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 )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宋科技文化成就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 )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 )

2024-05-09 1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一、课标内容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了解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所经历的历程,这对于理解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背景有所帮助。学生对我国近几年来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通过电视等媒体的反复追踪播报有所了解,这为学习本课内容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八年级学生所处的年代,他们对上世纪的“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科学技术往往只有模糊肤浅的认识,对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也不够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培养他们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研读、分析图片、文献、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史料,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两大板块的内容:科技成就、文化事业的发展。面对中国“一穷二白”的艰难局面,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视科技工作,在攀登现代化科技高峰的征途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先后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飞船、杂交水稻和青蒿素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成就。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随着新中国诞生,文学艺术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内容,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的贡献。2:通过研读、分析图片、文献、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史料,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3:理解科学技术及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教学活动(一)课堂导入播放视频: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技发展如何?是否取得重大突破呢?(二)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依据课本内容,把本课分为了三个篇章,分别是国防科技篇、农业与医学篇、文化事业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请介绍这三个篇章的以下基本信息:1、研究方向(内容)2、组成人员(代表人物)3、取得成就(时间、成果、意义)(五分钟时间)学习篇章一:国防科技篇(1)教师先明确“两弹一星”的内容,并用表格呈现出来。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的说法也发生了变化。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即核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就是指人造地球卫星。小组成果展示用时间轴归纳我国在国防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时间轴)学生在探究问题单上此轴中填出答案后回答,教师PPT中展示。(2008年9月) (神州一号无人飞船完成飞行试验) (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成功) (2003年10月) (1999年11月) (第一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 (1967年) (1966年) (1964年10月16日)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载人航天工程)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出示第一则史料: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让学生通过研读史料,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4)中国当时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①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②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做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决策。(5)出示第二则史料: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赴美研读,两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谢绝恩师挽留,毅然回国。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两弹元勋”邓稼先美国海军部此长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他终于回到祖国,并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6) 论从史出让学生通过研读史料,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能从这些优秀的科学家身上感受到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观看视频,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习篇章二:农业与医学篇成果展示:归纳袁隆平、屠呦呦取得的成就及获得的美誉,学生在探究问题单此问题表格上写出答案,教师总结并出示答案。(发现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获得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展现,使历史问题清晰明了,培养学生用表格展现历史问题的能力。(2)PPT出示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及阅读材料,思考回答。(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史料一: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2004年“感动中国”对袁隆平的评价史料二: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感言以史论证: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什么社会意义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3)对本课的重难点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试分析一下旧中国科技落后、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两方面进行总结。学习篇章三:文化事业篇(1)成果展示:学生列表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2)PPT出示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及阅读材料,思考回答。现在春天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1956年毛泽东在国务院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学生总结出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PPT展示当时涌现出的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的相关图片。(3)PPT展示材料研读。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讲解)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教师总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禀赋和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深厚涵养,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使中国道路自信获得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5、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学习了新中国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文化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让我们振奋,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我们更加坚信科教兴国的正确性,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创新,勇于进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杰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它感召着我们,让我们见贤思齐吧!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