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知识点整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作发声罐怎样使它发出的声音变轻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声音知识点整理

2024-06-26 14: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尖细、粗犷、浑厚、低沉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已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2、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发岀声音。

3、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再放开,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4、 我们的发声器官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6、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7、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变弱或者消失。说明声音能在空气里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会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在水里传播。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玩“土电话”的时候,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土电话”运用的是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7、 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8、 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是真空的,而声音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9、 声音的传播记录表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2、 人的耳朵结构示意图

人的耳朵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三大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清晰、响亮;拿掉纸喇叭,再听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很模糊,声音听不清楚。这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廓。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4、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朵中鼓膜的振动。

5、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6、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胶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7、 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人的耳朵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三大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8、 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

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清晰、响亮;拿掉纸喇叭,再听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很模糊,声音听不清楚。这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廓。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这一点与“纸喇叭”一样。

听诊器的头端有薄膜,贴在胸壁或者人体其他地方,可以感受振动。中间有橡胶管与听筒相连,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声波从头端薄膜处出入,经橡胶管传到耳朵,并且声音衰减较少。

9、 模拟鼓膜的振动。

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元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模拟“鼓膜”振动实验记录表

5声音的强与弱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2、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弱,钢尺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3、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很弱,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4、轻轻敲击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很弱,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敲击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 你能说一说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吗?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 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弹钢琴、敲击音叉、

调节家中音响的音量旋钮,使音响的声音变响,这时用手探测到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幅度变大,这表明声音振动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

8、 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6声音的高与低

1、声音有高有低。

2、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发现铝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铝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发现簧片越长越厚,发出的音调越低,音簧越短越薄,发出的音调越高。

4、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 通过本课的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有关。比较长的、粗的、厚的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比较短的、细的、薄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7、 观察图中的物体,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化,并说一说理由。

第一幅图中的钢管粗细不同,钢管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钢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第二幅图中的音叉长短不同,音叉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第三幅图中的编钟大小不同,编钟越大,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编钟越小,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理由: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有关。比较长的、粗的、厚的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比较短的、细的、薄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8、 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可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照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地听到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录和描述。

9、 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

10、 音高变化柱形图

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

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弦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弦的振幅越小,声音就越低。

3、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发现长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4、调节乐器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发现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松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5、选取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思考有哪此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并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检验你的预测是否准确。

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结论:

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越细、越紧、越短,弦的振幅就越大,声音就越响;越粗、越松、越长,弦的振幅就越小,声音就越低。

8制作我的小乐器

1、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

有的乐器(如吉他、钢琴、竖琴)是靠琴弦振动发声的;还有些乐器(如笛子、管风琴等)则是通过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还有些乐器如鼓和电子琴,是通过敲击绷紧的皮革或金属条发声的。总之, 乐器是靠振动发出声音的。

2、 制作小乐器的步骤 :

第一步: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设计,一边制作一边修改。

第三步:制作完成后,试一试自己的小乐器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3、 我制作的小乐器:

举报/反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