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北极虾生产商推荐:北极清水公司(Clearwater)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极虾科普 加拿大北极虾生产商推荐:北极清水公司(Clearwater)

加拿大北极虾生产商推荐:北极清水公司(Clearwater)

2024-04-26 13: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极清水公司LOGO2021年1月,加拿大食品企业Premium Brands Holdings斥资10亿加元(7.9亿美元),与加拿大东海岸原住民联盟(First Nations)联合收购北极清水(Clearwater Seafoods)全部股份,一举成为当时加拿大最大的海产生产企业。

北极清水:卓越的海鲜,负责任的选择

北极清水公司在2012年完成了所有核心产品的MSC认证,这些产品包括:加拿大北极虾、加拿大东部近海龙虾、阿根廷带子(扇贝)、加拿大东部近海大带子(大扇贝)、北极贝和新斯科舍雪蟹。公司的主要海产捕捞海产区域:西北大西洋渔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规范和管理最好的渔场之一。

北极清水公司所有的核心产品都完成了MSC可持续认证

北极清水公司5Kg装熟冻加拿大北极虾外包装上的MSC标识

北极清水公司的北极虾虾仁产品也获得了MSC认证

北极清水公司加拿大北极虾捕捞区

北极清水公司,与丹麦Ocean Seafood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清水海洋虾业合资公司(Clearwater Ocean Prawn Venture),负责该公司的北极虾捕捞、加工和销售业务。该公司旗下有两条大型的北极虾渔船:大西洋企业号(Atlantic Enterprise)号和海洋大虾号(Ocean Prawn)。

北极清水公司大型北极虾捕捞渔船大西洋企业号

大西洋企业号于2002年在挪威建造,全长70.5米,宽16米,船舶重量3457吨。是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大型远洋捕虾船,船上装备有先进的北极虾加工生产线。

北极清水公司大型北极虾捕捞渔船海洋大虾号

而海洋大虾号在1985年建造于丹麦,全长74.4米,宽15.6米,净重3751吨,是一艘非常有历史沉淀的一艘北极虾捕捞船。她的名字继承于一艘建于1978年的捕捞船“海洋大虾号”,当初那艘船比现在这艘略小,但在当时,是最棒的一艘远洋捕捞船。

加拿大北极虾外包装上的Ocean Seafood和Clearwater标识

北极清水公司的捕捞船队安装了先进的栖息地制图工具、捕鱼器具和地理定位系统,可确保只在最有利的特定区域捕捞,而不进入敏感栖息地。我们的岸上管理人员、政府监管部门甚至 公众都可以通过船只监控系统 24 小时追踪我们的捕鱼活动,作业完全透明化。

北极清水公司包产品装箱的侧面有详细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捕捞区域等信息。

直击疫情下的北极虾捕捞船:大西洋企业号

加拿大北极虾是非常安全营养的健康海鲜,是目前最安全的进口海鲜之一,捕捞加工作业比中加两国官方安全标准还要严苛。加拿大北极虾捕捞渔船的船东们,一直在采取严格措施来保护船员免受新冠病毒感染,船员登船前都需要通过医疗人员的筛查,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并通过核酸检测,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才能登船进行作业。到目前为止,所有北极虾捕捞渔船上,还没有任何船员感染新冠病毒。

以北极清水公司的北极虾捕捞船大西洋企业号(Atlantic Enterprise)为例:船员们在渔船上工作期间,船员们的健康在前期一直处于监测之下,包括体温检测、在无法保持社交距离的场所佩戴口罩、双手经常消毒等。渔船上所有区域,安排指定的船员清洗和消毒,在人流密集区域每天安排多次消杀。

北极虾捕捞出水后,会被分级、蒸煮、冷冻和包装,这些流程都是在高度自动化的渔船上进行的。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只有短短18分钟时间。在每一个捕捞航次期间,渔船上的加工设备每天都需要清洁和消杀4-5次。根据捕捞和蒸煮的时间,每隔1-2天还会进行一次深度消杀。

大西洋企业号上,清洁消毒工作总是在进行中

对于新冠病毒防控,北极清水公司特别关注船员的健康,船员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使用洗手液、消毒剂进行自我消杀。为每位船员准备的口罩数量没有限制,船上所有设施表面都要定期消毒擦拭。

大西洋企业号的船员都自觉地使用消毒液

北极清水公司也十分注意水产加工厂的消杀

随着大西洋企业号完成捕捞作业,回到纽芬兰北方的港口圣安东尼(St.Anthony),这里不仅是偶尔出现的北极熊的家,北极清水公司的北极虾加工厂也坐落在这里,捕捞上来的北极虾会送到这里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该工厂有200名员工,其生产过程同样非常的严格,其产品通过了BRCGS认证,平均每年能加工550万磅北极虾。

北极清水5KG装熟冻加拿大北极虾

转载声明

本文授权转载自加拿大北极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