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根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利津正宗水煎包 文化根脉

文化根脉

2023-11-01 18: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19年刘凤岗掌作“茂盛馆”。迫于生计,聪明好学的刘凤岗对传统煎包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先是用发酵的面做包子皮,使包子形体增大,口感松软。接着他又对面的发酵技术进行了改良,由酵母发面改 “老面”发酵法。不久他又发明了“搭面水”这一关键技术,“水煮油煎”名副其实。同时对包子馅的配料及制作在传统的基础又进行了大胆改良创新,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民谣“刘凤岗,开了张,别家的包子不吃香”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利津水煎包成长于乱世,成名于新中国初期。名列滨、蒲、利、沾周围各县地方名吃之首。刘凤岗的水煎包选料精细严格,其工艺流程主要由选料、制(喂)馅、“看锅”(烹煮油煎)等十几道工序组成。选料包括成猪选择,馅料采购、面粉加工(石磨),三油(豆油、猪大油、麻油)定购等组成,烧柴以高粱秸为主,木柴次之;馅料主要由猪肉(三肥七瘦去皮)、韭菜、白菜为主,对其产地都有严格要求;拌馅要放入老汤、炒面酱;“看锅”由装锅、置入搭面水、翻转、看火色等组成。刘凤岗经营水煎包数十年,以个大馅足味道浓郁纯正而成为正宗且以口碑传之后世,先后入利津县志、利津文化挖掘丛书、《西街村志》等有关典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口酒店、饭馆多以利津水煎包为主打面食,而专营水煎包的饭馆则无处不在,常冠以利津正宗为荣。

而今的茂盛馆坐落于利津县大桥路,由刘凤岗的女儿刘秀娥经营,刘秀娥现已经将水煎包制作技艺传给儿子王强,是为第四代传人。

2007年8月,利津水煎包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评为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4年11月,利津水煎包在获得东营市十大菜点之后,又获得山东省商务厅举办的“美食山东——十大特色家常菜大赛金奖。

公众号ID

wenhuadongying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