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在古代被称为八闽,为何后来变成了9个地级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宋区域划分 福建在古代被称为八闽,为何后来变成了9个地级市?

福建在古代被称为八闽,为何后来变成了9个地级市?

2024-06-26 19: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元朝灭掉南宋后,在全国建立了10个行省(不含征东行省),即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福建曾经几次设立行省,但没过多久便被裁撤了。福建没有设立行省的时候,在1286年之前归江西行省管辖,在1286年之后归江浙行省管辖。

元朝统治者将南剑改为延平,将所有的州、府、军都改成为路,于是便有了福州路、泉州路、漳州路、建宁路、汀州路、延平路、邵武路、兴化路,仍然是“八闽”。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在全国建立了2京13布政使司(相当于行省),福建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元朝的福建8路改为福建8府,即福州府、泉州府、漳州府、建宁府、汀州府、延平府、邵武府、兴化府。

不过,在1473年,明宪宗朱见深把一度被降格为县的福宁县,升为与府并列的直隶州——福宁州。福建变成了1州8府,这种格局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改变。

清朝取代明朝后,沿袭了明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依然设置福建省,福建省依然保持1州8府的格局,可期间福宁州升格为福宁府,永春县、龙岩县分别升格为直隶州,变成了2州9府。

民国时期,福建下辖的行政区划最为混乱,一会儿是观察使,一会儿是道,一会儿是行政督察专员区,一会儿是行政督察区。在1949年之前,福建共分为7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

如今,福建省下属9个地级市(其中厦门为副省级市),分别是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

在这9个地级市里,厦门市的名声非常大,成立却比较晚。北宋时期,厦门属漳州。1843年,厦门才正式开埠。1933年,曾经设立厦门特别市,不过很快就废除了。改革开放之初,厦门成为5个经济特区之一。1994年2月,厦门市的行政级别被升格为副省级。

除了厦门市,北宋时的1府、5州、2军,如何演变成今天的8个地级市?

福州变成了福州市,漳州变成了漳州市,泉州变成了泉州市,这些很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三明市、龙岩市实际上是由汀州演变而成,莆田市是由兴化军演变而成,南平市是由建宁府、南剑州、邵武军演变而成,宁德市是由福州演变而成。

有意思的是,尽管现在“八闽大地”的说法人尽皆知,家喻户晓,可在“八闽”说法产生之前,还有“七闽”的说法。

原来,早在上古时期,生活在今天福建一带的先民们,叫闽越人,他们一共有7个部落,即泉郡之畲家,三山之蜑户,剑州之高山,邵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南太武,汀赣之山越,被称为“七闽”。

北宋时期,福州出了一个“神童”,叫蔡伯俙,4岁(虚岁)就能写诗,还进京参加童子试。宋真宗赵恒听说后,专门召见他,并写了一首诗《赐蔡伯俙》送给他,开篇便是“七闽山水多灵秀,三岁奇童出盛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