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攻略:到底特不特化恶即斩?剑宗CP武器改动内容计算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剑宗武器遴选什么词条 DNF攻略:到底特不特化恶即斩?剑宗CP武器改动内容计算分享

DNF攻略:到底特不特化恶即斩?剑宗CP武器改动内容计算分享

2024-07-13 21: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Rimozie

CP巨和CP太的差异只存在两种。1,是巨精带来的伤害增幅,以及巨剑重武的CD惩罚,如何进行特化技能的补偿。需要熟练使用蓄气雷鸣的柔滑返还。2,是太精带来的柔滑返还,能保证全程以45+三绝斩+呼啦圈的衔接释放。可以不点雷鸣,继续现在的技能加点。后置更新补充1,30→15剑痕持续,个人理解是缩小太巨差距,且将武器转为偏爆发武器,防止常规弱特化45(不刻意压CD)伤害过高。理由:30S剑痕在太刀模板下在特化45同时可以打出第二轮大无色,转为15S剑痕将爆发技能同步为一轮,且防止了面板-30%时任何武器保45都可以“轻松”吃满额外技攻。抛去这两个观点以外,任何的“计算机吹强度”和来自虚空的“计算器平行时空技能次数”都是绝对理想化的。本人巨太都玩,面板我就不放了,省得有人嫌弃名望连5.0都没有被“C站大佬”直接打飞。下面我浅谈一下关于剑宗各类体感知识。巨精天生即王权,对于45的巨幅提升是保障伤害来源的最大要点。但是巨大的缺陷就是缺乏柔滑次数,当使用CP巨时,柔滑次数不足会极大程度地影响CP武器的释放效率。实战情况下就是,CP巨性能发挥不完全。未来将剑痕时间拉长也很难将技能流畅释放,因为你需要保留柔滑次数去蹭剑痕削减技能CD。CP巨可以特化无敌的45来减少其它技能的释放需求,同时也优化了当前版本墨迹斩容易打空和挨打的窘境。CP太在此基础上弥补巨剑的各类缺陷。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太刀缺少的巨精伤害加成。这便是CP巨和CP太最基底的问题。另外需要补充,所有低速搭配非常吃个人习惯!所有低速搭配均和巨剑非常不搭,会导致前后装备搭配手感差异极大。这里我需要提一嘴,无论是太刀还是巨剑,CP武器下的45都是不吃范围增益的。如果想要玩CP武器的情况下,我一直认为太刀的舒适度会略大于巨剑。在小群体里和其它玩家交流观点时也是如此。我会更倾向太刀派。1,因为CP的剑痕被大幅缩短。需要压制CD来吃满技攻加成。理论上来说需要压制在15秒以内,才可以吃满武器的10技攻。很明显,太刀会更容易达成,但由于装备本身就已经扣除了大量的CD,武器的差异影响其实非常细微。(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在文章相对后面一些讲)2,在上面这条的基础下,三绝斩和呼啦圈带来的CD收益会因为45本身的CD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在达到一个CD值时,即便打了两个技能也很难减少较多45技能的CD秒数。这就导致了现有CP武器的矛盾冲突。CD越长CD削减越多,技能越快。CD越短技能越快,CD削减越少。假如没有压制CD的需求,即恶即斩技能后增加 10技攻的这个词条,整把武器会显得更正常些。3,在上面两条的基础下,巨剑与太刀在45技能CD的差异上已经愈发缩小。甚至是如果没有45后10技攻两种武器种类各有千秋。4,呼啦圈同样受巨精影响,若不蓄满打出会亏损伤害,而太刀不会且不需要蓄气(但需要柔滑)。5,柔滑次数影响。很明显巨剑会因为45+三绝斩/呼啦圈这样的技能组合导致柔滑次数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情况。在爆发期间会导致没法流畅释放及衔接技能。此处我贴两个GIF。

OK,那么从技能最根本的思考结束。进入关于CP武器这件装备的思考。

首先我们抛弃掉所有的制式武器模板,觉醒制式模板,或者更甚至是抛弃掉关于剑宗这个职业的全部理解,以“初次见面”来确定这把武器的功能。【恶即斩】冷却时间-30%,打出【恶即斩】后添加剑痕,此时增加技能攻击力。那么这件武器是不是一把偏爆发的武器呢?我们利用恶即斩启动后,可以额外吃到10的技能攻击力,而后我大力地爆发其它技能,让其它技能吃满增伤。甚至有【破军旋舞斩】【瞬影三绝斩】可以减少剩余的CD,因为武器本身就减少了很多【恶即斩】的CD。那我只需要稍微减免一下【恶即斩】的技能CD就行(甚至不需要减免),我可以更多地去考虑减免我的其它技能。或者是我可以携带一些增加这个技能伤害的装备来特化提升【恶即斩】,这样即便没有剑痕的技攻,我也可以拥有足够的伤害。

随后是回答。1,关于CP武器现在是不是变成了一把偏爆发的武器。 我的回答——是。因为后置了技攻,导致45的CD需求变为大部分人的大幅注意点。在无法保证45的CD量时,亏损掉的10技攻是否应该算作上方增伤减少CD的“副作用”呢?与当前版本对比。恶即斩需要亏损伤害才能换取优化动作的效果。那么优化恶即斩的动作,其副作用就是减少伤害。因此可知缩减剑痕持续时间显而易见——是不想让第二次恶即斩吃到第一次恶即斩的增伤。甚至是不希望让10技攻常驻。结论一:未来CP武器是一把偏爆发程度的武器,在特化45技能的同时,在15秒剑痕的持续时间内可以减少其它技能的伤害亏损。我认为并不应该和某些“计算器C”一样来考量吃满10技攻而去刻意压缩45技能CD,这样变相等于舍弃掉了剑痕的CD返还。在没有二次更新时(砍半剑痕持续),我对于剑宗CP武器的看法就只是一把相对普通的特化武器。(无论是国服爆料还是韩服偷跑爆料)2,关于CD的问题。我的回答——不必刻意压制对应技能CD,只有在佩戴手搓肩和极端特化时有少许必要去补正。即便是佩戴了手搓肩45技能的CD惩罚,CP武器自身的冷却减免和剩余冷却减免就已经可以补正其CD惩罚了。如果真要为了压制45的CD去吃那个10技攻,我是不是可以接着带本源制式或是觉醒制式呢?自定义成本是不是过于高了?剑宗CP在这样的挤压下,它到底是特化武器还是非特化武器?特化了什么?当然特化了,是特化45。那45技能的常驻伤害自然会比其它技能更高,而其它技能的亏损则是必定的。剑痕的存在就是少许弥补亏损。结论二:未来即便佩戴了CP武器也无需担心CD问题,尤其是纠结自定义和对应的强度关系。打完恶即斩后爆发其它技能是符合特化的需求的,保证你吃到各类增益后第一时间去放45就行,剩下要做的就是在剑痕持续间内怎么塞技能。

3,关于CP巨剑和CP太刀的选择。我的回答——已经在玩太刀的且喜欢特化45的优先考虑CP太。其它任何玩家都需要调整自己的输出手法和自定义进度来选择。上方我已经说过了,柔滑是巨剑剑宗最大的缺陷。即便是更换了CP巨,也很难忽视。原本携带45护石时,可以通过柔滑加快最后一刀伤害的打出时间,但携带CP武器以后,护石的技能形态改变就消失了。原本只需要一次柔滑来加快技能打全,在携带CP武器后变相增加到两次柔滑(柔滑三绝斩和呼啦圈),此处也是一大副作用。结论三:需要适应手感,调整技能输出手法,更推荐优先根据自身的自定义来选择。未来蓄气雷鸣千军破可以快速恢复柔滑次数,变相缩短了太巨差距。所以太刀和CP太本身技能流程也好,输出方式也都变化不大,可以无缝衔接CP太。而巨剑和其它类玩家,推荐适应一下新版本剑宗再考虑携带CP巨。【附我个人比较习惯的输出方式GIF,蓄气45→打出45→尾刀柔滑】【129攻速技能起始CD38.5,技能结束CD36,面板耗时约2.5秒内,实际应在2秒内。高攻速下,尾刀的出伤差距其实也很细微,不一定需要柔滑加快】

CP武器和剑宗就目前改版完的样子来说,我是会考虑玩CP巨的。何况以后45给了无敌,没理由抛弃一个相对略长的无敌技能,对于神界的输出环境来说一个短暂的无敌可以更多地避免挨打。还有是因为我自己常玩的剑宗上是巨精X2不想替换,我对巨宗的喜爱也是自始至终。更多的是因为我对剑宗本身的理解,CP供给的功能目前还算符合我的心理预期。更多的我就暂时保留观点不予分享,毕竟未来可能继续改版,我希望早日实装来给大家上个定心丸。

如果有更多的观点可以回复来讨论。计算机C请考虑自行离开,友善讨论则仍然欢迎。

更新短剑一些个人见解

短剑目前神界相对较合理的搭配为TP流,我个人认为TP特化45是可以一玩的。本身是符合短剑的各类武器机能加持,在其它技能数据都不算高时特化45其实还好。但实际收益并没有太巨那么高,短剑TP流特化CP属于那种能玩,但是强度必然不会高于太巨的程度。我目前认为的话,自定义能同时保持钻头和45CD比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CP短。如果自定义过差,仍优先推荐本源制式觉醒制式而非CP武器。剑宗CP武器目前更倾向巨剑(或太刀)且偏爆发。具体数据差异可能需要实装后由数据佬进行实测来对比。

更新个人提升率参考

纯纸面数据参考,防杠。1P为绝对纸面的初始技能次数模板,装备订正至神界常规海贼,龙焰3词条为20,护石保80。(释放1~35技能时,40~80技能冷却恢复时间+4%持续20秒,堆叠层数至多3层,即12%冷却恢复)2P为相对纸面的初始模板+1次45的CP模板,装备订正部分属抗(因为本源自带10光抗),龙焰3词条为20,护石紫红45,蓝1呼啦圈2三绝斩(蓝色怎么配其实随意)。(在不变动其它技能次数的情况下,纸面数据已经超越本源)3P为相对纸面的2P模板+1次45的理想化模板,装备订正加入灵通腰,换下灵通鞋。其余维持2P不变。

下方图例为太巨纸面对比,白金均为2魔剑降临,上衣对应各自武器。下方图例为调整至对应2枚精通白金,道场场景。目前巨剑CP以及其提升率符合我的心理预期。仅供参考,再次防杠。

装备自定义数据情况:上衣 血伤30,专属攻击攻强,单20,全20下装 血伤20,35技攻+40冷却+,连击攻强,单20肩膀 移动技攻,连击攻强,无色血伤15,全20腰带 血伤15,血伤结算+血伤15,连击攻强,专属攻击攻强戒指 血伤10,血转10,单20,全20左槽 异常5*3,抗性血伤15右槽 异常5*3,破8耳环 异常5*3,领主6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