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室内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勃拉姆斯唯一没有写过的乐种 勃拉姆斯室内乐

勃拉姆斯室内乐

2024-05-11 15: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三首奏鸣曲里我听到了这个闷骚中年男人的内心波澜,他拾起贝多芬留下的珠玉写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温情脉脉。小提琴奏出柔情蜜意的第一主题,钢琴轻轻应和,到了发展部,第一主题频频转调,似曾相识,从陌生到熟悉,好似去赴一场情深意长的约会。第三乐章急速的钢琴伴奏像是连绵不断的雨滴,小提琴偶尔的高亢明亮亦是稍纵即逝。“雨声淅沥,忆起我旧时歌曲。每当屋外细雨,我们在门前同唱此曲,能否再听到这歌声,伴随一样的雨声。在我纯洁的童年,它曾润湿过我的心灵”。《雨之歌》的旋律被移植到第三乐章,浅浅的怀旧,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感伤的情绪几乎遍布勃拉姆斯的音乐。

▲ 勃拉姆斯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安妮-苏菲·穆特)

《第二小提琴奏鸣曲》,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勃拉姆斯有节制的狂野,他大抵被他的同时代人看作保守、笨拙、无趣,然而这似乎是个悖论,沉默寡言的人往往有着最热烈的内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的柔板乐章,优美感人,小提琴修远的旋律线从远山青黛的雾帐中悠悠传来,几经徘徊流连,在渐弱中慢慢隐去,摇曳了我们的心,最柔软的部分开始溶化,谁又能拒绝抚慰呢?与第二乐章的柔板形成对比的是第四乐章的急板,那些细碎急促的旋律闪耀着炽热的光芒,小提琴与钢琴热火朝天地此起彼伏,在勃拉姆斯漆黑的夜里绵延成欢喜和雀跃。帕尔曼和阿什肯纳齐是勃拉姆斯的使者,他们的演奏直抵勃拉姆斯音乐的核心——“渴望”。这些埋藏在优美旋律底下的深邃情感,总会让我在不经意间窥见内心的虚空和斑斓,好像在和一百多年前深情的老勃拉姆斯娓娓而谈。

▼ 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帕尔曼/阿什肯纳齐)

勃拉姆斯一生都是自由但孤寂的。他是浪漫主义盛期的孤臣孽子,不肯做时代的同行者。他与瓦格纳、李斯特们格格不入,执意一个人孤独地回到古典主义的夕阳里。可是他又明明是个浪漫主义者,他用古典的结构表达内心炽热的情感。“即使化为尘土,克拉拉,你死去的最爱依然填满你我之间任何缝隙,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这样,我怎能拥有你?”他才华过人,面目英俊,财务良好,其实从不缺乏女人,与克拉拉维持一生的爱,和阿加特的热恋,他过度丰富的心灵总要设法去限制它、约束它。于是,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既听得到古典主义式的均衡,又能在这平静和均衡后面感觉到一种隐忍之情。他敏感内省的心灵本能地被小型的、亲密的形式所吸引,那些亲切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才是勃拉姆斯恒久的热爱。

▲ 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全(卡瓦科斯/王羽佳)

1853年9月30日早上,金发少年勃拉姆斯不安地摁响舒曼家的门铃。此时,勃拉姆斯二十岁,克拉拉三十四岁,这惊鸿一瞥成了勃拉姆斯一生挥之不去的痛苦与狂喜。命运弄人,此后的四十多年,勃拉姆斯一直在自己尘世的欲望里左右为难。他说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他们彼此通信,信里只谈音乐,他的新作总是第一个寄给克拉拉,勃拉姆斯用音乐不动声色地和克拉拉谈了一场隽永的恋爱。

▼ 勃拉姆斯《C小调钢琴四重奏》

1875年勃拉姆斯完成了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此曲写了二十年,从黑发到白头,如勃拉姆斯一贯的慎重,他把二十多年的苦恋浓缩在四个乐章里。首乐章混乱、不和谐,旋律忽而烦躁,忽而情意绵绵,忽而犹豫不决,忽而又意志坚定,是爱情,是一个坠入爱河的人在谈一场不确定的恋爱。小提琴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如果我知道怎样放弃该多好!弦乐连续的短弓和钢琴不断的敲击发出巨大的轰鸣,倾泻出一种神经质的心惶不定。“我渴望静默地坐在你的身旁,我不敢,怕我的心会跳到我的唇上,因为它是不被祝福的”。写这个乐章时勃拉姆斯痛苦得差点自杀,他自比爱而不能的维特,他说这个乐章是“一个人已无所留恋而终结自己的生命”。我们不止一次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感觉到他情感的岩浆快要爆发,需要交响乐式的深刻表现,而《C小调四重奏》的织体和音响已经是交响乐式的了。第二乐章热情奔放,爱情带来了活力和激情。第三乐章勃拉姆斯深情的旋律在弦乐织成的大河里缓缓流淌,小提琴空明澄静,大提琴醇厚温暖,中提琴深沉肃穆,真挚缱绻,爱情里最动人的一面,美得令人窒息的乐章!第四乐章从容的快板,穿过二十年的岁月,激情化作了绵延不绝的温情,此刻勃拉姆斯的心灵终于变得妥帖与安稳,乐曲在稳定的C大调结束。“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这是杜拉斯的自白,想来也是勃拉姆斯这首维特四重奏的情感写照吧。

▼ 勃拉姆斯《第二弦乐四重奏》(鲍罗丁四重奏组)

有评论说,"倘若没有勃拉姆斯,十九世纪就可能目睹大型室内乐作品的死亡"。更有舒曼这样的伟大音乐家认为是勃拉姆斯用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表达了对崇高的精神世界的极度追求。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大多出自他的创作生涯的晚期,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艺术成就上,这些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要胜过他的大型作品。同时,勃拉姆斯的真实情感在室内乐里也得到了更多的流露、倾诉和表达。

▼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一六重奏》

汉斯·比罗曾经把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归在一起,称为“三B”,美国重要的音乐史家保罗·亨利·朗格认为此言大谬不然,他认为“勃拉姆斯的艺术完全不像另外两人的艺术那样具有明确的积极性和英雄般的坦率性。他的音乐世界具有自己的人类,自己的动植物,具有别的东西不愿也不能繁殖的另外一种气候”。古典主义对贝多芬而言是一种信仰,是征服和向前,对勃拉姆斯则是一个美丽的姿态,是回溯和深化。

▼ 勃拉姆斯《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