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雨中故宫如何排水?揭开传言:“故宫600年不积水”是真的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发洪水视频大全 大暴雨中故宫如何排水?揭开传言:“故宫600年不积水”是真的吗?

大暴雨中故宫如何排水?揭开传言:“故宫600年不积水”是真的吗?

2024-06-24 20: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京津冀6小时降水图

北京此次超强降水,

也带来了极高的灾害风险。

截至8月1日6时,

已造成11人遇难,

其中2人在抢险救灾中因公殉职;

另有27人失联,

其中4人因抢险救灾失联。

连续强降雨,

也给北京故宫造成了一些影响。

日前,

有网络短视频显示了

故宫博物院慈宁宫暴雨时积水的画面,

对故宫的排水系统功能提出质疑。

在北京罕见的暴雨天气中,

故宫的排水系统处于怎样的状态?,

是否出现了视频中的严重积水?

故宫沿用了600多年的排水系统,

是怎样工作的呢?

有传言说“故宫600年不积水”,

是真的吗?

一起来看

↓↓↓

▲2023年7月31日,故宫内金水河。

图片来源:新华社

故宫是否出现了“严重积水”?

7月22日的降水,是故宫博物院今年入夏以来遭遇的第一场强降水。“经过巡视,开放区域有一处严重积水,位于慈宁宫院落西侧,由于雨强较大,短时间内积水达到17厘米,我们通过人工排水等措施,雨后积水迅速排出;8处轻度积水,最大水深6厘米,在雨后半小时内完全排出。”故宫博物院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表示,针对这场降雨造成的积水,故宫博物院已经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检查,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预案,对全院所有区域进行地毯式巡视、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明清两代都会在每年三月,打开暗沟进行清淤,目前故宫每年春夏秋进行三次清淤,清淤的次数并不少。

此次慈宁宫出现积水,并不是现代科技清淤不行,而是工作人员在暗沟里发现了只有现代社会才有的产物:塑料瓶、塑料袋,还有毛巾,甚至衣物,这些东西堵住了暗沟的排水。疏通后,目前已经排水顺畅。

▲2023年7月31日,雨中故宫。图片来源:新华社

故宫排水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据悉,自然灾害中水灾一直是古建筑需要重点应对的风险,水灾也是北京地区出现频率较高而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自古以来北京的城市和古建筑群都设计有防洪排涝系统,紫禁城也不例外。

目前,故宫拥有相互独立的两套排水系统,其中,故宫市政污水系统建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为了保障故宫博物院对观众开放后如厕问题等,经专业规划设计、上级单位审核审批后建设;而雨水排水仍然沿用古雨水系统排放至金水河内。

紫禁城的雨水排水是一个复杂体系。院落一般中间高边上低,北高南低,将院落的水通过钱眼儿导入暗沟内或是排到院落两侧的明沟之中,明沟遇到台基和建筑就从其下开石券洞,使水流过,明沟暗沟沟通各个宫殿院落,最终将水导入金水河中,汇入城市河道。排水沟渠,纵横交错,如同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干沟仿佛主动脉,高可过人,末端水沟高度犹如毛细血管,高度13-40厘米不等。

▲雨中故宫。人民网记者 刘微摄

故宫排水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整体地势北高南低

北京城北面是燕山,

东边是渤海,

整个地形北高南低,

因此水向东南流。

紫禁城的地面也顺应了北京的地理环境,

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的走势,

并且还有一定的坡度。

紫禁城北门,

也就是神武门地平标高达到四十六米,

而南门午门地平标高则为四十四米,

竖向地平高差约两米。

这样的地理环境,

为故宫内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即使出现积水,

也可以快速排除。

中间高、两边低的“甬道”

在故宫的中轴线上,

有一条南北向的御路,

东西六宫等院落,

中间也都有南北向的甬道。

这些御路、甬道,

都有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

形成一条中间凸出的“脊背”。

▲©纪录片《故宫100》

下雨时,

雨水会从院落中间流向两侧,

然后顺地面坡度,

流入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

名副其实的“水龙头”

下雨天的故宫有一个著名的“景观”

—— “千龙吐水”

所谓千龙

其实是指各宫殿台基上的排水装置

——螭(chī)首

“螭”,传说龙之第九子

嘴大,肚子能盛水,是古代的一种神兽。

由于故宫大殿台基较高,其上又有栏杆环绕

雨天台基上便会形成内渠

渠内的水经由望柱下方流入螭首

再由螭首口中孔洞排出

形成“千龙吐水”盛况

▲©纪录片《故宫100》

明暗“勾结”的纵横沟渠

雨水从螭首“口中”流出,

进入石槽沟。

除了大殿前螭首下面的这些石槽沟,

各庭院屋檐下也都遍布着这种地面上的沟,

被统称作“明沟”。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雨水落入到这些明沟后,

会顺着沟槽一路通过入水口,

而“掉进钱眼”。

落入“钱眼”的雨水,

汇入地下各种暗渠内。

为了加强蓄水能力,

工匠又挖掘了一条护城河,

即便积水全部排入河道,

护城河的水位也仅仅升高一米,

丝毫不会影响都城。

内外结合不惧暴雨

流入到各种沟渠的雨水,

经过支线汇入干线,

最后汇总于内金水河。

“内金水河”是指金水河流经紫禁城内的一段,

是故宫内排水系统的主干线。

汇入内金水河的雨水,

蜿蜒曲折围着故宫大殿流至水闸处,

最终排到外金水河。

▲故宫水系示意图

那么,“故宫600年不积水”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真的。

明代前后共276年,北京有水灾的年份有104年。清代入关后的268年中,水灾年有128年。

虽然北京城和古建筑群都设计有防洪排涝系统,但在历史文献中经常发现,故宫整个区域出现屋面漏雨、墙垣倒塌,还有院落积水这样的一些记载。

比如:《明英宗实录》记载: 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师霖雨,九门城垣塌决者甚多。

嘉靖二十五年(1546)六月二十五日,北京城遭遇大洪水冲击。时人郎瑛在其著作《七修类稿》中写道:“北京连雨,西山水发,涌入都城数尺,房屋多倒没,死者无算,直入皇城。”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洪水“直入皇城”

时尚城市研究院

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三十二年(1604)、万历三十五年(1607),北京多次暴雨成灾,万历三十五这次水灾“二百余年所未数见”。

万历三十五年(1607)闰六月,北京连日大雨,整座北京城变成泽国,紫禁城也不例外。朱国桢《涌幢小品》中记载: “京邸高敞之地水入二三尺,各衙门内皆成巨浸,九衢平陆成江,洼者深至丈余,官民庐舍倾塌及人民淹溺不可数计,内外城垣倾塌二百余丈,甚至大内紫金城亦坍坏四十余丈……至雨晴三日以后,正阳、宣武二城门内外,犹然奔涛汹涌,舆马不得前,城垣不可渡,诚近世未有之变也。”

▲朱国桢《涌幢小品》关于紫禁城城墙被雨水泡垮的记载

图源:时尚城市研究院

清代嘉庆年间也有类似的记载: “辛酉(嘉庆六年,1801)六月,京城水灾,为从来所未见。自朔至十日,倾盆大雨不问昼夜。城内外墙屋坍塌,伤人甚众。至十五后复大雨连日,民居房舍无不透漏者。闻宫殿皆漏,以毡裹之。昆明湖水闸撤去二板矣。上自园入内,各部司堂皆无立足地。特旨命大臣十数员分路查灾。无舟可汛,坐簸篓渡去”。后来嘉庆发的一道谕旨也说:“自六月朔日大雨五昼夜,宫门水深数尺,屋宇倾圮者不可以数计。”

光绪十一年的阴历四月,从东华门到西华门这一带积水“数尺不等”。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六十一年不遇的暴雨,连续下了两天,整个北京城变成了一片汪洋。

……

由史料记载可知,北京城的历史上,每年七月,经常会有大暴雨,这个时候也会出现紫禁城被淹,甚至城墙倒塌的状况。

▲雨中故宫 人民网记者 刘微 摄

文|综合自北京日报 北京皇城故事 遛北京

时尚城市研究院 科普中国 网络

图|新华社 人民网 时尚城市研究院 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点击往期原创

霸国 |晋阳古城 . 中国庞贝 |祆神楼

云冈石窟佛眼回归 |平陆商代方鼎 往事

徐显秀 蓝宝金戒 . 赫拉克勒斯 |大康通宝. 皇后 悲剧

羊舌上的晋国 | 发现 倗国 | 芮国虎妈 | 韩国劲弩之哀

63号墓秘密 | 三孔布和刺客高渐离 | 虞国:昏君黄昏

山西古代壁画 | 眩晕的山西古琉璃 | 《金瓶梅》与山西

山西珐华 |南涅水石刻 . 民间原力

蝴蝶结与太山唐代金棺 | 清凉寺玉器:暴力时代

海昏侯的黄昏 |土司王朝:太原青年雄心

刖人守囿:燕子奴隶 | 寂静鸣条岗 :驯龙者宿命

箭响马到陆浑戎 | 唐晋 | 凤凰陨落:宗师顾炎武

山西浑源彝器往事 |五台山 金淳化元宝与大宋秘密

错金鸟篆铜戈 . 妖姬传奇|嵌玉琉璃带钩 .魏文侯之叹

粟特人 .葡萄酒|锦囊 . 波斯银币 | 大月氏人 . 造玻璃术

少林 . 资寿罗汉 | 契丹秘藏 . 应县木塔 | 巨碑沉陷 . 武则天

山西青铜名剑之一:干将今安在,少虡何煌煌

山西青铜名剑之二:晋吴铸铜兵,火焰生冷霜

山西青铜名剑之三:季子挂剑处,王侯尽北望

最后的戎狄:崛起清水河的战国第八雄成失落王国

最 后的戎狄:太行铁血孤狼中山国的征服与被征服

最后的戎狄:一脚踏出的大墓宝库和中山国的灭亡

请按下面指纹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