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刺绣发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5-13 2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 2000余年的历史,传说仲雍的孙女“女红”首制绣衣。

古代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仲雍来到今江南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而当地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仲雍做了吴国君主,想破除这种陋习,于是和长老们商议。不料他们的议论被正在缝衣的孙女女红听见了。她边缝边听,走了神,一不小心,手被针扎了一下,一小滴鲜红的血顿时浸染到衣料上,渐渐晕开成小花,于是女红有了灵感:把蛟龙的图案绣在衣服上以替代文身。为了纪念刺绣的发明者,民间至今仍将妇女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活动称为“女红”。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苏绣,其风骨神韵在隋唐时期就已奠定基础,迨至宋元其基本技法与特色已渐趋形成,明清以来苏绣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有关苏绣的故事。传说有一位叫刘女红的刺绣能手,创新出“双面绣”的故事。传说在清代,苏州有一位县太爷,想要给慈禧太后祝寿,他想到了当时盛行的苏绣。于是他便命手下去苏州的各家绣坊,寻找技艺精湛的女红,让她们创新一种特别的苏绣来献给慈禧。一天,县太爷巡视时路过一家酒店,忽然抬头看到挂在酒店外面的酒旗,这面酒旗与其他酒旗很是不同——这个被风吹得左右摆动的酒旗,原来是绣的双面。经过打听,县太爷知道这个酒旗是附近的一位名叫刘女红的绣女所绣。于是,县太爷便找来刘女红,要她绣一个慈禧的画像,为慈禧太后祝寿。刘女红虽然只是民间的一个绣坊女红,但她刻苦好学,早学得一手绝活。根据县太爷提供的画像,刘女红非常认真地绣了一个月,便绣出了慈禧的双面绣像,绣像精美繁丽,栩栩如生。县太爷很满意,把这幅双面绣送到京城为慈禧祝寿。慈禧是个喜欢书画的人,她见了这幅自己的双面绣像,非常高兴,苏州县太爷也因此而连升三级,刘女红也被皇家招纳。

我国刺绣工艺的兴起和发展在2000多年前。苏绣是当代四大名绣之一。据历史资料显示,苏绣的创作远比其他刺绣生产区古老。作为鉴赏品的画绣,也是苏绣最早创作的品种,其名声早已被世界所认可。当代苏州刺绣是传统苏绣的延续和发展,其艺术价值正在不断提高,从事刺绣设计和绣制的新一代人的出现,使苏绣艺术在世界刺绣艺术中脱颖而出。只有结合一个刺绣家族的智慧、创造性思维、个人喜好和文化素质、熟练的刺绣技巧、对刺绣本质深度的掌握,以及对时代审美观点、民族精神生活特点、独特的刺绣工艺之美的把握,才可能创造出新的苏绣风貌。因此,没有固定的艺术模式可以阻挡苏绣前进的道路。对刺绣业务感兴趣的刺绣艺术家不能满足于过去的荣誉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展望未来,更新刺绣的价值观。从其发展前景来看,应当提高苏绣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绣品完美,适应时代发展和民族审美,使开创苏州新风刺绣成为一个焦点。

苏绣借助桑蚕养殖有广大农村和乡镇支持的优势,促进丝绸刺绣行业的繁荣。自古苏州民间就有“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说法。相传苏绣技艺的教学师承关系是“母教女、姑传嫂、邻里之间互相传习”。苏绣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是一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土生土长的工艺美术之葩,它具有刺绣艺术特殊的表现形式:以针代笔,以线混色,以千丝万缕来塑造形象与色彩的美感和魅力。

苏绣作品,无论是日用品,还是艺术欣赏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苏绣艺术欣赏品的价值更高。苏绣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精湛的苏绣技艺。苏绣艺人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绣出作品,由于丝光的艺术效果,绣品上的书画图案显得更加鲜活生动。因为苏绣的色彩丰富,苏绣艺人通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一幅精品使用的线色可达几百种甚至上千种。不仅是颜色,苏绣的针法也种类繁多,有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正抢、反抢等四十八种。更为巧妙的是,苏绣艺术家能运用劈丝技术,即将一根丝线劈成四十八分之一,将金鱼的尾巴这样细致的图案绣得栩栩如生,并且苏绣技艺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使作品充分表现苏绣“精细雅洁”的艺术特征。无论是表现山水、花鸟、动物还是人物,精湛的苏绣技艺都能使之达到栩栩如生的境界。也正因为如此,苏绣才被世界各国人民誉为“东方的明珠”,而苏绣艺术作品也已被众多的鉴赏家和收藏家所青睐。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来源 丨 能电院学生会文艺部王子榆

编辑 丨 杨键

审核 丨 徐璐老师 罗璐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