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北岸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湄港新城崛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岸经济开发区姚丽玉简历 湄洲湾北岸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湄港新城崛起

湄洲湾北岸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湄港新城崛起

2024-07-05 05: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布局的煤港电一体项目  近年来,地处福建沿海中部的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抢抓发展机遇,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港口立区、工贸兴区”发展战略,先后引进了中铁、国投、国电、省交控、金鹰、碧桂园、长盛等一大批国企、外企及民企在北岸投资建设100多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这些举措有效地支撑起了港、产、城的联动融合发展,为推动新城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辖山亭、忠门、东埔三个镇,海域面积达12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7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15公里,是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提到的全国四大深水良港之一,可建成万吨级散货码头59个,设计年吞吐能力2.7亿吨。东吴港区(含东吴作业区和罗屿作业区)规划码头泊位44个,已竣工4个,开工建设15个,开展前期工作25个,泊位码头连片开发。  北岸经济开发区是经国家发改委、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承珠三角、接长三角、临台湾岛,距台中港仅72海里,是海上运输航线的重要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庇护神妈祖的发祥地。由于区位优势凸显,港口资源丰富,北岸开发区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十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  那么,北岸经济开发区是如何实现港、产、城的有机融合,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呢?港口建设引领发展  初冬的罗屿作业区,港口建设一片火热。该作业区自2012年4月动工以来,罗屿岛,这个原本以捕鱼、海产品养殖为业的小渔村,如今正变身成为临港产业开发腹地和大宗散货转运服务的“输血大心脏”。罗屿岛规划建设15个5万吨至40万吨级大中型干散货泊位,形成深水码头岸线长4189米,陆域面积467万平方米,综合通过能力可达1.17亿吨。这将是海西港口群中最大的矿石散货中转基地,以及中西部省份原材料、产成品的重要出海通道。截至10月底,罗屿作业区的9号、10号泊位工程已完成投资约7亿元,占总投资的42%。后方的物流园区工程完成投资约4.3亿元,占投资估算的51.8%。该作业区计划在“十三五”初期形成码头年货物吞吐能力达1050万吨。  由福建八方港口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东吴港区东1#、2#泊位码头于2012年建成并试运营,2013年正式开通国际航行船舶航运,当年货运吞吐量即达500多万吨,2014年则突破了千万吨大关。  位于东吴作业区的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基地是国家“北煤南运”战略的重大支撑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1.75亿元,设计年吞吐量1500万吨,建设7万吨级、10万吨级卸船泊位各一个,以及后方堆场等相应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正在加快设备调试,力争尽快投入运营。  大交通支撑大港口,北岸开发区近年来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形成“一高三铁四纵五横”的集输运大交通体系。2013年12月,贯通运营的湄洲湾港口铁路东吴段,连接向莆铁路,成为江西、湖南等中部省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开启了“港铁联运”新引擎,推动东吴港区东1#、东2#泊位码头煤炭吞吐量成倍增长。同时,直达国投湄洲湾煤炭基地、罗屿作业区的湄洲湾港口铁路国投段、罗屿段正在加快建设步伐,将于2016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实现港铁联运的无缝对接。  作为出海口,东吴港区“鸡了港”开港于宋代,与海峡东岸的鹿了港(今台湾鹿港)相对,都是古代的著名港口,历史上曾商贸盛行,海船聚泊城下。清代初期,由于“截界迁民”,港口荒废。而今,千年古港又迎来了新机遇,再造升级扬帆起航!产业转型延伸链条  近年来,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大力实施东吴临港产业园优化提升工程,按照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及时调整了临港产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了食品加工业、电力能源业、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其中,食品加工业重点对接和润集团莆田粮油物流贸易与粮油食品精深加工项目、中粮集团食品加工项目、三林集团五洲食品粮油产业园项目及其他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食品加工类等项目,并延伸产业链,开发生产休闲、旅游、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纸箱包装、冠盖包装、物流运输、贸易储备等产业发展,并进而形成特色食品产业的集聚发展群。电力能源业重点强力推进湄洲湾第二发电厂项目、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三期工程、国投湄洲湾火电厂三期项目、哈纳斯LNG接收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形成煤电、燃气、风电布局合理、联动发展的电力能源基地。商贸物流业依托港区配套物流园建设,建成大型的粮食集散基地和农产品(000061,股吧)交易、煤炭交易中转、铁矿石集散基地,构建以物流大通道和以港口、物流园区、物流基地为重要节点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文化旅游产业以妈祖文化旅游为主导,港口旅游、工业旅游为补充,形成北岸特色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生动局面。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筑平台,积极推动产港融合发展。  在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项目现场,笔者看到1000多名工人正在建筑群上加紧施工。该项目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湄洲湾投资建设国投煤炭基地之后的又一力作。该项目将依托已建成的煤炭码头和储运基地,打造煤港电一体化重要能源基地。项目总投资68亿元,建设两台1000MW(10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将于2016年底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达100亿千瓦时,每年可贡献44亿元产值,创税超7亿元。鉴于该项目发展后劲足的优势,开发区在强力推进第二发电厂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火电厂三期前期工作,全力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电力供应中心,实现产业与港口 “同频共振”。  位于东吴临港产业园的赛得利(福建)差别化纤维项目占2000亩,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为612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5%,建设有四条生产线,于2014年实现竣工达产后即实现年工业产值17.5亿元。这是开发区依托港口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临港产业的一个缩影。港城联动 城以港兴  港口优势驱动临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带动城市崛起的“强引擎”。北岸开发区坚持港城互动,以规划为引领,拓展港城融合发展新空间,形成了“东城西港”、“一园三城”的发展格局。即开发区东面作为人口聚焦区、第三产业集中区和旅游区建设滨海宜居新城;西面布局港口、码头和临港产业等,作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和“发动机”。“一园”指的是西面临港产业聚焦的东吴临港产业园,“三城”指的是构成东面城市框架的妈祖城、大地城和北江新城。  高起点规划建设中的妈祖城由莆田市政府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近25亿合作开发基础设施项目,近期核心区面积5.68平方公里。妈祖城背倚妈祖诞生地天后祖祠,与对岸的湄洲妈祖祖庙隔海相望,三面环山,面朝大海,海中有城,城中有海。独特的妈祖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全国房地产十强企业之一的碧桂园集团率先入驻,打造了碧桂园·浪琴湾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于2014年10月19日开盘,当天劲销10个亿,成交超过1700套,创下莆田市住宅开盘销量冠军,在福建楼市堪称奇迹。今年11月,广州派美尔体育有限公司水上世界及五星级酒店项目落户妈祖城,规划建设水上乐园、音乐沙滩、大型机动游戏等娱乐设施项目,一座集商、住、游、娱等一体的滨海花园正在海西崛起。  占地约1954亩的大地城已完成土地收储,正着手概念性规划设计。占地约6000余亩的北江新城启动项目罗屿新城安置区主体工程已封顶,正在快速推进配套路网、学校、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以妈祖城、大地城、北江新城为切入点,形成三城联动,连点成片趋势,配套“一高三铁四纵五横”的交通运输体系拉开城市框架。  在旅游支柱产业方面,开发区依托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故居、妈祖城、妈祖阁、莆禧古城和工业企业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滨海旅游、工业旅游等。同时,借助产业集聚的力量,发展货代、法律、保险、报关、咨询等港口服务业和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着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北岸开发区作为“莆商”精英中的重要摇篮,目前已有近8万的北岸籍儿女在全国各地经商,并不断向中东、非洲、南美等国际市场进军。其中,仅木材经营创办的企业有近7000家,年交易额近4000亿元,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民间资本相当雄厚。开发区积极推动民资回归工程,参与总部经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助推家乡经济发展。  2007年,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固投2亿元、财政总收入1.66亿元。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7亿元,是2007年的3倍;完成固投217亿元,是2007年的109倍;完成财政总收入6.38亿元,是2007年的3.8倍。2015年,开发区预计完成固投263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6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现稳中有进。  当前,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全区上下正深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谋划开发区“十三五”规划,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善作善成的作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