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动态钟表Ppt插图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2024-01-24 12: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师:这些钟表虽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钟面。

活动一:摸钟面,观察钟面

现在请小组长拿出钟面模型,请好好观察你手中的钟面模型,摸一摸,转一转,和同桌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师:好啦,孩子们,123坐好啦,请小组长把钟面模型收好摆在桌面中间。

(设计意图:“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小组内观察闹钟的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感性地接触到钟面,为下一个活动“完善钟面”做知识储备。)

活动二:完善钟表

师:瞧!黄老师昨天也制作了一个钟面,咦?不过好像我没有制作完整?还少了些什么?(贴出一个只有刻度的钟面)

生预设:数字(哪些数字?有多少个数字?)

师:哦,还缺了数字1-12,我记得带了一些数字,我想把这些数字贴在钟面上,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很快就能给每个数字宝宝找到正确的位置呢?先贴哪个数字宝宝比较好?(着重认识正上方,正下方两个方位的数字。)

生预设:先贴12

师:好,那就先贴正上方的12(师贴),然后呢?再贴正下方的6(师贴),那我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帮我把其他数字宝宝贴上去,下面的小朋友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他贴得好不好,还有他是按什么顺序贴的?(生上台将数字按序贴在钟面上)

师:请你仔细看,这些数字宝宝怎么排列的呢?(从小到大)伸出你的小手学着老师一起来运动,边指边数1,2,3...12。我们刚刚绕圈的这个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板书→,顺时针),请你和我一样再顺时针方向划一圈。

师:好啦,那现在这个钟面完整了吗?

生预设:还缺了两根针,分针和时针。

师:哦,还有两根针,你观察很仔细,而且你竟然都知道它们的名字了,一个叫时针,一个叫分针,你可真了不起!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钟面家族中,这两根针,一个是时针爷爷,一个是分针哥哥,但是它们两长得太像了,你分得清哪个是时针爷爷,哪个是分针哥哥吗?

生预设:长的分针哥哥,短的是时针爷爷。

师:除了长短,粗细有区别吗?

生预设:时针爷爷粗,分针哥哥细。

师:那你来帮我把分针哥哥贴上去,指向数字12。(生上台)

那你来帮我把时针爷爷贴上去,指向数字10。(生上台)

师归纳:又细又长是?(红笔板书:分针),又粗又短是?(红笔板书:时针),你们可要记住它们两的名字和特点哦,时针爷爷怎么样?分针哥哥呢?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帮助老师“完善钟面”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知道了钟面里包含了哪些部件,并且由数字的排列规律认识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时针和分针的名称、特点是学生很容易混淆的,为了让孩子们能正确区分,我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时针和分针赋予了“时针爷爷”和“分针哥哥”两种角色,让孩子在趣味中识记和区分时针和分针的特点。)

活动三:观察动态钟表

师(出示ppt动态钟表):时针爷爷和分针哥哥啊每天都在钟面上不停地赛跑,谁跑得快一些?

生预设:分针哥哥跑得快一些。

师:哦,分针哥哥跑得好快哦,时针爷爷年龄大了,所以它在慢慢地跑着。它们跑步的方向还记得叫做什么方向吗?对啦,顺时针方向,你们可以记成顺着时针爷爷跑得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设计意图:时针和分针的另一个不同点是转动速度不同,但转动方向都是顺时针,借此我编了一个“时针爷爷”和“分针哥哥”赛跑的故事情境,进一步巩固时针具有短而粗,转动慢,而时针具有长而细,转动快的特点,孩子们听到这样的故事,兴趣很高,一下子就清楚地牢记了。之后我还拓展性地提到了一句,其中参与赛跑的还有一位成员:秒针弟弟,他的特点我们以后学习。)

师过渡:认识了时针爷爷和分针哥哥后,我想带你们认识我的妹妹姗姗,她和你们一样,也是1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她一听我要来给咱们216班的孩子上课,就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日常作息时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姗姗一天几时都在做什么。

三、重难突破,认识整时

(1)出门上学:出示8时

师:谁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姗姗几时在做什么?

生汇报:8点,8点钟,8点整.....姗姗去上学了。

师指出,刚才你们说的8点,8点钟,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上准确的说法是八时。

你是怎么认出是8时的呢?(贴8时时钟)(引导学生观察分钟,再观察时针)

师:谁有好办法记录这个时刻吗?

师:板书8时,我们先写1个数字8,再加一个时间的时就行啦,除了用文字表示现在是8时,你还知道不同的写法吗?

师:对,还可以像电子表一样,只用数字表示:先写8,再写2个圆点,再写两个0,这种方法我们叫电子表示法。(师板书8:00)

(2)放学(3时):出示3时。

师:经过了一天的学习,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刻了?姗姗3时,在做什么?

生汇报:姗姗3时,在放学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出是3时的)

请同学们拿出数学本,写出3时的电子表示法,请1位同学上来写。

(3)吃饭(6时):出示6时。

师:放学后,姗姗说她先把作业做完,然后她就可以开心地和她的朋友玩耍了,慢慢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谁来说说她几时吃晚饭?

生:姗姗,6时在吃晚饭。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是6时的?

请同学们拿出数学本,写出3时的电子表示法,请1位同学上来写。

师:小朋友们,我把姗姗跟大家分享的这3个时刻一起贴到了黑板上,分别是8时,3时,6时,像这样的时间我们叫做整时(板书),请你仔细观察这3个整时钟面,你发现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特点?

师指出:对,分针都指向12的时刻都是整时。到底是几时要看谁呢?

师生共同小结(贴板书):长长分针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会看几时了,接下来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设计意图:让数学走近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搜集信息,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的乐趣。)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一:看这是几时?

谁知道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像老师这样完整清晰地说一说?(多请几位学生模仿说一说。)

练习二:拨钟游戏。

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发现咱们216班的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说得好,写得也不错。黄老师决定奖励大家一个拨钟的游戏:

(1)老师说,小组长拨,同桌当小裁判;

(2)小组长当小裁判,同桌拨。

练习三:再过几时是几时?

(设计意图:基于知识点的浅显,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怎样看、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自然流畅,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位地位,而且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总结

师(时钟滴答声):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该说再见了,希望你们都能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六、布置作业

与父母商量,一起设计一个“愉快的元旦”。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既激发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县百熙实验学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