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鹰情缘与盘鹰制作和放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作大风筝教程 盘鹰情缘与盘鹰制作和放飞

盘鹰情缘与盘鹰制作和放飞

2024-07-12 17: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高中毕业考入军事院校,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了26年,其间经常到北京出差和学习。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在学习的间隙到天安门广场去玩儿,远远的就看到一位老师傅正在放飞盘儿鹰,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与老师傅搭讪,其目的是想看看风筝的结构到底是啥样。可是,老师傅一直盘飞了半个多小时才往回收线。当风筝线收到离风筝还有五、六十米时,风筝却一头扎了下去,落在地上,我讨好似的赶紧跑了过去,想帮着捡回风筝,更想趁此机会看看风筝的结构。可老师傅比我跑得还快,还没等我跑过去老师傅却抢先一步拣起了风筝,笑着把风筝“分解”了。我在匆忙中很难看清楚风筝的结构,只是看到与普通风筝不同的是,老师傅风筝的尾巴是向上翘起的。于是我恳请老师傅让我看看,老师傅看我是军人,便答应了,但却执意要自己拿着给我看,即便这样,我还是看清、并记住了尾巴上翘的样子,这更增加了我对盘儿鹰的神秘感。从那儿以后,我虽然多次到北京出差、学习,休息时也经常到天安门广场去玩儿,但是再也没有见过结构类似的盘儿鹰风筝。

九十年代初我从酒泉卫星基地转业到石家庄,有更多时间接触、制作和放飞风筝,尤其是1997年以后,多次参加了全国风筝比赛,接触到了更多类型的风筝,也看到了更多的盘儿鹰。但是,赛场上的盘儿鹰风筝却与十几年前我在天安门广场看到的老师傅放飞的盘儿鹰的结构并不一样。

当时在全国风筝比赛中,盘儿鹰的盘旋属于技巧,而技巧是有加分的。因此,盘儿鹰的盘飞技艺在当时属于保密阶段,没有哪一位运动员愿意将这一秘诀告诉别人。

我后来认识了好几位全国各地的盘儿鹰制作高手,但我也深谙“秘密”不外传的潜规则,所以也就不好意思追根问底,免得吃闭门羹,只能暗记暗学,即便如此,毕竟能看到和接触到更多的盘儿鹰风筝了。

在我家族的上辈人中有风筝艺人,加之我喜爱风筝,因此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一点风筝制作技艺。即便是在部队工作期间,我也没有放弃过风筝制作和放飞,这在当时对外绝对保密的高科技的酒泉卫星基地,我也算是独一无二的“不务正业”的军人吧。

自从1981年在天安门广场观赏过盘儿鹰放飞后,我就决意要自己制作盘儿鹰。但当时还没有看到有关风筝制作的书籍和资料。受到那位老师傅的启发,我先是在风筝的尾巴上动脑筋,也曾模仿过老师傅的风筝结构,然而不够理想。后来又把尾巴固定上翘改成“活舵”(上舵和下舵),虽然放飞效果有所改善,但仍不理想(见下图)。

参加全国风筝比赛后,看到放飞场上的盘儿鹰的结构与普通鹰风筝的尾部结构并无两样,于是不再简单模仿,而是细细地琢磨起盘儿鹰的盘旋原理来。后来又在风筝界盘儿鹰制作高手如太原的刘焕文、邢爱生、张燕安、李友善,北京的赵世明、天津的杨兴华等朋友的指点下,逐步弄清了盘儿鹰的盘旋原理和调试方法,并举一反三制作出了几种结构不同的盘儿鹰风筝,在石家庄放飞时也吸引了不少风筝爱好者观看。因此,笔者在石家庄也算是制作和放飞盘儿鹰的第一人。鉴于当时盘儿鹰制作秘诀不外传的潜规则,我也曾守口如瓶了一段时间,但不久还是把自己试验过的盘儿鹰的几种制作“秘诀”、调试技巧和绘画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登门求教的朋友如付宪明夫妇等,并带领他们参加了两次全国风筝邀请赛,向他们介绍了各地的风筝制作和绘画高手,使他们的风筝制作和绘画技艺上了一个台阶,这对石家庄盘儿鹰风筝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盘儿鹰风筝目前已在全国风筝爱好者中可以说是普及了,而前几年新出现的能左能右低空盘旋的盘儿鹰(以下简称双盘儿鹰),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着,这是我国传统风筝放飞手法上的一种创新,应该给以肯定。

我和大多数风筝爱好者一样,一开始在不了解盘儿鹰的盘旋原理时总觉得盘儿鹰很神秘,其实,高飞的单向自然盘旋的盘儿鹰(以下简称单盘儿鹰)也好,低飞、中飞、高飞的双盘儿鹰也好,在结构上并非高科技,盘旋原理上也并非高不可攀,但制作技艺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奇葩之一,需要的是高超的手上功夫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只要你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在调试方法上细加琢磨,在放飞技巧上勤学苦练,在经验上多与朋友交流,手艺活儿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只要多做、多放飞、多调整、多学习、多交流,慢慢的你也就能驾轻就熟,成为行家里手的。

二、双盘儿鹰的制作和放飞

双盘儿鹰和单盘儿鹰在结构、制作工艺上有没有区别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单盘儿鹰和双盘儿鹰的制作也是如此。

放飞盘儿鹰的朋友都很清楚,很难从风筝的外形上区分这只风筝是单盘儿鹰还是双盘儿鹰,即便是放飞高手不经过放飞试验也很难区分之。这就是说,单从风筝的外观和结构上是看不出哪个是单盘儿鹰、哪个是双盘儿鹰的。但有经验的放飞者还是能够从风筝双翅的平展度、风筝的重量、风筝的平衡度上将其大致区分开来的。这也是制作双盘儿鹰和单盘儿鹰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我把单盘儿鹰和双盘儿鹰在制作和放飞上的主要区别归纳为四个字:平、展、重、“抡”(这里所说的“抡”,是借用了人们对放飞双盘儿鹰的偏颇说法)。制作和放飞双盘儿鹰时也着重强调这四个字。

(一)平

我把盘儿鹰风筝以鹰身纵轴为中心线、两翅横轴为水平线,风筝纵轴线两侧各个对称点的相对平衡、相对对称,称之为“平”。

我曾在《可卷式盘鹰的制作和调试》(见《中国风筝》杂志2003年第3期)一文中这样叙述过单盘儿鹰风筝的特点——“普通风筝之所以能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由于它的结构的对称性;而盘鹰风筝之所以能够在空中盘旋,则是由于它的‘动平衡性’和‘静不平衡性’所致。所谓动平衡性是指风筝在风力和线绳牵引力的相对作用下,能够在空中‘静止不动’;而静不平衡性则是指风筝‘失去’线绳的牵引时所显现出的‘偏飞’状态。这是盘儿鹰风筝盘旋的最关键的要点之一”。也就是说,单盘儿鹰之所以能够放飞出自然盘儿来,就在于它的以纵轴线为中心的两翅各对称点的不平衡、不对称性;而双盘儿鹰在制作时则要求两翅各对称点要点点对称、点点平衡。

在一般情况下,单盘儿鹰是飞不出左右双盘儿的,而双盘儿鹰也不像放飞单盘儿鹰那样收线就爬升,松放线就自然盘儿。也就是说双盘儿鹰是不能够自然盘儿的,它的或左或右的盘旋,是靠放飞者对它施加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外力来完成的。双盘儿鹰虽然不能够自然盘儿,但是经过适当调整也是可以做出单向盘旋的。放飞双盘儿鹰有点类似杂技演员在舞台上投掷“飞来去”,手上的功夫必须过硬。

我们知道单盘儿鹰在盘旋时两翅向后变形不平衡、不对称或两翅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是能够盘旋的重要因素;而双盘儿鹰由于不能够自然盘儿,它的盘旋是“人为的”将它“抡”出来的。因此,双盘儿鹰不管是在盘旋时还是在静止时、也不管它是在受大风时还是在受小风时,它的两翅向后、向下的变形应该“始终”保持一致 。否则,在遇到突然大风时,由于它的双翅平展、风兜小,就会在空中像儿童玩具风车儿一样急速旋转,直至落地。

双盘儿鹰的“平”,还在于它的两翅的膀条的粗细过度、膀圈、立戗和斜戗、弹性大小、向后向下的变形是否始终一致上。

双盘儿鹰双翅的蒙面选料也很关键,所用面料的经纬度一定要一致,粘糊时松紧度更要一致。用作蒙面的面料最好使用复合布(即无纺布与皮纸、无纺布与洋纺裱糊在一起),若能买到“杜邦纸”(司机保险气囊用纸)当然更好。

关于双盘儿鹰骨架的尺寸大小和外观造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外观造型可以八仙过海,尺寸大小也可以各显其能,如果不是制作参加比赛的风筝,就没有必要顾及太多,对于初次制作盘儿鹰的朋友来说,参照商品鹰风筝制作就行了。但是在制作鹰身时要特别注意鹰身骨架要“平” 。也就是说,鹰身头部骨架用料要粗大一些,尾部用料要细小一些,这样制作好的鹰身骨架当提起提线时,鹰头与鹰尾基本上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插上两翅骨架后,再提起提线,整个骨架基本上也要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粘糊上面料后再提起提线也应该如此(双盘儿鹰的重心比单盘儿鹰的重心朝前,一般情况下提线的位置在重心附近,要经过反复试飞确定)。为了做到这一点,鹰翅的插库一定要水平地绑扎在鹰身的上方与鹰身轴线垂直。为了使重心上移并增加风筝重量,插库可以使用金属制作。

风筝制作完成后首先要检查风筝能否平稳滑翔(方法可参考《可卷式盘鹰的制作和调试》;调整重心时也可采用上下移动两翅插库的方法使之平衡,此方法比较麻烦,需要重新绑扎插库)。然后在试飞时再细心观察其飞行时的对称性和平衡性——在风力和线绳的牵引力的相对作用下,风筝骨架和面料都会变形,其变形越对称,风筝的平衡性能就越好,风筝的稳定性也就越高,操纵起来也就越得心应手。

总之,“平”的原则是膀条骨架的弹性大小、粗细过度、扭曲程度要对称,两翅面料的风兜大小要对称,鹰尾两侧上翘的角度要对称,这样,风筝的左右盘儿操纵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二)展

是指两翅粘糊的要平展,不得有褶皱。

两翅蒙面挺括平展、风兜小,是双盘儿鹰与单盘儿鹰的又一区别。将双盘儿鹰的双翅拿在手中观看,其蒙面的平整度一点也不亚于硬板子风筝。因此,在选用面料时一定要注意面料的厚薄。风筝两翅面积大的选用厚一些的面料,尺寸小的就选用轻薄一些的面料。

单盘儿鹰的面料最好选用轻质材料,如无纺布、皮纸等;而双盘儿鹰则要选用比单盘儿鹰厚一些、挺括一些的面料,如涂胶的胶织绸、格子绸、杜邦纸等。也可以自制——用带胶的无纺布(做衣服用的衬布)和皮纸或无纺布、洋纺等,用电熨斗加热成双层面料,经上浆后使用。这样制成的面料挺括、平展、透气性小,用它粘糊双盘儿鹰翅膀,鹰的上升速度快,且能够像滑翔机一样滑翔,左右操纵起来也非常灵活。

为了使双翅粘糊后平展,粘糊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在翅膀骨架的立戗下端与膀圈内侧和大膀条绑扎处(不是膀梢),栓拉一根细线,使大膀条膀梢比自然状态下移1至4厘米(根据风筝大小决定其下移的具体尺寸),左右翅膀膀梢下移的尺寸要完全一致。在膀条下移状态下,涂胶粘糊蒙面,待胶完全干后,再剪掉细线,这时膀梢稍微回弹,面料则会绷紧、平展。这样制作的双翅阻力小,滑翔性能好,易于对其施加外力。

为了使双翅粘糊后平展、放飞过程中双翅变形小,两翅的大膀条一定要有一定的力度和强度(要大于单盘儿鹰),如使用“复合条”或加大两翅膀条横截面的尺寸。

(三)重

是指双盘儿鹰的大膀条要粗大一些,立戗、斜戗也要比单盘儿鹰粗大一些,风筝的整体重量要比单盘儿鹰重。

我们知道,为了增加风筝在放飞时的升力,参加比赛的风筝在制作时总是尽量选用轻质材料,单盘儿鹰的制作要点之一就是如此——骨架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能细则细,能轻则轻、能减则减,可有可无的架条一定要舍去。

然而,双盘儿鹰却并非如此,而是在制作时有意识地、适当的来增加风筝的整体重量,如使用粗厚的膀条或复合条、插库使用金属管等。以笔者制作的参赛软翅风筝为例,中型鹰73克,大型鹰132克。而目前放飞的小型双盘儿鹰就有90多克,中型鹰超过150克,而大型鹰则在250 克以上(见下图照片)。

为什么双盘儿鹰在制作时要有意识的加大风筝的整体重量呢?回答很简单:这是放飞手法上的需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知道,单盘儿鹰的盘旋是“自然盘旋”,而双盘儿鹰的盘旋却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人为的”令其盘旋的 。也就是说是依靠放飞者放飞手法上的变化,风筝才能盘旋。

前面提到过杂技演员在舞台上投掷“飞来去”,这原本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用来驯马和打猎用的器具。该器具垂直投掷出去后,开始时会沿着一条水平轴旋转,因为它的形状是一种翼形,所以受到一个侧面的推力,这个力上下不同,构成一个回旋的力矩,飞出去一个圆形轨迹后,又自动飞回投掷者手中。投掷“飞来去”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而“飞来去”的制作也很考究,对重量有一定要求,太重了不行,太轻了也不行,一般是用竹片或塑料制成,如果用泡沫塑料作材料来制作,虽然很轻,但肯定是投不出去、投不远的。

双盘儿鹰也是如此。它之所以能够或左或右地盘飞,也是靠放飞者通过放飞线将其势能转变为动能的。如果双盘儿鹰的重量很轻,两翅不挺括平展,而像单盘儿鹰那样轻软,其势能就很小,转变成的动能也就小。这就像你能够把一片鸡毛大小的竹片投掷出很远,但是你却很难将一片鸡毛大小、重量和鸡毛一样的纸片投掷出去。双盘儿鹰如果太轻太软了就极易变形,放飞者也就很难把它“抡”出去,也就不会有左右的盘飞了。这就是双盘儿鹰要重一些的关键之所在。

(四)“抡”

实际上,“抡”(快速收线的同时挥动线轮)就是对双盘儿鹰施加的一个外力,没有这个“抡”,双盘儿鹰就不能获得向心力,也就无法向左或向右盘飞了。

上面谈到了制作双盘儿鹰的三大要素——平、展、重。然而,即便是你手中有了一只高品质的双盘儿鹰,你也不一定能把它放飞的好。放飞双盘儿鹰凸显的是放飞者的个人技巧,不经过刻苦地放飞练习,是放不了双盘儿鹰的。因此,要想把双盘儿鹰放飞的像真鹰一样搏击苍穹,没有过硬的放飞经验和手上功夫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说,放飞双盘儿鹰就像手工艺人,一要手艺好,二要家什妙。除了制作上乘的风筝外,那就要强调一个字“练”。

当然手中的放飞工具也非常重要,放飞线轮要尽可能大一些、轻一些,放飞线也要粗细合适,且伸缩性要小,使用伸缩性大的尼龙线是无法放飞双盘儿鹰的。放飞线可选用粗细合适的大力马线或是凯夫拉线等。

三、盘旋的意义和放飞练习要点

对于“盘旋”的解释,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指:某一物体在任一高度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的、等半径的圆周飞行。

物体要做圆周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一个与它的运动方向垂直的力,我们通常把这个力叫做向心力。向心力的作用就是让运动的物体不断地改变运动方向,产生加速度。向心力大,加速度就大,反之就小。

我们放飞双盘儿鹰时,为了能够使其盘旋(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叫做盘旋),就必须对它施加一个力,我们在放飞过程中,在快速收线的同时确实有一个“抡”的动作,就是这个快速收线和“抡”,也就为双盘儿鹰提供了一个向心力,没有这个向左或向右的“抡”,双盘儿鹰就不能产生向左或向右的加速度,也就不能将双盘儿鹰的势能转变为动能,也就不能再依靠其惯性完成一个盘旋动作。把放飞低飞双盘儿鹰说成是“抡风筝”,虽然有点偏颇,但却很形象。

那么,练习放飞时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刻、盘儿鹰在什么状态时,才对其施加向心力而令其盘旋呢?也就是说,对其“发力点儿”应选在什么时刻?

我们在放飞双盘儿鹰时会看到,快速收线时盘儿鹰并不是直线上升(单盘儿鹰收线时直线上升),而是或左或右曲线爬升的。如果不是曲线爬升,放飞者也要或左或右地“抡”动线轮,使风筝或左或右地摆动。因此,我们在练习时,对双盘儿鹰的“发力点儿”应选在当牵领盘儿鹰向左或向右摆动到最大幅度稍稍过后——形象地说当向左摆动到10点(以钟表为参照物)位置时,就要对其发力,就要边向右“抡”动线轮、边快速收线,当盘儿鹰飞到12点位置时,再适度松放线,这样盘儿鹰就会依靠其惯性,在线绳的牵引下,向右盘旋一周,完成一个右盘儿动作。反之,当盘儿鹰摆动到2点位置时,同样要边向左“抡”动线轮、边快速收线,盘儿鹰飞到12点位置时,再适度松放线,盘儿鹰就又会依靠其惯性,在线绳的牵引下,向左盘旋一周,完成一个左盘儿动作 ,就这样周而复始。

这里要强调的放飞技巧的一个要点是:在令盘儿鹰做盘旋运动时,不管是收线还是放线,线轮和盘儿鹰之间的线始终要绷紧,切不可松松垮垮。线轮和盘儿鹰之间的这段线,就像是放飞者手臂的延长,或者再形象一点说,像是用一根硬挺的、细长细长的棍子连接在线轮与盘儿鹰之间,放飞者就像是挥动上端绑有盘儿鹰的棍子在控制着盘儿鹰的左右盘旋。低放如此,中、高放也是如此,线轮和盘儿鹰之间的线始终是要绷紧的,否则你就无法控制盘儿鹰的盘飞方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能使用伸缩性太大的放飞线的主要原因。

还是那句话,放飞双盘儿鹰就像是手工艺人干活,一要手艺好,二要家什妙,二者不可缺一。

最后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谈只是抛砖引玉。双盘儿鹰本身制作的品质好坏是关键,调试经验和调试技巧有时更为重要,而放飞手法则更能凸显双盘儿鹰的魅力。这也就是说,双盘儿鹰的制作、调试和放飞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双盘儿鹰在放飞过程中和存放时,其变化因素都是随机的,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都是很强的。虽然有的朋友使用了“复合条”来制作风筝,但是由于制作材料本身的不稳定性,因此制作成的双盘儿鹰的不稳性还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时时对其进行调整,即便是一只高品质的双盘儿鹰也是如此。经常放风筝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今天这只盘儿鹰放飞的效果很好,可是,如果第二天气温、湿度、风级有了较大的变化;或者把它带到另一个温差、湿度不同的地区,这只盘儿鹰很可能就飞不好了。 这就需要放飞者细心地重新调试,对双盘儿鹰的调试要做到对风筝每根骨架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同一种现象,有时可能是风筝的几个部位同时出现问题所形成,因此,要对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削、刮”。

调试风筝的技艺是风筝制作者、放飞者经验中的精髓,前几年在盘儿鹰爱好者中流行的一句话“三年能学会做风筝,三年学不会放风筝和调风筝”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多制作,多放飞,多调试,多与朋友交流放飞和制作经验,盘儿鹰才能越做越精美,放飞技巧才能越来越高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