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粮食常年不涨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为nove8为什么涨价 为什么中国的粮食常年不涨价?

为什么中国的粮食常年不涨价?

2024-07-14 16: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中国现阶段的粮食价格已经是政策托市的结果。

一旦完全的市场化,在全球廉价的农产品冲击下,必然还会有剧烈的下跌。

其次,粮食价格并非这些年从未涨价,而是对比样本的问题。

非市场部分表面看起来不涨,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市场价。市场化部分,例如玉米、大豆,在回归市场价格后,事实上在短短4-5年内就经历了80%左右的涨幅。

其三,基于这一结论。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的近期价格,或许并不能用超过历史价格高位来定义。事实上,自从市场化以来,玉米和大豆的价格始终是处于上行空间。

今年的价格会常态化吗?

前几天的文章中探讨了国际大粮商如何操纵市场,以及对我国农业及粮食安全发起的冲击。

这些都是目前市场波动的关键影响因素。

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整体在逐渐降低托市收购的比重,加大市场在粮食市场中的定价作用。

依据大豆、玉米等品种的经验,我们的农产品一旦取消临储收购价,就会经历一个先暴跌,再随着市场逐步上涨的过程。

先暴跌,是回归市场,因为外国的农产品实在太便宜。

后上涨,是追随市场,因为粮食市场具备整体上升规律。

不过就今年在一年内玉米、大豆的价格40%-60%的暴涨增速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的市场增长规律。

按照完全市场化的美国举例,2002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美国的玉米价格也不过整体增长了65.5%。

中间存在1-3年不等的价格剧烈波动,但整体都会回归到合理的市场增长。

在我国,粮食定价的核心话语权仍然是由国家保障的,对于价格剧烈波动具备明显的纠偏优势。

进口配额,关税等手段是用来保粮价,保证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不会被低价的粮食倾销所冲垮。

补贴,放储等手段则是用来控粮价的,通过种粮补贴,从生产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放储,解决市场端因为诸多原因造成的供需紧张。

相关的措施控制着价格波动的轴心。

目前,市场仍然持续着强势的快速上涨,但这个价格不会是一个常态化的价格。距离价值回归,还在等待一个关键的信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