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边护海,终生无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卓嘎的英雄事迹 守边护海,终生无悔

守边护海,终生无悔

2024-06-29 1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6月29日上午10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

“七一勋章”于建党100周年首次颁授,是党内最高荣誉。此次共有29名功勋党员获此勋章,包括4名“边海卫士”——陈红军、卓嘎、魏德友、王书茂。让我们一同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陈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主权

陈红军,甘肃两当人,1987年3月生,2009年4月入党,2020年6月牺牲。他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10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6月15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这是陈红军生前在一本书中特意标注出的一段话。无论是同窗、好友,还是曾经的老师,都一致评价陈红军是一个为人仗义、懂得感恩、一腔热血的人。正是这些特有的品质,带领着陈红军在寒风凛冽的祖国边疆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牺牲4个月后,他的儿子出生了,那天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的家人来到他的墓前,他的妻子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久久不肯离去。“好好看看爸爸……”这是孩子第一次与爸爸“见面”。

卓嘎: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

卓嘎,藏族,西藏隆子人,1996年7月入党,数十年如一日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

卓嘎的家乡玉麦乡地处中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3年间,卓嘎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卓嘎的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2017年,卓嘎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介绍了玉麦乡的情况,并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鼓励。“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祖国疆域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这也是父亲当年和我们说过的话。”卓嘎说,“以前父亲巡边的时候,一路走一路挂国旗,我们到今天也一直这样做。”从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算起,卓嘎一家已经坚持了50多年。

在卓嘎一家的带动下,如今玉麦乡已有9户32口人,人人都是义务护边员,巡边守边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魏德友:为国巡边50年 边界线上“活界碑”

魏德友,山东沂水人,1983年6月入党。他和妻子坚守在新疆毗邻边界线的无人区,把家安在边界线上,为国巡边50多年,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的家被称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魏德友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被誉为边界线上的“活界碑”。他是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52年间,魏德友始终坚守在兵团第九师161团二连边境放羊、巡边,他和守边牧民坚持通过这样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曾后退。

如今,年逾古稀的魏德友仍没有“退休”的想法。有一次巡边遭遇暴风雪,迷失方向的他被困5个多小时。儿女担心父亲的安危,央求他回家养老,但一直没能说动。“这是我和战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现在退回去,之前不就白守了吗?”魏德友说。

王书茂:为国护海寸步不让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王书茂,海南琼海人,1996年6月入党。他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此外,他还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实现共同致富。王书茂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62岁的王书茂,一辈子身体力行为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做出了突出贡献。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党员,他成为潭门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先进典型。他船上原有两名临时雇员,生活十分困难。他了解情况后,便主动向他们传授捕鱼的技术,并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帮助。

他们心怀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坚守在边海第一线,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让我们向守边护海平凡而伟大的边疆卫士致敬!

边海纵横

Boundary and Ocean Affairs

原标题:《守边护海,终生无悔——“七一勋章”获得者中的边海卫士》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