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多动症)患者的智商很高吗? 为什么一直有人说ADHD患者是很有天赋的人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刨根问底的人智商高吗 ADHD(多动症)患者的智商很高吗? 为什么一直有人说ADHD患者是很有天赋的人群?

ADHD(多动症)患者的智商很高吗? 为什么一直有人说ADHD患者是很有天赋的人群?

2024-07-15 09: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什么说ADHD患者是很有天赋的人群是怎么回事?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啦!

这篇文章6500字,是我思考很久才写出来的,如果对大家有用,希望大家点个好看支持一下,顺便关注一下公众号“ADHD互助联盟”,里面有我个人经历和ADHD干货分享,已经坚持更新一年了。

文章比较长,大家可以直接跳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关于ADHD的智商和天赋一直是ADHD领域里面比较热门和有争议的话题。

本人在不知道ADHD之前,一方面因为自己某些方面能力实在差劲,以为自己是个“智障”;另一个方面自己某些方面表现貌似还挺不错的,认为自己很聪明。

自从读研,从事ADHD相关的工作以后,对ADHD智商和天赋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

接下来我就从个人经验的部分结合心理学的一些知识给出的我的观点吧!

01 为啥ADHD给人“智商高”的印象?

首先,关于“为什么ADHD群体给人一种智商高的原因”“黑色幽灵”(一位知乎网友)已经解释的很好了。

我们之所以有ADHD群体智商高的这样的错觉,是因为“幸存者偏差”。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混”的不好的大多数ADHD很少在网上露面的(加上,由于整个中国对ADHD的认识普遍缺乏,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ADHD这个东西存在。)

网络上露面的,大多数,都是混的好的。

你不信?

那你在知乎搜索一下“高智商的ADHD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ADHD的你们,现在是什么收入水平?(收入高的吓人,我现在拿着国家补贴的每月600块钱的手微微颤抖。)”

所以,智商平平、混的不好的大多数ADHD群体都被我们选择性的忽视了,那些少数的“优秀”者们的分量被我们无限放大。

02 未成年ADHD的智商水平?

其次,我们就“智商”论“智商”一下,ADHD群体智商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分别看看中国本土的关于未成年、成人群体ADHD智商的研究,

先来看看未成年群体6~18岁adhd群体智商和一般人群智商差异。

对于未成年ADHD群体的智商,“吉宁”(一位知乎网友)同学的课题组做过6~18岁ADHD群体智商(国际通用的韦氏智力)研究,结论是:

ADHD儿童的智商平均水平是低于普通儿童的。

深圳市儿童医院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2019年发表的文章也有类似的结论:ADHD儿童的总智商及智商各因子指数均低于正常儿童[1]。

   (注: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WISC-IV,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

那么,成人ADHD的智商和一般人相比,是怎么样的呢?

03 成人ADHD智商水平?

答案可能让大家失望了,和未成年儿童ADHD结果一样,要低于正常群体。

2006年的一篇元分析研究表明,在成人韦氏智力测试中,ADHD患者的智商总得分低于非ADHD患者。

然而,这种差异很小,没有临床意义。

这表明只有一部分患有ADHD的成年人(例如,那些共病的人)相对于非ADHD的成年人来说,可能有较低的智商[2]。

(成人ADHD智商和一般人群智商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SD),王玉凤,2017)

刚刚说的都是ADHD群体和一般人群的智商比较,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高智商的成人ADHD和一般智商成人ADHD在认知方面有什么差异呢?

2017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玉凤课题组他们就做了这个研究:

一般智商ADHD患者注意力及工作记忆能力明显受损;

ADHD患者普遍存在执行功能损害(不了解执行功能的小伙伴赶紧看着篇文章心理学让你更懂ADHD——执行功能篇(1))

在工作记忆、情感控制以及行为管理方面,高智商ADHD患者受损程度较轻;

智商可能是ADHD患者认知功能,尤其是工作记忆能力的保护因素[3]。

从这研究可以看出来,高智商的成人ADHD和一般智商成人ADHD主要差异在工作记忆上这个认知成分上面。

那么大家想不想继续了解高智商的成人ADHD和一般智商成人ADHD的工作记忆水平差异呢?

王奶奶她们也做过相关研究了,成人ADHD患者普遍存在工作记忆能力损害,但高智商ADHD患者工作记忆方面受损程度较一般智商ADHD患者轻;

高智商可能对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能力有代偿或保护作用[4]。

   (一般智商成人ADHD和高智商成人ADHD工作记忆差异,王玉凤,2014.)

看到这里,我很心痛,言语工作记忆、空间工作记忆严重受损的我留下了伤心的泪水,我没有测过智商,但是根据这个结论可以推出来,我智商处于低或中水平。

好了,说了这么多ADHD智商的相关研究,我做个总结吧!

1.ADHD群体智商平均分(儿童、青少年、成人)是要低于一般群体的,但是差异不大,没有达到显著性的程度。

2.智商可能是ADHD患者认知功能,尤其是工作记忆能力的保护因素,一般智商ADHD和高智商成人ADHD智商在工作记忆普遍受损,但是一般智商的adhd受损严重些。

04我对ADHD“智商”看法?

这个结论,我没有异议,毕竟都是科学实验得出来的。

但是除此之外,对于ADHD智商,我还有两个自己的观点需要表达:

第一点就是:“为什么ADHD群体的智商平均水平低于普通群体”。

作为一个资深老ADHDer,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在我前面的文章里面提到了,执行功能缺陷是ADHD群体的核心认知缺陷,而执行功能成分里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我就不对“执行功能”这个概念做解释了,有兴趣的同学,看看我专栏关于执行功能的文章。)

而工作记忆恰恰是韦氏智力测试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项,具体的分值多少我记不清了,之前我们课题组做过韦氏智力测试的培训。

认知灵活性简而言之是信息加工的流畅性与否,ADHD群体这个认知成分普遍较差,导致该群体进行有目标的信息加工速度普遍比一般人群慢,而韦氏智力测试里面很多测试项目有严格时间限制,所以ADHD群体测智商会吃非常“吃亏”。

所以才会出现这个结论:ADHD群体的智商水平低于平均值。

第二点:如何看待”ADHD群体的智商平均水平低于普通群体“这个结论呢?

平均值是什么概念,我记得当时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班英语是全校四个文科班里面成绩最差的,这个最差的“值”就是平均值。

整体看是最差的,平均值低于所有班级,那么落实到我们班英语成绩的前十名呢?

他们的成绩依然非常高,甚至班级第一可能是全校第一。

所以啊!ADHD群体智商和一般群体一样,个体差异性也是很大的,里面有智商高的、智商一般的、也有智商比较低的,但是大多数智商处于“中间”水平,呈现正态分布。

           (这图我自己画的,大家懂意思就行!)

好的,关于这ADHD智商我想说的就这么多。

大家是不是以为,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呢?

05ADHDer的天赋:心理理论

当然不是,上帝让你做了ADHD,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作为一个研究ADHD的ADHDer,我知道ADHD群体肯定是有天赋的。

接下里,我就从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谈谈ADHD的天赋。像创造力、发散思维这种老生常谈的天赋我就不说了。

今天我想说的ADHD的天赋只谈一个。

这个天赋,可能我一说出来,很多ADHD就会说:卧槽,我TM也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这样呢?

说之前,先卖个关子,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这一类的聪明人呢?

这类人非常有灵性,就是你跟TA交流的时候,话可能还没有说完,TA马上就领悟了你说这句话的动机、意图、愿望是什么?以及接下来你要说的内容是什么?

所以,整个沟通过程会特别流畅,你会感觉到他不仅很懂你,能get到你说话所有的点,貌似你的内心的活动还被他“窥”视到了。

这是一个很重要社会性的能力,心理学上叫“心理理论”。

我们先来看一下,心理学是怎么定义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的。

心理理论指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并由此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6]。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 Premack 和 Woodruff 于 1978 年提出的 他们认为如果个体能把心理状态加于自己和他人,那么这个个体就具有心理理论 ,这种推理系统被叫做一个理论是因为这种状态无法直接观察到,而且这个系统可以被用来预测他人的行为 。

近些年来,研究的比较多的是二阶心理理论。二阶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当事人A关于当事人B的心理状态的推论,包含知识、信念、意图3个成分[6]。

一阶大致就是A知不知道B在想什么(知道他的动机、愿望、信念等等);二阶就是A知不知道B知不知道C在想什么?

如果还不知道心理理论是什么?大家看一个我们课题组之前做实验用到心理理论的材料,大家就明白了。

              (儿童心理理论测验材料)

那么,心理理论的能力在当今社会重要吗?

事实上,心理理论的能力对我们的基本社会交往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来举个例子:

假设两个人基本能力素质差不多,但是心理理论能力一个强一个弱,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两人同时追一个女生中,心理理论能力差的可能始终“get”不到女生的点,被竞争对手无情抢走;

如果工作中两人同时竞争一个职位,工作中心理理论差的听不出来老板的话外音,不知道他想要你干什么,那么和你竞争对手相比,职位的升迁基本和你无缘了。

心理理论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作用可能比我描述的要大得多,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都需要用到这个能力,如果能力弱一点,稍微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能都处理不了,如此下去便会产生恶性循环,对生活的产生巨大影响。

一般来说,技术型的人才岗位对这种能力要求不高,可是那种稍微涉及复杂一点与人交往的职业对心理理论能力要求就很高了,譬如说:古往今来,优秀的商业领袖。

一般而言,心理理论处于普通水平,你可能感受不到它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方面能力很强或者很弱的,必然就会感受到它对你生活产生巨大的积极或者消极影响。

你是不是仍然觉得这种能力很普通,很常见,或者说觉得这根本就算不上一种能力,算不上天赋?

06从ADHD和ASD群体深入理解心理理论

大家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再来从自闭症和多动症两个群体群体上面好好了解下心理理论。

有研究者认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受损严重,这导致了不能形成正常的社会关系。

“自闭症的心理理论假设 ”认为 :自闭症儿童不能形成正常的社会关系 ,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上均存在明显的困难 ,且缺乏想象力 ,所有这些症状均源自他们的心理理论受到了损害[7,8]。

关于ASD和ADHD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这两个孪生兄弟非常有意思,一“静”一“动”,在大脑结构、认知等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

自闭症前额叶容量比一般人要大,而多动症前额叶容量比一般人要小(这个是学术界比较统一的结论了,我就不引用文献了,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是大部分ADHD,ASD都遵循这个规律)。

ASD群体结构化思维往往比较好,发散性思维很差;ADHD则相反。

之所以补充这一点”,是因为我想说:在心理理论的发展上面,ASD和ADHD群体的心理理论能力也是呈现对立统一的特点(没有多少文献支撑,ADHD和ASD心理理论比较研究的文献比较少,更不用说我们成人ADHD群体了)。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

读研以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都接触过大量的ADHD群体,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真诚以外,还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突出的印象:

在聊天的时候,对方似乎能够知道我内心在“盘算”什么,并且能够根据我内心所想,做出相应的回应。我体验到了被窥视的感觉。

在遇到ADHD群体以前,我基本没有遇到一个能够给我带来“被窥视”的感觉。

关于这点,我需要再补充一些信息。

由于ADHD的原因,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受过很多挫折,所以对自身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很不自信,例如:注意力、自控力、工作记忆、逻辑推理能力等。

不仅不自信,我甚至觉的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评测都比不过智力障碍群体。

关于这句话,一般人可能觉得我在自我贬低,可是ADHD群体就知道此言非虚。

但是唯独有两个能力,我从小到现在都很自信,一个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JH Flavell ,1987)的能力,另一个就是心理理论能力。

元认知,有机会我会系统给大家介绍。今天只说心理理论。

首先要承认,现实生活中,心理理论的能力比较好的人并不少见,无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抑或是现在读研期间,我身边都不乏心理理论能力很好的人。

但是我都感觉TA们的这个能力和我水平相当,或者在我之下。

07我接触的心理理论强的ADHD群体

直到我结识了很多ADHDer,他们这种能力直接“惊艳”到我了,以前我引以为为傲的地方,TA们身上普遍都有,甚至比我厉害的多。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之前接触过一个adhd女生,她的心理理论能力个人感觉至少高我一个“阶”,和她交流,瞬间就体验到了段位被碾压的感觉

有一次,我和她讨论A这个事情,对方知道我在说事情A,其实是因为担心B,而我担心B的原因是因为C。

在瞬间的交谈中,本来我们在说A,她却直接跳到了C,而C其实当时连我本人都没有意识到。

由于当时被对方的清晰路以及表达能力震撼,遂匆匆结束对话。

事后总结我和她的对话,才忽然意识到了TA心理理论(推理)能力的强大。

这个大家是不是觉的这个推理过程也不复杂啊!只是推了两步。

其实不然,心理理论能力强的人,强就强在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TA并不需要主动思考,几乎在毫秒内直接就跳到了C,似乎提前窥探了我的思想活动。

而很多心理理论差或者一般的人,需要付出意志努力,一步步进行逻辑推理,由A到B再到C,这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消耗认知资源,这是一种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

大家如果对“自动化加工”和“控制加工”还是不能理解的话,我再拿ADHD群体注意力缺陷的问题举个例子。

ADHDer是不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呢?

有人说对喜欢、感兴趣的事情就能集中注意力。

当然,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ADHD群体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跟平常人相比,会频繁的发生注意瞬脱,走神等问题。

一个ADHD在日常生活中,TA需要对当前从事的活动不断的进行控制加工,有意识的、不间断的对自己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进行监控,这需要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大脑会感觉非常的累。

(这有点类似正念,不断的进行认知监控,用内部言语问自己“我现在的目标是什么?我走神没有?一旦监控到自己走神,马上把注意力拉回来。”)

而正常人,并不需要这样做,就能集中注意力很长时间,因为他们是自动化加工的。

我曾经也做过民间调查,问过很多ADHDer TA们心理理论方面的问题,答案都是一致的:认为自己特长就是这个。

当然,我不否认,这个结论可能会受到智商、受教育水平、家庭教育、家庭经济情况等变量的调节。

ADHD群体心理理论能力普遍比较好,这个倒不是说普通群体里面就没有心理理论能力比较强的,我只是强调ADHD群体里面出现心理理论强的概率远高于普通群体。

这就像普通群体里面也有很多创造力比较强的,但是他们不一定是ADHD。

关于ADHD群体的“天赋”,肯定不只这一个。

08为什么我要强调“心理理论”

我之所以花那么多篇幅写心理理论,是因为觉得这个天赋是我从小到大都感到比较“实用”,能够转换成生产力,让我受益匪浅的。

这不像ADHD群体一直引以为傲的创造力,它是一个“奢侈品”,一般的ADHD群体根本用不到。而且创造力要想转换成生产力,我觉得至少需要满足两个点:

1.一定的智力基础。

2.擅长一个领域,并且深耕。

99%的ADHDer“死”在了第二点上。

09我对ADHD群体天赋的看法

最后呢?我想引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来发表我对ADHD的“天赋”的看法: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成,矛盾中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ADHD群体有意注意的能力弱,无意注意能力就比较好;有意识加工比较慢,潜意识加工就比较快;

爱幻想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有想象力;逻辑性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发散(创造性)思维好;行为的多动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有活力;

大脑的多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爱思考;冲动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决策果断、有执行力、敢于承担风险。

我们这个群体的缺陷或者说天赋,往往是“量”的问题,而不是“质”的问题。“质”和“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上帝为我们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这个群体“天赋”是必然存在的。

希望我们都能够看清智商或者说天赋和缺陷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被这个门”挡在外面,看到门里面的那扇窗,看到窗外的世界,利用自己的“天赋”,在对立统一的转换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全文完!

参考文献

[1]余珍珠,张姗红,钟蕴瑜,杨斌让,钟苑心,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06):416-419.

[2]潘美蓉,黄芳,赵梦婕,王延菲,钱秋谨,王玉凤.高智商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临床及认知功能特点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50(06):425-431.

[3]赵希希,孙黎,王恩聪,吴占良,曹庆久,王玉凤.高智商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工作记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06):417-422.

[4] Bridgett D J , Walker M E .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adults with ADHD: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full scale IQ differences between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ADHD.[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06, 18(1):1-14.

[ 5 ]Premack. D. , &Woodruff, G. (1978). Does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 [J ]. B ehaviora l and Brain S ciences, 1, 515 - 526

[ 6]  Sullivav .K,Winner E,Hopfield .N et al. How Children Tell a Lie from a Joke:the Rol e of Second-order Mental State Attribu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Psy-chology,1995,13(2):191- 204.

[ 7]  A stington, P. L. Harris, & D. R. O lson ( Eds. ) , D eveloping Theories of M ind (pp. 1924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8 ] Leslie, A. , & Frith, U. ( 1990 ). Prospects for a cognitive neurop sychology of autism. Hobson′s choice [ J ]. Psychological Review, 97, 122 - 131.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