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实体空间变化与历史地名保护的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二环内游玩的地方有哪些 论城市实体空间变化与历史地名保护的关系

论城市实体空间变化与历史地名保护的关系

2023-04-07 1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本文对近20年来北京二环以内地区历史地名消失的程度以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发现城市实体空间变化是历史地名消失的主要原因,但城市实体空间变化不是历史地名变化的充分条件。本文最后提出延续城市历史地名文化的三点建议:第一,城市实体空间的建设没有改变原来中地名所指示的空间的“点、线、面”形状时,原来的历史地名必须保留。第二,由于实体建设改变历史地名指示的空间的“点、线、面”形状的,要求实体开发建设者在设计方案中,将原来的历史地名的“专名部”以可见形式体现出来。第三,在变更城市历史地名的前期,应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从而确定成为当地“地方性”组成部分的历史地名并给予保留。

关键词:北京地名;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实体空间

城市实体是指各种城市设施,以非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型景观,这些城市设施和景观的分布范围和空间结构就是城市实体空间。在城市的历史地名中,许多地名专名部包含实体空间要素,例如王府井大街、南线阁胡同这两个地名专名部中的井、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实体空间变化了,以之命名的地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力求探究的是,历史地名消失与实体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当实体要素消失后,原来地名是否还可以继续表述实体所在的物理空间?历史地名有没有保留的必要?哪些历史地名应该保留?如何保留?

实体空间变化是历史地名消失的主要原因

北京二环以内地区覆盖着元大都、明清古城和民国北平的主要部分。这一区域是北京历史风貌最突出的地区,这里许多地名是历经元明清三代形成和保留下来的,拥有丰富的历史地名。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北京城区建设蓬勃开展,因此该区域也成为北京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矛盾突出的地区。

根据1986年出版的《北京市街巷名称录》上北京城区地图,以及2005年出版的《北京城市地图集》,结合实地调查,笔者统计出北京旧城范围内各个街道辖区近20多年来历史地名的消失率及历史地名消失主要原因。除了个别地点在地名管理方面的更名以外,北京旧城的历史地名消失都是与城市实体空间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经统计发现与历史地名消失有关的实体空间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居住区建设(主要包括危旧房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商业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居住区和商业设施建设是大部分历史地名消失率大于15%的街道历史地名消失的主要原因。

实体空间变化是历史地名消失的非充分条件

实体空间的变化导致了历史地名的消失和新地名的出现。但是历史地名消失的强度与实体空间变化的强度并不是对应的,一些地区的实体空间变化了,但历史地名却没有消失。例如西城区的辟才胡同和东城区的东四十条在道路改建中都加宽了,但地名却保留下来了。这些例子说明,在城市实体空间要素变化之后,以之命名的历史地名可以不变。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实体空间要素变化了,而以之名的历史地名可以不变化?这要从地名的功能上解释。

地名的基本功能是帮助人们认知空间。当实体要素消失后,地名是否还可以继续表述实体所在的物理空间呢?地名从空间上可以分为点、线、面三类,表示地点的地名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高速路上起点三元桥;表示线的地名如鼓楼西大街;表示面的地名如白石桥(它表示的是北京动物园以西的一片地区)。在三个例子中,地名都以实体要素作为命名依据。但是从地名的基本功能上分析,只要实体要素的变化不影响它的代表的点、线、面在空间上的识别,就不影响地名的继续存在。例如王府井原来是一个点状实体要素,民国时期人们以之命名王府井大街,它是一个线状地名。虽然井已不复存在,但是人们要辨认的是线状地物,因此不会出现空间辨认的混淆。前面提到辟才胡同、东四十条的例子,这两处地名也都是线状地名,拓宽后并不影响人们对线要素的空间辨别,所以实体空间变化后,如果不改变历史地名,不会影响这些地名的基本功能。

随着地名使用时间的增长,地名演化成为历史地名,这时地名的延伸功能——“作为地方性(placeness)的建构要素”逐渐显现出来。城市社会文化空间的差异性是源于城市不同地方具有各自的地方性。地方性是在空间生产中被建构的,空间生产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实体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述和表述的空间。历史地名涉及了空间的表述、表述的空间这两个部分,是地方性的构成要素之一。没有表述的空间不是地方(place),因为空间没有了意义;没有对应空间的表述也不是地方,因为它不能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物理空间上。因此,历史地名的消失可能导致地方性的消弭,历史地名涉及地方的特定意义并且是始终贯穿在地方中的东西,并且建立在地方性之上。地方性属于意识形态文化,按照文化学大师克虏伯的观点,意识形态文化具有超机体(super-organic)性质,可以脱离地表实体空间存在。所以当城市实体空间要素消失或变化后,当初以之命名的地名依然可以存在下来。例如,北京东城区海运仓是明清漕运粮食之仓廪所在地,始建于明英宗时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后漕运废止,该地区仓廒逐渐为民居替代。海运仓这个历史地名显然脱离了实体而保留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它原来是“面状”地名,现在依然是面状地名,保留它并不影响人们的空间认知;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地名背后这段厚重的历史被这里的居民作为小区的文化之根。2001年启动的海运仓危改小区规划和建设,依然沿用海运仓这个地名,并以牌坊、石舫凉亭等景观将这些历史文化凝固下来,从而加强了小区的地方性。

结论与建议

在分析近20年来北京二环以内地区由于实体空间的变化与历史地名消失的关系时,笔者发现虽然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实体空间变化是必然发生的,但这种变化不一定造成历史地名的变化。保护城市历史地名与实体空间的建设彼此不一定矛盾。为此,笔者为城市地名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凡是城市实体空间的建设没有改变原来中地名所指示的空间的“点、线、面”形状时,原来的历史地名应该保留。这种保留既不会影响地名的基本功能,又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

第二,由于实体建设,一些历史地名指示的空间的“点、线、面”形状已经改变(如若干胡同改建为居住小区),那么要求开发建设者在设计时,将原来的地名的专名部以一些可见的形式体现出来。例如用专名部命名居住小区内分区的名称或命名一些雕塑和纪念性景观。该项工作可由城市规划设计审批部门和地名管理办公室审核,并报建委审批。

第三,在变更城市历史地名的前期,应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征求历史地名所在城市社区居民的意见。只有多方征求意见,才能了解哪些历史地名是当地“地方性”的一部分且并考虑给予保留,而不是由学者和城市规划管理者来决定。这将使得历史地名保护与城市地方性的保护一致起来。

作者:周尚意 吴莉萍 杨飞 郭杰

来源:《中国地名》2002年 第1期

选稿:周辰

编辑:刘言

校对:徐萍

审订:刘家瑶

责编:周辰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往期精彩推送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