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松美术馆地铁路线怎么走 参观服务

参观服务

2024-06-01 0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预约须知

一、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17:00闭馆),周一例行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每日预约人数为6000人,额满为止。观众需提前在中国美术馆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凭第二代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实名预约。年满60周岁老年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现役(退役)军人凭军官证、士兵证、军校学员证、退役军人优待证,可在中国美术馆预约安检口直接登记入馆。

三、目前仅可通过中国美术馆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根据当日预约剩余数量,观众可在现场携有效证件登记、通过安检入馆。

四、每人每天可预约参观1次(可在9:00-16:00两次进馆),提前或错过预约时段者,谢绝入场。

五、观众入馆时,需配合工作人员接受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预约码查验,建议参观全程佩戴口罩。

六、观众须在预约时间段到馆参观,如无法按时入馆参观,可于参观当日15:00点前在预约系统申请取消参观。逾期未能取消,系统将自动默认该账号爽约1次,累计3次爽约的账号,将在90天内不能预约。

安全检查须知

一、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根据北京市和公安部门相关要求,请自觉接受安全检查,理解并听从安检人员的提示引导,站在安全线以外排队等候,依次接受安全检查。

二、如果安检门报警,安检人员将使用手持金属探测器进行复检,请自觉取出可疑物品,并接受安全检查。

三、乘坐轮椅、安装假肢或拄拐的人士,孕妇,安装心脏起搏器的观众,请您提前告知安检人员,在现场服务人员的引导下,采取徒手探摸和直观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人身、轮椅、拐杖等进行检查后方可入馆。

四、请勿携带下列易燃易爆危险品进馆:

(一)枪支、军用或警用械具类(执行任务的军、警除外)及上述物品的仿制品。

(二)爆炸物品类,包括弹药、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制品及上述物品的仿制品。

(三)管制刀具,包括匕首、三棱刀(含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以及其他类似的单刃、双刃等。

(四)管制刀具以外的利器、钝器,包括菜刀、餐刀、5cm以上的水果刀、工艺品刀、剪刀、钢(铁)锉、斧子、锤子等利器、钝器。

(五)酒精、汽油、煤油、柴油、打火机、电子烟、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六)毒害性物品(汞、剧毒农药等)腐蚀性物品(盐酸、硫酸等)放射性物品(钴60、钚239、铀235等)。

(七)液体类物品(如软、硬包装的饮料制品、摩丝、洗发水、杀蚊雾剂等)。

(八)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禁止将违反国家法律的政治、宗教宣传品以及商业印刷品、行业宣传品带入场馆。

(九)除上述物品以外,安检人员认为有可能影响参观或展品安全的其他物品。

五、为了保障观众及展品的安全,对于不配合安检的人员,安检人员有权拒绝其入馆,必要时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文明参观须知

一、预约成功的观众,凭手机预约码在预约通道口安检入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如临时变更,本馆将通过官方网站等平台,以公告或短信方式告知。

二、酗酒者、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

三、儿童、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精神异常者、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须由监护人或看护人陪护入馆,监护人或看护人必须对上述人员进馆后的一切行为负责。

四、安检进馆后,请将随身携带包裹寄存在馆内前台,当日17:00前须将寄存物品取走;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如有遗失,本馆不予负责。

五、参观者应自觉遵守参观秩序,服从工作人员引导,维护安静、有序、文明参观环境。请勿大声喧哗,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状态。遇馆内举办重大活动,请自觉服从馆内工作人员引导的路线参观。

六、馆内严禁吸烟,请勿丢弃杂物,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七、馆内严禁躺卧、追跑打闹、推搡、玩耍。严禁占用消防通道、挪动消防设施。

八、未经允许,展厅内请勿摄像、直播。允许拍照的展品,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禁止使用自拍杆和三脚架。

九、展厅内严禁翻越围挡、触摸展品,严禁攀爬雕塑作品,请自觉爱护展览和服务设施。如造成展品或相关设施损坏,须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展厅内禁止饮食。如需要,请在本馆院内东侧综合服务区内饮食。

十一、未经批准,禁止在本馆开展讲学、表演、采访、摄录等活动。禁止以本馆任何形式的背景和设施做商业营利的宣传、拍照录像等行为。

十二、馆内谢绝使用老年代步车、儿童滑板车,如需轮椅服务请联系前台工作人员。

十三、遇有突发事件时,不要惊慌,应自觉服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到指定安全位置。

十四、违反本须知规定的,馆内工作人员有权责令停止,视情劝令离馆;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的,视情报110处理,依法追究行为人相应法律责任。

中国美术馆享有以上须知最终解释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