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九色鹿》场景设计:画稿2万张 凝练成24分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动漫的鹿怎么画 动画片《九色鹿》场景设计:画稿2万张 凝练成24分钟

动画片《九色鹿》场景设计:画稿2万张 凝练成24分钟

2024-07-09 1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动画片《九色鹿》场景设计:画稿2万张 凝练成24分钟

  原标题:临摹23天,画稿2万张 凝练成24分钟动画片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中,有幅《鹿王本生》 图。“这是北魏本生故事中最早的横卷式连环画之一,讲的是鹿王行善并规劝人们行善的故事。”75岁的冯健男翻出一些泛黄的摹本。

  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成动画片《九色鹿》。冯健男是动画片的场景设计者。35年前,他和创作团队在莫高窟呆了23天,泡在257窟里反复临摹。数月之后,《九色鹿》动画片横空出世。这只美丽、神奇的九色鹿一下子钻进很多人的心里,成为经典。对冯健男来说,那次敦煌采风,就是一次朝圣。

  “故事闪动真善美之光”

  敲开冯健男家画室的门,迎面就是一幅《九色鹿》版画。冯健男正煮着茶,放上一片自己种的绿叶,如他的画,浓烈中有清香。

  《九色鹿》的情节很简单:一只九色鹿救起一个溺水将死的弄蛇人。贪心的王后欲求九色鹿的毛皮做衣服,国王重金悬赏。利欲熏心的弄蛇人向国王告密。面对国王的弓箭,九色鹿述说经过,国王深受感动,放弃了捕捉计划。而弄蛇人后来真的溺水死亡。

  “这是一个规劝与人为善的故事,闪动着真善美之光。”冯健男告诉记者,《九色鹿》拍摄一开始并不顺利,打了两次报告后才通过。1980年夏天,《九色鹿》筹备组正式成立。导演钱家骏曾拍摄过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牧笛》等,是中国水墨动画片创始人之一。

  为打造精品动画,团队从上海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历经两个月长途跋涉前往敦煌采风。257号洞窟是团队驻守的据点,他们钻到洞里从早到晚临摹。洞窟呈长方形,前有人字披(石窟寺中仿木结构的屋顶建筑形式之一)前厅,后有中心塔柱,塔柱四面雕琢成佛龛。《鹿王本生》图位于中心柱后面的西壁下部。洞窟里光线很暗,他们就把画纸竖起来反射外面透进来的阳光。

  “每一笔、每一画我们都细细揣摩,通过临摹去发现它的笔法和构思,想着如何画这个故事。”冯健男记得,那时自己和负责人物设计的胡运凯经常讨论,怎么去表现和烘托九色鹿的威慑力。

  鸣沙山北边朝东的山坡,游客一般都不会去。一天,冯健男和胡运凯背着颜料架子走过去。东转西转,发现好多不起眼的小洞。“不大,就2米见方,我们要猫着腰进去。里面什么都没有,地上积满了灰,两尺厚。”回来请教专家才知道,这些小洞原来是当年无名画匠睡觉、休息的地方。

  第二天,冯健男又去了一趟,在洞里静静躺了一会儿。“古人住在如此简陋的地方,居然创造出这么震撼人心的辉煌艺术,他们的执着和坚守让我感佩。”冯健男回忆,躺在小洞里,似乎有种精神默默引导、支持着自己。“我当时还是第一次参与动画片制作,有股一定要成功的劲头。”

  23天中,冯健男临摹了21幅壁画,画了5本速写画,掉了7斤肉。整个《九色鹿》片长只有24分钟,而团队创作设计了200余个场景,画了近2万张画。

  “画上景物似听得到心跳”

  《鹿王本生》图带有强烈的北魏时期风格――简练、粗犷、富有装饰韵味。“这对动画制作来说,有利有弊。”冯健男介绍,手工绘制动画如果像唐代工笔画那样浓墨重彩,肯定不现实;壁画风格简练,但少也有少的烦恼,如牌楼仅仅是两根柱子,动画也这么表现就显得贫乏了。

  创作团队进行大胆创新。首先是图纸的突破。他们首次采用高丽纸绘图,“这样的纸纹制造了肌理效果,使得画面更古朴厚重。”壁画是不动的,而动画是灵动的。一些壁画技巧可不能原封不动照搬到屏幕上,团队又大胆突破,动画布局借鉴故宫、四合院等古代建筑布局的特点,如中轴线、对称、均衡等效果。“我们的视角由远及近,这样画面有了好的韵律,读者就能跟着引导,进入故事。”

  为再现九色鹿安详的神态,创作团队对神鹿进行了艺术加工。冯健男还保存着当年的石膏模型,“九色鹿的身体比例我们研究了很多遍,以求最佳视觉效果。你看,她的眼睛是蓝色,充分展现其神韵。”

  动画内容的补缺是关键,团队就地取材。“敦煌壁画不仅仅涉及佛教题材,还有各种民风、民俗,如饮酒、出猎、出行、酿酒、赶集、行医等,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根据壁画故事,团队添加了不少背景内容。比如,神鹿救小动物和漫天大雪等场景,“这些情景,壁画里没有。我们把它们从无到有设计出来,还要跟北魏风格保持一致,不仅需要模仿力,还要有想象力。”

  最难画的是“皇宫”,敦煌壁画中的皇宫仅寥寥几笔。“我们在北京故宫呆了一周,前门、午门的画梁雕栋很美丽,但太繁琐。到了嘉峪关,看到黑乎乎的城门,愁眉一下子展开了。简洁古朴、浑厚有气势,正符合我想象中的皇城。”冯健男以嘉峪关城楼为原型,画了《九色鹿》中的皇宫。

  色彩是冯健男关注的重心。“我们这段古丝路之行,就似走进历史长河。壁画上的山是黑的,我以前总想,古人是不是瞎画啊。但走到嘉峪关古战场,看到那些黑山石刻,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些感受都注入到创作中。九色鹿奔跑的大森林,层峦叠嶂,苍翠欲滴,让人感到清凉静谧,仿佛连滴水的声音都能听到;商旅踏上的大漠一开始是金色的,沙是流动的,有种韵律感,转眼黑天黑地,因为灾难来了。“我们在敦煌呆得越久,就越觉得画上的景物应该都是有生命力的,能听得到心跳,闻得到呼吸。”

  冯健男记得,《九色鹿》制作完毕后,一审全部通过。“妙哉,超出我们的意料。”制片厂的老法师们说。

  “是祖先的智慧哺育了我”

  动画片出品后,冯健男没有停笔,转而创作《九色鹿》连环画。画中,弄蛇人的“白眼”来自敦煌中的“小字脸”,红发来自金刚,布袋来自他童年所见的流浪蛇医。弄蛇人告密时,整个色调就暗下来。皇后的造型,则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形象,长裙贴腿,飘带飞扬……

  那时,冯健男一家四口挤在上海大学附近一间11平方米的房子里。他在阳台转角处搭了间1平米的“小画室”,被居委干部误认为“鸡棚”。人进出要低头弯腰,坐在里边不能站起来,冬天穿着棉衣棉裤冻得瑟瑟发抖,夏天赤膊短裤挥汗如雨,可他不以为苦。

  《九色鹿》连环画出版后,被选送参加国际比赛。冯健男挺自信,“一定会得奖,因为它歌颂真善美,而且我把西洋油画中的手法、色调处理融入进来,这是艺术上的创新。”果然,国际大奖手到擒来。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做报告,冯健男会后和她分享心得,“敦煌壁画很多图,乍一看都一样;仔细一看,全都不一样,精妙就在这些细微变化之间。”樊锦诗听了直点头。

  “我原来学油画,但敦煌那段日子让我很自然地转到传统绘画这条路上来。”之后,冯健男专攻东方神话,佳作频现,先后创作《神鱼驮屈原》《取火种》《神农鞭药》等。“我的创作来源于敦煌壁画,是老祖先的智慧哺育了我。”这么多年来,冯健男依然很谦虚。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