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进、出站客流量最大的前十名站台,快看看有你常经过的地铁站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地铁最拥挤的 北京地铁进、出站客流量最大的前十名站台,快看看有你常经过的地铁站吗?

北京地铁进、出站客流量最大的前十名站台,快看看有你常经过的地铁站吗?

2024-06-30 2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 读

  近期,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全面梳理了过去一年北京交通发展的情况:公共交通方面北京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公交一码通特大城市、公布北京地铁进出站客流量最大的前十名站台;道路交通方面北京新能源车保有量超41万辆,去年中心城区道路拥堵指数属“轻度拥堵”。

  过去一年,北京市交通整体运行状况如何? 关于市民的交通出行有哪些重要数据?今天(13日)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1039治堵大家谈”系列节目邀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浙汐、梁晓红为您解读。

  △《一路畅通》节目正在直播

  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道路

  拥堵指数属“轻度拥堵”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出行量有所降低,中心城区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为5.07,相较于2019年的5.48降低了7.48%,处于“轻度拥堵”级别,意味着道路整体运行情况好于2019年。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浙汐今天做客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治堵大家谈”节目时透露:

  根据新近发布的《202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从环路看,去年北京道路交通指数呈现由核心区向外围逐渐降低的特征,二环内指数最高,达5.85,五环外仅有3.31。

  同时,相较于2019年,2020年不同环线区域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指数同比2019年均有所下降,其中,降幅最大为二环内区域,年平均道路交通指数5.85,同比2019年6.60降低11.36%。

  从区来看,西城区较中心城区其他五区道路交通情况稍差,指数为6.06,处于“中度拥堵”,石景山交通运行表现良好,交通指数为4.02,低于中心城区水平的20.7%。

  相较于2019年,中心城区中的六个区交通指数均有下降,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东城区,自2019年的6.31下降至2020年的5.57,下降幅度达11.8%。

  △《202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截图

  2020年,全市早高峰时段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在环线及联络线进城方向,其中以北二环安定门桥至积水潭桥东向西方向为代表的二环路、西三环六里桥至紫竹桥南向北方向的三环路、北四环安慧桥至北辰桥东向西方向为代表的的四环路、北五环北苑桥至上清桥东向西方向为代表的的五环路及京通快速路远通桥至高碑店桥进城方向为代表的联络线拥堵情况较为突出。

  2020年全市晚高峰时段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在环线及联络线出城方向,城北部拥堵情况较显著。如北二环鼓楼桥至雍和宫桥西向东方向、北三环安华桥至安贞桥西向东方向、北四环望和桥至四元桥西向东方向、北五环林萃东桥至上清桥东向西方向及京通快速路四惠桥至高碑店桥出城方向。

  △《202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截图

  中心城区慢行比例近五年最高

  2020年,受疫情影响,民众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出。在出行结构方面,出行者始青睐个体化出行方式,机动车及慢行比例有所提高。以机动车为例,2020年,机动车出行占比从2019年的22.6%提高到了2020年的24.3%,增加了1.7个百分点。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梁晓红今天做客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治堵大家谈”节目时介绍:

  在出行目的方面,根据2020年居民出行入户调查,中心城区通勤类出行占出行总量比例为47.4%,较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外出活动的减少和线上活动的增加导致生活类出行占比较2019年出现下滑,约占出行总量的52.6%,较2019年减少0.3个百分点。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休闲娱乐健身出行,较2019年减少4.3%。

  另一方面,民众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及慢行环境的逐步改善,使得自行车和步行出行占比有所提升,自行车出行占比15.5%,较2019年增加3.4个百分点;步行出行占比31.2%,较2019年增加1个百分点。

  △《202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截图

  2020年北京市完成378公里慢行系统综合治理,完成对两广路、安乐林路、三里屯路、北苑路等道路步行道、自行车道改造整治。截至2020年底,公共自行车车辆规模12.9万辆,共享单车规模为84.4万辆。

  △《202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截图

  公交地铁客运量降幅超四成

  2020年,北京城市客运总量大幅下降,公共汽 (电)车及地铁客运总量下降幅度均超40%。

  从具体数据来看,去年城市客运共运送乘客52.6亿人次,同比减少37.4%。其中,公共汽(电)车20.6亿人次,同比下降42.2%;轨道交通22.94亿人次,同比下降42.1%;公共汽(电)车及地铁客运总量43.54亿人次,同比下降42.1%;出租客运1.74亿人次,同比下降47.4%;市郊铁路0.01亿人次,同比减少60.0%,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和公共自行车骑行量达到7.3亿人次,同比上涨35.2%。

  去年,新开通亦庄T1线、16号线中段和房山线北延段,新增里程28公里,全市地铁运营线路达24条,运营里程达727公里。

  报告分析指出,轨道交通和公共汽(电)车依然是城市客运主力。受疫情影响,以轨道交通和公共汽(电)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客运量显著下降,个体化出行量出现上涨。

  14条地铁线

  20次缩短发车间隔

  去年北京地铁拥挤程度降低,典型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全市地铁线路站间拥挤度基本处于“舒适”级别。不过仍有部分线路早高峰进城方向整体拥挤情况较为突出,15号线下行、4号线上行车厢拥挤情况最突出,有超过35%的站间拥挤度大于0.9。

  2020年共有1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先后20次缩短发车间隔,高峰时段运力提升最大达67%。全网共有10条线路最小发车间隔在2分钟以内,其中1号线、10号线的最小发车间隔最短,均为1分45秒;全网平均正点率达到99.97%,14号线(西段)和16号线正点率为100%。

  △资料图

  北京成为国内首个实现

  公交一码通特大城市

  2020年,北京城市交通各个系统的智能化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市民出行越来越智能。地面公交领域,实现了一码通乘,乘客使用北京公交APP就可刷码乘坐北京地面公交1500余条常规地面公交线路以及轨道交通线路,北京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公共交通一码通的特大城市。

  △资料图

  北京地铁进、出站客流量最大

  前10名站台

  报告还分析了2020年轨道交通工作日早高峰的进出站量和换乘量情况。

  进站量最大的前10个站分别为天通苑北站、天通苑站、沙河站、宋家庄站、霍营站、回龙观站、十里河站、回龙观东大街站、立水桥站及物资学院路站。

  出站量最大的前10个站分别为西二旗站、朝阳门站、丰台科技园站、西直门站、国贸站、复兴门站、阜成门站、大望路站、东单站及西单站。换乘量最大的前10个站分别为宋家庄站、郭公庄站、西直门站、呼家楼站、惠新西街南口站、西二旗站、六里桥站、海淀黄庄站、金台路站以及望京站。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杨洋、李莉、 曹僖 、王瑶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