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579课:长度单位寸、尺、丈、寻、仞都是怎么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千尺是什么单位 《说文解字》第579课:长度单位寸、尺、丈、寻、仞都是怎么来的

《说文解字》第579课:长度单位寸、尺、丈、寻、仞都是怎么来的

2024-05-10 2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寸口)

《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肤寸而合。”何休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云气)一点一点地密集。这里的“寸”,指的是“ 一指的宽度”,“肤”指的是四指,即四寸。《淮南子·主术》:“夫寸生于䅺(mi%u1CEo,禾芒),䅺生于日,日生于形,形生于景,此度之本也。”高诱注:“徱,禾穗……十徱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寸”的度量是根据禾穗的芒长来制定的,而穗的芒又产生于有形的植物,植物生长又离不开阳光,这就是“度”的本原。

实际上,中国周制中的长度单位“寸、尺、咫、寻、丈、仞、常”都是以人体为标准来作为长度单位的。“寸”是最短的长度单位,“ 布指知寸”,一根手指的宽度就是一寸;“ 八寸为咫”,《说文》说:“ 中妇女手长八寸,此谓咫,周尺也”,其实就是两个四指宽,即两“肤”;“ 布手知尺”,两指伸开“一拃”的长度就是一尺;“ 舒肘为寻”,伸直两条胳膊的长度就是“寻”;“ 一寻为仞”,《说文》对仞的解释是:“伸臂一寻,八尺。” “十尺为丈”,《说文》说“十尺也”;“ 倍寻为常”,也就是说,“常”是两寻,就是一丈六尺。

(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

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的长短,读金庸小说时,看到 裘千丈、裘千仞和裘千尺这三个人的名字,就能理解出三人的长幼顺序。丈最长,是老大,仞短一些,是老二,尺最短,是三妹。当然,也容易理解汉语中“寻常之事”、“咫尺天涯”等词汇了。

“寸”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形容极小或极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史记·苏秦列传》:“无有分寸之功,而王亲拜之于庙而礼之于廷。”(我苏秦)没有一点功劳,而大王却在宗庙里授予我官职,在朝廷上以礼相待。

(影视剧中的苏秦)

(2)中医称寸脉,又叫“寸口”。《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气口的脉位长不过一寸,但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

(中医的寸关尺)

(3)用同“衬”。协助。《西游记》第六十回:“两条棍响振天关,不见输赢皆傍寸。”

此外,“寸”还是姓氏。《正字通·寸部》:“寸,姓。”《续通志·氏族略七》:“明寸居敬,梓潼知县。”

(二) c%u1D4n。读音出自《集韵》。《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寸度之。”陆德明释文:“忖,本又作寸,同。”

“寸”的小篆写法如图:

(寸的小篆写法)

2、寺。读音有两个:

(一) s%uEC。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许慎认为寺是形声字。本义是官署、宫府、朝廷。有法制的地方。

林义光《文源》认为金文“寺”“从又,从之。”本义为持。“又”像手形,手之所之为持也。之,亦声。则“寺”是会意字兼形声字。本义是持。看一下字形演变:

(寺的字形演变)

依照经典,寺通“持”。则此说不谬。

依照许慎所说,寺的本义是官署名,是宫府、朝廷,是有法制的地方。也是有操持、把持的地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法度字多从寸。”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广雅·释宫》:“寺,官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此皆官舍也。”比如后来我们熟知的“大理寺、太常寺”,均用此义,其中的“寺”并非寺庙之寺。

(大理寺牌匾)

《左传·隐公七年》:“发币于公卿。”杜预注:“谓公府卿寺。”孔颖达疏:“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

本义之外,“寺”还有其他用法:

(1)佛教的庙宇。《广韵·志韵》:“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持名。并置白马寺。”

(白马寺)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我的第一个师父》:“寺里也有确实在修行,没有女人,也不吃荤的和尚。”

也指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明史·西域四·天方》:“有礼拜寺,月初生,其王及臣民咸拜天,号呼称扬以为礼。寺分四方,每方九十间,共三百六十间。”

(少林寺)

(2)通“持”。《石鼓文·车工》:“弓兹以寺。”郭沫若注:“寺,读为持。”

(3)通“恃”。《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三禁》:“柔不足寺。”

此外,“寺”还是姓氏。《万姓统谱·寘韵》:“寺,姓。以上俱见《姓谱》。”

(二) sh%uEC。读音出自《集韵》。近侍的内臣,通指宦官。《诗·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时维妇寺。”毛传:“寺,近也。”孔颖达疏:“寺即侍也,侍御者必近其傍,故以寺为近。”不是有人来教诲,而是太听妇人和内侍的话。

(寺人)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寺,三代以上言寺者,皆奄竖之名。”

严格意义上说,寺人、宦官、太监的概念并不相同。“ 寺人”,通常指被阉割的男人,有可能是有职务的“驱吏”,也有可能是处于仆从地位的“神职”人员,也有可能是自由人;而“宦官”,指专门服务于皇家、王室、顶级贵族的职能人员,奴隶身份,但其中有比较个别的一部分,不一定遭到阉割;“太监”,则是明代以来的称谓,笼统地讲,“太监”是个官职,只由被阉割的宦官担任。不是所有被阉割的宦官,都可以称“太监”。

要特别注意,寺人的“寺”,不能读作寺庙之寺。

“寺”的小篆写法如图:

(寺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79,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