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玩家”新主义,华硕B85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硕主板内存插法图解 “游戏玩家”新主义,华硕B85

“游戏玩家”新主义,华硕B85

2024-06-30 1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拼 命 加 载 中 ...

在过去的2013年中,主板市场并没有激动人心的变化,AMD的芯片组依然集中在APU上,Intel的8系芯片组除了插槽升级之外其他规格变化都是不痛不痒,上游厂商的“慵懒”使得主板厂商不得不主动增加主板卖点,细分市场。巧合的是,几家主板厂商纷纷选择了音效+网络优化,推出了面向游戏玩家定位的主板品牌。

华硕推出的B85-Pro Gamer主板同样主打游戏玩家市场

技嘉的是有G1 Sniper,卖得好的有千元价位的Sniper Z5(Z87芯片组的)和700元价位的Sniper B5(B85芯片组的),微星推出的是Gaming系列,也有千元价位的Z87-GD43和800元价位的B85 Gaming。华硕在这两个市场上不乏Z87及B85主板精品,SupremeFX音效以及GameFirst无延迟技术也都是现成的,但是华硕缺少一个清晰的定位和品牌,这一点技嘉和微星走在了前面。

实际上华硕并不缺少好牌,ROG玩家国度系列早就打响了名号,如今已经从主板扩展到了显卡、笔记本以及外设产品上,阵容相当庞大,不论品质还是口碑在玩家心目中都具备了品牌效应。唯一的问题在于,ROG品牌太高端了,即便有过ROG Hero这样相对低价的产品,但是ROG对普遍消费者来说依然高高在上。对华硕而言,ROG的品牌更有价值,即便不考虑成本问题,忍痛推出更亲民的产品,这种做法看似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肯定会影响ROG的品牌价值。试想一下,如果苹果的iPhone 5s只卖3000块钱,大部分人都能买得上,用户还会把iPhone手机当回事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硕选择了再造一个新品牌,也就是今天测试的玩家系列(Gamer),玩家与玩家国度相差2个字而已,所以Gamer玩家系列身上可以看到很多ROG主板的影子,从外观配色到ROG专属的技术规格,不同的地方在于Gamer玩家系列可以做的更亲民,试水之作B85-Pro Gamer报价只有899元,实际售价则是829元,跟技嘉、微星的B85主板是一个定位的。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上下放了不少ROG主板专属的功能和设计

Gamer玩家系列主板针对的也是游戏玩家市场,华硕提出的口号也是玩家音效、玩家网络及玩家守护者,强化的也是主板的音频、网络及可靠性,它身上下放了不少ROG主板专属的设计或者技术,比如SuprmeFX音效、音波雷达等,再加上原本已有的GameFirst无延迟,Gamer玩家系列也是为提升玩家游戏体验而设计的。

华硕的B85-Pro Gamer主板是新面孔,不过技术规格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华硕味道,在全新的定位之后B85 Pro Gamer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使用感受呢?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解析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虽然使用的是B85芯片组,但是整块主板不论是外观还是设计并没有给人廉价的感觉,反而跟高贵的ROG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这不仅是因为Gamer主板上支持ROG主板的部分功能,其外观及PCB设计也很拿捏的很到位,保留了华硕高端主板的高大上风范。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使用了经典的红黑配色,不过跟ROG还有点区别,不会有ROG那鲜明的Logo,整体外观给人的感觉还是蛮帅气的。

此外,主板的供电为8相设计,电容是定制的日系10K黑金电容,在B85主板中用料已经算是豪华了。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是ATX板型,不过其长宽分别是30.5、22.8厘米,跟标准的ATX板型30.5x24厘米有所不同,窄了的1厘米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在ATX机箱中也只能安装3x2螺丝孔位,不能安装标准的3x3螺丝孔位,右侧的螺丝空位就差这么一点点啊,虽然对主板稳定没什么影响,不过装机的时候看到就差这么一点点,总觉得是有点不完美。

南桥散热片

内存插槽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支持双通道DDR3-1600内存,最大容量32GB,支持Intel的XMP规范。此外,华硕Gamer主板中的玩家守护者理念就是增强主板的安全性,在内存插槽旁边就设计有可复式保险丝,防止过流及短路损坏硬件。

SATA接口

SATA接口中四个灰色的是SATA 6gbps接口,黑色的则是2个SATA 3Gbps接口,支持Intel RST快速启动技术,满足一般用户SSD+2-3个HDD的需求还是非常轻松的。

PCI-E扩展

PCI-E扩展方面,灰色的是PCI-E 3.0 x16插槽,黑色的是PCI-E 2.0 x16插槽,不过是x4速度的,还有2个PCI-E x1插槽及3个PCI插槽。

华硕的SupremeFX音频电路

IO接口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提供了PS2键鼠接口、4个USB 2.0接口(可扩展4个)、2个USB 3.0(可扩展2个),视频接口也有VGA、DVI及HDMI三种。此外,华硕也增强了I/0接口的可靠性,使用了三倍于普通主板寿命的防潮I/O接口设计,并在键鼠、USB、网卡及音频接口上做了ESD静电防护功能,抗静电能力是业界标准的2倍以上。

主板附件

主板包装,也是全新的Gamer风格

华硕B85-Pro Gamer BIOS介绍:人性化设计给赞

华硕主板的硬件设计实力没得说,BIOS上的软实力上也是有目共睹,他们是最早启动图形化UEFI界面的厂商之一,高端的ROG主板BIOS功能丰富,界面也很华丽,这次的B85 Pro Gamer使用的BIOS也不一般,比常见的P8xxxx系列也要华丽的多。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的BIOS界面

默认启动的界面是EZ模式,已经集成了大部分常用功能,包括系统信息检测、风扇监控、启动顺序等,最下面还有快捷菜单、高级模式、SATA信息、启动菜单以及默认最优BIOS配置等快速启动菜单。

高级模式主界面,默认是英文的,我给改成了中文了用于截图

收藏夹功能,可以右键点击BIOS功能添加到收藏夹,或者按下F4键

用户自己喜欢的功能可以添加到收藏夹中

最右侧还有2个新功能,快速笔记支持文字输入,可以添加自己的注释

最新修改功能在保存BIOS时可以记录用户到底更改了什么,这个功能人性化十足

AI Tweaker调节功能,电压、内存时序什么的就在这里了,不过对B85来说OC功能只是个点缀

电压调节

高级功能设置

System Agent翻译成了系统代理,不如翻译系统助手更合适

高级功能设置

PCH设置

CPU设置

系统监控功能

启动设置

工具界面,可以升级BIOS,保存OC配置文件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高整合的AISuite 3软件

不论华硕,还是技嘉、微星甚至华擎等主板厂商,他们的主板通常都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及工具,主板监控的,BIOS更新的等等,华硕的应用软件叫做AI Suit,印象中AI Suit 2中就已经把常用的软件给整合起来了,这样右下角的任务栏区域就不用常驻多个应用程序了。华硕B85-Pro Gamer主板搭配的是AI Suite 3(智能管家3),继续整合了多个常用软件,包括Digi+VRM供电控制、Fan Xpert 2(风扇达人2)、EZ Update、EPU、USB 3.0 Boost及系统信息显示等多个常用项目。

华硕AI Suite 3软件主界面

AI Suite 3的界面设计也颇为精致,配色风也跟主板是一样的黑+红,风格比较统一。

Digi+VRM供电管理

EPU节能设置,有Auto、高性能、最大节能及离开模式四种选择

风扇达人2软件,可以调节CPU及系统风扇的转速,界面很直观

EZ Update自动检测BIOS更新

系统信息功能,差不多可以取代CPU-Z这个软件了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测试:SupremeFX音效听感

去年的8系主板上,多家主板厂商不约而同地在主板音效上做起了文章,其中华硕主推的技术是SupremeFX,具体的音质好坏不说,光是SupremeFX炫酷的PCB设计就让人过目不忘了,而ROG主板最有代表性的技术SupremeFX音效技术现在也被下放给Gamer玩家系列主板了,华硕B85 Pro Gamer就支持信噪比高达115dB的SupremeFX音效。

SupremeFX的设计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PCB及电路部分,为了彻底屏蔽电磁对音频电路的干扰,华硕将音频部分的PCB独立出来,而且用红色的LED区别开来,这样不仅保证了音频信号电路的纯净,而且这个LED真的有够炫。

SupremeFX电路会发出红色的LED光(自己拍的图片完全没反映出这个效果,实际炫)

除了独立的PCB之外,音频电路也用EMI屏蔽金属罩包裹起来,进一步减少信号干扰。

配套的电路也使用了日系Elna的专业音频电容,降低了高频峰值,增加了低音音域补偿,配合专业的HiFi级耳机放大器可推动300欧阻抗的耳机,游戏及影音效果更逼真。

至于这个SupremeFX电路效果到底如何,小编本人是木耳,就专注音频评测的Charon同学做了试听体验,并给出了他的体验结果:

“B85-PRO GAMER被冠以GAMER之名,各方面都是以“游戏”为中心而服务,音频方面也不例外,配备了SuperemeFX玩家音效,采用了SupremeFX干扰屏蔽技术、Amplifier耳机放大器、EMI静电防护罩和ELNA专业音频电容等技术,但最为核心的音频处理芯片仍然是采用Realtek的芯片,与其它厂商所采用的新型音频设计方案基本相同,但作为主板业界老大的华硕在市场上的跟进得稍微有些晚。

我们使用创新Aurvana Live!耳机和飞朵A81耳塞进行了简单试听,相对普通的集成音频解决方案,华硕的SuperemeFX玩家音效在声音纯净度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推力相对“强劲”不少,对各频段的声音控制力明显更加,虽然稍显生硬,但整体可以明显感觉到声质的全方面提升,但由于音频处理芯片和电路设计的限制,在声间解析力、声场、结像等方面仍与独立声卡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高频仍然较为明显的毛刺感,但对于大部于音频要求不高的玩家来说,B85-PRO GAMER的音频体验已经是足够优秀。

在配套软件方面,受限于产品定位,B85-PRO GAMER采用的是Realtek官方配套软件加华硕软件界面优化的方案,在功能上并没有特殊之处,操作上也没有明显优势,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会被玩家所忽略。”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测试:GameFirst II无延迟体验

几乎所有面向游戏玩家的主板也在网卡及网络延迟上做足了功夫,特别是使用了Bigfoot出的Killer网卡的主板,号称网游神器,不过华硕的B85-Pro Gamer使用的是Intel的I217V千兆网卡,官方表示这个网卡的性能并不输给Killer E2200,因为后者虽然也是挂了Killer网卡之名,但是与最初的Killer网卡相比,E2200并没有使用单独的网络处理器,处理还是CPU完成的。

华硕的网游延迟解决方案叫做GameFirst,现在已经升级到GameFirst II代,自带的管理软件实际上是以cFos这个网络软件为基础定制的,界面风格ROG化,而且针对不同的人群推出了EZ模式和专业模式,EZ模式适合一般玩家,不需要设置太多的选项,默认有VoIP语音通话、流媒体、游戏及文件共享四种模式,每个模式下已经分配好了大量应用程序的网络优先级,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

高级模式提供了非常非常丰富的网络优化选项

如果觉得EZ模式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那还可以尝试下高级模式,这个模式下真的是提供了超多的网络优化选项,对游戏玩家来说最关键的地方之一就是ping时间优化了。开启这个功能时,GameFirst II软件会稍微牺牲带宽以使ping最低,也就是说网络延迟更低,而关闭这个功能,ping值会稍微增大以使带宽最大。

网络延迟性能测试

我们还是用了网易官方的ping值分析工具来对比同网络下的ping值。手头没有Killer E2200网卡的主板了,对比的是办公平台集成的RTL8111E千兆网卡。

每轮测试都进行了三次(软件本身会对每个ip做10次ping测试,不过这次有一个IP都是ping不通的),从统计得出的结果来看,华硕B85-Pro Gamer主板的平均延迟相比RTL8111E网卡确实有一定的降低,而且从最低、最高延迟上来看,华硕B85 Pro Gamer主板的延迟分布分为稳定,波动要比RTL8111E更小。

实际游戏体验

笔者玩过的网游基本只有魔兽,而且这款游戏对延迟也是非常敏感的,实际体验就以魔兽为主。选择的场景是永恒岛接日常任务的地方。

首先是华硕B85-Pro Gamer主板的ping优化功能开启的情况。

上线后ping稳定在130毫秒左右,打开了一个迅雷下载,这时候延迟还在139毫秒左右

延迟肯定会收到下载的影响,随后提高到了175毫秒左右

第二步就是关闭华硕B85 Pro Gamer主板的Ping优化功能。

关键ping优化之后,不开任何下载、只玩游戏的话,ping值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再次开启刚才的下载任务,延迟很快就升到了263毫秒了

从笔者自己的体验来看,华硕的GameFirst II延迟优化技术在多网络任务上还是很有效果的,如果玩家只开网络游戏,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神器Killer网卡与普通的网卡也没什么区别,不过很多网游玩家往往是一边开着游戏,一遍做其他的,比如上网、聊天,甚至看看网络视频、下载什么的,这种多进程争抢网络资源的情况下,GameFirst II软件就可以出手了,优化不同程序的网络优先级,保障网络游戏的延迟。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体验:USB 3.0加速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还支持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那就是USB 3.0加速。USB 3.0理论速度可达5Gbps,考虑到编码效率之后最高速度也就是500MB/s,不过实际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不多,众多USB 3.0芯片的速度普遍在200MB/s左右,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华硕的这个USB 3.0加速功能就是为此优化而来。

华硕的USB 3.0 Boost提供了3种选择,首先是正常模式,第二个是加速模式,还有已成是UASP模式,这是xHCI 1.0中支持的传输协议,借鉴了SCSI接口的一些优秀设计,在传输中不需要等待数据传完就能送出下一组数据,加速了传输速度。

不过UASP协议是需要Windows 8及之后的系统的,而且需要xHCI规范的USB 3.0芯片。华硕的这个USB 3.0加速功能一大好处就是如果是在Windows 8系统下,开启一次UASP就能永久使用。

USB 3.0正常模式(左)与加速模式(右边)性能对比

USB 3.0正常模式(左)与加速模式(右边)性能对比

手头的USB 3.0设备接在主板上只有正常与加速模式两个选择,笔者也在Windows 8.1系统下做了测试,测试用的是威刚SP920固态硬盘+Orico的USB 3.0硬盘盒。

ATTO测试中,正常模式下的读写速度最高是258.7MB/s、255.6MB/s,而加速模式下提高到了265.8MB/s、272.8MB/s,速度提升了3%和6.7%,加速模式对写入性能还是有明显改进的。

FastCpoy拷了一个老滚5的游戏(安装后的文件夹,非单一数据)到移动硬盘中,容量10GB左右,正常及加速模式下的速度分别是101、102.5MB/s,差别就不大了。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体验:FPS游戏利器——声波雷达

除了前面的SupermeFX音效电路之外,B85 Pro Gamer玩家系列主板上还有不少原本是ROG主板专属的功能设计,比如这个声波雷达(Sonic Radar),这个小软件堪称FPS游戏神器,有了它就可以精确定位游戏中枪声、爆炸声、脚步声、呼喊声、定时炸弹计时声等音源与玩家的方位、距离。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使用的还是瑞昱电子最新的ALC1150集成声卡,值得一提的是瑞昱声卡的驱动界面选项虽然是一样的,不过驱动界面还是按照华硕Gamer主板的风格美化了。此外,声波雷达在安装音频驱动时会自动安装,不过软件是独立于音频驱动的。

声波雷达的设置界面

声波雷达的界面很简单,软件中已经针对主流FPS游戏预设了3种优化模式,每种模式下还有6种不同的声音侦测,包括潜在危险侦测、枪声侦测、脚步侦测、哨兵侦测、语音侦测及定时炸弹侦测等,不仅可以侦测这些声音的来源与方位,还可以在地图上显示出来。

声波雷达的设置

战地3中声波雷达演示

以战地3为例,开启声波雷达功能之后,会在画面中显示一个红色的小地图,可以在设置界面中自定义小地图位置,并选择玩家喜欢的侦测模式。有了音波雷达,可以在游戏中清晰地听到各种声音与玩家距离。方位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音效,如果枪声在左侧,那么左侧的耳机就能听到明显的枪声,而右侧的耳机就没什么声音,这样就能营造出真实的临场感,听音辨位本来就是人耳的功能之一,声波雷达就是让这种能力在游戏中更清晰展示出来而已。

总结:全新的面孔,更好的选择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可以说是新瓶装旧酒,技术及规格都是之前见到过的,但是这个旧酒很大程度上是从窖藏更深的ROG品牌上分流出来的,重新包装的这瓶酒不仅外观更靓,“口感”也更对游戏玩家的胃口了,更重要的是它没了茅台的身价,人人都可以小酌两口。

华硕B85-Pro Gamer主板以游戏玩家为名,同样强化了游戏玩家最为看重的游戏音效、网络延迟等体验,SupremeFX音效提供了更纯净的声音,除了要求苛刻的音频发烧友,相比以往的集成声卡,SupremeFX的音频已经能满足大部分玩家对音乐、游戏的“好”音质要求。

GameFirst II无延迟技术在多网络任务下的游戏延迟上也有看得出的效果,虽然没有使用Killer网卡,不过Intel的千兆网卡性能并不差,在简易、专业两相宜的GameFirst II软件的配合下,玩家在开启多个网络任务的情况依然能保证较好的游戏延迟,比一般的千兆网卡更能胜任网游任务。

除了SupremeFX音效和GameFirst II无延迟之外,华硕B85 Pro Gamer主板其他规格也不输同级产品,华硕主板的BIOS不论功能、美观度还是人性化程度都值得表扬,高整合的AI Suit 3管理软件做的也非常用心,界面美观,功能强大。同样来自ROG专属的音波雷达也很好玩,对FPS游戏玩家来说这个小软件堪称神器,听音辨位如鱼得水。

最关键的还是主板的定价,华硕B85 Pro Gamer主板报价为899元,京东上开卖的价格实际上只有829元,淘宝上甚至只有799元,与技嘉的Sniper B5、微星B85-G43 Gaming价格非常接近,这三者的竞争可要更加激烈了。

华硕在专为游戏玩家打造的主板上来其他两家厂商要晚一些,不过出手恰到好处,B85 Pro Gamer主板对主流游戏玩家的吸引力十足,对于主板预算在800元左右的装机用户来说,个人强烈推荐这款主板。

另外,小编对华硕首先选择B85芯片组推Gamer系列还是有点意外的,不是说B85不够用,而是其规格相对Z88毕竟做了阉割,个人感觉华硕还是有必要再推一款Z87芯片组的Gamer主板,售价可能会提高到1099元左右,这样更能抓住游戏玩家以及部分超频玩家的心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