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彩非遗】与城市共生共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单口相声作品 【津彩非遗】与城市共生共情

【津彩非遗】与城市共生共情

2023-12-07 21: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声一词,古作象声,原指模拟别人,又称隔壁相声。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为单口笑话,名称随之转变为相声。后逐步发展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经过多年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晚清年间,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各地也有“方言相声”。

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张三禄是当今社会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

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

朱绍文(1829—1904)相声界祖师爷。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祖籍浙江绍兴。他演出时打击节拍的竹板上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句。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抗日,批评当局不抵抗政策;也曾为讽刺当时天津警察“贱”遇到麻烦。

相声的表演最初分两种,在帷幕中表演的称“暗春”,以口技类节目为主;公开表演的称“明春”,以语言类节目为主。属于“明春”的相声演出形式包括单人表演的单口相声、两人表演的对口相声及三人或三人以上集体表演的群口相声三种,而以对口相声最为常见。在对口相声的演出文本中,演员分为甲、乙两人,甲负责逗哏,乙负责捧哏。结合表演状况而论,对口相声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等几种类型,近年来还出现了化装相声、相声小品等喜剧色彩浓郁的新兴表现形式。相声的传统段子异常丰富,经过加工整理而保留下来的主要有《连升三级》、《珍珠翡翠白玉汤》、《化蜡扦儿》、《小神仙》等单口作品,《夸住宅》、《白事会》、《满汉全席》、《黄鹤楼》、《关公战秦琼》、《戏剧杂谈》、《打灯谜》等对口作品和《扒马褂》、《金刚腿》等群口作品。

天津相声自成一派,以说为主,以讽刺见长,火爆热烈,富于幽默感,像张寿臣的《哏政部》,小蘑菇的《牙粉袋》,马三立的《开粥厂》、《卖挂票》、《买猴》等作品讽刺意味强烈,是天津相声的代表。天津的文哏相声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先后涌现出许多不同的表演流派,单以传统相声《文章会》为例,就有张寿臣、马三立、苏文茂等几种演出脚本,在舞台上表演时风格各有千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