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东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18%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医学影像学考研方向及学校的就业率高及工资待遇 2018广东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18%

2018广东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4.18%

2024-06-24 2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流向、就业质量、就业趋势等情况。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57.14万人,除去因休学、结业、肆业等未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实际参加就业的毕业人数为54.26万人,其中研究生2.61万人、本科生24.96万人、专科生26.69万人。初次就业率为94.18%,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52%,本科生就业率为93.84%,专科生就业率为94.56%。

   超过8成的已就业毕业生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就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占据了行业流向的前三位,共吸纳约37%的已就业毕业生。

   平均初次就业月薪为4071元,增幅为10.48%,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为7693元,增幅为12.85%,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522元,增幅为10.99%,专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362元,增幅为9.36%。对目前就业单位满意度为93.43%。

   《报告》对2018年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薪酬情况、就业流向、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和就业创业主要措施等一一作了介绍。

毕业生就业率

2018年我省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本报告的就业率均指初次就业率,是以毕业生数(不含未取得毕业资格和境外生源毕业生)为计算基数,把已就业(含成功创业、灵活就业)、升学和出国的人数都计为就业人数,数据截至2018年9月1日。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生数*100%)为94.18%。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3.52%;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3.84%;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4.56%。

院校就业率概况

从院校初次就业率分布区间看,广东省143所普通高校(因4所研究生培养单位人数较少,不纳入此处统计)中,初次就业率在97%(含)至98%区间最多,有22所;其次是96%(含)至97%区间,有21所。就业率大于98%的院校11所。有17所院校就业率不足90%。

各学科、专业就业率

毕业研究生学科、专业就业率

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3.52%,比2017年增加了0.64个百分点。从学科就业率看,高于研究生平均初次就业率的学科有工学类、经济学类、农学类、管理学类和艺术学类等5个学科。其中工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5.60%;其次是经济学类,就业率为95.37%;第三是农学类,为94.53%。就业率相对较低的学科有法学、哲学类、和历史学类,分别为88.13%、 88.46%和89.25%。

从国家设置的标准专业看,就业率为100%的专业(毕业生人数在40及以上)有10个,属工科类的专业最多,有7个。

就业率低于80%的专业(毕业生人数在10以上)有13个,属法学类最多,有4个。就业率最低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型),为39.22%,其次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60.00%。

   在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是公共管理,为99.71%,其次是机械工程,为99.20%;最低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为84.91%,其次是内科学,为89.29%。人数较多的专业中,比全省研究生平均就业率低的还有肿瘤学、环境工程和临床医学。

本科毕业生学科、专业就业率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84%,比2017年减少了1.15个百分点。从学科就业率看,高于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的学科有教育学类、艺术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文学类和经济学类等6个学科。其中教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4.95%;其次是艺术学类,就业率为94.79%;第三是工学类,就业率为94.37%。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84.09%;其次是法学类,就业率为91.10%。

从国家设置的标准专业(毕业生人数在100以上)看,就业率最高的是机电技术教育,为99.11%;其次是特殊教育,为98.14%;第三是城乡规划,为97.99%。就业率最高前20名中,属工科类的专业最多,有10个。

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有麻醉学(71.00%)、轮机工程(83.27%)、医学影像学(83.82%)等。

在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是市场营销,为96.02%,其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95.67%;最低的是临床医学,为86.48%,其次是法学,为90.17%。人数较多的专业中,比全省本科生平均就业率高的专业有会计学(93.96%)、英语(94.02%)、国际经济与贸易(95.01%)等等;而法学(90.17%)、金融学(93.60%)、工商管理(93.59%)等专业则低于本科生平均水平。

专科毕业生专业大类、专业就业率

 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56%,比2017年减少了0.84个百分点。除了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外,其他专业大类均高于专科平均初次就业率。其中水利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8.26%;其次是生化与药品大类,就业率为97.72%;第三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就业率为97.24%。文化教育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92.45%;其次是医药卫生大类,就业率为92.95%;第三是土建大类,就业率为94.17%。

从国家设置的标准专业(毕业生人数在100以上)看,就业率为100%的有6个,分别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电梯维护与管理、游戏软件、物流工程技术、药物分析技术和宠物医学。

就业率最低的10个专业中,有7个专业属文化教育大类。最低的是物理教育,为80.20%;其次是数学教育,为81.08%;第三是现代教育技术,为84.56%。

在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为96.01%,其次是市场营销,为95.69%;最低的是英语教育,为88.19%,其次是语文教育,为89.63%。人数较多的专业中,比全省专科生平均就业率高的专业有会计(95.04%)、商务英语(94.94%)、会计电算化(95.68%)等等;而电子商务(94.08%)、计算机应用技术(94.00%)等专业则低于专科生平均水平。

未就业统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16〕13号),未就业毕业生分为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和暂不就业。待就业率=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数,暂不就业率=暂不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数。

201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人数为30686人,待就业率为5.66%。其中“求职中”人数最多,有30105人,占待就业人数的98.11%,其次是“拟参加公招考试”,有350人,占1.14%。

暂不就业人数为897人,暂不就业率为0.17%。其中192人无就业意愿,占暂不就业人数的21.40%,533人拟升学,占59.42%,172人拟出国出境,占19.18%。

薪  酬

2018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本报告的薪酬均指毕业生初次就业(不含升学、出国出境)时的月薪,月薪大于1000且小于50,000元才纳入统计样本。各院校获取毕业生薪酬数据信息主要来源于毕业生的三方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和就业调查)为4071元,其中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为7693元,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522元,专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362元。

区间分布

2018年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为3500元。从毕业生平均月薪分布区间看,3000-4000元区间的最多,占40.01%;其次是4000-5000元区间,占22.71%;第三是2000-3000元区间,占14.12%。

学科、专业薪酬

毕业研究生学科、专业薪酬

2018年毕业研究生的平均月薪为7693元。 其中,管理学类最高,为9420元;其次是工学类,为9007元;第三是理学类,为7783元。农学类相对偏低,为6006元。

从国家设置的标准专业(统计样本人数在10人及10人以上)看,平均月薪最高的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13167元,其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类),为12543元,第三是软件工程(085212),为12486元。在最高的前20位中,工学类最多,占14席,其次是理学类,占4席。 

   平均月薪相对较低的专业中,最低的是口腔临床医学,为4063元;其次是电气工程,为4693元。

在统计样本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月薪最高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类),为12543元,其次是工商管理,为12280元;最低的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为5365元,其次是肿瘤学,为6084元。就业人数较多的专业中,比全省研究生平均薪酬高的还有计算机技术(11919元)、电子与通信工程(10969元)、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类)(10062元)、光学工程(9524元)等等;而内科学(6178元)、外科学(6204元)、中药学(医学类)(6577元)等等专业则低于研究生平均水平。

本科毕业生学科、专业薪酬

本科的平均月薪为4522元。 其中,哲学类最高,为5578元;其次是教育学类,为4939元;第三是工学类,为4842元。相对较低的为农学类(4107元)、医学类(4258元)和管理学类(4311元)。

从国家设置的标准专业(统计样本在50人及50人以上)看,平均月薪最高的是信息安全,为8307元;其次是刑事科学技术,为6790元;第三是经济犯罪侦查,为6765元。

平均月薪相对较低的专业中,最低的是专业是机电技术教育,为3446元;其次是农学,为3464元;第三是植物保护,为3486元。

在统计样本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月薪最高的是软件工程,为6259元,其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5219元;最低的是会计学,为3982元,其次是物流管理,为4115元。就业人数较多的专业中,比全省本科生平均薪酬(4522元)高的还有汉语言文学(4554元)、金融学(4629元)等专业;而英语(4345元)、国际经济与贸易(4188元)、法学(4167元)等专业则低于本科生平均水平。

专科毕业生专业大类、专业薪酬

专科的平均月薪为3362元。 其中,交通运输大类最高,为3933元,其次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为3664元,第三是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为3620元。较低的为农林牧渔大类(3022元)和土建大类(3237元)。

从国家设置的标准专业(统计样本在50人及50人以上)看,平均月薪最高的是航空保安,为7246元,其次是空中乘务,为6331元,第三是航空会展,为5077元。

平均月薪相对较低的专业中,最低的是小学教育,为2446元,其次是地理教育,为2627元,第三是森林生态旅游,为2656元。

在统计样本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月薪最高的是软件技术,为3601元,其次是护理,为3496元;最低的是学前教育,为2826元,其次是会计电算化,为3091元。就业人数较多的专业中,比全省专科生平均薪酬(3362元)高的有商务英语(3449元)、电子商务(3381元)、计算机应用技术(3387元)等专业;而会计(3126元)、物流管理(3336元)、工商企业管理(3300元)等专业则低于专科生平均水平。

就业地区薪酬

2018年就业地区流向中,在广东省就业的平均月薪为4025元,在广东省外地区就业的平均月薪为4842元。

在广东省内就业地区中,平均月薪最高的是深圳市,为4600元,其次是广州市,为4154元。较低的分别是揭阳市(3233元)、汕尾市(3236元)。

在广东省外地区中,平均月薪最高的是北京市,为6039元,其次是上海市,为5705元,第三是湖北省,为5282元。

就业行业薪酬

2018年行业大类流向中,平均月薪最高的是金融业,为4739元,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4658元。较低的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3450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637元)。

从行业中类平均月薪看,最高的是烟草制造业,为5193元,其次是货币金融服务,为5150元,第三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4816元。

毕业生就业流向

就业单位类型流向

2018年毕业生中,有73.22%到企业单位就业,比2017年减少2.35个百分点;12.75%到机关、部队、党群及政法系统单位和事业单位就业,比2017年增加0.43个百分点。有7.02%选择升学和出国,比2017年增加0.91个百分点。

在就业单位类型小类,到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分别有27.71万人和4.43万人,占毕业生的51.07%和8.17%。

就业地区流向

毕业生就业地区(就业地区流向的统计不含出国出境、升学的毕业生)中,在广东省就业的占已就业毕业生的94.37%。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地级市,共吸纳39.08万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82.65%,其中到广州市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16.9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35.81%;其次是深圳市,有8.24万人,占17.43%;第三是佛山市,有4.15万人,占8.77%。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分别吸纳6.14%、3.89%、1.69%的已就业毕业生。

到广东省外地区就业的有2.66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5.63%,约有一半的外省生源毕业生选择留粤就业。外省地区中,到北京市就业的最多,有3015人,占到外省地区就业毕业生的11.32%;其次是上海市,有2827人,占10.61%;第三是浙江省,占7.38%。

2018年毕业生中,有10513人选择出国出境深造或就业,占毕业生数的1.94%。出国出境到英国的最多,占出国出境人数的27.91%;第二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占22.51%;第三是美国,占14.41%。

就业行业流向

从行业大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共20个行业大类,96个行业中类。行业流向的统计不含出国出境、升学的毕业生)看,制造业是毕业生就业最集中的行业,有7.30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15.43%;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5.44万人,占11.51%;第三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有4.86万人,占10.27%。

从行业中类看,教育是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中类,有4.77万人;其次是商务服务业,有4.76万人;第三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3.50万人。

职业类型流向

从就业职业类型大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划分,共有8个职业大类,66个职业中类,414个职业小类。职业流向的统计不含出国出境、升学的毕业生)看,从事最多的职业类型是专业技术人员,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52.61%,其次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20.21%,第三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18.12%。 

从职业中类看,工程技术人员比例最大,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16.17%,其次是行政办公人员,占14.55%,第三是其他商业、服务业人员,占8.72%。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毕业生就业总量仍然较大

从近5年的毕业生规模看,我省实际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保持不断上升的态势,规模逐年扩大,从2014年的45.95万增加到2018年的54.26万,平均每年约增长4%。2019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预计有57.21万人(数据来源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数据截至2018年10月25日),加上往年未就业和外省来粤求职毕业生,就业总量巨大,形势依然严峻。

从2019届毕业生就业心态摸底情况看(数据来源于《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18年6月至8月,共发出30万份调查问卷,回收25万份有效问卷,覆盖全省所有学历层次和学科专业),2019届毕业生对自己能否满意就业的信心程度选择“一般”和“不太有信心”的学生分别占45.11%和11.57%,“很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分别占11.21%、28.66%。大部分毕业生感觉就业压力较大。

初次就业率保持稳定在较高水平

广东省委、省政府在中央坚强领导下,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目标要求、任务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近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首位,为高校毕业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近5年的就业率看,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4%和96%区间浮动,稳定保持在94%以上。

从2801家进广东校园招聘2019届毕业生的企业需求人数(数据源于《2018-2019年企业招聘调查问卷情况》,我们于8月初面向广东省内用人单位发放了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情况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801份)看,参与调查的各企业类型的招聘计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部分企业表示对经济发展前景依然有信心,招聘计划暂未受影响。预计2019年广东省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人数相比2018年会有所增加,但由于毕业生就业总量巨大,经济下行压力大,2019年就业形势仍需保持乐观谨慎的态度。 

各学科人才需求冷热不均

从近5年来各学科平均就业情况(近五年平均就业率等于近五年来就业总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平均月薪等于近五年统计样本总薪酬除以总的样本人数)看,研究生的管理学类、工学类、经济学类一直是用人单位的“香饽饽”,人才需求旺盛,就业率和月薪均在各学科前列,而哲学类、历史学类、教育学类等学科的需求偏淡,就业率和月薪均相对较低。

综合毕业研究生和本科生情况看,各学历层次的工科类毕业生普遍存在“好就业、就好业”的情况;艺术学类毕业生在本科阶段较受欢迎,而研究生阶段则相对受到冷落;管理学类毕业生就业机会较多,工资待遇则受学历因素影响较大;法学类、历史学类就业机会及待遇相对较少;理学类、经济学类、文学类、医学类及农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受学历因素影响较小。

就业薪酬逐年提高

我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月薪逐年不断提高,从2014年的2890元到2018年的4071元,增加了40.87%,每年约以8.94%速度增长。

粤港澳大湾区成毕业生就业地区首选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开通,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吸纳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2018年大湾区共接收了39.08万名广东应届毕业生,占全省已就业毕业生的82.65%。近年来大湾区的毕业生流向比例呈现上升态势,已成为广东省最重要的人才聚集地。

从2019年毕业生理想就业地区(多选题)调查(数据来源于《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18年6月至8月,共发出30万份调查问卷,回收25万份有效问卷,覆盖全省所有学历层次和学科专业)看,63.51%的毕业生有意向在广州就业,其次是深圳,有46.24%。较少毕业生选择粤东西北地区和外省地区就业。预计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仍是广东省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首选地区。

行业流向凸显经济发展特点

近年来广东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从近5年毕业生就业数据来看,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流向契合了广东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调整。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毕业生逐渐转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制造业仍是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但比例逐年下降,已经由2014年的20.73%下降到2018年的15.43%,减少了5.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毕业生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互联网+”发展较为成熟的服务业行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比2014年分别增加了2.19、1.44、2.28及2.83个百分点。

img86865.png

《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全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