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已不再是净土,冰层沉降2000吨DDT,企鹅体内都被测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极DDT 南极已不再是净土,冰层沉降2000吨DDT,企鹅体内都被测出

南极已不再是净土,冰层沉降2000吨DDT,企鹅体内都被测出

2024-07-15 04: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由于人类活动,世界上很多地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如果非要从地球上挑出一块净土,可能只有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冰川因为环境恶劣,人类难以生存而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地貌。

然而,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早已不是净土,这里自然沉降了大量的DDT,并且从生活在南北极的企鹅、海豹以及北极熊体内都检测出了DDT,甚至高等生物体内富集的DDT含量是水中的1000倍左右。要知道的是,DDT是一种杀虫剂,而南北极地区从未使用过杀虫剂,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能够从南极地区检测出如此高浓度的DDT呢?

DDT是什么?DDT曾经是风靡全球的一款杀虫剂,对人体呈低毒性,价格低廉,但却可以迅速杀死蚊子、虱子以及农作物害虫,所以曾经被全世界广泛所使用。它的出现还挽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要知道的是,在过去许多国家都会发生疟疾,而疟疾主要是通过蚊虫传播,DDT的使用使得含有疟蚊、苍蝇等能够传播传染性的昆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得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疟疾、伤寒病症的发病率急速下降。正是因为如此,发现DDT有杀虫功效的米勒在1948年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者医学奖。

DDT的影响然而,DDT的广泛使用却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上个世纪时,由于DDT价格低廉,比许多杀虫剂价格都要低,而且杀虫效果也非常好,正因为如此DDT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滥用。DDT在自然界中并不会被吸收,而是会像蚂蚱横跳一样扩散到全球,最终在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沉降。

这是因为DDT会在温度较高时受热挥发,跟随大气洋流运输运输到更远的地方;当温度较低时,DDT又会沉降到地球表面。而在全球范围内,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是温度最低的地方,所以DDT会随着大气环流最终到达这里,并在这里沉降。

地球南北极地区以及青藏高原的降雪会吸附DDT,并随着冰雪沉降到表面。就这样新的冰雪会覆盖到原来的冰雪之上,形成像年轮一样冰雪层。科学家们可以通过钻探冰芯,通过不同年代的冰层来研究不同时期的大气成分。结果发现自上个世纪以来,南极地区的冰雪之中就出现了DDT,根据粗略估计,大约有2000多吨的DDT在这些冰雪之中。

DDT会通过当地食物链的方式,在高等动物体内富集,比如:水中的DDT含量虽然低,但是通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方式,逐渐在高等动物体内富集,以至于在企鹅以及北极熊,海鸟等顶级掠食者体内都检测出了高浓度的DDT。

正是因为DDT对自然生态的影响非常久远,所以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全球多个国家就已经陆续禁止使用DDT,我国也早已经禁止了这种杀虫剂的使用。但是在一些贫穷国家,以及疟疾高发地,农民们依旧会使用DDT,毕竟找不到像它这样价格低廉,杀虫效果显著的杀虫剂了。尽管全世界多国都已经禁止使用DDT,但少部分国家的使用,以及原本存在于自然界的DDT挥发、沉降等过程,导致南极地区的企鹅身上富集的DDT浓度越来越高,幸运的是这对企鹅暂时还没有威胁。

但是其他生物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美国白头海雕曾经一度濒临灭绝,原因就是DDT的使用使得它们产下的蛋,蛋壳变脆变薄,导致幼崽难以孵化而破裂。

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常年以海豹、海鲸为食,这也导致它们通过食物富集了大量的DDT,虽然这里的DDT浓度不会威胁到成年人,但会通过哺乳、胎盘以及血液传播的方式传给婴幼儿,导致婴幼儿的神经受到损伤,无法做精细化的工作。也就是说,人类滥用杀虫剂的后果,也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结尽管现如今世界已经认识了DDT的危害,也已经禁止了DDT的使用,但是DDT的影响还在继续,需要我们持续研究它们,追踪它们的危害,否则它们可能在未来以想象不到的方式危害人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