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划建设035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宋木构建筑 北京规划建设035

北京规划建设035

2023-08-11 18: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平面呈曲尺形,一层夯土台体南部有5室,北部有2室,周边绕回廊。二层中部矗立起两层楼的主殿屋,西部有2室,东南角有1室,东北部呈转角敞厅,除敞厅外,均绕以回廊;台面南部留出宽大的露台。上下层各室主要用作居室、浴室。各层排列灵活,形体高低错落有致。宫殿的西观与东观之间有飞阁复道相连。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平面复原图(图片来源于《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立面复原图(图片来源于《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纵、横剖面复原图(图片来源于《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复原透视图(图片来源于《建筑学考古论文集》)

汉长安南郊的礼制建筑

西汉末年,长安南郊的明堂辟雍和宗庙遗址仍然采用春秋战国时高台建筑的做法,也许当时还没有可以解决大空间建筑的技术方法。西汉“辟雍”建筑遗址,建造于元始四年,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它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坛庙,外围方院,四面正中有两层的门楼,院外环绕圆形水沟,院内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夯土圆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遗址。汉代高台建筑的木构成分增加,形成了多层、大体量木构建筑的雏形,但此时的木架构尚未完全脱离夯土结构,形成独立的架构体系。

西汉长安南郊礼制建筑辟雍遗址中心建筑实测平面图(《中国古代建筑史》)

西汉长安南郊礼制建筑辟雍遗址及中心建筑复原鸟瞰图(《中国古代建筑史》)

高台建筑的出现及发展

高台的出现可追溯到奴隶社会后期。到了封建社会,台类建筑以其通风防潮,接纳阳光好,居住安全等优点迎合了早期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需要,发展很快,到了秦汉,由于木构架建筑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制砖水平的逐步提高,为高台建筑达到鼎盛时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唐代建筑规模宏大 规划严整,建筑群处理日渐成熟,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砖石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唐代的建筑不像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周围架木结构的建造方法,如大明宫麟德殿。麟德殿仍有三面为夯土墙,有依赖夯土结构的意向。殿平面面阔11间,进深17间,柱网布置为满堂柱式,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规模宏大,约为现存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的三倍。大殿两侧还有楼阁相辅,形成一座体型复杂的殿宇。麟德殿的规模在中国宫殿建筑中可属前列,表明我国木构建筑在唐代已经解决了大跨度、大体量等技术问题,并且走向模数化,有了定型的趋势。

唐麟德殿复原想象图

北宋统一黄河流域以南地区,终结了五代十国分裂的战乱局面。宋代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木架结构采用模数制,北宋《营造法式》“材”为造屋的标准,木架建筑的用材按照尺寸分为大小八等,建筑用“材”确定后,会有“料”与之配套。建筑群的组合方面,提倡加强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从而衬托主体建筑。

宋代以后,筑台遗风依然历历可见,不少著名古典园林中也都有因景或对景而建的台,尤其是两宋、明清的园林营造中,台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造景要素仍被广泛构建。宋司马光的“独乐园”中就建有“见山台”:“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独乐园记》)。但值得一提的是,台类建筑并未就此没落,元明时期,它又复兴起来,像元大都的城墙和城门,还有北京的著名的坛庙建筑大都兴建于这个时候。京城“中南海”中有 “瀛台”,依临北海公园的团城,名虽为城,实则是一座小巧精致的圆形城台,台高4.6米,周长276米。它原本是一座水中小岛,元代时被开拓为一座圆台,称“瀛洲”,并在其上建仪天殿。

高台建筑消失的原因

工程技术的进步

高台建筑消失的第一个原因是工程技术的进步,不用体积巨大的夯土台,也能建起宏伟的宫室,营造受命于天的神圣感。

台榭建筑的基本特点是以阶梯形土台为中心,逐层架立木构房屋。台榭建筑是大体量的夯土台体与小体量的木构廊屋的结合体。高台建筑其实是古人在技术水平达不到的情况下营建的大体量建筑的一种产物,当技术水平提高了,人们能够用木构的柱梁营造高大的、内部空间更灵活的大体量建筑以后,高台建筑自然而然的就被抛弃了。所以大明宫含元殿虽然有高大的台基,但这栋建筑并不能被称为是“高台建筑”。

都城选址对高台建筑消失的影响

从《史记·高祖本纪第八》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汉高祖在平定项羽称帝后,先定都洛阳,而后听从娄敬、张良的“入都关中”建议,暂都栎阳,此时是高祖五年五月,高祖七年二月“至长安。长乐宫成”。在新王朝建立后建都迁都的紧迫形势下,自当应首先修建皇帝的居住和朝政之所,即作为皇宫和政治中心的长乐宫,而后又增未央宫,东阙和北阙是宫殿门前的望楼,武库是储存兵器之处,太仓是储存谷物粮食之所,满足了皇宫的物资需要和安全需求。

汉承秦制。汉初长安城所修的的长乐宫和未央宫以秦的离宫为基础。“秦咸阳城以渭水为轴心,南北扩展,是没有环绕咸阳城的城墙的,从雍城到咸阳,秦国都城一直采用了一种‘非城郭制’的格局,并对汉代国都的城市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秦汉之后的中国首都已经不再是一个贵族领地的核心,而是统治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基地,皇帝不可能靠少数私人卫士控制天下,很难想象皇帝可以靠宫殿要塞固守待援。所以,即使新首都的面积远远超出了商周王城,皇帝还是下令修建首都城墙,而且要修的比以前所有的城墙更高大坚固。

城墙取代了高台建筑的两个主要功能:防御、防洪,而且由于凿井、运河、运输技术的进步,首都可以远离自然河流得到供水,洪水概率很低,高台建筑不再有实际的使用价值。等到木结构建筑足够高大,也能营造神圣感,高台建筑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都城选址与水系的关系

审美情趣和规划设计思想的影响——以故宫中轴线上空间的起承转合为例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中轴对称是故宫建筑群的基调,故宫的轴线有以下三个特点。

强调中轴对称的布局

故宫的中轴与城市中轴重合,可见其重要地位。主轴线上的建筑遵循严格对称原则,两侧次轴线上的建筑大致对称且灵活变通,其体量和形制都衬托中轴建筑的地位,以显示居中为尊。

院落的运用和空间对比

古人以建筑围合成院,形成闭合的空间,若干院落的组合布置形成了疏密有致的建筑群落,各个院落空间尺度的变化对比可以产生不同的氛围。故宫从大清门到太和殿约1700米的轴线上先后通过五道门和六个闭合空间。

进入大清门后为狭长逼仄的千步廊空间,冗长的走廊过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正前方矗立着天安门城楼,前方的汉白玉金水河桥与洁白的华表、石狮鲜明地衬托出暗红的门楼基座。

天安门端门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视野随之收敛。穿过端门即为午门,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纵深封闭的空间更显得午门肃杀压抑。午门与太和门之间是横向的广庭,空间舒展开阔。经过太和门进入殿前广场,迎面是巍峨的太和殿,显示其凌驾一切的气势。

建筑形体和尺度的对比

故宫的主体建筑尺度很大,次要建筑则台基高度逐级下降,尺度缩小。建筑形式的对比主要是屋顶形式和开间数。开间数最高为11,次之为7、5和3开间。明清宫殿的屋顶形式并不丰富,制度较为刻板,但各殿的高低错落起伏开阖富于变化,这就是设计师的规划智慧了。

台在后世建筑中的应用

台基

台基单独看是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子,与建筑物结合时,它就是建筑物的底座。台基的四面全部为砖石砌筑,里面大多填土,表面也铺墁砖石,坚固结实,形体大多比较方正。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建筑都筑有台基,而且越是等级高的建筑,台基也越高大。

对于台基形制规定比较清楚的,凭借目前资料看当为宋代和清代,宋代编撰有《营造法式》,清代有《工程做法则例》,两者均是由官方颁布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建筑工程专著。

如清代规定:公候以下,三品以上者,所居房屋的台基高二尺;四品以下和普通士、民,所居房屋的台基高一尺。

普通台基构成(《中国古建筑图解》)

更高级的台基——须弥座

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其多数由汉白玉或琉璃等垒砌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束腰上刻椀花结带文,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须弥座形制及发展演变

须弥座最直观形象为三段式,上下端部凸出,中间部分略往里凹进。在中国一千多年的演化过程中,其形制经过了由“简”至“繁”再至“简”的历程,纹样装饰经历了由少至多的演变。从东汉至隋朝,其断面轮廓都较为简单,上下线道为方角层层支出,无线脚。唐时须弥座形制上下枋叠涩层增多,外轮廓逐渐复杂,束腰处以小立柱分格,装饰纹样逐渐增多。

束腰雕刻的须弥座

部分雕刻的须弥座

全雕刻的须弥座

束腰处的椀花结带纹

宋代须弥座形制成熟并走向程式化。北宋大匠李诫编纂官式建筑专辑《营造法式》,明确记载了须弥座垒砌制度。

元时须弥座逐渐走向简练,突出柱子、壶门之应用,延续宋壶门之形,省去仰莲砖、束腰砖、合莲砖;增加较多附件。

明清须弥座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其一,形制趋简但装饰细腻丰富,常见于皇家园林及官式建筑中;其二,形制多样,打破须弥座传统规制,装饰或繁或简,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广泛出现于民间私人宅邸、私家庄园中。

须弥座的实例——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初,平面北墙呈圆形,南墙呈方形,为天圆地方之意。有墙垣两重,垣内遍植柏树。内垣也是北圆南方,主要建筑都集中于此,南有郊天的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雩祭的祈年殿和皇乾殿。

天坛总平面图

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称祈谷坛,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修缮后,易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在很多有天坛出现的画面中,都以祈年殿为主,它立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各层都有石栏、望柱围绕,具有排水功能的台基螭首造型别具一格,上层为龙,中为凤,下为云,均采用浮雕手法,栩栩如生。

祈年殿从台基至殿顶呈逐渐收缩之势,稳固庄重,设计精巧。其殿庭地面,比院外地面高4米有余,加之三层台基,使祈年殿高出垣外地平10米以上;这个高度,令人们在穿过茂密的参天古柏之后,身处此地,顿觉超然于苍翠的林海之上,颇有超凡出尘、与天接近的感觉。这就是祈年殿台基为其营造出的静谧肃穆气氛,台上所见,唯有苍穹与林海。

祈年殿外观

圜丘坛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由坚硬耐久的艾叶青铺设,其上没有建筑,更没有屋顶,换句话说,天穹便是屋顶,这也是他设计意境的表现,祭天时,皇帝可以与天直接对话,没有阻隔。

圜丘坛建筑与其他祭坛一样,讲究阴阳五行学说,因为天代表阳,所以圜丘坛所用数字均为阳数(奇数),且多与9有关。圜丘坛由三层汉白玉基座、复杂的象征性数字组成一个与天对话的神圣场所,拥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和无穷的创造力。

须弥座的实例——故宫三大殿的台基

北京城的故宫里,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是整个故宫的重点,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三大殿的前面有两段作为序幕的布局,上文中已有提及。第一段,由天安门经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这里一道弧形的金水河,和河上五道白石桥,在黄瓦红墙的气氛中,北望太和门的雄劲,这个环境适当地给三殿做了心理准备。

太和、中和、保和三座殿是前后排列着同立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工字形白石殿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称“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台上列铜鼎等。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

故宫三大殿平面图

高台的前世与今生

从字面上来理解“高台建筑”并不科学。故宫太和殿坐落在八米的高台之上,但它不能被称为“高台建筑”,原因在于“高台建筑”并不等于“坐落在高台之上的建筑”,而是指中央夯土周围木廊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

我们的祖先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夯土技术,但是用纯木构架营造大空间的技术直到隋唐时期才成熟。在隋唐以前,如果需要建造一栋体量很大的建筑,就必须凭借夯土。试想一下如果在金字塔每层建造上一圈围廊,把里面遮住,就建造出一个从外观上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有着无数层屋檐的宏伟建筑,但实际上这建筑只有每层外面那一圈才是真实的建筑空间,实用性并不佳,只是外表宏伟而已。

对于建筑物的台基而言,高大的台基的确可以通过体量来突出建筑物的雄伟。但这种表现方法从宋代开始出现了变化,群体建筑组合手法的进步使得主体建筑不再单纯通过追求高大来体现其恢弘,而是通过纵深方向轴线的延伸与建筑的大小组合来衬托主要建筑地位。如北京故宫,从大清门开始一直到太和殿将近两公里的距离里,古人通过改变一系列建筑空间的开合,最终凸显了太和殿的威严。

中国的古代建筑无论是群体还是单体,其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是趋向缩小的,或许是木材的短缺导致了建筑规模的缩小,或许一个体系的发展总是从蓬勃到繁荣,再从繁荣到繁缛,又或许比起单纯而巨大的夯土台基,漫长且富于开合变化的前导空间能更好地衬托主体建筑的沉稳与体量。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一种事物的消亡不是绝对的灭绝,而总是以一种更高级、更适应生产力的方式出现。大量针对高台建筑的描绘集中在春秋战国至秦汉魏晋,但自隋唐以后,那股“高台热”已然散去。然而中国人始终没有忘记“高”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台的身影仍然存在于后世的中国建筑之中。

参考文献

1 余添. 礼制视角下的成都城选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 彭兴,冰河.须弥座在明清皇家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11(07):42-46.

3 宋军.从燕下都高台建筑看中国人的台文化[J].华夏文化,2014(03):35-37.

4 卢亚东. 秦宫殿建筑形制与技术特点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5 林大岵.春秋时期的高台建筑章华台[J].兰台世界,2014(15):135-136.

6 徐丽娟. 中国古代都城自然适应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

7 汤菲.浅析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几个主要特征[J].绿色科技,2014(01):73-75.

8 李海群,王倩.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缘起[J].黑河学刊,2013(02):51-53.

9 李静. 北京皇家建筑中的台[D].北京林业大学,2012.

10 柳华.从西汉定都长安看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问题[J].沧桑,2012(01):22-23.

11 范艳辉,赵晓峰,句建国.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文化寓意[J].华中建筑,2011,29(07):174-176.

12 申珺. 河南古代高台建筑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3 魏丽丽. 中国高台建筑[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4 周学鹰.汉代高台建筑技术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6(04):66-72.

15 于德源.中国古代高台建筑出现之缘起及演变[J].首都博物馆丛刊,2001(00):1-11.

16 黄展岳.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的位置及其有关问题[J].考古,1960(09):53-58+52.

17 黄展岳,张建民.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学发掘简报[J].考古,1960(07):36-39+73+8.

作者单位:欧阳一星,北京林业大学;王健,北京北林生态田园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原文发表于《北京规划建设》杂志2018年第4期。

cityif获授权微信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