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及旅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昌县五星垦殖场 风景园林及旅游

风景园林及旅游

2023-07-25 20: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生态城市研究所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收录于话题#院优项目45个

守望身边的“活化石”——南昌高新区鲤鱼洲白鹤小镇概念规划

● 申报所:清华同衡生态城市研究所、遗产中心策划运营室

● 合作单位: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 项目地点: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

●项目规模:概念规划55平方公里

● 完成时间:2020年9月

01

项目背景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鲤鱼洲位于南昌市高新区东北部,总占地面积约为55km⊃2;,曾是围湖造田开垦的城郊农业生产基地,被称为南昌的“粮袋子”。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白鹤天然栖息地与食源植物大幅缩减,迫使其向湖边的人工生境转移,鲤鱼洲大片的藕塘就是人工生境的典型代表。冬季来此觅食的白鹤约占全球白鹤总数的30%,被誉为“全世界人离白鹤最近的地方”。

作为南昌连接鄱阳湖的起点,实现“跨江临湖,揽山入城”战略的重要着力点,白鹤小镇不仅肩负生态文明战略重任,更是地方发展转型的关键所在。在科学保护和恢复白鹤栖息地的同时,充分实现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转化,打造人、鸟、居、业的永续发展示范,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示范样板,成为鄱阳湖国家战略的亮眼新名片。

2020年8月,在由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起的《南昌高新区白鹤小镇概念规划国际竞赛》中,清华同衡从国内外14家规划机构中脱颖而出,以专家打分第一名的优秀成绩中标,并成为该项目后续深化单位。

图1 白鹤小镇鸟瞰效果图

02

区域生态价值与人文资源挖掘

1

大湖明珠,生态栖息

白鹤是IUCN名录中的极度濒危物种,是在地球上生存了六千万年的“活化石”,由于栖息地破坏、自身繁殖成活率低等原因,目前在全球仅存不到4000只。鄱阳湖作为白鹤东、中、西三条迁徙线路中仅存迁徙廊道上最重要的越冬地和中继站,每年全球98%的白鹤都会由西伯利亚迁徙至此越冬,是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图2 白鹤迁飞路线图

2

知青故里,人杰地灵

鲤鱼洲是国营南昌市五星垦殖场所在地,历史上曾经的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农场、北大和清华的“五七”干校,还诞生过中国的“草棚大学”,是老一辈清华北大学子曾经奋斗过的土壤,王大中、贺美英、丁石孙、侯仁之、厉以宁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著名教授、博导、院士在鲤鱼洲这块土地上书写了艰苦奋斗史,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深深地印刻着上世纪中叶中国历史的烙印。

图3 清华北大江西分校旧址

03

项目构思

作为白鹤重要的栖息地,鲤鱼洲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面临三大问题:第一,生态格局不稳定,人类聚居地分散,人为扰动强烈,缺乏有效缓冲。第二,60年代围湖造田改变原有水系结构,水网断裂,水质欠佳,自然岸线破碎。第三,现状生境类型单一,白鹤种群密度过大,生境规模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项目组在深度挖掘地域生态价值与人文资源的基础上,从白鹤生境修复与人居环境协同改善方面提出三大解决策略:建立隔离缓冲体系,减少人为活动干扰;立足历史基底,结合现状与定位,唤醒水脉记忆,重构水网脉络;营造适宜人工生境满足白鹤觅食与夜栖需求。

图4 规划总体平面图

图5 白鹤小镇整体鸟瞰图

04

工作亮点

1

优化生态格局,降低人为干扰

(1)给白鹤栖息留存空间。以白鹤生境潜力预测研究结果为基础,筛选出区域内两处共8.3km⊃2;生态价值高适宜栖息的场所,结合linkage-mapper计算生态廊道,保障生境的连续性。

(2)避免人鹤冲突。在白鹤核心生境周边建立缓冲带,扩大白鹤觅食藕塘的规模,保留部分农田为非农业生产用途,在人居环境中给白鹤预留空间。

(3)减少人为扰动。采用分时管控的模式,管理迁徙季时交通组织;限制彩色油漆,反光玻璃等材料使用;规范居民与游客行为,树立保护意识。

图6 生态安全格局图

2

恢复水网脉络,提升区域水生态

(1)通过历史影像对比与水文分析,恢复重要水系脉络,拓宽部分水渠,保障水系自然流动。

(2)建设生态沟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区域水环境。

(3)恢复自然岸线,合理配置岸线乡土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图7 水系规划图

3

重塑近自然的白鹤夜栖地

(1)退耕还湿4.7km⊃2;,模拟鄱阳湖草洲、浅滩、蝶形湖等自然形态。

(2)控制水位与坡度。构筑坡度≤10%的缓坡,控制水位季节性变化,非迁徙季水深为0.7m-1.5m保障水生植物生长,迁徙季水位为0.1m-0.3m保障白鹤最适宜水深。

(3)种植适宜的湿地植物,为白鹤等水鸟夜栖提供有遮蔽的安全环境。如:苦草、廖子草、水蓼等。

图8 水位及坡度控制

图9 白鹤夜栖地鸟瞰图

图10 白鹤觅食地鸟瞰图

4

五大魅力景观带串联八大特色片区,实现人鸟共生的未来场景

在规划过程中,以白鹤守望、文化感知为核心目标,精准布局业态,构建鄱阳湖畔的白鹤体验地、南昌人文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后农场时代田园观光示范区。规划明确三大战略定位:

国际知名的白鹤保护与科研交流基地——白鹤守望地

鄱湖区域知青文化与观鸟体验目的地——知青原野乡

地区性科创智慧与田园旅居示范样板——田园科创谷

从整体定位出发,明确目标人群,构建从需求导向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图谱。

图11 构建从需求出发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图谱

同时,充分利用场地内十里香樟林、水杉道、天子河、鸭溪河等现状生态资源,打造十里香樟魅力带、滨水文化活力带、田园游憩体验带、杉林骑行健身带及生境观鸟游学带五大魅力景观带。

挖掘清华北大江西分校旧址、五星农垦场、一分砖瓦厂旧址等遗产空间特色,结合当代功能,重塑场所精神,形成鄱阳湖畔的文创基地——艺术砖窑及游客服务中心、面向未来的农业科研与科创社区——产业片区、东方生活美学体验地——鸭溪河高端度假酒店、低碳低排放的活力健康生活区——核心镇区、依河而建的商业活力带——天子河休闲片区、围绕清华大学试验农场博物馆建设人与自然主题的青少年研学基地(清华旧址)、体验自然之美——鹤鸣湾主题酒店、围绕北京大学南昌旧址博物馆建设湿地生态教育的湿地学院(北大旧址)等八大片区,为小镇提供多重功能的文化休闲及产业发展空间。

图12 片区布局图

图13 低碳低排放的活力健康生活区(核心镇区)

图14 湿地学院(北大旧址)

图15 天子河畔滨水文化街市

图16 鹤鸣湾主题酒店

图17 艺术砖窑及游客服务中心

05

特色及预期效果

1

规划特色

(1)运用分析工具,结合调研确保方案科学性

采用ENVI、ArcGIS等工具对区域卫片进行分析。结合基于水动力模型的白鹤栖息地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的研究结果,选取白鹤适宜性高潜力区。与湿地水禽专家一起实地走访踏勘,确保规划方案科学性。

(2)与利益相关方紧密合作,确保计划可操作性

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尽可能完整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讨论人居环境中的白鹤保护所面临问题和制约因素。通过与专家和当地居民密切交流,各方意见能基本达成共识。

(3)多学科合作,确保规划合理性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融合景观、城市规划、环境工程、湿地水禽等多专业技术支撑,从鸟类保护、湿地修复、环境提升、行为约束等方面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预期效果

规划的制定极大程度的保障全球30%白鹤种群的越冬安全,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生物联通性和整体生态效益有所提升。在人居环境中预留8.3km⊃2;白鹤适宜生境,构建2.3km⊃2;缓冲隔离带,设置3处科教展示区,在保护白鹤生境的同时,也为包括白枕鹤、小天鹅、鸿雁在内其他珍稀水禽提供越冬保障。

06

结语

“鹤汀凫渚,乐彼之园”,规划以此为主题,期冀鲤鱼洲白鹤小镇充分保护好、经营好白鹤品牌,结合清华北大学子的人文历史记忆,真正打造一个无与伦比的自然与人文交融体验之地,为鄱阳湖“候鸟天堂”增添一处亮眼的注解。

专家点评

项目对白鹤环境与保护做了深入研究。“一室一厅”的构思是亮点,完善了白鹤栖息地的提升。该项目有望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观鸟圣地,可进一步打磨。

原标题:《风景园林及旅游 | 守望身边的“活化石”——南昌高新区鲤鱼洲白鹤小镇概念规划》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