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在脱贫攻坚战中彰显使命与担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宁师大怎样 南宁师范大学在脱贫攻坚战中彰显使命与担当

南宁师范大学在脱贫攻坚战中彰显使命与担当

#南宁师范大学在脱贫攻坚战中彰显使命与担当|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当下,全国驻贫困村第一书记正日以继夜的战斗在决战脱贫攻坚第一线。同时,一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精准脱贫大决战,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的丛林峻岭山水间打响。

驻那却村第一书记黄文龙在传授村民种植砂仁等中草药

9月10日这一天,担任广西宁明县桐棉镇那却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黄文龙博士,像往日一样,天蒙蒙亮,就到种植养殖基地与村民一起劳动,传授科普知识,随后到村里电商平台助力当地土特产品促销,一心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着想,日夜奔波操劳。

同样,担任桐棉镇琴清村第一书记的齐鹏程,上午刚检查完村委党建工作和“农家书屋”文化设施建设,下午又赶回琴清村文化广场组织村民彩排,以唱山歌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歌唱党的富民政策。晚上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专题学习。在该校几任第一书记的接续努力下,琴清村被评为被评为自治区级五星级基层党支部、崇左市“脱贫攻坚红旗村”,并被命名为崇左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

他们都是来自南宁师范大学的“70、80、90”后,品德兼优的驻村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工作,更是涉及全国人民奔小康的百年大计”。南宁师范大学分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侯代忠说:“我们接到上级下达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任务后,选派最优秀、有作为、勇于担当的年轻党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2015年初,南宁师范大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感,担负起定点帮扶广西宁明县桐棉镇、那楠乡六个贫困村496户的扶贫攻坚任务。这两个乡镇属于广西少数民族边境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中的滇桂黔石漠化区之一。

南宁师范大学扶贫办专职副主任韦东林(左二)和宁明县桐棉镇镇长陆军敏(右一)走入脱贫农户家中慰问

掩映在四面青山环抱之中的驮象村,门前小河弯弯流过,满目绿意,树木葱葱。而在2018年,全村445户1823人,还有21户73人没有脱贫,生活维艰。这让刚刚担任第一书记的“学生官”陈今浩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

陈今浩,从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到上任宁明那楠乡驮象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那天起,他满脑子里都在思考如何加快解决这些贫困户生活温饱问题。让当地群众摆脱贫穷,走共同富裕之路、乡村全面振兴,已成为他笃定前行的奋斗目标。

他说,幸福是靠奋斗岀来的,驮象村房前屋后满眼碧绿青翠就是“金山银山”。他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农牧林产业经济,大胆开发利用全村5.2万亩山林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草药、放养“八角鸡”,其中种植八角1.8万亩、松树1.6万亩、澳州坚果600多亩等特色产业,成立大冲、金瓜新型农村合作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群众谋福利。

几年来,在后盾单位南宁师范大学的定点帮扶下,驮象村道路水泥硬化总里程34.296公里,落实项目资金1398.8211万元;基础设施、村屯亮化、群众住宅和文化活动场所等得到了显著的改善。2020年,陈今浩被评为全区“贫困村优秀第一书记”,成为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的广西百名佼佼者之一,驮象村也被评为广西“绿色村屯”和崇左市“脱贫攻坚红旗村”。

南宁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姜宁来到那楠乡康峙村脱贫攻坚第一线。他每天顶着南方炎热的天气,翻山越岭,汗流浃背,脸上一层灰,脚下沾满泥,一路走访对口帮扶的1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精准施策帮扶,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致富。

姜宁以青春之我,举全村之力建设美丽新康峙的愿景,让人敬佩。他开放创新,砥砺前行,与上级政府和后盾单位联合制定集体经济作战图,在继续发挥以松脂、八角、砂仁等中草药为主的特色产业优势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他帮扶外出打工返乡青年黄松霖,林下生态放养“八角香鸡”四千多羽,想尽一切办法和动员社会力量,在资金和养殖技术层面上给予大力支持。由于黄松霖放养的士鸡肉质滑嫩爽口,深受商家青睐,每天订单不断,他像打了鸡血浑身干劲十足,整日笑得合不拢嘴。他说,“仅林下养鸡一项年纯收入20多万元,日子越来越好”。

驻村第一书记姜宁(左)跟致富带头人赶鸡入树林中

磨有积是南宁师范大文学专业硕士。当党组织要选派新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时,他主动请缨,下扶贫点担任第一书记。接过那楠乡那陶村前几任第一书记绘好乡村全面振兴蓝图的接力棒,把文学梦写在决战脱贫攻坚高地上。

他爬山涉水,不辞辛劳,走访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设计脱贫致富时间表,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冲刺。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磨有积每天把精力放在帮扶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上,请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到那陶村开展中草药种植技术、八角低产改造培训,使那陶村八角产业实现“双高”,即高产量、高价格,村民八角种植收入颇丰。

他帮扶那陶村农泽威、农英连夫妇一家,从贫困走向致富路。2017年农泽威养了5头土猪,至今,农泽威一家林下放养的“八角猪”己发展到一千多头,满山遍野,都是活蹦乱跳的土猪,每天抢着主人喂的玉米、芭蕉、八角粉等饲料。2019年11月,农泽威成主宁明“八角香猪专业合作社”,养猪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旺,年纯收入达100多万元。

他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20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目前生猪存栏45头。

5年来,政府在那陶村共投入1399万元用于硬化产业路、农网改造、安全饮用水工程等,极大改善了群众生活生产条件,那陶村被评为自治区级四星级基层党支部、崇左市“脱贫攻坚红旗村”。

“心中有党 心中有民 心中有责 心中有戒”。南宁师范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时刻锤炼忠诚干净勇于担当的品格。

南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丰生指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学校建立了校领导联系贫困户、二层机构帮扶扶贫点、第一书记驻村、师生员工联动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把帮扶的精力和重心放在基层、下到村、走进户、帮到人,做到了人员到位、感情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实现包户干部到达全覆盖。”

2018年12月,李英华临危受命,赶赴宁明桐棉镇那么村开始了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生涯。那么村地处中越边境,位于十万大山余脉,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山区贫困村”,全村13个自然屯分散在崇山峻岭中,其中有7个距离村委会5公里以上,最偏远的是派深屯,距离村有20公里的路程,而且山高路险。可是他没有一句怨言和畏难情绪,一心扑在脱贫工作上,惦记着大山深处还有15户61人未脱贫。

李英华(右二)到贫困户产业奖补申请松树种植项目基地进行验收

有人说,扶贫路上李英华是“拼命三郎。”一个晚上,冒着高山寒冷天气,走访完派深屯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是夜深人静。当时又下着蒙蒙的细雨,山高路滑,他在驾驶二轮摩托车返回村委会路上,不慎连人带车摔倒,手脚都擦伤渗出血……

李英华以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为那么村脱贫致富描绘出一幅美画卷:2019年,全村新增种植林木8000多亩,其中贫困户254户新增种植3500多亩;2020年6月,全村又新增种植木林9000多亩,其中涉及贫困户261户,新增种植3000多亩,获得产业奖补达95.9%。这些产业不久将来就是村民的“金山银山”。

南宁师范大学校长李传起表示,学校积极发挥智力、学科等优势,结合学校特点和贫困村实际,切实抓好定点扶贫,形成了乡村教师培养智助扶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助力扶贫、资金项目支持扶贫、调研评估指导扶贫、“三下乡”体验扶贫为主体的“五位一体”扶贫模式,确保扶贫之智、之力、之资“精准滴灌”。南宁师范大学的扶贫路上,满眼翠绿,到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勃勃生机。黄文龙、齐鹏程等南宁师范大学6位“70后、80后、90后”驻村第一书记及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定点帮扶的宁明县六个扶困村,至今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图文:张瑜真 黄光荣)

责编:张靖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