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勒脚名词解释 世界中古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上)

世界中古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上)

2023-08-11 04: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田柴科制

朝鲜王氏高丽的土地制度。976年颁行。国家将全国的耕地和山林登记入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由国家掌握,其余的按国家划定的等级高低,多少不等的分给文武官吏、地方土豪和士兵。除功臣和归顺的豪族可得到世袭土地之外,余者分得的土地均不得世袭。由于耕地为田、烧柴林为柴、官吏等为科,故称之为田柴科制。这样,国家可以基本上把土地和农民控制在自己手里。但在分田过程中不断发生侵吞公田的现象,私田日益增多,公田日益减少,至1076年以后,田柴科制基本停止实行。1391年,李成桂颁布科田法,田柴科正式废止。

8.圣德太子改革

指7世纪初日本的改革运动。圣德太子自593年担任摄政以来,即致力于提高王权的改革。603年,制定冠为位十二阶,以整顿朝廷贵族官僚的身份制度,加强朝廷纲纪。第二年,制定“宪法”十七条,作为贵族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同时号召“笃敬三宝”(佛、法、僧),崇尚佛教,在全国修建许多寺院。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圣德太子积极摄取大陆文化。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还在外交政策上实行了重要改革。607年,派遣小野妹子为谴隋使,谋求和隋建立 对等的外交关系。此次改革主要限于道德观念方面,没有涉及社会根本问题,收效不大。但是它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日平等友好邦交,尤其是派遣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为日本日后的文明与进步以及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

9.幕府

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封建主军事独裁政权。律令制国家解体后,日本各地兴起武士封建主阶层,到12世纪形成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彼此争权混战。皇室和贵族往往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1185年源氏消灭平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自立为“征夷大将军”,统治全国。幕府是将军的官邸,设有一整套统治机构,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故称幕府政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将军名义上由天皇封任,实际上是将军擅权。将军授予武士土地和特权,武士为将军效忠,称为“御家人”。幕府政治从镰仓幕府(1192—1333)、经室町幕府(1336—1573)、江户幕府(1603—1868),至明志维新废除。

10.印度教

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对四世纪前后,南亚次大陆兴起的若干新教派的泛称。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事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基本教义由婆罗门教、佛教等各派学教理论,兼收吠檀多派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等混合而成。主要内容为多神论和“轮回”、“业报”说。教徒大致分为尸魔多、湿婆、毗湿奴和铄迦多四派。至八、九世纪,经改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雏形。

11.阇提

印地语音译,意为“出身”。指封建社会的等级。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瓦尔纳发展为阇提。阇提是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和排它性的世袭职业的集团。按照印度教的习俗,人一生下来,便属于某一特定的种姓,继承父亲的职业,社会因此分裂为许多彼此隔离的种姓。

12.那烂陀寺

意译“施无怨”。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的著名佛教遗址,在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地方。鸠摩罗·笈名创寺后,笈王王朝历代相继扩建。有八大院,僧徒主客常至万人,学习大乘小乘并吠陀、因明、声明医方等,为古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佛教中心。中国唐代玄奘、义净都在此旅居学经多年。十二世纪末期起荒废。1861年起发掘,从一块石碑铭文确定了该遗址。

13.德里苏丹国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顽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共存在320年(1206—1526),先后经历了5个王朝:奴隶王朝、卡尔基王朝、图拉格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伊斯兰教政权的统治范围。图拉格王朝苏丹穆罕默德•图拉格在位时,德里苏丹国的疆域达到顶峰。德里苏丹国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门组成,分别掌管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对全国实行划省统治;拥有较大规模的常备军;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1526年被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所灭。德里苏丹国是印度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德里苏丹国采取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并将军事采邑制度传入印度,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封建社会的发展。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穆斯林人数剧增,伊斯兰教上升为与印度教并列的主要宗教。两大宗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印度社会影响极大。另外,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波斯、突厥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大量传进印度并且渗入土著的古老文化之中,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

14.穆罕默德

(约573—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出生于麦加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族的一个没落商人贵族家庭。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622年开始“徒志”迁往雅特里布城(麦地纳),并组建起穆斯林公社。624年他成功组织了伯得尔战役,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和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627年,他以掘壕坚守之策,挫败了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630年率大军兵临麦加城下,迫使倭马亚贵族归顺投降。通过多方努力,最终使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在伊斯兰教旗帜的引导下走上了建立统一国家的历程。

(课本)伊斯兰教创始人、传播者,属麦加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氏族。童年孤苦,经历复杂。40岁到山洞隐修,沉思冥想。据说610年某夜,启示突然降临,宣布他为真主的使者,开始传教,但遭到迫害,转入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后经过努力,逐渐取得军事优势,率军进入麦加,使阿拉伯半岛政治上趋于统一。他还以《古兰经》立法形式,推行一系列改革,推动部落社会向民族和国家过度。632年,率领大批穆斯林从麦地那到麦加朝觐。同年在麦地那与世长辞。

15.古兰经

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和社会政策都反映其中。共114章,6236节,记载了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所颁布的经文。其中内容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同阿拉伯半岛的多神教和犹太教进行斗争的记述;以信仰一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为中心的宗教信条;针对阿拉伯社会情况所提出的宗教制度和社会主张;为了传教需要而引用的一些流行于阿拉伯社会的故事和传说。因此,它不仅是宗教经典,而且是政治文献,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既是伊斯兰教精神的神圣源泉,也是阿拉伯社会是政治、经济、司法、军事体制的理论基石。

16.“五功”

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义务内容之一,包括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念功,即背诵“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拜功,每天朝麦加方向拜5次(破晓,中午,下午,日落,晚上);斋功,每年回历9月斋戒一个月,斋戒期间只能每天日落的时候进食;课功,每个穆斯林每年缴纳财产的2.5%为捐税;朝功,每个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到麦加朝拜一次。

17.徒志

公元613年,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教。麦加的部落贵族把他视一种威胁,因此多方迫害伊斯兰教徒。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及其门徒被迫出走到麦加以北200公里的麦地那,并考虑在那里建立神权国家。伊斯兰教将这一历史事件称为“徙志”,这是穆罕默德一生中的转折点。他在麦加只有少数的信徒,但在麦地那,伊斯兰教的力量得到迅速发展。穆罕默德依靠这支力量,与麦加贵族进行斗争。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被接受伊斯兰教,并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

18.哈里发

公元623年,阿拉伯众望所归的领袖穆罕默德死去。由于他没有子嗣,也没有指定的继承人,因而围绕着继承人的问题,穆斯林内部争执十分激烈。艾卜·伯克尔利用主持例行“拜功”的机会,继承了穆罕默德的地位。他自称是“哈里发”,在阿拉伯语中意味安拉使者的继承者、代理者。他成为合法的“主教”,“先知的代言人”。公元634年,伯克尔去世,遗嘱欧美尔为继承人。欧美尔自称是“真主使者哈里发之哈里发”。后嫌这个称呼烦琐,旋即改为哈里发,指真主使者的继承人、教徒的指挥官。此后的一个时期内,伊斯兰教国家的最高首脑就称哈里发。

19.麦瓦利

中世纪伊斯兰国家对非阿拉伯血统穆斯林释奴、自由奴隶或自由民的称谓。伊斯兰教前的阿拉伯,弱小部落的成员常以收养入族的方式加入强大部落,以寻求庇护,这种保护、依附关系称为“瓦拉关系”。后来随着蓄奴制的产生,这种保护、依附关系开始带有阶级压迫性质,而麦瓦利的含义亦发生变化,通常指释奴。7世纪下半叶,随着阿拉伯人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大批非阿拉伯的外族居民沦为奴隶,而释放奴隶的事例亦剧增,以致奴隶和释奴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作为统治者的阿拉伯人。麦瓦利的含义因此而再度发生变化,总体上指依附于阿拉伯人、新改奉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穆斯林自由民。麦瓦利在宗教学术活动上极为活跃,曾对伊斯兰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伍麦叶王朝统治末期,他们因不满于低下的社会政治地位,纷纷参加推翻伍麦叶王朝的起义。历史上伊拉克的什叶派、哈瓦利吉派和后来兴起的卡尔马特派的成员,多为麦瓦利出身。

20.逊尼派

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在宗教上,该派除了尊奉《古兰经》外,还按六部“圣训集”建立自己的学说。在政治上,它承认最初四代哈里发皆为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者。在倭马亚王朝时,逊尼派拥护当权派的统治,代表了叙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的利益。其后又反映了各个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当权集团的利益和愿望,得到历代哈里发及其政府的支持,发展较快。世界上的穆斯林多为逊尼派。

21.什叶派

与逊尼派并列为伊斯兰教两大教派之一。穆罕默德死后,该派认为只有出身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者即伊玛目(永无错误的“超人”),并认为末代伊玛目隐遁,将来以救世主身份再现。经典除《古兰经》外另有“圣训”,崇拜圣徒和圣墓,允许临时婚姻,重视阿术拉节。曾在一些国家掌握政权,如也门的栽德王朝、埃及的法蒂玛王朝。1502年被伊朗定为国教,延续至今。由于对伊玛目认识的不同,分裂为栽德派、七伊玛目派和十二伊玛目派等支派。

22.查士丁尼

527—565年在位,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极力维护奴隶制度,加强军队和政府官僚机构,并试图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532年镇压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编纂《罗马民法汇编》,对外大肆用兵,先后灭掉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占领北非、意大利、科西嘉、西西里和伊比里亚半岛的南部。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修君士坦丁堡并修建了圣索非亚大教堂。查士丁尼统治时代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2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时期编成。具体包括四部分:《查士丁尼法典》十卷,包括自罗马皇帝哈德良(117~138 年)以来四百多年间历代皇帝的法令;《法学汇纂》五十卷,历代法学家论文;《法理概要》四卷,讲法学原理的教材;《新法典》,534 年以后颁布的法令.这套法律不但为拜占廷法律奠定了基础,并在十二世纪传到了西欧,从而使西欧各国建立了严密精致的司法体系。

24.圣·索菲亚大教堂

君士坦丁堡的著名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古典建筑风格的杰作,与6世纪建成,有当时著名的建筑师依锡多和安提密阿主持兴建的,教堂的最大特征是中部有高耸的大圆屋顶,内部装饰金碧辉煌,壁画或为彩笔绘制、或为镶嵌加工,内容均取于基督教的传说故事,具有鲜明的东方情调。

25.希拉克略改革

七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希拉克略王朝开始实行的一项改革。当时帝国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为拯救帝国于危亡,帝国开始实行军区制改革,具体内容有:⒈把北非、意大利实行的军区制移植到东方,设若干军区,以军区代替行省,军政合一,由主管军事的将军统治,实际是对全国实行军事管制;⒉建立军屯制度,自由农民被编入军队,并分配以世袭份地,亦兵亦农,缴纳赋税,但不服劳役;⒊对军队上层则进行土地分封,形成军事封建贵族,既作为帝国阶级支柱,又加强帝国军事力量.军区制改革大大加强了帝国的经济、军事力理,使帝国得以继续存在。

26.破坏圣像运动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27.普罗尼亚制

拜占庭帝国的监领地制度,又称“恩准制”,与法兰克的采邑制相似。科穆宁(1081—1185)王朝时期确立。即政府将国家的和农村公社的土地分给公职贵族监领。监领主必须为国家服役,并按监领地的大小提供相应的兵员为国家服役。监领主同时也拥有对监领地上的农民的支配权。农民必须向监领主缴纳租税,并服劳役。因此,在监领地制形成的同时,自由农民也成为了依附农,拜占庭的封建化也宣告完成。后来监领主又取得领地的行政和司法权。监领地变成封闭型的封建大地产。普洛尼亚制的实施暂时加强了国家和军队的实力,但也潜伏着离心的倾向,导致分裂割据的加剧。

28.基辅罗斯

以基辅为中心的古代罗斯国家。公元862年,诺曼人的一支瓦兰吉亚人在其首领留里克的率领下,占领东斯拉夫人的重镇诺夫哥罗德。882年,其后继者奥列格征服基辅及其附近地区,将统治中心由诺夫哥罗德迁至基辅,是为基辅罗斯,即东斯拉夫人的早期封建国家。987年皈依基督教(东正教)。12世纪分裂为若干封建公国,互相混战。13世纪初,臣服于蒙古钦察汗国。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摆脱蒙古统治,恢复独立。古罗斯的政治中心由基辅转移到东北部的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后来形成沙皇俄罗斯帝国。

29.《萨利克法典》

5世纪时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墨洛温王朝的创始人克洛维统治后期(约507~511)颁布的。它在克洛维的后继人统治时期曾两度被重新颁布,而在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又经反复修改和系统化。《萨利克法典》主要是一部刑法典和程序法典,列举了各种违法犯罪应科处的赔偿金。但它也包括一些民法的法令,其中有一章宣布女儿不得继承土地。16世纪时,这一章被错误地引来作为妇女不能继承王位这一现行法律推定的权威依据。

30.克洛维

法兰克人的第一个国王。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开创者,出生墨洛温家族,其父希尔德里克是萨利克法兰克部落联盟的首领,481年克洛维继之;486年苏瓦拉战役的胜利,消灭西罗马帝国在高卢北部的残余势力,建立法兰克王国。496年,率3000亲兵接受正统的罗马基督教的洗礼,皈依天主教,与罗马教会相互利用。同年,打败入侵的阿勒曼尼人,在不断的征服与扩张的战争中,权势日盛,从一名最高军事首长成为一个正真的君主。在位时,以拉丁文编成《萨利克法典》。511年在巴黎故去,葬于圣彼得教堂,他所建立的墨洛温王朝,一直延续到8世纪中叶。

31.采邑制改革

查理•马特时期改革土地制度,分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以后大封建主纷纷效仿国王,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促进了自由农民农奴化,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32.丕平献土

丕平在位期间,开始了法兰克王国自克洛维一世之后最大规模的征服行动,他征服了伦巴第人,并把亚平宁中部以罗马为中心的土地献给了教皇,这就是著名的“丕平献土”。 751年,教皇斯蒂芬二世亲自来到巴黎,在圣丹尼斯教堂为丕平涂油加冕。丕平称王, 开创了卡洛林王朝。

33.查理曼

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国王。其父丕平死后, 查理和其弟卡罗曼公治。其弟死后,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唯一国王。统治期间,法兰克王国扩张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疆域西临大西洋,懂至易北河及波西米亚,被达北河,南抵挨布罗河及意大利中部。800年圣诞节,查理由教皇利奥三世加冕称帝,号为“罗马人的皇帝”,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帝国。教廷与王廷对西欧进行教俗双重统治的体制因此开始。在行政、司法、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亦实行许多改革措施,促进西欧封建化的进一步发展。帝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中宗家传统各方面遗留的影响贯穿整个西欧。但帝国本身并无维持长期统治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力量。843年,帝国分为其三孙子所瓜分。

34.维京人

Viking,原意是“来自海湾的人”。维京人今天泛指生活于公元800年——1066年之间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从事广泛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海盗时代初期,维京人对英格兰海岸及亚欧大陆的修道院、教堂和其他一些易于攻击之地发起猛烈进攻,他们因此被描绘成杀人如麻的掠夺者,但实际上他们既是开拓者又是侵略者,既是伟大的探险家又是无恶不作的强盗,既是勤劳的商人又是冷酷的征服者,他们在进行开创的同时也在实施毁灭。后来,他们逐渐被基督教世界同化。

35.加洛林文艺复兴

指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在位时期文化教育事业的复兴。查理大帝为了培养治国人才,在宫廷中设立了学院,延请各地学者前往讲学;下令教会和寺院办学,所设课程称之为“自由七艺”;派人搜集和抄写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手稿,从而为后世保留了许多珍贵古籍;还曾在帝国都城亚琛及其他地方修建宫殿和教堂,但多为木质,设计粗陋。从整体上讲加洛林王朝时期文化虽然比过去有所提高,但远未具备“复兴”古典文化的条件。

36.七艺

查理曼在位时期,法国学校所教课程的称呼。前三艺是文法、修辞和逻辑;后四艺是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这些学校是教会和寺院兴办的,教师是教士。教育为教会的文化思想专制和大一统的帝国服务。

37.三级会议

是王权与教权斗争的产物。1302年腓力四世在于教皇斗争的关键时刻为取得国内广泛支持,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第一等级为僧侣贵族,第二等级为世俗贵族,第三等级为富裕市民。会议的主要职能是各级如何分担税收,解决财政困难。会议的召开时间、代表名额都由国王确定,开会期间各等级分别集会,各有一票否决权。三级会议对王权起不到限制作用,但它的召开是法国由分裂割据进入等级制议会君主制的标志

38.诺曼征服

以诺曼底公爵威廉为首的法国封建主对英国的征服。1066年初,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哈罗德二世被推选为国王。威廉以爱德华曾面许继位为理由,要求获得王位。1066年9月末,威廉召集诺曼底 、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地封建主进行策划,率兵入侵英国。英王哈罗德迎战。10月14日,双方会战于黑斯廷斯。英军战败,哈罗德阵亡,伦敦城不战而降。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诺曼王朝开始对英国的统治。

39.末日审判书

英王威廉一世(征服者)下令进行的全国土地调查情况的汇编。目的在于了解王田及国王的直接封臣的地产情况,以便收取租税,加强财政管理,并确定封臣的封建义务。1086年由国王指定的教俗封建主在全境进行广泛的土地调查。把全国划分为7~8个区,每个区包括若干郡。按郡、百户区、村的系统了解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当地地产归属情况,每个庄园的面积、工具和牲畜数量,各类农民人数,以及草地、牧场、森林、鱼塘的面积,该地产的价值等。调查结果汇总整理,编定成册,称《末日审判书》(意指它所记录的情况不容否认,犹如末日审判一样)

40.大宪章

限制英国王权的一项封建契约。英国失地王约翰时,约翰对内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捐税,对外则向教皇纳贡称臣,使他与社会各等级都处于对立地位。1215 年6 月15 日,大封建主联合骑士与城市上层以武力迫使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大宪章共63 条,具有封建契约性质,主要是保证大封建主在经济、司法、和政治上的特权,同时也涉及骑士和市民等级的权利.大宪章把王权放在封建契约约束之下,充分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41.圣神罗马帝国

欧洲的封建帝国(962—1806)。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是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始。最大疆域,除德意志本土外,还曾包括意大利北部、中部、捷克、瑞士、奥地利等。11—12世纪,皇帝与罗马教皇围绕主教继任权而激烈争斗,互不相让。13世纪起,德意志境内形成许多独立的领地。皇帝仅统辖直属领地,对那些割据一方的封建王公失去了控制。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正式确认皇帝须经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皇权衰微,因此帝国实际上已成为徒具虚名的空壳。意大利、瑞士先后独立。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后,帝国进一步分崩离析。18O6年8月,拿破仑一世强迫皇帝弗兰茨二世退位,帝国最终灭亡。

42.黄金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于1356年颁布的帝国基本法。规定:皇帝由当时权势最大的7个选帝侯,在法兰克福城选举产生。选举会议由美因茨大主教召集并主持;帝位加冕礼在亚琛举行;德意志国王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再需要罗马教皇的承认。还规定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拥有征税、铸币、盐、铁矿开采等国家主权,以及独立的、不准臣民上诉的最高司法裁判权,拥有监督帝国的职权。金玺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43.汉萨同盟

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汉萨一词日耳曼语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中心在吕贝克。从12世纪起,北德意志商人为了同英国、佛兰德进行贸易,曾组织“科隆汉萨”和“汉堡汉萨”。约12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德意志莱茵河流域的贸易活跃,对外贸易重心逐渐扩大到波罗的海地区。13世纪80年代,莱茵地区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并与吕贝克及其他控制波罗的海贸易的北德城市结成同盟,防御劫匪和海盗,确保贸易安全。

44.庄园

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45.行会

几乎与中世纪城市同时产生,分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为了反对贵族剥削、保证自身利益、防止内部竞争,同一城市的手工业者结成联盟,称为“手工业行会”。手工业行会成立初期,对维护手工业者的利益、团结手工业者与封建主斗争,起了重要租用,但是由于它的宗旨在于维护小生产者利益,反对竞争甚至拒绝改进生产工具,日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4世纪以后,手工业行会逐渐衰落。在手工业行会建立的同时,一些城市的大商人为了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在一些地区的贸易独占权,结成商人贸易行会,也成商人行会。随经济贸易的发展,许多城市的商人行会又结盟,形成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商人行会。

46.七圣礼

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遵从七种圣礼,即:圣体(即早餐)、圣浸礼(即洗礼)、圣膏、按立、告解、婚礼、膏油礼。当信徒领受圣餐时,他们乃是直接领受耶稣的身体及血;洗礼的目的是为了洗去原罪;圣膏能将生灵完全赐予受礼者;按立能出去许多罪过,使人执行圣职,仍然能够将天父赐予的恩宠普及其他信徒;告解指向神父表白,实行神父要受礼者所做的祈祷;婚礼指男女双方结合所行之礼,神父亦为见证;膏油礼可以除去各种可以宽恕的和致命的罪过。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都同意至少有这七种圣礼,但也有分别,比如膏油礼在东正教指为垂死的病人行此礼。

47.克吕尼运动

10~11世纪天主教会修院的一次重大改革运动,得名于运动发源地法国克吕尼修道院。以该院为中心的修士主张加强修道院管理,修士须过集体生活,教士不得婚娶,以防止教会被世俗社会腐蚀和侵犯。该运动得到2000多所隐修院的响应。运动后期鼓吹教皇权力至上,主张教皇有权独揽主教叙任权,甚至有权废黜世俗君主,从而引起了教皇与世俗君主的长期斗争。

48.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骑士和意大利各城在宗教、战争狂热、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对近东各国的侵略性远征,时间从1096~1270 年.前后共八次.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曾灭亡拜占廷帝国。十字军东征虽对被侵略国家造成具大的灾难,但却对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影响。

49.阿伟农之囚

法王腓力四世因推行战争政策,财政困难,而向教士征收捐税,得罪教皇。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准备开除法王教籍,法王则逮捕教皇使节,并派密使诺加勒到罗马,勾结科隆纳家族,共反教皇,卜尼法斯在斗争激烈时死去,在法王压力下,选了新教皇克力门五世,教廷因此迁到法国阿维农城,共驻了七十年(1308—1378),史称“阿维农之囚”。

50.拉特兰宗教会议

1545—1565年间天主教在意大利的特兰托举行的宗教会议。历时十八年之久,时断时续。目的是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维护天主教的地位。为打击破坏新教活动而组成的耶稣会,在会上活动频繁,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有:

重申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宣布所有新教徒为异端;天主教会的教条和仪式是不可更改的天条,必须严格遵守;教皇是教会的最高权威,位于所有宗教会议之上;初次开列“禁书目录”,禁止教徒阅读;创办神学院,加强对神甫严格正规的培训等。

51.教父哲学

西欧基督教哲学思想。4—5世纪期间,以奥古斯丁、安布罗斯和杰罗姆3位杰出的神学家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形成,它改变了原始基督教在教义方面的混乱状况。在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认识上帝的原则下,教父哲学用新的柏拉图主义哲学来论证基督教教义,从而把神学和哲学结合起来,使之更加理论化、系统化;以“三位一体”的神学观念来为教权至上论提供理论依据。11世纪后,被经院哲学取代。

52.经院哲学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哲学思想的总称,因产生于教会学院(经院),故名。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经院哲学以《圣经》、教父著作和古代哲学为依据来论证神学,用形式逻辑和烦琐推理方法演绎出空洞的结论。将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化、思辩化推向新的高度,建构起一个庞大而繁复的哲学化神学唯心论体系。被誉为“神学之王”的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著有《神学大全》,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经院哲学轻视经验,反对实践,但有利于思辨思维的发展。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反映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14世纪以后,经院哲学趋于衰落。

53.托马斯·阿奎那

(1227—1274年)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神学之王”,他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为了论证上帝的伟大。其所著《神学大全》被尊为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作为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的神学教材,长达数世纪之久。他提出了“宇宙秩序论”,对教会权威和封建社会等级秩序作了充分的神学论证。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思想直到今天仍在西方有着重要影响。

54.罗马法复兴运动

自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的研究,传播和继受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的复兴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罗马法在意大利复兴以后,很快扩展到西欧各主要国家。通过这次“复兴运动”,罗马法的地位提高了,适用范围扩大了,并同各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成为一些国家的普通法,在习惯法和王室法没有规定时即可引用。同时,法学也得到蓬勃发展。在法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5.哥伦布

近代早期欧洲探险家、航海家。他在15世纪晚期制定了从西欧出发向西航行到达中国、日本、印度的海上探险计划,并于1492年率领船队从西班牙起航开始其探险活动。这次航行活动并没有到达他的目的地,却意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打破了新旧大陆之间长期的闭塞状态。

56.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创始人是耶稣,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赛亚等概念,以《圣经》为经典,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它的基本教义为: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从476年罗马帝国分裂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后来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宗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目前基督教是全世界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

57.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58.伊拉斯谟

出生于鹿特丹的伊拉斯谟是尼德兰著名人文主义者,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他的传世名作是《愚颂》。采用讽刺的手法,把“愚蠢”人格化,假“愚蠢”之口,对国王、教皇、主教、僧侣等的愚昧无知、贪婪欺诈、荒淫无耻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他赞美资产阶级的个性自由和人性解放,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繁缛仪式。主张消除教会积弊,建立合理教会,但并没有否定教会和教皇制度。他同教会斗争在客观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推动宗教改革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的宗教改革家往往把《愚颂》作为反对教皇统治的得力武器。

59.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一生勤奋好学,多才多艺,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百科学者。他分析了托勒密地心说的不合理之处,在名著《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太阳中心论”:地球和行星绕轴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引起了人们宇宙观的根本变革。哥白尼懂得自己学说的革命意义,害怕教会的迫害和研究成果被扼杀在摇篮里,迟迟不敢公开全部研究成果——“太阳中心说”,直到年近古稀的时候,才决定出版《天体运行论》。由于日心说与基督教义相违,该书曾受天主教会查禁。

60.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1483-1546)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首倡者与领导者。他主张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人是可以“因信仰得救”,并不需要通过教会中介,也不需要借助那些繁杂的宗教仪式。他提出指责教会贪婪腐败的《九十五条论纲》,号召人民起来公开讨伐教会的统治,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并引发了宗教革命。他的论著、教义广泛传播,形成路德新教派。

61.加尔文

加尔文的名字与日内瓦密切相关,日内瓦在他的领导下改革成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本人是法国人,因寻求避难先到巴塞尔。1532年,他脱离了罗马天主教堂,之后于1536年来到日内瓦,由于当地人民反对他的道德苦行,两年后他离开了日内瓦。但1541年他的追随者请他再次回到日内瓦。这一次,虽然他的标准和前一次一样严格,却比较有效。教堂会拥有优先于其他任何世俗势力的权力,并且为政府提供精神指导。卡尔文的“辛勤工作”的教义,以及“财富是上帝的奖赏”的思想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巨大。他鼓励学习艺术与科学,并提倡手工和经商,从而促进了日内瓦的繁荣。

62.奥格斯堡和约

德意志新教诸侯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缔结的和约。德国农民战争后,德皇及拥护德皇的天主教阵营为一方,在宗教改革中获得教会土地的所谓新教诸侯为另一方,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几度兵戎相见。1555年,经谈判,德皇与诸侯在奥格斯堡签订条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的原则;1552年以前为新教诸侯夺去的天主教会的财产,不再退还;确立路德派新教的合法地位。此约的签订,暂时中止了新、旧教诸侯之间的战争,但进一步扩大了诸侯的权势,也加重了德国的分裂局面。

63.耶稣会

大主教修会。又称耶稣连。由西班牙人伊纳爵·罗耀拉丁1534年在巴黎创立,并得到教皇保罗三世的批准。其目的是对抗当时出现的宗教改革运动。会规要求其会士立绝财、绝色、绝意的誓愿,特别强调无条件得绝对效忠于教皇。举办文化教育、指导灵修为主要活动。组织上效仿军队的编制,又森严的纪律,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该会渗入社会各个阶层,并广泛结交达官贵人,扩展势力,干预政治。曾于18世纪末被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解散,19世纪初又由教皇庇护七世予以恢复。随着西方殖民扩张,该会已遍布亚非拉美,今属大主教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际性修会,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传入中国,曾于上海、江苏等地设立十个教区。

64.腓力二世

西班牙国王(15556-1598年在位)。1554年同英国女王玛丽一世结婚。1556年,其父查理一世退位后,继任西班牙国王,领有西班牙本土、尼德兰、那不勒斯、西西里、米兰及美洲殖民地,对内利用宗教裁判所加强专制统治,迫害异端,镇压1568-1570年莫里斯科人起义,并实行重税政策,维护其封建统治。特别是对尼德兰地区更实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高压政策,直接成了尼德兰革命的导火索。对外连年用兵:1571年在勒班陀海战中,西班牙和威尼斯联合舰队打败土耳其舰队。1580年,兼并葡萄牙及其所属殖民地。1581年宣布尼德兰北方各省独立。1588年,派“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失去了海上霸权。在其统治期间西班牙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力日衰。

65.收复失地运动

亦称雷康吉斯达,西班牙文“再征服”的意思。公元8至15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驱逐阿拉伯人,收复失地的斗争。8世纪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之后,在西班牙北部海岸地区和山区逐渐形成阿斯都里亚王国、雷翁王国、卡斯提王国、阿拉冈王国等基督教小国家。他们不断地向阿拉伯人进行斗争,收复被占领的土地。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成为斗争的主力军,领导权掌握在国王和贵族手中。1212年,卡斯提等国联军在多罗萨重创占领军。到13世纪中叶,半岛大部分地区光复。1249—1251年葡萄牙实现了领土的统一。1479年卡斯提和阿拉冈合并,建立西班牙王国。1492年西班牙攻占阿拉伯人在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结束了长达七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

66.圈地运动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一种方式。以英国为典型,自15世纪末叶开始,历300余年。15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上涨,致使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大贵族侵占大量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土地用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量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这一现象被托马斯&S226;莫尔比喻为“羊吃人”。16世纪中叶,英国宗教改革过程中,圈地运动又在教产还俗的土地上广泛发展起来。农民破产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和兵源枯竭,亦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都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血腥立法”,残酷迫害流浪者。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运动合法化。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67.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都铎王朝女王(1558-1603),在位时依靠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支持,历行专制统治,她恢复了英国国教,规定了教义和仪式。颁布迫害破产农民的法律。鼓励向海外殖民,并于1588年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初步建立了英国海上霸权。支持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当政末年,专制王权同新贵族及资产阶级的联盟开始出现裂痕。

68.胡格诺战争

1562-1598年间,法国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的内战。1570年一度休战。1572年,圣巴托罗缪惨案后,战争更激烈,后因农民起义的发展和西班牙的干涉,双方相互妥协。1589年,格诺派首领亨利继承王位,世称亨利四世,改革天主教,并于1598年颁布南特赦令,宽容胡格诺派,战争始告结束。

69.南特敕令

1598年4月13日,法王亨利四世为彻底平息宗教纷争,安定国内秩序,在南特城颁布的一项敕令。是胡格诺战争结束后天主教集团和胡格诺派缔结的妥协性和约。规定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承认胡格诺派教徒享有信仰自由。允许他们在除巴黎以外的许多地方举行礼拜仪式;胡格诺教徒享有担任官职的权利,有权召集自己宗教会议和政治集会。敕令附有一项秘密条款,即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约二百个设防城堡,时限8年。南特敕令是西欧第一个对异教宽容的条例。但南特敕令遭到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激烈反对。1685年被法王路易十四完全废除。

70.尼德兰革命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16世纪前期,尼德兰城乡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但受到了宗主国西班牙封建专制及其支柱天主教会的严重阻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1566年爆发了反天主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随即掀起了反西班牙统治的武装斗争,后遭到武力镇压和恐怖统治,尼德兰人民组织森林和海上游击队频频出击。1572年北方各省举行大起义,奥伦治.威廉被推为总督。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起义爆发,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11月8日,南北方各省缔结了《根特协定》,恢复南北统一,共同反对西班牙的统治。但南方贵族慑于人民力量的壮大,转而与西班牙妥协,于1579年缔结阿拉斯同盟,承认西班牙是“合法的统治者和君主”。北方各省和南方部分城市则成立了以荷兰为首的乌德勒同盟,继续进行斗争。1581年北方各省组成的三级会议宣布废黜西班牙的统治,北方各省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的连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1609年西班牙被迫签订《十二年停战协定》,实际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的胜利是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对后来各国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做出了典范,对历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论述题

1.与世界上古史相比较,世界中古史有哪些特点?如何学习世界中古史?

(1)世界中古史是划分区域的世界史:从文明点到文明区

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从闭塞到开放、从分散到整体。

(2)中世纪是封建主义发展的时代

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封君封臣、封土、王权与领主权

中国:封建专制、封建大一统

西欧:分权与分裂、王权有限

(3)中世纪是信仰大发展的时代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

(4)世界中古文明是内源性与外源性混成的文明

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拜占庭文明、法兰克文明

2.简析古典帝国衰落的原因。

(1)内因---古典帝国后期,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社会分裂,奴隶制下奴隶劳动成本低廉,哲学家与工匠相分离,生产萎缩,生产技术停滞不前。

(2)外因---国内阶级斗争加剧,游牧蛮族趁机入侵,引起游牧民族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入侵不仅破坏社会生产,也进一步加剧了帝国内部矛盾。

总之,古典帝国的衰落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原因在其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衰败。

3.简述民族大迁徙对东亚和西欧的不同后果。

(1)在东亚,从公元1世纪东汉帝国击败了北匈奴开始,匈奴开始西迁。匈奴西迁后,中原王朝北方得到了安定,鲜卑等民族在匈奴故地崛起。公元3至5世纪,中国北方各族开始南迁,进入中原地带。从4世纪初到5世纪中叶,北方五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进入南方的农耕世界,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后果。另一方面,他们学会了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有利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在农耕地区定居下来的各部族逐渐走向农耕文化,他们为农耕世界带来了新活力,促进封建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中亚细亚,恹哒人入侵波斯、印度以后,先后接受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对南农北牧两个世界的交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桥梁作用。

(2)在欧洲,匈奴西迁深入到了欧洲腹地,迫于匈奴西迁的压力,欧洲开始了民族大迁徙。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由此大量涌进西罗马和东罗马帝国,促进了欧洲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西哥特人于419年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建立了阿兰王国和苏维汇王国,勃垦第人建立勃垦第王国。新兴的游牧半游牧国家与西罗马和东罗马等“古典”帝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最后,西罗马帝国灭亡,意大利被征。这一系列争斗,深刻的改变了欧洲的古典政治格局,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欧洲的民族交融和社会发展。

4.请运用整体世界史的观点,分析公元前后亚欧民族大迁徙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1)先进的农耕世界和落后的游牧世界

1)农耕世界: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耕不断发展;手工业成就突出,防治、冶金及金属加工、制陶、造船等已普遍,精神文化亦获得相当成就;社会组织比较完备;呈现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先进性。

2)游牧世界:仍处于原始闭塞状态,畜牧为主要生产部门,偶有农耕,几乎无手工业,所需农产品及手工业产品从农耕世界取得,比之农耕世界其社会经济相对落后。

(2)两大世界的交流与渗透

两大世界交流方式:一是和平友好,二是暴力冲突。

1)和平友好:是主要交流方式。南方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输入北方游牧民族,并带去了农耕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及社会管理制度等。东西方各帝国还在便捷地区建立治所或据点,这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进化起着积极作用;同样,游牧民族的牲畜、皮革、毛类、乳肉制品及战马、战车、舞乐等也输入到南方农耕世界,对推动农耕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起了积极作用。

2)暴力冲突:指两大世界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侵略和征服等。农耕世界国家常以上国和优秀文明自居,鄙视游牧民族,常以“蛮人”“蛮族”。中国古代称北方民族为蛮,夷,戎,狄即为此种态度。农业大国在强盛的时期时常以武力掠取北方土地,役使北方民族,对其进行统治,北方游牧民族,亦常借机入侵南方,掳劫人口,财物等,因而相互战争不断。

(3)两大世界交流的后果:两大世界之间闭塞状况突破,人类文明地区不断扩大,以非洲,美洲和欧洲以及世界文明地区的交往说明后果的状况。

5.简述日本律令制国家的特点。

(1)所谓律令制,就是以律令制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制体系。律令制属中国封建法制体系。是701年日本参照中国律令制编成第一部律令法典《大宝律令》确立了律令制国家的基础。

(2)日本古代按律令确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始于天皇大化改新,后经颁布大官僚宝律令(701)至奈良时代达到全盛,平安时代中期瓦解。以官僚机构行使中央,地方统治,确立社会秩序。以公地公民为基础,实行班田制,租庸调制等经济政策。

1)政治上建立了天皇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官僚政治体制。

2)确立了身份制度将全国人民划分为良民和贱民两等级,并以此作为律令国家的基本秩序。良民包括皇族、贵族和平民(主要是农民),属于公民,即自由民。在良民之下的是贱民。良贱之间界限森严,两者不准通婚。

3)施行土地国有原则和班田收授法。律令国家授予良民土地。一般良民授予口分田,死后土地归功。还按户分给均等的宅地和园地。这种制度成为班田收授法。口分田现终身使用,不准世袭、买卖或转让,但可以出赁,限期1年。还根据官职、位阶、功勋对良民的上层授予土地。

6.试述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1)背景:

1)7世纪,儒学、汉字和佛教等精神文明在社会上特别在上层社会广为流行;与此相应,生产技术等物质文明亦有所提高。此外,人口也有明显的增加。

2)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过程的个体性,个别家族脱离部民组织独立生产的趋势日益强烈。这种现象是政府和贵族失去了对部民的控制,不仅减少了财政收入,而且动摇了部民制度,动摇了大和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

3)6、7世纪之交,隋唐两朝相继建立了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日益强大的新罗不仅驱逐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势力,并且威胁这日本的盟国百济。东亚政治形式的变化不仅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朝鲜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大和国日益深化的社会危机。统治阶级在国内争夺加剧,人民反抗斗争不断。

(2)内容: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曲部),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的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里、正),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官职。

3)造户籍、计帐(赋税账簿),实施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十段为町。

4)改革租税制度,实施租庸调新税法。

(3)影响:

1)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法,为国家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变了政权性质,使之成为为新的封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

2)把广大部民(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公民授予口分田,负担一定的租庸调,地位有所改善,提高其生产积极性。

3)改新确立了律令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把氏族豪强改造成为为律令制国家服务的官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传统特权,限制了为争夺土地和人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战争,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7.结合中古印度的社会与文化状况,试析印度文明的复合性。

(1)印度的社会状况,可以从政治上、经济和社会等级制度等方面来分析。

1)政治上:印度子孔雀帝国之后,重新陷入了分裂局面,笈多王朝建立以后,迅速统一了北印度,形成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大帝国。几多王朝的沙摩陀笈多通知期间,向外扩张;超日王即位后,先后征服了马尔瓦,吉古拉特和卡提啊瓦,将领土扩及到阿拉伯海沿岸,控制了北印度东西海岸的繁荣城市和港口,迁都华氏城,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但是,笈多王朝面临厌达人的入侵,加之内部的分离,很快就分裂了,厌达人简历了自己的统治。但是厌达人的证券很快也衰落了,印度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北方和南方都是小国林李,争斗不息。到了戒日王朝建立以后,统一北印度,并积极向外扩张,对南方也进行了扩张,但效果不大。不久,戒日王朝又陷入了分裂,知道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才重建了印度的统一。总的来说,印度长期处于分裂局面,只有短暂的统一。

2)经济方面,经济发展较快,手工业,农业,商业和贸易均取得较大的发展,经济出现重大变革,封建生产方式逐步确立。戒日王朝时期,封建生产方式最终确立。在封建制度自爱,印度的土地原则上归国王所有,国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自己的臣民。获得土地的朝中大臣和地方贵族势力,王族实力,获得国王赏赐的大学者和宗教上层人士成为大徒弟所有者。与此同时,村社农民转化为衣服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为封建生产地租和赋税,并提供各种劳役。

3)印度的种姓制度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四大种姓发生了一些变化,婆罗门和刹帝利毅然保持着其高贵的地位。吠舍中从事农牧业的农民,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转化成封建依附农民,首陀罗中的分成制农民和租佃制农民也逐渐转化成封建依附农民,这两种依附弄农民形成了新的首陀罗种姓。

(2)同时期,一边读在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在宗教方面,原产宗教佛教是逐步发展,笈多王朝时期,大乘佛教盛行,中心在那烂陀寺:戒日王朝时期,佛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部分教义的心婆罗门教——印度教产生了。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教产生并开始迅速发展,到了戒日王朝时期,印度教已经拥有了大批信徒,影响力大为增强,形成了四大教派:各教派吸收了原始宗教的信仰,扩大了印度教在普通群众中的而影响。

2)在哲学方面,随着宗教的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迅速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吠禅多派。

3)印度文化方面,古典梵文文学想做中世纪明间各种地方语言文学的方向发展,建筑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医学,科学,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3)印度的文明就是在环境中取得大的发展的。政治的分裂状况似的文明呈现出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文明并体现这政治分裂的情形;印度文明总体上是属于农耕文明,但是各地情况不一,包含有原始文明和奴隶制文明,呈现复合性;种姓制度是印度的一大特点,它对文明的影响较为深刻,文明既体现了高贵种姓,也体现了低等种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宗教在印度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明也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并体现着宗教的特点,有着复合性;印度与外界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其文明也受到了外来文明的影响,并吸收了其中的一部分,形成了印度新的文明形式。

8.简述伊斯兰教的兴起及其基本信仰。

(1)兴起: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 当时阿拉伯社会的各种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氏族部落矛盾和民族矛盾,麦加是这些矛盾的中心。穆罕默德610年适时创立了伊斯兰教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他号召人们放弃多神信仰,独尊唯一的真主安拉,而自己则称是安拉派遣的最后使者,信仰的先知。传教初期信仰的人很少,只有自己的妻子及少数亲信。随着宣传,接受穆罕默德宣传的人日益增多,新的伊斯兰教产生。伊斯兰即顺从安拉的意志,信仰者称穆斯林。伊斯兰教反对血亲复仇的等教义,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穆斯林逐渐增多,古来氏贵族怕传教危及自己的统治,开始对伊斯兰教的传教活动进行残酷的打击。伊斯兰教处于被扼杀的境地。于是命令一些穆斯林到埃塞俄比亚进行传教。然而传教在麦地那进行顺利,于是应麦地那代表邀请于622年穆罕默德迁到麦地那,这一事件称为徙志。并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建立了伊斯兰教的根据地。后来与麦加贵族经过一系列的争斗。于630年占领麦加,至此,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取得了统治地位。

(2)基本信仰:信安拉,独尊唯一无二的安拉,反对多深信仰和偶像崇拜;信使者,穆罕默德及众先知是安拉的使者,必须服从;信以加百列为首的众天使;信古兰经和以前的经典;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

9.简述阿拉伯帝国形成的过程。

共同的宗教信仰打破了阿拉伯各个氏族之间的壁垒,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后来为争取伊斯兰教的胜利而建立的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实际是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穆斯林死后出现了四任哈里发,倭马亚王朝建立后继续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初期四任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的两次大规模征服运动奠定了阿拉伯帝国的基本疆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领域最大的帝国。

10.试述阿拔斯王朝的物质、政治及精神文明。

(1)物质文明:

1)农业方面:阿拔斯朝前期,生产力发展迅速。哈里发政府重视水里灌溉,开渠筑坝,修建水库,扩大灌溉面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波斯湾东岸和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阿拔斯王朝的四大粮仓。园艺业也很发达,枣椰、橄榄、桃、李是普通的园艺作物。

2)手工业方面:手工业种类繁多,主要有纺织业、金属加工业、制陶业、造纸业。手工产品如布匹、绸缎、帽子等畅销各地甚至远销欧洲。埃及是亚麻手工业的中心,绸缎手工业主要集中在波斯湾东部的朱而詹和锡斯两省。

3)商业方面:阿拉伯帝国处于亚、欧、非国际贸易中介地位,商业发展迅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印尼的香料和染料,中亚的宝石都有阿拉伯商人经销和转运。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银行业也发展起来,巴格达成了世界巨大的商业城市。

(2)政治文明:

封建专制制度加强。哈里发作为专制君主,独揽政治、军事、宗教大权,并且他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建立了一个享有薪俸的官吏们所组建的封建官僚政体。新的官僚政体成份广泛,既包括阿拉伯贵族,也包括波斯人麦瓦利以及各民族和宗教成分的官吏、商人、金融家、伊斯兰宗教者。官僚机构设最高行政长官“维齐儿”即首相,辅佐哈里发总理万机。首相以下有各部大臣,主要有财政、驿站、司法、军事部。还有主管文书的枢密院以及督察院。地方建制上,将全国分为24个行省,哈里发直接命总督掌管全省军政大权。省下设县。在军事上,征募军队严格训练形成领受军饷的正规军和常备军。其核心是包括骑兵队、步兵队和弓弩对的近卫军。另建庞大的警察组织维持社会秩序。

(3)精神文明:

1)天文学上,建巴格达天文台,制定《天文表》。

2)数学上,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数学家花刺子密最早编写算术和代数,欧麦尔提出了二次方程的几何解法和代数解法。

3)医学上,医院数量多,对医师要求高,出现了关于天花和麻疹最早的著作《天花与麻疹》,《医典》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医学著作。

4)天文学和艺术上,故事小说成就很高,有典型代表《天方夜谭》,艺术特色表现在清真寺的结构和装饰方面,大马士革清真寺和萨马拉清真寺是阿拉伯帝国早期和晚期清真寺建筑的典型代表。

5)历史地理上,出现了杰出的史学家泰伯里、马苏迪和艾西尔,著作有《历代先知与帝王史》《金黄草原》,地理学家花刺子密编写了《地形学》,是阿拉伯的第一部地理学专著。

6)哲学上,出现了几位大哲学家并出现哲学派别,正统派提倡宿命论受到反对派挑战。

11.试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主要内容:

1)天文学和数学。阿拉伯天文学人才倍出,花刺子密制定《天文表》,后来英国人译成拉丁文,成为东西方各种天文表的蓝本,白塔尼在花刺子密的基础上改进了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更准确地制定了黄道,黄道斜度及回归年和四季之长;花刺子密同时也是最早编写算术和代数的人,他的《积分和方程计算》直到16世纪一直都是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欧麦尔·海雅木提出了二次方程的几何解法以及各种方程分类法;艾卜·瓦法发明了正割和余割,他还用几何法解四次方程式,以圆锥曲线的交割解三次方程;阿拉伯数字介绍到了欧洲。

2)医学。拉齐斯是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其著作以《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最为著名。前者是希腊、波斯、印度医学知识的总结,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后者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内容极为丰富。阿维森纳被誉为“医中之王”,他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结晶,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医学著作。

3)文学和艺术。查希慈的《动物书》以动物拟人,妙趣横生,;哈利利是文学名著《麦噶麻特》的作者,该书由韵文和曲调组成,生动的的反映了当时的城市生活,被誉为仅次于《古兰经》的著作;《天方夜谭》以波斯的《一千零一夜》为基础,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民间故事,生动反映了阿帝国以及印度、中国等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鞭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阿拉伯的艺术,以建筑艺术最具特色,并集中地表现在清真寺的结构和装饰方面。清真寺建筑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封闭院套,四周环以拱廊或柱廊,中心的礼拜寺大厅顶部耸立着圆拱顶。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人物和动物。所以艺术家们都利用阿拉伯数字和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创作,精美的图案和花纹是阿拉伯艺术的独特风格。

4)历史和地理。泰伯里的名著为《历代先知与帝王史》和《古兰经》。前者是一部世界编年通史,以“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为主,是阿拉伯史学上划时代的巨著,《古兰经注》被公认为《古兰经》注释的权威;马苏迪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其名著《黄金草原》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等,实际上是一部史地百科全书;天文学家花刺子密编写的《地形学》是阿拉伯第一部地理学专著。该书附有一幅关于天空和地球的地图,科学价值很高。

5)哲学。阿拉伯哲学以伊斯兰教教义为基础,吸收东西方主要是希腊的某些哲学为主而形成的哲学体系。早期的哲学家有:①金迪认为宇宙是真主创造的,精神是决定世界的根本,物质只是精神的流出形式②法拉比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特性,但他强调宇宙万物都导源于安拉,万物唯自安拉③阿维森那不仅是杰出的医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他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宇宙万物不是安拉直接创造的,而是安拉流出的第一精神,宇宙万物由此精神开端。之后,阿拉伯哲学家发展形成许多派别。

(2)特点:

1)宗教本位。即实质上是一种以宗教——伊斯兰教为本的文化,其宗教性是由其萌发、产生的过程所决定的。众所周知,如果没有7世纪伊斯兰教的诞生,就没有阿拉伯文化的问世。

2)承上启下。它继承了古代世界的优秀文化,如希腊、罗马、印度文化,同时它又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为近代文明的兴起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3)连贯东西。即指中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往往通过中间媒介——阿拉伯文化的消化、吸收和传播的过程。

4)多民族性。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除阿拉伯人外,还有埃及人、印度人、波斯人、西班牙人、叙利亚人等等。各民族通过互相接触、相互影响,逐渐融合渗透,在长期的产生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共同创造了阿拉伯文化。可以说,阿拉伯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12.试析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伊斯兰教是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士,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占有至高地位,作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变成穆斯林的社会生活方式。以至于随着帝国开疆扩土而成为世界性宗教,从而对阿拉伯地区产生影响。对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各地创办宗教学校、图书馆、天文台和医院,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哈里发创办巴格达智慧馆,掀起集体翻译运动的高潮。广罗各族不同信仰的学者,收集、保存、翻译、研究古希腊、波斯、印度的古典科学文化著作,取得杰出成就。伊斯兰教的宗教学术如教法学、古兰经学、苏菲学等都有较大发展。逊尼派、什叶派以由早期的政治派别转变为宗教派别,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教义和学说。以安萨里为代表的教义为代表的教义学家将苏菲派思想引入正统信仰,成为伊斯兰教宗教哲学的一种形式制定了以伊斯兰教法为核心的行政、刑法等实体法规,完善了伊斯兰立法体系。政府设“伊斯兰委员会”作为国家管理宗教的权利机构,起着维护信仰和监督教法实施的职能和作用。帝国大力提倡和赞助伊斯兰教育和学术文化,在各地建有大量华丽的清真寺、各类宗教学校、图书馆,并培养宗教学者和官吏。吸收被征服地区,包括希腊、拜占廷、波斯、印度等地的先进科学与文化,开始形成多民族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3.简述中期拜占庭的改革与发展。

5世纪下半期大土地所有制扩大和隶农制广泛流行, 5世纪末拜占庭皇帝把向小土地所有者征税的权力交给包税人,更加强了贵族地主的经济地位。此外,5世纪农民因国家租税和其他义务的重压,陷于贫困而被迫请求大官僚、大地主庇护的情况日益增多,农民把自己的地产转让给贵族地主,自己则作为他们特别恩准的占有人继续使用土地,交纳代役租。后来,农民对贵族地主这种依附关系日益加深,最终沦为农奴。6~7世纪斯拉夫人、阿拉伯人入侵拜占庭,并向帝国境内移殖定居后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自由农民阶层。此外,8世纪时,掌握帝国政权的军事贵族为限制教会寺院的势力,利用人民群众以破坏圣像运动的形式,反抗教会寺院侵占自由农民土地的斗争,并以支持这一运动的名义没收教会寺院的地产,使教会寺院的大土地所有制受到沉重打击。因而在7~8世纪,自由农民的农村公社在农业中仍占优势。但即使这样,封建化过程也已经开始,一方面由于国家对自由农民公社征收各种苛重的租税,强迫公社农民担负各种沉重的劳役,自由农民阶层日渐没落;另一方面,军事贵族在和外族入侵的斗争中政治经济地位不断增强,皇帝把大量土地分赐给他们,这些新兴封建地主利用没落的自由农民、隶农、残存的奴隶耕作,并倚势强占公社土地,迫使公社农民成为依附者。这一封建化过程在军事贵族镇压了多次人民反农奴化的起义后,从 9世纪中叶起加速发展起来。军事贵族地主采取强制、欺骗、勒索等手段侵占自由农民土地,广大农民被迫依附贵族地主,沦为农奴。与此同时,皇帝和军事贵族为镇压人民群众的起义,与教会寺院势力勾结,宣布恢复圣像崇拜,这样,寺院的地产又迅速扩大起来。后来,由于自由农民的减少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拜占庭皇帝在10世纪时曾多次颁布法令禁止封建贵族掠夺农村公社的土地,但都未能付诸实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