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渚碧岛:南沙北部岛礁群的战略支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沙群岛渚碧礁 南海渚碧岛:南沙北部岛礁群的战略支点

南海渚碧岛:南沙北部岛礁群的战略支点

2024-07-09 12: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期以来,南沙群岛北部的双子群礁、中业群礁和道明群礁,这些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的岛礁,一度被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侵占殆尽。中国在这些群礁中几乎没有一个立足点,局势一度显得极为被动。

只是,中国并未因此放弃对南海主权的追求和维护。根据国外商业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在中业岛周边,中国船只已经实现了常态化存在,几乎每个礁盘上都有一艘中国船只。这些船只的存在,不仅有效阻止了菲律宾海警和渔民采取任何出格措施的可能性,更展现了中国对于南海主权的坚定态度和强大实力。

渚碧岛作为中国连接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中转站,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1988年2月25日,陈伟文将军率502编队控制了渚碧礁,创立了令人难忘的丰功伟绩。从这时候开始,这座位于中业群礁西南方向、中业岛西南23公里处的孤立环形暗礁,因其较大的礁盘面积和连续性,以及良好的渔业基地条件,成为了三大群礁被侵占后的替代中转站。

然而,此时的渚碧礁只是一个地理位置上的中转站,实际上并不具备中转功能。1988年第一批进驻渚碧礁的海军陆战队战士仅有一个班10个人,他们住的是竹棚高脚屋,生存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渚碧礁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2

三代高脚屋与惊人的坚守

从最初的竹棚高脚屋到后来的三层楼高的小型建筑,再到2015年开始的填海造陆工程,渚碧礁一步步成长为南沙第二大岛。如今的渚碧岛面积达4.3平方公里(换算约为6450亩),有人拿它与清华大学校园面积相比,二者刚好差不多。现在,从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路程有10公里之遥,基础设施之完善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的变迁往往伴随着风雨。1988年,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在渚碧礁上建立了第一代高脚屋。这些简陋的屋舍,用竹竿、草席搭建而成,被称为“看瓜棚”、“海上猫耳洞”或“海上简易观察哨所”。它们虽然简陋,却承载着中国军人坚定的信念和毅力。驻礁的官兵们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守护着祖国的蓝色国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改善驻礁官兵的生活条件,第二代高脚屋应运而生。这些用钢管铁皮修建的屋舍,外形类似蒙古包,被称为“八角亭”、“海上蒙古包”或“海上半永固式观察通讯哨所”。虽然面积有所扩大,但内部依然闷热难耐。然而,驻礁官兵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精神,继续在这片海域上坚守着。

到了1990年后期,渚碧礁迎来了第三代高脚屋的建设。这一次,中国军人用钢筋混凝土打造出了坚固耐用的屋舍。这些屋舍面积几百平米,分上下几层,配备了海水淡化设施、卫星电话、雷达、炮台、灯塔和小型码头等设施。它们被称为“海上永久式防御工事”或“礁堡”,为驻礁官兵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

03

距被占中业岛约23公里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对渚碧礁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经过吹填作业,渚碧礁逐渐变成了渚碧岛,陆地面积达到了4.3平方公里,一跃成为南沙面积第二大的岛屿。随着陆地面积的扩大,渚碧岛的各项基础设施也相继开始建设。机场、雷达、港口、医院等设施纷纷建成投用,岛上各式建筑已达400多栋。同时,驻岛官兵还开辟了农场和养殖场,生产旺季时每天可产出各式蔬菜200多斤和新鲜肉制品,完全能够满足官兵们的生活需求。如今的渚碧岛已经俨然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滨海小城。

拓荒者、建设者、守护者,这是一群不能相忘的人。南海今天树立的一些优势,正是他们的勇敢,正是他们的努力,正是他们的奉献与牺牲。

值得关注的是,中业岛是南海争议岛屿之一,距离渚碧岛约23公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中业岛一直由中国台湾省驻守。然而1971年,由于台风等自然原因,台湾守军撤离中业岛前往太平岛避险,菲律宾趁机侵占了这座岛屿。如今菲律宾在中业岛上驻扎了约300人的军队,并修建了一条长约1500米的机场跑道等设施。

中业岛

对于中业岛而言,渚碧岛是一个有力的跳板。

连续四月上涨,五月国际金价再创新高!

两度遇袭!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是否有被击中?

南海仙宾礁:两艘船装备先进,赖着不走貌似”坐滩“!

突发!美航母24小时内二度被拖鞋军袭击!

这一回,成功突破防线,拖鞋军击中了航母?

普华永道稳得住?恒大地产财务欺诈案爆新料

美济岛:十年礁石变绿洲,南海最南端有奇迹

福建舰加速海试:双航母同时现身辽东半岛海域?

永兴岛:南海最美城市,轰6近期入驻

三个月金价上涨了约16%!还有谁可以比肩?

南海永暑岛:吹沙填海造奇迹,地下淡水涌奇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