场景。神明的形象,也更接近人间寻常人物,或如衙门官役,或似乡村老者,已脱离高高在上、道貌岸然之威仪感和距离感,而是倾向于世俗化、生活化,这反映了民间艺人创作时的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观察能力及观察深度。3.刻印精细。纸马虽不像其他年画那样整年贴在家中,而是祭毕即焚,但刻印亦不能马虎。北京在元代已有专门制售纸马的作坊,可见当时纸马刻印已达一定水准。清代北京纸马多沿袭前代,又有所更新,虽在构图上具有一定的程式化,但各类形象亦有差异,尤其是行业类纸马,下方劳动者形象刻画颇为生动、饶有生趣。画面中神像的衣甲冠袍、背景的垂帘帷幕以及两侧之花砖壁墙等线条,皆刻印清晰明朗、繁而不乱。纸马作为古代木刻版画艺术的一种早期形式,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它用途广泛,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又因其版样越老越“灵应”的特点,使其更好地继承了古代版画的传统。北京纸马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同时亦是北京民俗版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摈弃其迷信色彩的同时,亦不能忽略其艺术文化价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