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5000系Ryzen平台锐龙处理器 全面超频快速调教指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硕cpu防掉压开几档 AMD 5000系Ryzen平台锐龙处理器 全面超频快速调教指南

AMD 5000系Ryzen平台锐龙处理器 全面超频快速调教指南

2024-07-04 13: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内容之前已发布于贴吧,但鉴于贴吧搜索机制不太方便找到这篇文章,故将此文重新整理发布于此。

C8DH混合超频测试结果

        本超频教程适用于5600X、5800X、5900X、5950X,主要介绍PBO2全核、单核调教,简单介绍全核定频以及华硕主板混合超频,同时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总结。

C8DH Socket sense 防掉压三档4.75g1.25v 混合超频开启PBO2单核调教

        入了AMD平台后,为了找雕U,我详细测试了二十多颗CPU,其中有十多颗5800X和6颗5900X,翻了几乎全网的资料,结合实操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最快速的调教方法。同时最近很多大佬都发视频出了自己的PBO2调教方法,我也一一看了,看完发现即便是一些巨佬的教程也都或多或少的不具有普适性,有的大佬超频中并没有讲到limit和CPPC等设定的问题,有的大佬甚至教程本身有问题,测试条件也过于严苛,可能只适用于他们自己手上的一两颗CPU。

        PBO调教具有极高的独特性,根据主板、散热、电源甚至内存设定都会有不同,结合我自己买雕U来测试的经验来看,除非运气好和抄作业的对象有一颗体质十分相近的CPU,否则根本无法抄作业,这也是为何PBO让很多新手觉得太过折磨。故此我就结合自己测试经验献丑一番,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快速调教方法,同时也欢迎各位大佬前来指教。

        本贴不讨论内存超频问题,默认核心超频之前已经设置好了XMP或DOCP。

        针对缺少耐心的同学我先讲一下大概的测试方法,PBO全称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以下全部用简称。有些设置的入口可以先看大佬们的视频学习一下或者直接用BIOS的搜索功能,帖子里就不介绍了,详细的问题在后面楼层讨论。

全核curve快速调教方法如下:

        1, 测试体制分,有条件可以用CTR2.1也跑一遍Diagnosis,看一下最后面的Energy efficient即CPU能效分,测试条件全默认即可,CTR改BIOS预设后测试这个分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我建议体制分115以下,能效分4.0以下的就全默认用即可,不必强求超频。

        2, 打开BIOS,建议还是设置防掉压更稳,华硕三档微星四档,如果是C8DH和C8E以外的主板不需要开启OC Switcher,那么不设防掉压也行。

        3, 华硕微星都进高级选项里找 Advanced Overlocking,再进PBO,华硕需要F9关闭Fmax 。然后点击PBO选择Advanced,PBO Limit可以直接基于主板(Motherboard),也可以手动设置进一步拉高性能,具体设置后面讲,测试时可以先选基于主板。

        4, PBO Scalar选Manual,下一项设置10X。scalar档位增高会给核心加压,和拉高防掉压等级相似但效果有差别。Max CPU Boost Clock 一般都选择200mhz以求性能最优。

        5, Platform thermal throttle limit 是温度墙,实测5800x改了也没什么用,5900x会有一定拉高温度墙的效果,可以随便设,个人习惯150。

        6, Curve Optimizer 可以先设置全核ALL Core测试,选Negative,数值先设定30看是否能开机稳定使用,可以的话恭喜你拿到大雕,PBO基本毕业了。不能稳定就先改为15,15稳定就改22,不稳定就改5,用取中法最快找到一个能用的数值。如果只能稳定negative 10以下,建议回到上一级菜单,先降低Max CPU Boost Clock数值,再回来继续测试或者更改Per Core设定测试,PerCore测试方法会在后面楼层讲。

        7、 稳定性测试。PBO2基本不需要进行重负载测试,不放心可以跑一下Aida64的FP64测试,可以多次出分就没问题,主要是测试轻、中负载。有很多大佬推荐用Corecycler,我也推荐,但是这个哪怕修改单次测试时间,整个测试流程也太过漫长。我自己多次测试时发现一个简易方法对我手上测试过PBO2的5800X和5900X都有用:用win10自带的edge浏览器打开bilibili(有条件的话用油管刷效果更好),开十几个后台标签页然后打开动态页按PageDown键一直往下刷,有罗技鼠标的可以用无极滚轮反复上下滑动网页,如果curve值不稳定的话一般5-30秒内就会黑屏重启。重启后打开事件管理器找Whealogger -18 报错,下面“常规”里会有一个提示如“处理器 APIC ID: 1”,这是故障的线程编号,0和1即BIOS PER Core 设定里的Core0,2和3即Core1,以此类推。出现这个报错就直接降curve值,5秒内黑屏就多降一点,刷网页1分钟才出现的话再降个1-4基本就稳定了。

         更新:由于5900X较为特殊,据说是5950X屏蔽小核心的产物,所以5900X第二个核心的线程数和核心编号的对应关系发生了变化。此外我发现win11下也有部分处理器的线程数和核心编号不是我和某些up在win10下测试过的严格对应关系。因此需要查看线程数与核心的对应关系的时候,尽量按以下方法来进行:

        1、打开CPUZ。

        2、在界面下方“工具”那里点击右边的倒三角,选择“保存报告.TXT”,然后选择保存到桌面或者其他你希望的位置。

        3、打开这个保存的TXT文件。

        4、找到Socket 0,下面就是每个核心和对应线程,举个例子

        -- Core 1 (ID 4)

                      -- Thread 2 8

                      -- Thread 3 9

        这组数据中,Core“1”一般等同于bios里的核心编号。而括号里的ID 4就是这个核心非屏蔽状态下的真实编号,Thread“2”代表实际编号,而后面的“8”则是非屏蔽状态下的真实线程编号,同时也对应着报Whea 18 错误时的APIC ID编号。

        在这个例子中,APIC  ID:8就是Core1报错。

接下来是比较深度一点的经验总结及探讨。

首先是体质问题

        目前有两个工具能较好反应CPU的体质,一个是51972分享的华硕体质分测试工具TOOL1007,测出来的体质分能够一定程度反应CPU的核心超频潜力。但是这个潜力根据CPU的不同也有区别,有的适合定压定频,有的适合开PBO,我手上就有过两颗5900X,一个体质分118一个122,两个都能PBO200Mhz负30.,但我现在用的125-126分的大雕5800X只能全核负20,锁4.7g却只需要1.18v。另外用CTR测试出来的能效分可以较好的反映定压定频能力,4.20分以上定压定频一般都可以实现很优秀的频率电压比。

再说防掉压的问题

        我个人推荐不开防掉压,这样cpu的能效可以更优秀,温度表现会更好。但是由于curve降压超频有时电压会过低导致黑屏,所以如果发现怎么设定pbo都有可能黑屏蓝屏,那么建议还是开启防掉压较好。如果是C8DH或者C8E,可以先测试定压定频,如果需要的定压定频参数不开防掉压也能稳,那么就防掉压默认最好。但是我C8DH实测想要实现较好的锁更高的频率和更低的电压,还是开个三档防掉压比较好。对于华硕的电压监测也有点问题,留到最后面楼层再讨论一下。

PBO limit

        这个问题很多出教程视频的大佬都没有讲,具体的三项数值原理比较复杂,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某论坛有大佬做了详细测试,那位大佬也把文章发到了B站,感兴趣可以搜一下看看。我知道有一位老兄是limit设为自动也能获得很好性能的,我自己的两颗5900x和现在手上的5800x一共三个雕u设定为motherboard性能就很不错了。但是这个设定还是有必要讲一讲。PPT代表功耗上限,数值可以随便设,不太离谱的话300就够用了。主要是EDC数值,测试时需要打开AMD官方超频工具RyzenMaster来监测,这个值一般来说越低越好,但是zen3 的EDC撞墙后会导致L3缓存速度异常从而影响性能。所以EDC数值最好是在75至180之间自行测试,找到一个游戏或者跑分时ryzenmaster软件显示不撞EDC墙的最低值,这样会非常有效的提高单核性能。(如果懒得测试的话,5600X和5800X可以设定为120,5900X和5950X可以设定为150。TDC的话5600X和5800X比EDC值大30,5900X和5950X比EDC大45。)括号内设定为个人建议,设定好后一般都会比自动跑分更高一点,但方法不一定完全正确,巨佬建议自行测试。

        我个人是直接基于主板的,C8DH的motherboard默认limit值如下图所示,图中也能看出来5800X手动更改温度墙后并未生效,实际还是90℃。

AMD Ryzen Master 高级视图

        很多人上来设置200Mhz,但是发现实际跑分还是偏低,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散热比较一般导致高频站不稳,单核心上5G后很快被其他核心接替了。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本身体质原因导致5g频率比较困难。有的朋友因为pbo调教中总是黑屏重启,于是设定了offset电压,我不建议这样操作,这会导致bios的电压策略更复杂,反而不利于性能发挥,如果高频站不稳,建议逐渐降低boost频率试试。测试时可以用HWinfo运行Sensor Only来监测一下每个小核心的频率和高频持续时间。 

       也有人通过额外offset加电压以及较高LLC,来开启Fmax实现单核稳住高频,从而实现单核CPUZ突破700分。我个人不太建议这样,这种方法达成单核高分的条件比较苛刻,在关闭Fmax条件下调试一下PBOlimit数值也能达到相似效果。

测试的前置设定问题。

        PBO2设定可以先在全默认下直接进行,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非WHEA Logger-18的日志报错导致黑屏或蓝屏重启,可以先调防掉压,再关闭C-state试试,SB Clock选项开关一般不影响,找不到其他原因的话也可以尝试关掉保险。华硕主板的Fmax自动也可以,如果发现跑分上不去可以关闭Fmax试试,它的原理极客湾有讲,建议还是直接关闭。PSS support不建议关闭,默认设置即可,PSS和CPPC设定有直接关系,关闭PSS会直接导致CPPC失效,可能更容易出现蓝屏问题。CPPC涉及到核心调用,后面会再讲一下。

接下来是单核调教:

        PerCore的curve设定比较复杂,所以很多大佬都不愿意讲,但是结合我上面给出的测试轻负载的方法可以大大简化测试流程,完全可以替代全核curve来获取更好的性能、温度表现。这里可以先澄清两个问题:

1、CTR的所谓“小核心分数”不具有参考价值。我这颗5800X的CTR小核心分数全部都是133,但是实际核心设定依然会有差别。

2、PerCore调节并非某些人认为的那样负值越低的核心越雕,也不是数值越低性能越好。这个测试很简单,你PerCore设置全5和全10、全20、30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它的逻辑和ALLCore是一致的。并且CTR给出的负值也没有多少参考意义,很多核心都可以设置-30的,但是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CTR测试记录,没有几个人在CTR的测试结果中能找到有-30数值的核心。但是设计CTR这个软件的大神又出了一个新的锐龙超频软件,UP主肯尼酷也出了介绍,这个软件给的数值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新AMD超频工具Project Hydra测试的curve值

3、  PerCore设定可以根据全核测试时报错的核心来,调节方法依旧选negative,把全核时报错过的核心预先设置为20,其他核心设置为30。如果没测过全核curve可以直接全部负30,看能否正常开机进桌面。可以进桌面的话就按前面超频流程里的第7步进行轻负载稳定性测试,应该半小时至一小时以内就可以基本完成全部核心负值设定,然后可以把之前预先设定为20的小核心逐渐拉高测试一下。有时会出现非18报错的黑屏或者蓝屏,蓝屏代码大概率是PAGE_FAULT_IN_NONPAGED_AREA,这还是说明有某个小核心不稳定,但距离稳定值已经很近了。这时可以用cinebenchR23跑一下SingeCore单核跑分,跑之前在左上角开启Advanced benchmark,然后在Minimum Test Duration里开启30分钟稳定性测试,有时在打开r23的瞬间小核心就会不稳导致重启。跑完测试后如果还有不定时重启的情况,可以多用edge浏览一下网页刷一刷视频网站,找到报错核心后对其负值再减2就很稳了。我自己全部流程测试完不到两个小时,就获得了稳定用一周以上不报错的PerCore参数。到此还不放心的,可以运行Corecycler再测试一下以求最稳。

        设定完后,可以用CPUZ跑分检测一下对比默认跑分是否有提升,cpuz测试多次以避免因后台干扰导致的分数偏低,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有不少提升。

        我个人测试单核curve时发现一个较为冷门的影响因素:高刷屏也会导致黑屏重启18报错。我之前2k165hz双屏的屏幕测试稳定的参数,在主屏换成2K240hz后,居然出现在刚进桌面不久调教win10显示设置时黑屏报18的情况,我的第二个核心又往下拉了3才稳定。

关于HWINFO核心体质排行

        有些情况下,由于系统优先调用核心的负值较小,导致其跑上boost频率的能力不太行,所以会出现多核成绩不错,单核成绩和默认差不多甚至略有下降的情况,这就是为何HWinfo的体质排行对PerCore调节只具有限参考意义。

        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我这颗5800X用HWinfo查看(图一),体质排行为8号核心第一,系统优先调度顺序为1号核心第一,这里1号核心对应PerCore的0号,8号对应PerCore的7号。我HW排行里排第一的8号核心确实负值是最低的10,但排第二的1号核心和倒数第二的2号核心负值都是28。我把自己测试结果以表格形式再发一遍(图二)供大家与对比。

 

图一(默认设定的HWINFO体质排行)个人测试最终单核curve值

最后是CPPC的问题

        我看到托尔酱也发了一个教程视频,对CPPC问题讲的很好了,这里我拿我这颗U举例说明一下。        因为我的优先调用核心8号负值很低(为10),所以在CPPC全默认时,系统优先调度8号和1号核心,就会出现CPUZ单核成绩只能跑到640至660之间的情况。如果你PerCore调教完后也出现这个问题,可以用HWinfo查看一下你的默认调度顺序,如果负值较低的核心排在第1、2号位,可以到BIOS里手动关闭CPPC Prefered Cores这个选项来关闭优先调度顺序,关闭后可以到HWinfo检查一下生效没有,生效后就是图里圈起来的第二项那样。

(关闭CPPC第二项的HWINFO体质排行)

        我实测关闭后单核可以跑到镇楼图里的698分,但如果你的CPPC两个选项全默认就有很好的跑分成绩,就不用管这个选项了。(CPPC这一项,大部分人可以默认自动或手动开启以获得更好的散热表现。我没有测试过直接关闭CPPC,如果对自己的散热有信心觉得可以让单核持续5G更久,也可以关闭CPPC试试。)括号言论为推测,有疑惑的可以翻托尔酱的帖子或者自行搜索。

至此PBO2调教指南就结束了,再来讲一下华硕的防掉压机制以及这个机制与定压定频的关系。

        我自己用过C8DH和X570 ACE各两张,现在用的C8DH主板的防掉压设置在Extreme Tweaker\External Digi+Power Control里,这一项可以直译为外部数位电源控制。这一项里面第一项是调节cpu电压监测点的,默认是Die sense,即cpu核心内部电压监测,根据我自己的测试经验,这个默认选项是林大前段时间发动态批判的点之一。因为微星等其他板厂默认的CPU电压监测点是主板输入电压,即Socket sense,华硕用的Die sense监测到的电压值是从主板进来经过衰减的电压,因此用Die sense来定压定频就会出现实际电压可能高于检测到的电压,并且定压定频不稳的情况。这张主板定压定频最稳妥的方式是把监测点改为Socket sense,然后视情况看是否需要开启防掉压,这样得到的定压定频数据才有和微星等其他主板进行对比参考的价值。这个问题的槽点就在于华硕官方并不对此予以说明,我自己到Rog群里问的时候反而又受到了一大波冷嘲热讽让我去用微星。

全核定压超频

        5000系锐龙体质有很多种,核心体制有差异,FCLK体质有差异,积热体质也有差异,这三种体质差异对定压定频参数以及能否通过某些测试都有影响。        定压定频的方法就是进bios设置一下想要的Core Ratio和Core Voltage即可,Ratio即是频率,BIOS设定46就是4.6g;Voltage就是电压,可以先从Manual 1.25v开始,视情况决定是否开启防掉压。我自己同样参数在微星X570ACE上不需要开防掉压,设定值和FPU的电压值基本一致,但在C8DH上就需要开3档,一般建议就开3档就行,是否开启防掉压跟CPU体质、主板供电逻辑和供电能力都有关系。华硕主板最好把防掉压设置上面一项的Die Sense改为Socket Sense可以更容易定压定频。        具体设定参数得根据CPU体质来,体质分较高、CTR效能分较高的可以把频率设定高一点、电压设定低一点,5000系的四款CPU适用参数都不一样,四款CPU中越是贵一些的CPU因为核心数增加,反而越难以锁住高频率,具体需要靠自己试,频率电压两项参数都可以按照取中法来快速得到稳定可用的数值。

        测试定压定频时,个人建议能跑10分钟Aida64 的FPU、能跑Cinebench R23的30分钟稳定性全核测试就可以作为稳定的日用参数。由于CPU的积热体质不同,同等散热条件下进行FPU,有的U在1.25v时只有七十多度,有的能有快90度了。并且有的U可以跑FP64,有的U就因为积热问题较为严重,FP64瞬间内部温度过高传导不出来立马黑屏,所以无法通过FP64测试,但FPU和R23没有问题。因此,除非有生产力需求,否则我不建议把FP64作为定压定频测试项目。

混合超频(OCSwitcher)

        用C8DH或C8E的朋友在开启OC Switcher时,需要先手动填入自己在全核定频测试中测得的稳定值,将其填入下图的电压、频率框中,然后将OC Switcher手动更改为Enabled,之后下面会多出三个选项,前两个分别是切换至PBO(OC mode)的电流阈值和切换至定压定频(Default mode)的温度阈值,这两个一般来说AUTO就行,有想法的可以自己改。重要的是:我建议把最后一项Hysteresis设为0或1,以取得较快的定压定频到PBO的相互转换速度,不然可能会出现在需要单核性能的场景下OC Switcher转换不过来,等转换过来已经错过了的情况。测试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实测出来的方法:极品飞车21,我跑400+分数的比赛时,如果锁4.7G就会出现路人车辆突然刷在自己脸上的情况,这个问题在Hysteresis改为0后,由于单核5G性能的及时释放得以基本解决。

借了一下51972的图

        极品飞车21确实是测U的好游戏,单核性能不够强的话,跑高分比赛就很容易出现“幽灵车”,即你高速飙车时,CPU运算不及时导致你已经快要跑到刷路人车位置的时候,车才突然凭空刷出来,胆子小的头一次遇到这问题可能会直接吓得丢手柄。

        最后分享一份跑3分多钟极限竞速地平线4赛事的HWinfo数据记录表格,地平线4的优化非常好,高画质下可以极大地压榨整机性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mGAJWa-NJ6MCsU052TP0w 

提取码:qwq0 

        我的超频设定可以使这颗FPU下二极管温度88℃的5800x,在游戏里跑到170W的功耗,5G的单核频率几乎不间断,温度却始终只有60度出头,这和我散热条件不错也有关(恩杰Z73冷排+追风者T30风扇)。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用HWinfo记录自己的数据,用表格和我的对比一下。采用其他超频方法,例如fmax调整offset电压后,实际游戏中因为加压导致的温度问题,是看不到这么频繁的5G频率的。

        以上两张图片都是在地平线4赛事中拍摄的AIDA64监控版数据,因为数据刷新问题,图一的电压其实对应图二的频率,图二的电压其实对应图一的频率。“二极”指5800X的CPU二极管温度。

        最近在刺客信条奥德赛中,我吃惊的发现5800X居然跑到了190w的功耗。。。要知道我单烤FPU最高也就140W,但是温度倒是比FPU要低。

        我写完这个教程后,距离英特尔12代CPU发布也不远了。我衷心希望I、A两家竞争能够让大家都用上更强、更便宜的CPU,也希望这篇文章在5000系锐龙生命周期的后半程还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点价值,我也就满足了。

--------------------------------------------------------------------------------------------------------------------------

末尾更新一下对于华硕混合超频(Dynamic OC Switcher)的详细讲解:

        Dynamic OC Switcher “enable”是开启混合超频        开启后下面那会多出三个选项。        第一项Current Threshold to Switch to OC Mode是切换到OC模式的门槛,OC 模式是指AMD Overclocking选项里的设置(主要就是PBO),因为我的板子已经出掉了,记得好像是调节瞬时电流门槛,一般设定为AUTO就行。        第二项Calibrated Temperature Threshold to Switch Back是指由OC Mode切换回默认模式,即切换至前面设定的Core VID(电压)、Ratio(频率)运行。        第三项 Hysteresis 是指两个模式之间切换的速度。为了在游戏中能真正用上PBO的高单核表现性能,这一项最好设定为0或1(越小速度越快,但有可能在切换时发生一点卡顿,有的游戏会比较明显,一般情况下没有影响,得结合自己情况来看)。如果设置过高或者为AUTO,可能会发生在需要单核性能时切换不过来的情况。那样一定程度上就失去开混合超频的意义了。

主要说一下第二项:

        具体来说这一项是PBO切换回定压定频的温度墙,默认是75℃。因为PBO无脑冲击高频的话温度会很快飙高,设定这个温度墙就会让温度表现更好看一些,减少积热问题和散热系统负担,同时让PBO单核性能有限制的发挥出来,这是混合超频的意义所在。        但问题来了。四个5000系锐龙,5600x先不说,5900x和5950x因为体质问题以及核心数量比5800x多,所以相似体质下定压定频的温度一般也比5800x高。因此默认的75℃温度墙对大部分5800x来说够用了,但对于正常或雷体质的5900x、5950x不够用。这就必须结合自己CPU的定压定频温度表现来适当调高这个温度墙,或者锁一个更低的频率电压以达到更低的定压定频温度表现。不然就会出现开了混合超频,但是一直跑在定压定频设定上的情况。

结合这个问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最适合C8DH等混合超频主板的CPU是5800x,同体质下游戏表现和5900x、5950x完全一样,但同样参数定压定频的温度一般更低一点。        要么就给5900x、5950x上分体水以压低定压定频温度,这样PBO单核能力才有更多的机会释放出来。        完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