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处机真人成道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十方丛林不能收徒 邱处机真人成道记

邱处机真人成道记

2023-09-04 10: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邱处机,是全真七子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道长,他是最后一位被重阳真人度化的弟子,也是最年轻的一位。他天资聪颖,似乎成就越大,也注定了磨难越多,邱真人的得道经历了比同门师兄们都要多的磨难和考验。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和传奇。在《七真史传》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从凡人到神仙的邱真人,他对道的追求,对师的恭敬,对慈悲的坚守,让人在赞叹羡仰之余,不禁生发出更强的向道之心。  

无心红尘功名事,惟愿深入道门海 

   邱处机出生于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他的父母很早就不在了,是由兄嫂照顾着长大,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学习。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获得一份高官厚禄,光耀门楣,可邱处机却对此没有任何兴趣,他好像浊浪中的一股清流,空闲时只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待着,也不与他人交流,似乎唯有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更能享受到快乐似的。每当兄嫂说到功名、娶妻之类的话题,他都自有一番道理,少年老成般地答复兄嫂:“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不是为了得一个功名。人生在世,不是为了争名夺利,贪妻恋子。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你们看是真的,对我而言,如浮云朝露,梦幻泡影。”兄嫂听他这样讲,觉得这孩子言语不凡,便由他去了。 

    一次闲谈间,邱处机听人说起宁海县马家庄的王重阳先生,是一位广有道德的大修行人,附近县里也有几人跟随着重阳先生学道,他便萌生了想去求道的心,由于担心兄嫂不许他去,他便暗地里收拾了一点盘费,带了几件随身换洗的衣服,来了一个不辞而别。 

  此时的马家庄,已成为了重阳先生的道场,追随先生求道的人除了全真六子以外,还有远近的很多青年,当大家看到邱处机这么年轻能来学道,都对他很是赞叹,马丹阳赶忙带着他去拜见重阳先生,哪知重阳先生只是瞧了邱处机一眼,便摆摆手说:“不行,此人心思太多,过于伶俐,学不了道,早些回去吧!别浪费了时间。” 

   这对于满心热忱又远道而来的邱处机无疑是当头一棒,可他并没有责怪先生,而是当即跪了下来,对重阳先生说:“弟子是一心学道,并无二意,求先生收下弟子。”马丹阳也替他哀求,但重阳先生只是不允,说道:“不是我不收他,此人苦根甚重,怕他后来受不过磨难,必生退悔之心,不如不收他,让他早些回去为妙。”说完,先生竟走出茅庵看花去了。马丹阳无奈,只得先安排邱处机住下,让他帮忙干些活,暗地里将师父教的一些打坐工夫偷偷传给他。 

   这一天,重阳真人给众弟子讲法,此时的邱处机已与众师兄住得熟了,由于他早晚勤快,众师兄都很喜欢他,于是,他便跟随众师兄一起来到重阳先生的茅庵,听师父讲法。师父这一次讲到的,是关于心,只听师父讲道: 

   “心为一身之主,有一无二,若起二心,是谓之念也!此今一萌,便生出许多虚妄之事,而心也不能作主,致使此身陷于沈溺,嗟乎!难以拔度也!” 

   邱处机听到这里,恍惚悟到道妙之玄,竟然失声叫起好来。这一喊惊动重阳先生,被先生狠狠瞪了一眼,便不再讲了。回到房间,他反复琢磨先生的炼心之言,知道这即是炼道之诀,炼道者苦不先将心炼好,纵有妙道亦炼不成。此后,邱处机每日按照师父所授检点其心,善护着身口意清静无过失。

   如此几日之后,师父再一次讲道,这一次,师父讲到修行与念头:

  “修行念头,细中有细,有一念之私,即有一毫渣滓在心,有一念之欲,心中即有一大魔障。盖私欲一起,即失先天。必去私欲,方可存先天。先天者一气也,私欲起则火动,火动则气散,气一散何有先天,又何以审火候?私重则气敝,又何以复灵机?欲甚则气枯,又何以得奥妙……有私念者听吾言必戒!有欲念者必戒!有妄念者必戒!总要将心养得寂然不动,然后念头可灭,念灭则私尽,私尽则欲净,欲净则阳纯,阳纯而阴消也,真仙大佛,无不从中得来,皆于念头处下手,不可视为具谈。”

   可见,无论成仙做佛,都要从自己的念头处下手,灭尽一切念头,方能得纯阳之体,而灭尽一切念头的前提,必要戒欲,戒贪。

  重阳先生正讲到精微之处,邱处机听忘了形,又一次叫出“好”来。这一回,可是惹怒了重阳先生,定要让他回去。几位师兄再三为他求情,先生才说:“此人心不真切,一旦遇到磨难必生返悔之心,到那时不但修不了道,反招来罪过,还是不收他为妙。”邱处机此时也深深忏悔,对师言誓,并且在地上长跪不起。重阳先生见他这样,才说:“既然这样,就收下你,与你个道号,名叫长春。”

  邱处机——邱长春道长,以自己真诚的道心及对重阳真人的信心得入师门,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修道之旅。

 遭师讽屡被叱责解师意不起二心

    邱处机恐怕是全真七子中被师父叱骂得最多的一位,表面上看,师父很看不起他,常用轻浮、使巧这样的字眼当众呵斥他,丝毫不留情面,重要的事情也不许他参与。可事实上,重阳真人正是看到邱处机幼年学道,还有很多逞强冥顽之气,不能韬光晦迹,不比那些有过人生阅历、受过苦难的人,若不深加琢磨敲打,难以使其成器,正所谓的磨他种性。而邱处机,却正是根基深厚的一个人,从被师父拒绝入门,到被当众驱赶、叱责、嘲讽,并无一点怨恨之心。在他心中,这一切都是师父对自己的另一番密意教化,从未在心中对重阳真人升起过一丝邪见。

   记得当年吕祖在随师父钟离权修道三年后,曾问过师父一个问题,他问:“师父,您修道多少年了?”钟离权回答说:“大约有一千一百多年了。”吕祖说:“那师父您都度了多少人了?”师父回答说:“仅你一人而已。”吕祖当时听闻,心中大为失望,他自认自己一定可以度得很多弟子,于是向师父承诺说,自己会在三年之内,度一千人回来拜见师父。

   三年过去了,吕祖未度一人,却真正明白了在五欲红尘之中,得遇一位有着坚定道心的人是多么的难得。这虽是因缘,但也是作为师父的一份幸运。

 

   再看邱真人,面对师父的数次无故挑剔,当众羞辱,从未在心中埋怨过师父一丝半毫,这一份敬师之心,也注定了他日后非凡的成就。想想现在修道的人,多数对师父要求颇多,不要说被师父怒骂了,就是师父对自己关照不够都会心存抱怨,这又怎能求得成道之法?怎能得到师父的心传密教呢?而当年的重阳真人,能够得遇邱真人这样的弟子,也是作为师父的一份幸运!

   邱长春跟着师父修学悟道,转眼时光流逝,重阳真人亦示现了仙去,按照师父的嘱咐,邱长春与刘长生、王处一、谭长真、郝大谷五人一起将师父棺木抬回陕西樗县的终南之下,这中间自有一番神奇经历,在此略过不说。

   师父仙逝了,邱长春想起师父对自己的教化,守着师父坟台不忍离去。幸遇师兄马丹阳也来拜祭师父,见他这样,才笑对他说:“师父是得了大道的人,哪里就会真的死了?所谓死,不过是绝了后人妄想成仙的想法,表演给后人看的罢了。师父曾在仙去前嘱咐我点拔于你,你只要能常自思省,不张扬,朴实做人,我便将师父传我的道法,尽传于你。”

   邱长春闻听此言,恍然大悟,想想师父如今已不在了,却在走之前已将自己嘱托给师兄,对师父教化的诸多苦心越加明了,于是心中深生忏悔,再也不像从前一样张扬。而马丹阳也将道妙玄机指拨于他,看邱长春勤参妙谛,日日精进修法,于是找一个借口便离开了。

   邱长春与马丹阳分单后,深自勉励,立下几种誓愿,在牌子上写下八句话,随时带在身上,用于提醒自己,这八句话是:

   妄念欲除除不清今于牌上写分明

   妄言妄语齐除尽妄想妄贪俱扫平

   妄接银钱手爪断妄贪饭食口生疮

   时时检点身边事莫教七情六欲生

   能够如此地要求自己,可见邱长春真是一位勇猛的修行人,也正是这份自我约束的决心与毅力,他的止妄功夫愈加炼得纯熟。而考验,也又一次降临了。 

心魔生险失道业除妄心堪破生死

    这一天,邱长春来到在河东地方,化到斋正欲吃时,一位五十余岁的老人却将他碗里的饭菜拿了开来,只从中取了两个馍递给长春。邱长春一见心中不解,问老者道:“贫道化缘来的食物,老先生为什么不让吃呢?还请老先生明示。”

    只见老者笑笑说道:“我自幼精通麻衣相法,在江湖游走多年,能够看穿一个人的命数,从来没错过,因此,江湖上人皆称我“赛麻衣”。我观道长之相,是吃不得饱饭的,而且,你的面相应主饿死,为此,我才不让你吃得太饱了。”

    这一番话,真是让邱处机听得大惊失色,他忙追问道:“老先生,那你快看看,我能修炼成道吗?”

    “此厄既不能免,焉能成道?”老人家不紧不慢地说。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呢?”邱长春急急地问道。

    赛麻衣摇了摇头,缓缓说道:“相定终身,除非一死方休,别管你是富贵贫贱,在俗出家,该饿死的终要饿死,躲不掉,也解不了。”(编注:赛麻衣虽看到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命,却未看透行善做恶都可以改变命运,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这也是后来邱处机成道后再去与赛麻衣看相的一段故事,这里暂且不表。)

    邱处机听得这一番话,顿时一番热念化作了冷灰,想到自己命中该绝,不如知命顺天,找个地方早点死了算了。于是,他沿着山里一条少有人行的偏僻小路走去,看到一块大石,便躺在大石上,决定在这里饿死算了。

    一连饿了七天七夜,邱处机是滴水未进,只是安心等死。可是,他一个修行人,神气饱满的,一时却还饿不死,一直饿到第九天,也不知哪里下大雨,有溪水从地面上涨起来,越涨越高,快要漫到了身下的大石。他心想,反正也是要死,不如淹死算了,于是一转身,跳进了这条上涨的溪水里。说也凑巧,正在这时,从上游飘过来一枚拳头大的鲜桃,鲜桃随着水势在他面前飘来飘去,还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他心想,反正也要死了,临死之际吃枚鲜桃也好。他拿住桃子咬下去,入口香甜无比,顿时竟感觉精神大振,不但不觉得饥渴了,身下正在上涨的溪水竟也消退了,抬头看,一轮红日高挂当空。他哪里知道,这正是诸仙与护法神的护佑,不使一个真心修道的人失去宝贵的生命。

   所谓一念着魔,即失正觉。作为一名修道之人,一定要看破生死,虽不可一定贪生,但也不能一定求死,心中不起执著分别,不执于有,亦不溺于无,生死皆由他去,如能这样,心中自然宁静安详,魔也无隙可入了。

   此时的邱处机,却还未堪破此关,仍然执著于自己被饿死的命运,他想,既然自己命不该绝于水边,那必是绝于高山之上了,于是,他再度向着高山走去,来到秦岭深处,找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小庙,在蒲团上躺好,这一饿又是八九天,眼看着已命在须臾了。

   就在此时,从外面走进来十多个人,他们看了邱处机一眼,已是要死不活的样子了,也不答理他,一群人便开始忙起来,只见他们又煮肉,又斟酒,一群人先敬神,之后围在一起大吃大喝起来。

    原来,这是一群在秦岭山上拦路打抢的强盗。因做了一桩好买卖,一来献神,二来分赃,在此聚饮。一群人吃得饱了,竟也心生善念,决定救一救这位将死的道人。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煮好了面汤,抱着邱长春的脑袋连灌了两碗。邱长春霎时肚里饱暖,又还阳转来,气得他埋怨道:“你们这些人坏我大事,害我饿不死,又要多受一番磨难,想不到求死也费这许多工夫。”这一番话,把一伙强盗惹恼了,其中一人抽出刀来要砍长春。哪知邱长春毫无惧色,拍了拍肚腹,说:“你就把我这肚皮割破吧,还你那两碗面汤,我死也心甘。”如此一来一去,强盗们才明白了邱长春寻死的原因。强盗们倒很仗义,对邱长春说:“师父不必如此,咱们弟兄帮你凑些银子,你去找一个庙住下,再招一个徒弟,大家勤苦些,多积些粮米,总不会被饿死的。”说完,大家真的将身上的散碎银子拿出来,要塞给邱长春。

   邱长春摇了摇头,摆手说道:“贫道生平不妄取人财,这银子不能要。”说完,将随身带着的牌子拿了出来。只见牌子上写着八句话,其中一句:“妄接银钱手爪断,妄贪饭食口生疮”。这一番话,却让众强盗心生恐惧,忙问邱处机此话的含义。

   邱处机说:“如今你们打劫抢他们的,将来他们也会如是抢劫你们的。”

   也是因缘成熟,强盗们听闻此言,再想想自己所做的恶事,都毛发悚然,大家再一商量,身边现在也有点银两,不如做个小生意,就此改邪归正了。于是,纷纷将身上的刀抛入乱草之中,不再做强盗了。这些人,后来也都拜入了邱处机的门下,此处略过不说。

    再说邱长春道长,虽教化了一群强盗,但心魔做怪,仍要寻死。他走了出来,将身上所有化缘得来的钱,买了一条铁链,一把铁锁,找了一棵大树,用铁链将自己的脖子拴在大树下,再用铁锁锁上,然后把锁上的钥匙远远扔去,自己倒卧树下,心想:这回一定死定了!

    不多久,走过来一位采药老人,只见老人来到邱长春的面前,不紧不慢地对着他问道:“道长身犯何罪?是谁将你锁在树上的呢?”连问几遍,邱长春看到他年纪大了,才将赛麻衣说他命该饿死的话讲了出来,又说了自己屡次求死不得的事,这一次,是自己锁住了自己,再也没人救得了了。

    邱道长话刚说完,采药人哈哈大笑,说道:“你竟然如此地执迷!一个大善或大恶之人,相都是定不准的,命好不如心好,人善之人相随心变,心好相亦好,该死者反得长寿,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若心歹,相亦歹,该善终者反横死,转福为祸。更何况修道之人,把一个凡体都能修成神仙,能斡旋造化,扭转乾坤,难道神仙也是相上注定的吗?只要你能修成神仙地位,有哪一个神仙会被饿死呢?”

    采药人这一番话听得邱处机如梦初醒,那求死的念头当下去得踪影全无,心中如散尽云雾的青天,晴空万里,干干净净。正如老子所说:“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无身,夫复何患。”

    诸位可知这采药人是谁?正是上界的太白星君。因为被邱长春寻死的心念惊动,特来点拔于他,将一篇正理,拔去了他的魔根。所以修行人魔障一来,必要从心上下手,否则,纵有百万雄兵,亦打不退心中的魔障。邱处机自此之后,更是道心坚定,要重立玄功,再下苦行,他也再次迎来了道业上的考验。

 

石蟠溪边苦根尽龙门飞上大丹成

    这一天,邱处机来到了一处地方,名叫蟠溪。此处由于夏日溪水猛涨,又没有造桥,有很多不熟水性的人都过不去,只是站在溪水边愁眉不展。邱处机见到如此场景,心下不忍,便想不如帮帮他们,将这些不能涉水的人背过河去吧。于是,他白天背人过河,也不收人钱财,遇到有人给他几文钱,他就买些吃的充饥。夜晚便住在荒废的庙里,专心打坐用工,参悟道妙。在溪水退去的时节里,他便化斋充饥,一旦遇到饥寒之人,宁愿自己饿一顿,也会先让他人吃饱。如此苦行历经六年,功行即将圆满。

    这一天,溪水忽然大涨,邱长春正在水边背人过河,来了三个军装打扮的人,他们各带佩刀,手提人头,说是刚刚斩获大盗,要去交差,因为不识水性,要他背过河去。长春一口应下,他背过了第一人,又背过了第二人,到三位军爷的时候,正走到河水中间,忽然一浪打来,邱长春一脚没站稳,身子一闪,那军爷在他背上忙将他抓住,手中提着的人头却坠落在水中,只见那颗人头随波逐浪而去,再也没了踪影,这军爷一看,顿时捶胸顿足呼喊起来。

    到得对岸,邱长春放下军爷,心下愧疚,他对军爷说:“即然这样,你便割下我这颗首级吧,代替你丢失的那个人头,照常去交差吧?”军爷却说:“你这想法很好,只是我也不忍杀你,你真心要成全我的大事,你就自己割下头吧!”说着,将手中的刀递给向长春。邱长春接刀在手,咬一咬牙,心想:求道如此,还是未逃过一劫,只能来世再修了。提起刀来就要向颈上抹去。

    正在此时,只听得半空中有人叫道:“邱长春还我笏来!”长春抬眼向上一看,只见三位军爷,站在五色祥云之上,说道:“我们三人是天地水三官,因见你道心坚固,苦行圆满,特来考验于你,你果然能舍己为人,如今将你凡身化作道身,幻体更为仙体,六年悟道已就,七载成真将兴,你可要精进勿误。”

    原来又是一次考验,神仙的化度,邱长春再看手中,哪里有钢刀,分明是一片朝笏,而三官之中,有一人正是手中空空,邱长春试着将身子向上一纵,轻飘飘已入云端,他将朝笏呈上,目送三官大帝驾云而去。至此,正如重阳真人仙去前预言的那样:

    石蟠溪边苦根尽,龙门飞上大丹成。

    此后,邱真人继续圆满功行,一路上留下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直至上天封神。

 

后记

 

   在封神会上,邱真人想到自己成道的艰辛,不禁为后人担忧,他悲心流露之下,俯伏玉阶,涕泪交流,向上帝奏言道:

   “后世修行学道的人,臣担心一万个人里也难选一人,要能忍饥受饿,忍辱受耻,有时衣不终身,食不终日,常常被人嫌厌,屡受凌辱,要经历千般苦处,臣恐怕天下后世修行悟道之人,不能受这般苦难,只有学道之名,而无学道之实,使臣无从化度,辜负吾皇荣封之恩。”

   一番话说得群仙默然,这时,大厅内走出一位星君,赤发、赤面、赤须、赤心随身,金盔、金甲、金砖、金鞭,足踏三五火车,能追风逐电,统领百万貔貅,降妖捉怪,纠察无私,人称铁面雷公,护法有感,共尊先天灵祖。灵祖听闻邱长春一席话,当即起了恻隐之心,大声说道:“邱长春,后世若有修行之人,学道之士,他有三分修持,我有七分感应,他有十分修持,我便随时照临,自有人办斋造供,不使他忍饥受寒。”好一个心慈威猛的灵祖,为护持发心的修行人,将一个千斤重担担在了肩头。

   邱真人,被封为天仙状元,紫府选仙,上品全真教主,神化明应主教真君。

   神仙,正是有着超越凡人的意志力与慈悲心,累积了超出常人的的善行和功德,才成就了比凡人更高的生命等级,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虽然看起来他们离我们并不近,但是,一切众生的心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从他们的光辉中找到自己的心。

    ——《道教之音》

 

邱祖为何被称为全真派戒学的集大成者 

    任宗权道长 

   全真戒学到祖师掌教时,开始走向兴盛。祖师可谓全真戒学集大成者,特别是由他创建的龙门律宗影响更是十分深远。 

   按《甘水仙源录·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记载:“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县人,世为显姓名族。金皇统八年生于栖霞之滨都乡。自幼敏而强记,博而高才……大定七年闻重阳祖师在宁海全真庵,即往师之……。祖师羽化,四人护丧之终南,庐墓三年,各任所适。师于西游凤翔,乞食于磻溪,战睡魔,除杂念,睡不沾席,一蓑一笠,日乞一食,虽寒暑不变,人呼为“蓑衣先生”,如是六年。大定二十年,师自磻溪迁居龙门山,养真七年……。” 

   邱处机祖师在全真道诸宗师中是受磨难最多,苦修时间最长,最讲究“真功内行”的,并不遗余力的致力于弘道。在当时社会各界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无论道学修养、佛学知识、文学造诣,还是社会交往,均已声名远播。姬志真撰的《长春真人成道碑》中提到:“闻其风者,梯山航海以来观;游其门者,步武抠衣而上问。声名籍甚,山斗具瞻。”所以说,邱处机祖师的戒学思想最具影响力和感染力。

   在祖师奉诏进京觐见金世宗时,邱处机祖师已经名扬天下了。当祖师向金世宗举荐邱处机祖师前,邱处机祖师便写了《进呈世宗皇帝》一诗,这很可能是由祖师转呈金世宗。王处一祖师进京两月后,邱处机祖师即奉诏赴京。从金世宗开始,邱处机祖师才真正意开始宣扬,以仁慈为核心的和平、保民的戒学思想。邱处机祖师让金世宗少思寡欲,任贤选能,减息爱民,得到世宗嘉许,并赐巾袍冠等。同年二月,邱祖即奉世宗之命主持万春节醮。

   当时,王处一祖师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弘扬教法的大任交由邱处机祖师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对于邱处机祖师光大全真道的愿望,其实从祖斯开始,祖师、祖师、王处一祖师等皆倾入了心血。在祖师的《丹阳真人神光灿·蒙师父训诲》中谈到:“邱刘谭马,四个小鲜。蒙师钓出深渊,到岸才方磨琢,取火搜烟餐柴,痛如割切,炼顽心,有似油煎……常忍辱处,无为清静谨谨修仙。”

   王重阳祖师以邱刘谭马四位祖师为衣钵传者,重点培养。马丹阳祖师与邱处机祖师感情最深,邱处机祖师的道学及丹功皆为马丹阳祖师代师传授。《金莲正宗记》言王重阳祖师羽化时以秘诀五篇付丹阳,令递相规益,且嘱曰:“汝等性命皆在丹阳。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处机所学一听丹阳,处玄,长真当管领之。”

    此四人掌教,依据王重阳祖师这次遗言,王重阳对祖师邱处机祖师最为器重。他立遗嘱时又叮嘱马刘谭祖师三人:“此子异日地位非常,必大开教门者”。所以,马刘谭祖师三人便倾心血培养、锻炼、扶植邱处机祖师。马丹阳祖师与邱处机祖师的道谊是最深厚的。马丹阳在《渐悟集·道友修庵》里便表露出这种情感:“邱与马,入道绝贪求,欲报师恩常念念,三年守服岂能休?何处好藏头?旧居址,深谢许同修。但愿我公同我志,同心同得做同流,同步访瀛洲。”长兄如父,这也是邱处机祖师对于马丹阳祖师十分敬重的原因。在邱处机祖师奉旨主持万春节醮后,又奉旨住持在京城北修全真道庵堂,他特将纯阳祖师、重阳祖师、丹阳祖师同塑奉祀之,彩绘供具,靡不精备。这足见邱处机祖师的苦心。正是马、刘、谭三位祖师以及王重阳祖师的倾心培养,邱处机祖师的戒学思想才会集大家于一身,并自成体系,光大全真戒学。邱处机祖师的戒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力宏“三乘之法”

  三乘之法本为王重阳祖师的戒学思想,在《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里王重阳谈到:“下乘者,如新生孩儿,中乘者如小儿坐地,上乘者,如小儿行走。若人通此三乘,便超三界。”

   邱处机祖师把王重阳祖师的“三乘之法”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使之更加切合实际,顾及各种层次不等之资智。他在《垂训文》中说:“法有三乘,遵依本教而行,量力而进,立志而守,苦志而修,方是出家人之正路也。夫上乘者,修真养性,苦志参玄,证虚无之妙道,发天地之正气,除尘世之冤愆。广行方便,大积阴功,只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然后身超三界,位列天仙。或跨鸾鹤而朝金阙,或驾彩凤而赴瑶池。千真恭敬,万圣护持,与天地同体,日月同明,岂不为出家人之大丈夫哉?夫中乘者,秉心演教,礼忏诵经,讽太上之法科,礼天尊之宝号,信心恳祷于圣前,虔诚斋戒于庙中。清静身心,阐扬大道,一念纯真,常存正法。运用灭度之时,自有善神拥护。或送皇宫,或生官府,或为君王而名登九五,或为卿相而位列三台。那时万民敬仰,四海投归,人中殊胜,岂不真乎?夫下乘者,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补路,戒杀放生,施茶舍药,以绝悭贪之意。或周济贫苦,低下为心,遵师敬友,接待往来,惜老怜贫。以待功行圆满,自有金童接引,转化为人,得生富贵之家,一生受用无穷,岂不快哉?”邱处机祖师三乘之法的戒学思想,一直到当代全真教内,仍具有神圣性。邱祖写的《垂训文》是为了勉励后学。是全真教徒必读必持之戒学经典,道教全真派还将其编入《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里日日讽诵,彻悟真谛。邱处机祖师的“三乘之法”,宣扬的是“仁慈”主义的宗教戒学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人民流漓失所,战火不断的现实社会里,自然深得人心。邱处机祖师的这种以仁慈为核心的和平主义戒学思想,经过其不懈的努力说教与传播,得到统治者之认可,可以说拯救了一代人,教育了万代人。

其二,以戒止杀,拯救生灵

    为了实现和平主义戒学理论的愿望,邱处机祖师便大应斋醮之风,追荐战争死难者们之亡灵。安慰生者,同时也表达其对战争之不满,对和平之向往。

   他四处为民设醮,不辞劳苦,亲自主醮,宣扬其思想。《磻溪集》记有如《登州修真观建黄箓醮》等诗词几十首。据《七真年谱》等全真道史料记载:“明昌三年,邱处机祖师在芝阳斋醮;明昌五年,在福山县斋醮;章宗承安四年喝章宗泰和二年,又先后两次在芝阳斋醮;泰和五年,在莱州斋醮;卫绍王大安元年,在胶西县斋醮;西觐途中,他见蒙古兵杀人如麻,斋醮祈求次数更多。西觐归至宣德州途中,醮于龙门川、朝元观、龙阳观、尉州三馆等地。每逢朔望,邱祖皆设拔幽荐亡的黄箓大醮。每有大醮,邱处机祖师不顾年迈,亲自登坛主醮。并劝统治者门令京官斋戒以待行礼。”

   邱处机祖师的这些活动不但得到当时官方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当时社会下层群众的积极响应与参与,扩大了全真道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影响,吸引了大批社会下层群众,从而使全真道信徒不断巨增。随着邱祖在社会上的声誉日高和影响不断扩大,金、宋王朝和成吉思汗创建的蒙古国均对他人品道学以及社会上的影响非常重视,都先后邀请。邱处机祖师耳闻目睹战乱中民生涂炭的悲惨情景,为救黎民于穷苦,实现全真道慈善救人的宗教愿望,他悲忿地说:“好生恶杀,教门所尚,化温厚之俗易,革杀戮之心难”。邱祖毅然决定不顾年事已高和路途遥远,应成吉思汗之请,北上劝其止杀戮以拯救生灵。面见成吉思汗后,邱祖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并劝成吉思汗戒色节欲,以养长寿,还建议成吉思汗选派精干的官员主政,提倡孝道,制止杀戮以治国安邦”。并说:“天道好生而恶杀,止杀保民,乃合天心。顺天者,天必眷佑,降福我家。况民无常怀,惟德是怀,民无常归,惟仁是归。若为子孙计,无如布德推恩,依仁由义,自然六合之大业可成,亿兆之洪基可保。”历史上将道教戒学用于治国化民并进而发扬广大者,唯邱处机祖师也。

其三,立观度人,创丛林制度

    全真道从刘处玄祖师到邱处机祖师时,开始把立观度人做为阐道宏法的首要之务。在承安二年,金章宗召刘处玄祖师赴阙时,问:“以玄旨,甚称章宗之意”。章宗便就礼部给观额,曰:“灵虚、太微、龙翔、集仙、妙真。明年三月得旨还山,大兴灵虚之缘……遂大兴灵虚观以光祖庭”。王处一祖师在金世宗二十八年,应世宗诏,便建修真观,得赐金书篆刻。

    邱处机祖师由西域东归途中向随行的门下讲道时,即把修建道观作为修行和济世度人的大事告诉门人:“须认真实行,今大兵之后,人民涂炭,居无室,行无食者,皆是也。立观度人,时不可失。此修行之先务,人人当铭记于心。”

    其实,道教在南北朝时已提出立观度人的思想,但那时住观者不尽是出家人,而且并未十分反对黄白之事以及蓄娶妻仆、饮食酒荤等行为。邱处机祖师立观度人,创立丛林体系,并建立严格的出家制度,制定精密的清规戒律。这时全真道教的宫观已分为两种体制。一为子孙庙,可以收徒并世代传袭,但不能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不得留单接众并安排挂单道友职务。丛林又称为十方丛林,这种体制,在南北朝时已有,称为常住。十方丛林有接法、传戒的权力,子孙庙是决不充许的。全真道士只有在子孙庙里出家三年后,其师恩准并预以冠巾,受三皈戒后,才可至丛林受三坛大戒。丛林是个大社会,而子孙庙是个小家庭。丛林为天下道士所共有,可以接纳各地道友挂单或长住。十方丛林执事及主持,皆由大众选举产生,有极强的民主性。

    其实十方丛林制是邱处机祖师戒律体系的主要载体,凡道士出家皆须到丛林受三坛大戒,才能称为全真道士。丛林可设方丈,传戒授律的方丈称大律师,故而全真道将其戒律学又称全真律宗。丛林制度的创立,给全真体制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十分重要条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