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六环,你比五环多一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六环面积多大 啊!六环,你比五环多一环

啊!六环,你比五环多一环

2024-06-03 19: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啊~五环

你比四环多一环

啊~五环

你比六环少一环

终于有一天

你会修到七环

修到七环怎么办

你比五环多两环

——《五环之歌》

从空中俯瞰北京,其空间规划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由一个个的同心圆组成。而这自内向外增加的条条环路,也分别标志着北京近几十年城市扩张的步幅。二环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贴行护城河经过内城九门,基本勾勒出北京老城区的边界。三环路于80年代打通,其北线的亚运村,东线的国贸商圈标志着北京改革开放时期的迅猛发展。四环路从90年代开始,经过十年建设,于2001年连成完整环线,而这十年也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开始,四环沿线众多商品住宅拔地而起,北京在面积外扩的同时,大量人口也随之向周边移动。五环路于2003年11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全程98.58公里。六环路全长187.6公里,2009年9月12日全线贯通。而伴随着五环与六环的建成,住房成本的急剧攀升、交通成本的相对降低促使北京人口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居住区域进一步外移。

北京六环简图

2015年5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北京人口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环线人口分布情况。数据显示,北京人口分布沿环路圈层向外拓展,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从常住人口来看,二环内常住人口最少,为148.1万人;而五环到六环常住人口最多,达到580.2万人;六环外常住人口次之,达517.7万。相加可见,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也就是说,北京有一半人住在五环以外。

而外来常住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其中有65%的外来常住人口住在四环至六环间。而五环到六环之间更是集中了43.8%的外来人口。也就是说,将近半数的“北漂”,居住在五环到六环之间。

五环到六环:夹缝中的城市

北京五环与六环之间的面积达到1600平方公里(根据Google Earth自测)包括了众多原来的村落。这些“城中村”的形成,缘于城市拓展过程中将旧有村落包括在新的城市版图之中。据学者分析,北京“摊大饼”式的扩张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城市建设跟着环路走,总是环路沿线的城市建设最先起步,再填满环路之间的部分。这种城市发展的无序,使得日后在北京城各个方向上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些城中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分布在环路等主要干道沿线。”而资本为了规避拆迁而“征地不征村”“代拆不拆村”,导致村落在城市规划中遗留,并且严重缺乏配套的公共建设。从有益的方面来看,城中村“填补了城市发展中的功能空白,成为流动人口与失地村民的生存发展保障”,部分村落如丰台“浙江村”服装集散地,海淀八家村电子垃圾回收基地等更成为北京新的产业据点。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成“病灶”的城中村,政府又受到诸多矛盾冲突的限制,缺乏有效管理。主要困难包括“城乡两不管”的二元管理体制,北京市政府对于众多国有单位占地无管理权限,还有流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全国性问题,以及流动人口强大的地缘亲缘纽带,等等。

“城中村”

五环到六环,这一城市边缘地带,被德国建筑学家和城市理论家托马斯·西韦特(Thomas Sieverts)称之为“夹缝城市”, 他认为,这种夹缝城市完全不同于城市环境,充满一个个分散无序的“岛”,并快速成为21世纪的决定性景观。这一景观已经出现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超大城市里,地理学家戴维·德拉卡克斯-史密斯对新德里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研究表明:“延展的大都市区域……代表了一种城市和乡村发展的联合,其中城乡差别被模糊为城市沿交通道路延展,绕过或围绕着随后就地发生功能和作用变化的小镇或村庄。”北京五六环之间的城乡结合区,那些星罗棋布的城中村,成为少数本地农民和大量外来人口在大城市的栖居地。圆明园画家村、798、宋庄、草场地、东村等成为北漂艺术家的精神家园。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

北漂艺术家的贫民窟视角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是一个针对北京5~6环间的村落进行的艺术家调查项目。项目发起者是二楼出版机构的李一凡、葛非、葛磊和满宇几位学者和艺术家。在这一项目的介绍中有一张北京的地图,醒目圈出的五环与六环围合出了一个辽阔的环状地带。介绍语中说:“北京的5~6环之间,是一个非常宽广的地带,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城郊。这里的许多村庄,除原住民外,还聚居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但对于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这里又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据发起者葛非的介绍:“二楼出版机构邀请艺术家参与此项目,选择此区域内的一个村庄,以艺术家的方式,独立或与当地人合作对此村庄的某一方面展开一次调查。调查的方式、主题皆无限制。但要求所有的参与者能够在这个村庄至少生活10天时间,每天至少8个小时,每个小时能够传回一张带有地点信息的手机定位图片。”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展览海报

“整个项目从2014年9月启动,2015年7月结束,共有40人(组)参加。参与者包括画家、摄影师、建筑师、导演、作家等。他们调查的内容涵盖卫生/环境、居民/生态、生活/就业、两性/身份、教育/文娱、规划/历史等几类,形成了几百万字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最后,由策展人崔灿灿在花家地单向空间书店进行了展览,展览海报图上40个绿点就是展开调查的地点,艺术家的名字和具体村庄名字标注在旁边。这次调查涉及五六环间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一些著名村落如皮村、北四村管庄、松兰堡等,只有两个区域没有涉及,一个是北京正西边,因为石景山区已经城市化,只有社区没有村庄。东南是亦庄开发区,没有人对此进行调查。

展览现场的图片

在这些艺术家的笔下与镜头中,五环六环之间的北京,是一个肮脏、凌乱的地方,生活在那里的人,是一群为了生活挣扎、失去尊严的人。在40份调查中,有人住进了北四村五百元一个月的恩施公寓亲身体验;有艺术家用作品“开馒头铺李某的一天”将馒头铺小老板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记录下来;有对皮村打工博物馆馆长的访谈;有的描述了韩家川村“血脉构成的湖北装修大军”;有的深入了西黄村的“小东莞”。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中国青年报》引用策展人崔灿灿的话说,“城市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么光鲜,那些不那么光鲜的东西都被迁到了五环外”。《新京报》的文章则说:“五环在北京是划分城区和郊区的一条界线。它同时也像是一个隐喻,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把文明划在了五环内,把城市化的“残渣”划在了五环外。”五环与六环之间,被描绘记录成了贫民窟一般的城市阴暗地带。

新左翼公共知识分子与都市文化研究学者迈克·戴维斯在《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一书中预测了地球的未来:“未来的城市,不是像早期都市学家们所想象的那样,由玻璃和钢筋构成,而更多地由粗糙的砖头、稻草、回收塑料、水泥块和废木头所构成。不是光彩炫目直达天堂的城市,21世纪的大多数城市全部在泥泞之中,被污染、粪便和腐烂所包围。”正如他这本书的标题所提出的,我们子孙生活的地方将是一个“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联合国人类居住规划署将贫民窟(slum)定义为“以低标准和贫穷为基本特征之高密度人口聚居区”,其当下范畴包括发展中地区城市中的大量临时居所。在《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贫民窟”与“棚户区”“非正规住区”“低收入社区”等术语往往可以互换使用。2003年,联合国人居署出版了一份历史报告《贫民窟的挑战》,认为贫民窟在世界上分布的密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而预计到了2030年,全球将有约20亿人口沦为贫民窟居民。

巴西里约的贫民窟

贫民窟的存在,是对空间不平等、空间不正义的直接诠释。大卫·哈维很认同艾利斯·马瑞恩·杨(Iris Marion Young)归纳的压迫的五种形式——剥削、边缘化、无权力、文化帝国主义和暴力。大卫·哈维认为,空间压迫主要表现为贫民阶层生存空间被剥夺,弱势群体空间边缘化,暴力驱逐等。在纽约、伦敦、巴黎、北京,所有这些全球化大都市都有不同形式的贫民聚集区。大城市的繁华吸引着移民来淘金和寻梦,而高昂的生活成本却把他们滞留在了城市的外围。

贫民窟存在于大城市边缘,或许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的边缘,但却是社会、经济、文化意义上的边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马修斯·戈登(Mathews Gordon)于2013年出版了《世界中心的贫民窟——香港重庆大厦》一书。重庆大厦在地理上位于世界经贸中心香港最热闹的市中心——尖沙咀弥顿道,然而却是一个各色人种出没、违法乱象丛生的贫民窟。斑驳脱落的墙体、窗户上散乱悬挂的衣物、深不见底的阴暗楼道,以及门口三三两两的异族面孔,让重庆大厦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戈登将这里的景象定义为“低端全球化”。而正因为贫民窟与光明都市近在咫尺的对比,才更凸显其生存状况的恶劣。王家卫的《重庆森林》里有一幕,林青霞在重庆大厦中奔跑,慌乱的脚步、五颜六色的纱丽、倾斜摇动的镜头就是对贫民窟紧张焦虑的生活、五方杂处的人群、不安定的状态的最好素描。

《重庆森林》剧照

道格·桑德斯用“落脚城市”(arrival city)来定义由外来移民构成的城市边缘地区。他在《落脚城市》中说:“这片由乡村移民在城市里构成的飞地,位于我们的视线边缘,存在于旅游地图之外,已成为这个世界下一阶段发展的场景,充满了勤奋与希望的动力,惨遭暴力与死亡的打击,备受漠视与误解的压抑。世界各地的落脚城市正在创造着历史,但这些历史却普遍遭到忽视。”为了让这片地区从“不可见”变得“可见”,在“五环比六环多一环”计划的作品中,艺术家往往采取了极端的视角。他们将视线聚焦于厕所、垃圾堆等最脏最臭最见不得人的都市阴暗角落:杂乱的棚户区、堆满工业废料的小山、住户破旧的室内陈设、在垃圾与污水间穿行的摊贩和孩童……

摘自《从五环到六环:北京城市边缘空间及其艺术再现》

作者郑以然,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讲师

图片源自网络

《文化研究(第26辑)(2016年·秋)》

陶东风 执行主编 周宪 主编

胡疆锋 周计武 副主编

标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