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23岁一夜成名,性格孤僻遭质疑,粉丝90秒扫空演唱会门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晨宇妈妈爸爸 华晨宇:23岁一夜成名,性格孤僻遭质疑,粉丝90秒扫空演唱会门票

华晨宇:23岁一夜成名,性格孤僻遭质疑,粉丝90秒扫空演唱会门票

2024-07-01 03: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90年10月7日,华晨宇出生于湖北十堰,在他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分手了。

他是跟着父亲,但从小却跟着保姆长大,没错,看到保姆两个字,就知道他的家庭条件还不赖。

据说,他是富二代,很早就开跑车上学,名下房产也很多。

从他跟父亲的接触频率来看,大概率是没错的,不过他本人很谦虚,只承认是小康偏上的水平。

但是,小时候的他,对这种生活条件,是并没有什么感觉,反倒是父母的分手,让他很受打击,妈妈不在身边,爸爸也经常不见踪影。

华晨宇说,小时候的他,经常在家里坐一天,看着墙发呆,别的小朋友找他玩,他会很害怕。

十岁的时候,华晨宇有了一个新妈妈,后来,家里就多了一个妹妹,他也经常能看到爸爸的笑容了。

不过,他说,他不嫉妒妹妹。

华晨宇一直到现在,都很怕爸爸,虽然身边的朋友,都说他爸爸很和蔼。

但父亲的这种严厉,肯定只对他一个人。

一个人搬出来住后,每次接到父亲的电话,他总要跑到一个角落里,毕恭毕敬的说话,就像父亲在眼前一样。

他特别害怕父亲发脾气,对他内心的折磨,那简直比狂风暴雨更可怕。

这种经历,很多人没见过,也没体会过,那华晨宇的爸爸,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从他对华晨宇的教育方式,就可见一斑了。

与别人的父亲不同,他从不拦着华晨宇做任何事,也不会告诉他对与错,想打架就去打。

等到儿子头破血流了,就自然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了。

从那之后,华晨宇养成了一个习惯,他不会在意别人对他的夸奖,也不会在意别人对他的批评。

他要通过自己的认知,去认可自己,不需要外界的认可。

换言之,他很自我,这在人际关系中,并不太讨喜,也为成名之后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举个例子,在参加《快乐男声》比赛时,他跟左立住一个房间,晚来的他,进了房间就把空调调到5度。

左立想尽了办法,把空调温度往上调了一下,结果早上一看,还是5度。

华晨宇说,只有冷的时候,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左立第二天就感冒了,换了房间。

两人成了好友之后,他找左立帮忙,也是打电话让对方来自己家里,换了鞋就直奔主题,没多说一句“废话”。

但是,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这种自我极其重要,华晨宇自动屏蔽外界的特异功能,让他极其享受做音乐的状态。

他不管别人对他音乐的评价,只要他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即使外界觉得是错的,他也觉得是对的。

这种性格,在这个追随流量,刻意讨好大众的时代,又格外稀缺,让人佩服。

有一次制作专辑,里面还缺一首歌,他的团队就联系了,国外知名的乐队,让他们给华晨宇写歌,结果,收到八首,他都不满意。

最后,华晨宇回到家,坐在钢琴边,从弹第一个音到结束,四分钟,一首他满意的作品完成了,歌名叫《Let You Go》,零修改。

而那个被他拒绝的乐队,是华晨宇的偶像。所以,光环这种东西,在这么自我的华晨宇眼中,没占到一丝便宜。

他的音乐,就得处处都满意,一丁点瑕疵都没得商量。

就如同《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商细蕊,只要跟戏沾边的,半分都不让,哪怕那个人是程凤台。

父亲带给他的,除了教育方式产生的独特性格,还有优渥的经济条件。

这一点,对于华晨宇的音乐之路,可谓是必备条件。

但是,因此说华晨宇是富二代,恐怕也对不起富二代这个词,因为除了传说中的跑车和房产之外。

他的生活状态,跟想象中的富二代绝对沾不上边,甚至,更“惨”。

2013年之前,他不用电子设备,不用电脑,手机是花200块买的,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什么功能都没有。

在家里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打游戏机,用的是带手柄的游戏机,别问为什么不用电脑,他不会用。

房间里,除了必备家具和床,只有一架钢琴。

说起这个场景,这让我想起王力宏结婚前的家,成龙去后也是惊艳了,一个词形容:家徒四壁。

除了床和录音室,也是什么都没有。可能在音乐人的眼中,那些都是俗物吧。

华晨宇的房间还有一点不同,封闭没窗户,他把钢琴放在房间里,当房间里全黑的时候,会格外安静。

他很享受这种安静,就跟他很享受一个人的孤独是一样的。

跟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他,在参加比赛之前,并不知道《快乐男声》这个节目。

只是听身边人说有这个比赛,他就报名参加了。

二、孤僻的人,小学就收情书

一般人眼里,孤僻的人,朋友少,不受欢迎,但是在华晨宇这儿,却很奇怪。

小学的时候,他就经常收到女同学的情书和礼物。

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两个女生给他一个盒子,说是送他的节日礼物,回家打开一看,是两只水晶的小天鹅。

他好奇的问家里人,今天是什么节日,家人很尴尬的问他,你问这干嘛?他说收到了同学的节日礼物,不过,家人最后也没告诉他。

后来,到了武汉音乐学院,他跟教爵士钢琴的姜老师,关系特别好,用华晨宇的话讲,超越一切的感情,俩人就是知音。

姜老师形容华晨宇,就是一个能够,不断给人惊喜的人,而且,很Man。

在你感到无助的时候,甚至在即将跟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会挺身而出,他能强大到,你不知道的程度。

这一点,从他斯文的外表,几乎察觉不到。

三、参加比赛,倍感压力,一度想退赛

2013年,华晨宇参加《快乐男声》,海选播出的第一期,华晨宇第一次上电视。

当全国观众都认识他的时候,他很有压力,还有一些苦恼。

因为,会有很多人喜欢他,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他。生活中很低调的华晨宇,不太适应太多人喜欢自己。

微博在一夜之间沦陷,有很多人给他留言,几千条的留言,让他的心里很温暖。

但是越多人关心自己,就越会有压力。

并不是担心自己表现的不好,而是太多人对他好之后,他有一种回报的欲望,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从小孤独长大的华晨宇,人际方面的短板,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渐渐地,他非常压抑,很焦虑、很急躁,有段时间情绪也很不稳定,他跟导演说想退赛,害怕自己没有自由。

在他心里,当艺人是很恐怖的,想吃不能吃,想睡不能睡。

节目组派人连夜跟他沟通,说艺人以后的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累,也不是没有自由。

最后,他想明白了一件事,回报粉丝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自由的状态。

如果在舞台上,状态是自由的,哪怕唱错都无所谓,自己开心,粉丝才会开心。

如果每天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想着爆红,想要多牛,粉丝反而会越担心。

想明白之后,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一首《无字歌》惊艳全场。

尚雯婕对他非常欣赏,认为他是个天才,而蔡国庆评价他“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最终,不负众望,他夺得了2013年,《超级男声》全国总冠军。

2014年10月30日,华晨宇登上了电视舞台,演唱了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

2014年10月28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门票开售,数万张门票,90秒被粉丝抢光。

有很多粉丝定了酒店,但没有票,于是经过多方协商,演唱会又加了场次。

不过随着一夜爆红,各种声音和质疑也接踵而来。

对他的音乐,很多人听不懂,甚至出现了很多谩骂的声音。

不过,他不在意,他毫不费力的,就把这种声音屏蔽掉了。

有人说,他对音乐是非常有“野心”,他希望音乐有更多的表现形式,能够传达更多的东西。

孙燕姿说,他想要颠覆音乐,想推动一个世界。

就像一个喜欢玩具的孩子,不仅仅是喜欢,还想自己创造更多种的玩具,你不能说他创造的玩具,你不会玩,就去质疑他。

实际上,只是太多人习惯玩以前的玩具,没有发现新玩具的乐趣而已。

而也有一些人,发现了这种乐趣,最庞大的群体,就是华晨宇的粉丝了。

他们非常尊重偶像的音乐,也尊重他对音乐的态度。

有一次演唱会上,华晨宇因为无法唱出《蜡烛》的情绪,就直接播放了原版的《蜡烛》。

让人惊掉了下巴,试问,有几个人敢这么操作?

但,没有粉丝会质疑他的态度。

2014年,华晨宇参加录制《花儿与少年》,网上又是一片对他的负面评价。

第一次跟同行的人见面,坐的位置隔了一排座位,被评价初次见面躲一旁,不懂礼貌。

住宿不能跟别人一起睡,会神经衰弱,要躺地上睡,大家又觉得他毛病多。

在聚光灯下做人,不容易。

但是不能不说,他情商还是可以的。

刘涛把钱包偷偷藏起来,华晨宇查了监控知道一切,找到之后,还笑呵呵的说,自己运气好。

在路上他也很会照顾人。

后来,大家都知道,其实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行为轨迹。一切也很随意。

记得卷福演的《福尔摩斯》中,有一集卷福被冤枉,说他之所以能那么神,是因为所有案件,都是他做的。

可笑的是,这一点居然被人们坚信不疑,每个人都非常开心,因为这是他们希望的真相,世上怎么会有,那么神的人呢?

这个答案在他们眼中是最合理的。

而华晨宇的音乐和他的人,之所以受到那么多的质疑,就是因为,他的一切,并不在其他人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没见过!

他的音乐不好听,因为之前没有听过,也听不懂,我爱听的音乐,我心中的好音乐,不是这样的。

(虽然没听过,但是听首歌,骂声不断,把自己的教养丢了,也不值得。)

他表里不一,性格孤僻,就算他的经历是那样的,但是我试着体会了,他不该是现在这样的。

(世上最骗人的词,就莫过于感同身受了,没经历过的人,一点发言的资格都没有。)

他肯定是整容了,因为我发现,他以前的脸是那样的,现在的脸是这样的。

(肉脸变成骨感脸,却没见有人提)。

种种种种,直至七年过去,声音也未曾减少。

不过另一方面,又是令人欣慰的,就像华晨宇说的一样,一直以来,他的运气都很好。

只有焦点,才能被人不断审视。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音乐也得到了关注。

真心希望他能一直这么自我,认真的人,永远都应该得到尊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