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纹样180张!(纹样寓意及服装设计运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刺绣纹理图案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180张!(纹样寓意及服装设计运用)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180张!(纹样寓意及服装设计运用)

2023-08-16 10: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绚丽神州,锦绣中华。中国历代服饰上的传统纹样既记录了前人的生活风貌,又反映了前人高超的织绣技艺水平和高深的审美情趣。是璀璨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服饰的传统纹样主要有九大类:龙蟒、凤凰、珍禽、瑞兽、花卉、虫鱼、人物、几何与寓意。今日,愿与君同赏这缝合于针线之间的美与智慧。

水波纹

水波纹,又称“海涛纹”,“海水纹”。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因此,水波纹被世人赋予了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寓意。

波涛汹涌的水波纹有气势磅礴,威严不可触犯之态。多用于龙袍、蟒袍、官府的袖口,下摆,常与龙纹、蟒纹、凤纹等相配使用,是身份的象征。由水波纹与山石组合而成的“海水江崖纹”,象征江山,有一统江山,福山寿海,江山永固之意。

【清中期 方形云龙海水江崖绣片】

「立水(水脚)」指袍服最下摆条状斜纹所组成的浪水。

「平水」指在江崖下面如鳞状的海波。海水意指「海潮」,「潮」与「朝」同音,故成为官服之专用纹饰。

「江崖」,又称「江芽」、「姜芽」,即山头重叠,似姜之芽,象征山川昌茂、国土永固。

【藏青地妆花缎正蟒】

【蓝地蝶恋花绣片】

除了与龙纹样组合,海水江崖纹也可与其他寓意吉祥的纹饰搭配,如蝙蝠、葫芦、祥云、八宝纹等等。

以下是海水江崖纹在其他服装中的运用。

APEC新中装

APEC新中装

飞龙在天 清乾隆 石青地纳纱刺绣彩云金龙纹袍料

形的外在与内涵相结合。形的外在形象与内涵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具有这种深厚、独特文化背景的服饰纹样中。我们知道,服饰是最贴近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因此,服饰图纹中表现吉祥如意、避晦驱邪的内容比其他艺术更为人们所重视。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

在服饰纹样题材上大量运用了具有祈福纳吉的吉祥纹饰,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风雨雷电、日月星辰、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双关、比拟、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

福禄万代 清 天青罗地蹙金“福禄万代” 挽袖一对

在结体构形时,多求整齐、圆满,具有典型例子,如: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汉语发音中“葫芦”谐音“福禄”,汉族民间葫芦纹样造型应用的也较为广泛,这些图形、纹样在结构上整个构图饱满而又富于深刻的内涵。纹样所呈现出的结构形式与其要传达的信息是紧密相关的。

云 纹

如意云头 清 五彩绣“福山寿海”绣片

云纹,是非常典型的古代吉祥图案,象征吉祥、如意、高升,造型优美,变化多样,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的建筑、雕刻、服饰、器具及各种工艺品上,云纹形态多样,有十分抽象规则的几何图形,也有生动形象的自然图形。

万寿无疆 清乾隆 大红呢地平金彩绣“万寿无疆”褂帐

清早期 柘黄缎地五彩祥云福海盘金正龙团补

龙 纹

远古先民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意境和主宰一切的力量。夏民族是崇拜龙图腾的,《归藏・启筮》中记载禹的父亲鲧被天帝处死之后,其尸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这个黄龙就是禹。商民族崇尚鸟图腾,《诗・商颂》中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中国各民族信仰崇拜着不同的图腾,在华夏族形成之后,龙成为了民族的保护神。华夏族的图腾为龙,不过夏族所崇奉的龙不仅仅是图腾,更是由图腾演化的神,龙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相信龙能护佑人们平安和人丁兴旺,相信龙具有主宰雨水的神职。

中华的先民,自远古时期就来自不同的地区,带来不同的文化,呈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民族又不断融合各少数民族,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变通融合为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纹样中,唯龙的纹样贯穿着中华历史,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亲和力,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独特文化结构,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格局,同时赋予了它维护自身和谐与稳定,增加民族凝聚力的生命机制。因而龙的形态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它本身不仅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其造型的适应性也很强,与多种几何纹样可较好地相融。比如,原始时期的龙与S纹、涡纹结合,秦汉时期的龙与云纹、气纹大量结合,战国时期龙凤虎纹刺绣,佛教的传入又涌现了“如意龙纹”、“方胜龙纹””等。这种亲和力恰好与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的“和”的观念相融。

龙凤呈样

龙凤都是人们心中的祥兽瑞鸟,哪里出现龙,哪里便有凤来仪,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龙纹,表示风调雨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

凤纹,象征着吉祥、勇敢、神力、希望以及美好的爱情。

团花纹

吉祥团花 清 红底蹙金彩绣吉祥团花袍料

团花纹,也称“宝相花”,“富贵花”,以精美细致、饱满华丽的艺术样式著称。外形圆润成团状,内以四季草植物、飞鸟虫鱼,吉祥文字,龙凤等纹样构成图案。其寓意是金玉满堂,荣华富贵。

万寿无疆 清乾隆 大红呢地平金彩绣“万寿无疆”褂帐

团花图案常见于袍服的胸、背、肩等部位。有放射、旋转、对称式等结构。

花开现佛 织金缂丝宝相花衣料

纹样中喜庆吉祥的民俗内涵体现。服饰中的吉祥图案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材料工艺的变化更新,异域文化的注入和融合,本民族审美意识的自觉等种种因素,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服饰纹样融会了民众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和人生的理想。吉祥图案不单单是造型优美的装饰纹样,古人早已将种种具体的观念注入其中,正所谓“图必含意,意必吉祥”。

宝相花开 织金缂丝宝相花衣料

缠枝纹

福寿绵长 清同治 红地平金彩绣“万寿无疆”绣片

缠枝纹,俗称“缠枝花”,又名“ 万寿藤”。缠枝纹是以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因其结构连绵不断 ,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在锦缎织物上更显柔美具有浓郁装饰风格。

宝相花开 清 五彩缠枝莲蔓藏毯

从中国传统服饰纹样所表现的基本功能来看,不仅能利用各种不同的纹饰来强调思想观念上的统一和谐,同时也能利用各种装饰图案艺术来喻示人们精神与心灵上的需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宗接代是人们极其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之自豪的责任。

吉祥图案中有象征“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有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多子、多福、多寿“三多”图案,还有“麒麟送子”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的图案。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和龙、凤、龟一起被称为“四灵”,象征吉祥和瑞。

鱼跃龙门 清 平金打籽绣“鱼跃龙门”挽袖一对

我国人民祈望有美好的现实生活,并延续这种现实,这种观念表现在吉祥图案上可谓形式多样、千姿百态。有表示幸福的“纳福迎祥”、“翘盼福音”等;有表示爱情的,如“连理枝”、“同心结”等;有表示长寿的,如“松鹤长春”、“蟠桃献寿”等;有表示喜庆的“喜上眉梢”、“马上封侯”等;有表示平安的,如“四季平安”、“竹报平安”等;有表示富裕的,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等。

福寿双全 清 五彩绣“福寿双全”挽袖一对

总之,在内容观念上以取材当时的生活、信仰、故事、祈福、避邪等为主,再加上个人的情感与创意,表现出一种自然风格。可以说,这些内容、题材是一种人间的、现实的、生活的祝愿,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朴素的表达,直接反映我国的民族性格和品德,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

四时吉祥 清 打籽绣“四时吉祥”挽袖一对

花开富贵 清 五彩绣“花开富贵”挽袖

岁寒三友

松竹梅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乃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竹,清高而有节,人们赋予它性格坚贞,虚心向上,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松鹤延年

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

松,代表长寿象征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

鹤,高美华贵,诗经中称鹤寿无量。同时,鹤有闲易之名,这更使得仙鹤看起来有种不受拘束,安逸平静的感觉。

十二章纹

它是古代中国皇帝在最隆重的场合所穿的礼服上装饰用的纹样,依次为日、月、星晨、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所用章纹均有取义: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山-取其稳重;

龙-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取其忠孝;

藻(水草)-取其洁净;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形)-取其决断;

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玉堂富贵

图案为兰花、海棠花、牡丹花。

牡丹乃富贵之花,喻富贵。

兰花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

服饰纹样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图案。

从服饰到玉器,每种纹样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些中国服饰的传统纹样图案巧妙地运用花卉、虫鱼、凤凰、龙蟒等纹样,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

▲送你张美图卡片,长按可保存+分享

图案承载着古人的审美情趣与美好期望,寄予着人们对自然的畏惧,对生命的信仰,是中华民族沉淀几千年的珍贵文化遗产。

服饰绘制纹样

古代的服装上也特别讲究吉祥图案的运用,牡丹、松树、月亮等装饰,都表现着对吉祥的企盼。

青花瓷上的花纹样式大多对称,极其富有美感,仔细观察,一定会在你创作的时候,给你带来灵感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看得多了,灵感自然而然就来了。

(部分图片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