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藜芦醚出口量,年年递增,国外需求大于国内需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为手机安卓系统更新不了 5年来藜芦醚出口量,年年递增,国外需求大于国内需求

5年来藜芦醚出口量,年年递增,国外需求大于国内需求

2024-01-17 05: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钾在加压下加热至200℃时,生成邻甲氧基苯酚和甲醇。与碱金属在常温下不作用。高温加热时分解为酚盐和甲醇。与氢碘酸反应生成邻苯二酚和碘代甲烷。与三氯化铝、三溴化铝都可发生分解反应。......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3. 存在于白肋烟烟叶、香料烟烟叶中。

第二章、藜芦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关于藜芦醛的合成,最早由Tiemmal通过香兰素的甲基化而制得。100多年来,有关藜芦醛的制备,发表了大量的文献。根据所使用的原料不同,藜芦醛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1. 由愈创木酚或邻苯二酚经甲基化而得。

2. 精制方法:主要杂质有邻苯二酚、过氧化物和醛等。邻苯二酚可用水洗涤除去。醛用对硝基苯肼沉淀除去。邻二甲氧基苯也可用石油醚重结晶精制。

3. 从石油醚中得晶体。

4. 烟草:BU,14;OR,57。

2.1 以香兰素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这是一种经典制备方法。早期的文献报道一般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碱缩合剂存在下于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时间长,操作较繁,收率一般80%左右。近十多年来,......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操作工艺简单、收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但香兰素相对价格较贵,成本较高。

2.2 以藜芦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2.2.1 HCN法

藜芦醚在氯化氢、氯化锌存在下进行氰化反应,再在酸性状态下水解生成藜芦醛,收率在70%左右。但此法剧毒,所以国内外此法已淘汰。

2.2.2 Sommelet法

Sommelet法是以藜芦醚为原料,采用氯甲基化反应生成3,4-二甲氧基苄基氯,然后再与乌洛托品进行反应生成藜芦醛。中间产物3,4-二甲氧基苄基氯活性高,易产生聚合反应,收率低,操作复杂,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

2.2.3 Vilsmeir法

Vilsmeir法是合成芳醛和杂环醛的重要方法,此路线以藜芦醚为原料,在甲酞化剂、酸性介质存在下进行酞化反映,一步合成藜芦醛。此法操作简单,收率在80%左右。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价值,但原料藜芦醚来源较难。......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反应式如下所示:

2.3 以3,4-二甲氧基甲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3,4-二甲氧基甲苯广泛存在于煤和石油中,来源较广,以其为原料在3,4-二甲氧基甲苯通过化学氧化或者空气氧化直接生成藜芦醛。此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但原料3,4-二甲氧基甲苯提纯较难,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纯度。反应式如所示: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2.4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长沙理工大学王成峰等人开发了邻苯二酚法合成藜芦醛的新工艺。其方法实质为合成芳醛和杂环醛的方法。由于原料藜芦醚不易获得,王成峰等采用邻苯二酚在烷基化试剂作用下首先合成藜芦醚,然后采用方法合成藜芦醛。

该方法采用邻苯二酚为原料,通过二醚化反应,两步......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反应简单,步骤少,两步收率达到了以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反应式如下所示: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2.5 对甲酚法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等人发表了以对甲基苯酚为原料经过烷基化、溴化、烷氧基化、醛化等四步法合成藜芦醛的报道。但该方法收率较低,生产步骤较为复杂,该工艺未见产业化报道。

反应式如下所示: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综上所述,藜芦醛的合成方法有多种:

香兰素制备法工艺成熟,但成本高,除非自有配套香兰素装置;

3,4-二甲氧基甲苯催化氧化法合成路线可能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但催化氧化设备投资大,另外催化剂的预处理比较复杂,回收利用也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

以藜芦醚为原料的各种合成方法中,HCN有剧毒造成操作不便; Vilsmeir法是合成芳醛和杂环醛的重要方法,但一般用于活泼的芳烃,特别是多环芳烃、苯酚、酚醚以及反应活性较高的含有氧、硫或氮的杂环化合物,由于藜芦醚活性较低,甲酞化试剂需用较昂贵的试剂N-甲基甲酸苯胺才能反应,且收率不高,只有40%,且需要以亚硫酸氢盐加合物的方法进行精制;......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藜芦醛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2021)

报 告 摘 要

藜芦醛化学名称:3,4-二甲氧基苯甲醛,CAS 编号120-14-9,分子式:C9H10O3

藜芦醛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化工原料。2020年我国藜芦醛生产能力约为2900吨,产量1650吨左右,产量44.5%用于出口。......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我国藜芦醛供应国内外两个市场,消费结构相对稳定。藜芦醛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市场前景看好,下游消费领域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藜芦醛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1)》通过对藜芦醛技术发展情况、藜芦醛消费前景、藜芦醛供需状况、藜芦醛价格、进出口、项目投资等多方面多角度深入调研,来探求藜芦醛行业的发展前景。通过的专业研究回答如下几个业内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

1、藜芦醛的技术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如何?

2、藜芦醛的需求现状如何?增长潜力有多大?

3、藜芦醛生产现状如何?增长潜力如何?

4、藜芦醛的进出口情况如何?

5、藜芦醛的销售状况,销售渠道如何?

通过阅读《藜芦醛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1)》,可以使得业内相关人士对藜芦醛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全面的深入的把握,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藜芦醛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2021)

目 录

第一章、藜芦醛概况

1.1 藜芦醛的基本概况

1.2 藜芦醛理化性质

1.3 藜芦醛存储

1.4 藜芦醛应急处置办法

第二章、藜芦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2.1 以香兰素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2.2 以藜芦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2.2.1 HCN法

2.2.2 Sommelet法

2.2.3 Vilsmeir法

2.3 以3,4-二甲氧基甲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2.4 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2.5 对甲酚法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2.6 藜芦醛相关专利

第三章、藜芦醛的生产状况与生产企业

3.1 藜芦醛生产状况

3.2 国内主要藜芦醛生产企业产能/产量统计

3.3 国内主要藜芦醛生产企业概况

第四章、藜芦醛的消费与需求分析预测

4.1 藜芦醛消费现状与消费结构

4.2 藜芦醛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第五章、藜芦醛进出口统计与分析

5.1 藜芦醛进出口统计

5.2 藜芦醛进出口分析与预测

第六章、藜芦醛市场价格及价格分析

6.1 藜芦醛市场价格

6.1.1 藜芦醛历史价格

6.1.2 藜芦醛当前价格

6.2 藜芦醛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

第七章、藜芦醛产业链分析

7.1 藜芦醛产业链

7.2 藜芦醛产业链分析

第八章、藜芦醛项目投资动态与投资预测

第九章、藜芦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与建议

9.1 藜芦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9.2 藜芦醛行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参考文献目录

法律申明: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表格及图(19个)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图1.1 藜芦醛的结构式

表1.1 藜芦醛基本理化性质

表3.1 2016-2020年我国藜芦醛生产能力、产量、开工率统计表

图3.1 2016-2020年我国藜芦醛生产能力、产量走势图

表3.2 2020年我国藜芦醛主要生产厂家及产能统计

图3.2 2020年我国藜芦醛生产厂家产能分布图

表4.1 2016-2020年我国藜芦醛产、供、需统计表

图4.1 2016-2020年我国藜芦醛产、供、需变化趋势图

表4.2 2020年我国藜芦醛消费结构表

图4.2 2020年我国藜芦醛消费结构图

表4.3 2020--2025年我国藜芦醛需求量预测表

图4.3 2020-2025年我国藜芦醛需求量预测图

表5.1海关编码29124990基本关税信息

表5.2 2016-2020年我国藜芦醛进出口量统计表

图5.1 2016-2020年我国藜芦醛进出口量变化图

表6.1 2016-2020年国内藜芦醛市场价格统计表

表6.2 国内藜芦醛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厂价格表

图6.1 2016-2020年国内藜芦醛市场价格走势图

图7.1 藜芦醛产业链结构图

......摘自6chem.com《黎芦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22)》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