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我把佛教、佛学、佛法分得很清楚,我一辈子最推崇标榜的是佛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怀瑾的书怎么样 南怀瑾老师:我把佛教、佛学、佛法分得很清楚,我一辈子最推崇标榜的是佛法!

南怀瑾老师:我把佛教、佛学、佛法分得很清楚,我一辈子最推崇标榜的是佛法!

2024-07-13 0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所以学佛,我说那太难了,因为有一些人根本是平民百姓,随便剃了光头,穿上出家衣服,就算学佛了!这些人,我没有办法跟他学。

佛法在哪里呢?以我个人的经验告诉你,尤其是中国禅宗、密宗,记住一句话,“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中国的佛法,禅宗一句话结论,释迦牟尼佛是为了一件大事,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在禅宗讲是个话头,他为什么大事来啊?

我们拿中国文化批注你就懂了, 中国道家庄子告诉你“死生莫大焉”。世界所有的学问,其中有个问题最大,就是生与死。生命怎么来的?就是研究生死问题,这是佛法的精神。我们怎么活到这个世界?人类究竟从哪里来?生从哪里来,死向哪里去?可是几千年来东西方文化,到现在为止,究竟人从哪里来的?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在追求,还没有结论。人为什么生来又会死掉,为什么会老会病,又会有那么多痛苦烦恼?释迦牟尼佛出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庄子说“死生莫大焉”,生死问题,这是个话头。

佛在说《法华经》时,就对舍利弗说,“止,止”,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我法妙难思”,我所悟到的没有人懂。 因为佛法不是思想,不是推理,不是学问可以做得到的;要实际科学求证的方法去实践,没有人肯去干这个事。

你看释迦牟尼佛后来讲的佛法是什么?一切唯心。都是自己,没有上帝,没有阎王,没有天堂,没有地狱;如果说有的话,天堂、地狱,上帝、阎王,一切也都是你变出来的。这是一个问题了。世界上究竟是有他力,还是自力?究竟是唯心还是唯物? 佛告诉我们彻底唯心的。不管唯物、唯心,都是心的本体来的,谁都做不了谁的主,没有个主宰,生命就是这样来的。佛彻底推翻了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学,一切的科学,一概都扫掉,只有那个生命的主宰,你明白求证到就行了,就成佛了。

这是真正的佛法,没有佛教的形式。表面上看它是无神论者,没有个神,没有个主,没有个偶像,有个偶像就是着相。不崇拜偶像是来自佛教,不是耶稣教、天主教的,一着相就是偶像啊!就不是了,彻底的唯心。所以他一辈子说法就是讲究竟唯物唯心,辩论分析。 他一生说法没有宗教性的,而且推翻了一切宗教,一切哲学,一切科学。以我个人几十年的研究,觉得最特别的特别,世界所有一切宗教,都跳不出他的手心。

整理自《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人家都讲我信佛教。我说没有,我真正信的是睡觉。呵呵……

什么宗教我都研究过,最佩服的是佛教。我不是佩服佛教,是佩服佛学讲的这个学问,叫做佛学。佛学、佛教、佛法这三个范围不同, 我佩服的、皈依的、信仰的,是佛法。佛教是个宗教,到庙上修个佛像,拜拜,这是宗教。真正的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佛反对拜偶像,是后世把他供起来的,没有办法,他也管不了。所以我一辈子对于宗教的研究,最崇拜的是佛法。至于佛学,里头包括了哲学、宗教、文学等等,什么都有。

所以,你问我信仰什么,我信仰睡觉。就像刚才第一位先生说的 “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不受拘束。

《南怀瑾讲演录》

我常常告诉人,世界上有两种学问不要去碰,第一是佛学,第二是《易经》--中国文化的根根。如果有人碰这两种学问,钻进去一辈子不容易爬出来,所以最好大家不要去研究。不过,这两样学问有两种人可以研究,一种是有第一流超人的智慧、能力的,其次是完全没有读过书的,一张白纸,那也可以研究。至于中间的一般人,最好不要去摸;万一要研究的话,最好学一半,不要钻到底。如果这两门学问,任何一门钻到了底了,你就变一个废人了。我呢,还是半个废人。所以要了解佛教、了解佛学、了解佛法,这三方面太难了。

第一是“佛教”,那是属于宗教,同世界上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以及中国的道教、儒教一样,是一个宗教。什么是宗教呢? 宗教是人的思想意识和情绪,有个假设的寄托,这就是宗教,就够了,不要再问什么理由。至于有没有上帝?有没有佛菩萨?有没有鬼神?都不要问了,反正相信就是了,这叫宗教;宗教是不准问的。

现在流行的佛教之所以变成宗教,是后人学佛的把它变成的,其实释迦牟尼佛没有创立宗教。所有的宗教就是一个信,信仰是不问理由的,那就是宗教。佛教现在流行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国大陆,表面上只是一个宗教, 而真正佛法的内涵几乎没有了。

第二是“佛学”,那就不是宗教了,那就太难了。佛学的学问,从古至今中国有四个字来形容,所谓“浩如烟海”,比四大海的海水还多,还伟大,不晓得有多少内容。 佛学所包含的,有宗教、哲学、科学,以及诸子百家一切的学问都有。我经常说佛学像百货公司,什么都有,看你从哪一面入手,把佛学完全搞通了的人很少。凭现在人的年龄、精神与大环境,很难了,所以我说不要研究佛学,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是“佛法”,这就更不同了。 佛法,是对宇宙人生生命的道理,不但懂理论,还要以自己的身心性命去求证,如何由一个凡夫变成超人。中国古文“凡夫”两个字,就是平凡的人,普通人。要“超凡入圣”,它同科学一样,有基本的理论,懂了理论还要身心去求证,达到超凡入圣,这是“佛法”。现在有没有佛法呢?好像有,也好像没有。佛学呢?也好像有,也好像没有,各个大学里头哲学系也有佛学的课,但是以我的观点认为,精通佛学的人太少了。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大家平常对于佛学也好、佛法也好,修持不用心。我讲这个话先要声明, 我把佛教、佛学、佛法三个概念,在逻辑观念上是分开的。

所谓佛教,本来是广义的,现在的话叫宏观的,包罗万象。我现在讲佛教是微观的,只管佛教这个宗教,像修个庙子大家拜拜,一天讲戒定慧啊,大众过得好好的,这是宗教。

佛学呢?就是一般我们学佛的出家、在家的人,专门研究佛教的学问,譬如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等等这些的著作,甚至于把佛学变成普通学术的哲学,这都属于佛学。

所以我特别标榜佛法!佛法是流传下来的佛一切的教法与修持证道的法门,实验的,这个属于佛法。如果以我这个分类法,我是比较偏重于佛法的,不太喜欢讲佛学,也不敢碰佛教。

整理自《南禅七日》

南怀瑾老师:真正的佛法,佛用一句话说完了

真正的佛法,佛用一句话说完了,就是不可思议。后世到了禅宗,讲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有一天上座说法,学生徒弟们都等他讲,等了半天他没有说话,忽然抓起面前讲台上一朵花,那么一转,大家也不晓得他什么意思,谁都不懂,只有他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是典籍的记述。这个「破」字形容得妙极了,大家等了半天,心情都很严肃,场面非常庄重,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一下子笑了出来。这一下被佛看到了,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因为迦叶懂了,这是禅宗的开始。

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是什么?佛拿一支花那么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正表示说法者无法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来表达。真正佛法到了最后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说出来都非第一义,都是第二义。无上妙法本来不可说,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马上要入涅盘,就要走了。本来他也不想讲什么金刚经,什么都不想讲。根据经典的记载,那时帝释天人都下来向他跪著请求,你老人家不能这样搞啊!你多生多世发大愿,说大彻大悟之后要度众生,现在你大彻大悟证道了,你反而要走路,不管大家,这个不行啊!佛讲了一句什么话呢?华严经、法华经上都有:「止。止。我法妙难思。」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含义了。他连续两个字,止,止,就是说你停止,你停止,我证得的法,说了你们也不懂。「止」这个字,也告诉了你一念不生全体现。止,一切妄念不生,一切烦恼不起,万法皆空,定在这里,然后你可以懂佛法了。所以说,止,止,我法妙难思,一句话说完了,金刚经都用不著讲了。

实际上只有一个止字,就是此心难止,此心止不了。如果能止,一切戒、定、慧,六度万行,就都从此而建立,从此而发生。所以所有的说法,都是方便;换句话说,佛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关于老师教学生,禅宗大师有几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如果徒弟的见解与老师一样的话,减师半德,这个学生减掉老师一半了。假定老师八十岁,徒弟三十岁悟道,见解跟老师一样,但却差老师五十年功夫,所以说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学生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够得上做徒弟,继承衣钵。许多大德祖师都感叹找不到衣钵传人,就是他说的法,也都是教授法,他说出来的法,是希望你悟道而成佛,见过于师,那就用不著抓住他方便的说法,当成是真实了,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这是佛自己提出来的,就是自说自话,提出来告诉须菩提。他说你啊,千万不要有这么样的一个观念,什么观念?你不要认为佛在这个世界上说了法──实际上,他老人家三十一岁悟道后就开始说法,八十岁入涅盘,说了四五十年,他这里都一概否认了。「莫作是言」,千万不要有这个观念,认为我说过佛法,「何以故」?什么理由?假使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真正说过某一种法,「即为谤佛」。

譬如说,佛叫我们念佛,叫我们修止观,叫我们修戒、定、慧,所谓三十七道品,说般若,说法相,说唯识,都是他说的。现在他都说,如果有人讲我有说法,即为谤佛,就是毁谤他。这很奇怪了!他说这个人在毁谤佛法。什么理由呢?「不能解我所说故」。因为这个人虽然学佛法,听了佛法,但他不能理解我所说的佛法,他没有懂,所以才说我有说法,这是错误的话。

我们先从教育来说,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会体会到佛说的这个道理,的确一句都不假的。一个教书教了几十年的人啊,在我认为是受罪,是罪业深重才教书,那真是非常痛苦。这话怎么讲呢?假使有一百个人听课,同样一句话,这一百个人的反应和理解,统统不同。有时候甚至老师说是白的,结果很可能有五六个同学告诉你,老师说是灰的。所以从事教育多年的人,会感觉到教育是一件受罪的事,非常痛苦。另一方面讲,一切众生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不足以表达人的意识。所以,现在有一门新的学问叫语意学,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譬如我们说,「你吃饭没有?」这一句话随便问人,会产生几个结果,一种是觉得这个人非常关心自己,连有没有吃饭,他都知道,多关心我。另有一种人会觉得是在耻笑他,分明晓得今天没有钱吃便当,偏要问我吃饭没有,可恨!还有一种人会觉得这个人很滑头,你看,故作关心状,故作多情的样子,很讨厌。同样一句话,四面八方反应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意思的沟通,有如此之难。

有时候不说话反而容易懂,一说话反而生误会。不但人是如此,世界上很多的生物,也不大会用语言的。鱼跟鱼两个眼睛一看,彼此就懂了。蝙蝠在空中飞,两个翅膀一感觉,就飞开了。人类的语言,除了嘴吧说话以外,身体皮肤都会讲话;我们被人家靠近,就会感觉热,就想躲开一点,皮肤会说话的缘故。语意的道理就是如此,光凭说话是极容易误解的;所以佛说,他说法的本意是要使一切众生听了不要著相,不要抓住他所说的不放。

悟道、成佛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所说的法如筏喻者;等于一个过河的船,你过了河不必要把船背在身上走。换句话说,如果过河不要你的船好不好?当然好!你会游泳就自己游过去,佛并不要你一定坐他的船过去。禅宗就有许多教育法,有时连船都不给你,要你自己设法过去,你只要有方法过了这个苦海就行了。

所以佛的说法,就是要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殊不知大家学佛听了他的法,自己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悟道,反而拚命抓住他所说的法,当成真实,真是拿著鸡毛当令箭。所以他现在否认这个,因为这些人「不能解我所说故」,不能理解他所说法的意思。

南怀瑾先生:佛说,不能解脱都是被十种业障缠缚

本文整理自《南怀瑾选集》

佛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你是怕一切被业障缠缚的众生无法成佛.众生本来是佛,何以不能成佛?因为众生被业障所缠.究竟是哪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列十种:

一、无惭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难得有一下自己觉得脸红,那个脸红是惭,还不是愧.

二、无愧

愧是内心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难过,若无这种反省就是无愧.

三、嫉

喜欢吃醋,对他人的好处、学问、道德、成就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嫉妒中.嫉妒心不是女人的专利,也不单是大人才有,男、女、大人、小孩都一样会有嫉妒心.这种业力的缠缚相当牢固,不易转化.

四、悭

就是吝啬,不只是钱财的悭吝,还有对法的悭吝,不肯惠施于他人.

五、悔

悔有什么不好?悔不是忏悔的悔.我们随时都在后悔,悔什么呢?哎呀!当时那个机会我买下来就好了,或者那个时候我整了他就好了,类似这样的悔特别多,凡是对自己有利而没有得到,便生悔恨心.

六、眠

就是睡觉,一睡觉,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业障.

七、昏沉

昏沉就是脑子不清楚,迷迷糊糊,昏头昏脑,一天到晚颠倒.

八、掉举

掉举就是散乱,胡思乱想,东想西想,停不下来.

九、嗔忿

心里闷闷的,想发脾气,看到谁都不对,看谁都讨厌,整天都在怨天尤人,只有自己好,自己对.

十、覆

做错了事,想办法掩饰,这种掩饰非常痛苦,经过了多少年,还要去掩盖它.心里不光明,不坦荡,自己在阴暗中,把光明磊落之心盖住,所以叫覆.

这就是十缠,以上只是简单的说,详细讲的话,‘百法明门论’所列的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心理现象,都是业障.

南怀瑾老师:佛在哪里?不要去找了就在你心中!

佛告诉须菩提,一个人能够喜爱金刚经,研究它又使它流通,这个人已经成功了,在这个世界上是第一等人,成就了最为希有之法。是人中少有的了不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在四川、湖北经常用的一句土话,对于很久没有来的朋友,偶然来了,称他为希客,难得来一次的希客。也就是稀少之稀,两个字通用。

刚才说,这本经典所在的地方,就等于代表了佛,等于佛就在这里,甚至代表佛的弟子们,须菩提、舍利佛、目连、迦叶等等,这个经典多严重啊!

可是我刚才向大家报告,包油条也经常看到,就像当年我印禅宗的指月录这本书的故事一样。还记得是请萧先生和好多人帮忙,印好了指月录,但是销不掉,有个朋友向屠宰公会推销,一共销了二三十部,后来指月录没有了,我就请他赶快想办法把那些书收回来,他跑去只要到了三五部,原来他们用来包猪肉包掉了。

天下有这样的事情!佛经拿来包猪肉,这都是现在的公案。前面说到金刚经有这么严重,这么伟大,我们现在人各一本,不知道有多少塔庙啊!

大家千万注意!读金刚经,读佛经,千万不要被文字骗过去。这本经典在这里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吗?

我讲一个故事,这是中国读书人过去所讲的,说易经有八卦可以驱鬼,所以有个年轻人跑到深山里头读书,除了读的书以外,特别带了一本易经,放在枕头下因为怕鬼。夜里听到鬼叫,他就拚命拿易经出来摇,越摇鬼越叫得响,一夜吓得半死,等到天亮跑到屋外一看,原来是窗外一条绳子,挂在树上,夜里大风一吹发出声响,他当成鬼了。

所以易经连绳子都赶不跑的,一本金刚经是不是同样的道理呢?当然也一样。

那么这怎么解释呢?这是说要变成你自己,经义在你自己心中才行。佛所说经典在的这个地方等于是塔庙,但是他没有讲是这一本印的书啊!他也没有讲在什么地方啊!

所以我们要重复古人的偈子,这个偈子是很有道理的:‘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在灵山,你不要跑去找了,灵山只在你心中,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经典上面教你受持,这个经典在这里等于佛,即心即佛,你真悟到了金刚般若波罗密多是智慧的成就,悟道了,你这个心地的本处就是佛,就是佛的塔庙,一切天人、阿修罗,没有不皈依,不供养的,道理就是这个。

现在我们给它的偈语:

第十二品偈颂

天人针砭一言师,尊敬方知无可疑

涕泪感恩拜未了,万缘放却只低眉

这个偈语给它的结论,也没有什么,只是一种礼拜,一种感慨。说到真正的佛法,这一段话就是佛法,你要想开悟,就在这一品。

这其中的道理就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就是一个恭敬的敬,就是儒家所讲的敬。一个人能够敬己,然后才可以敬人;敬别人,恭敬别人,也就是可以敬自己。一念的诚敬,当下就可以证到佛的境界,所以这一段的道理,是叫我们正信。

任何的宗教徒,不管是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当你一看到塔庙,真正很诚恳无所求而拜佛,那一念的尊敬,就是佛境界。第二念就不是了,拜一下然后想想,唉哟我的香蕉放在这里蛮可惜,水果在这里恐怕烂了,庙上恐怕吃不完,最好分一点给我带回去,这第二念就不是佛了。

‘天人针砭一言师’,这是天人一针救命的针,中国的中医学本来是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现在所谓刮砂子,拔火罐等方法,都是砭法的遗传,原来的方法是石头来刮的,病深一点时只好扎针。第三步就是用灸,就是拿火烧,病深进入了内脏,再吃汤药。

所以针砭两个字经常合起来用,就是由这个道理来的。当然,中国后世医学,针是针,灸是灸,砭是砭,分开了,开药方的尽管开药方,实际上,中医是连贯一套。

佛说的话是向人天下了一针,针砭就是这一念,一句话。所以我们称佛为天人师,这一句话是什么呢?

‘尊敬方知无可疑’,就是尊重,尊重就是恭敬。一尊重啊,当下可以悟道,所以只有感谢这一句话。

‘涕泪感恩拜未了’,感谢懂了这一句话以后,放下万缘,佛的塔就在这里,佛的庙在那里?就在这里,佛法在那里?就在这里。

‘万缘放却只低眉’,所以菩萨慈目低眉,眼睛一闭,一打坐,万缘放下。

本文整理自《南怀瑾选集》

点击可阅读:

南怀瑾先生:学易经不是为了算命,学通易经就不用算命了

河南文苑稿件要求原创首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