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对称美、秩序美》教学设计.doc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创造学课程设计思路 (完整版)《对称美、秩序美》教学设计.doc

(完整版)《对称美、秩序美》教学设计.doc

2023-04-21 10: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完整版)《对称美、秩序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对称美、秩序美》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文件跳动上搜索。

1、对称美、秩序美教学设计马甸镇中心小学 祁亚明设计思路对称美、秩序美是九年义务教育苏少版课程标准第五册16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范畴。在整个小学美术教材中处于第二学段的学习活动,本节课是在学生发现、感受对称美、秩序美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要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要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发现美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对称美、秩

2、序美的规律;利用小组交流探究的自主学习解决设计表现中的难题,为后面的剪纸、皮影戏等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什么叫对称美、秩序美,并能运用多种表现方式来进行制作。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巧妙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深刻领会对称美、秩序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的态度,形成一种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美的一种人文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认识对称美、秩序美的基本

3、方式,并能通过多种美术语言去表现、创造对称美、秩序美。教学难点1.如何巧妙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解决对称美、秩序美的排列规律。2.如何设计制作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审美性的对媒体课件,给予学生感悟、理解掌握对称美、秩序美的方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展示台、彩纸等。学具准备:剪刀、纸、彩笔、颜料、各种小实物等。教学过程板块一游戏激趣,引导发现美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好不好?”“看看有什么发现呢?”(每组学生拿出老师准备好的图片进行拼摆)“你觉得怎样拼摆才最美呢?”(小组讨论)生1:“可以把不同大小的松树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生2:

4、“把两个半边的叶子拼到一起,合成一个叶子也很美啊!”生3:“如果一大一小不同的动物排排队也很漂亮呀”从学生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引出课题。(多媒体演示课题)【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利用图片的拼摆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板块二 创设情境,欣赏感受美画面一:欣赏对称美 秩序美的图片师:“那对称美、秩序美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图片吧。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关对称的图片,你能发现什么?” 生1:“猫头鹰的脸正面看是左右对称的。”生2:“老师,老虎、猫头鹰脸部是对称的,那人的脸部也应该是的喽?”(

5、师及时表扬)生3:“这一片树林排列的很整齐,风景特别漂亮”生4:“那花很美丽,一个个花朵像个小灯笼一样挂在花枝上。”师“刚才小朋友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么你能从下面的图片中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一种共同的美吗?它们有规律可循吗?”(这三张图片,是中间线条上下、左右的对称,学生很容易掌握对称是非常简单的美的形式,从而总结对称的定义。)【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欣赏了对称美、秩序美,揭示它们的基本原理,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也使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转变成为学生观察、思维、实践交流的建构过程。】画面二:互相交流、欣赏

6、、讨论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师:“你从大自然中,生活中找到对称美、秩序美了吗?”“请你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吧!”美术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对称美和秩序美的事物,可以请个别小朋友在实物展示台上讲解搜集这张图片的目的,使学生体会到美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生活的情感。欣赏对称美、秩序美师:“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的向大自然学习,并且在许多领域,大量的运用了对称和有序,快来找找吧!”师:“看看哪些是对称美的图片?哪些又运用了秩序美的原理,你能把它区分开吗?” (出示课件内容: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等)通

7、过找图片,学生很快将新知加以应用,细心的学生还发现有的图片并不存在这两种美,让学生加以比较,进一步巩固新知,使学生了解到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在帮助人类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师:“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美?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心中、眼里的最美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设计意图: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好:“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课前信息的采集、知识的归纳,小组的合作交流就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不仅锻炼学生辨别能力,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还增强了小组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和表达思想的机会

8、,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合作互动关系。】板块三 教师示范,直观表现美老师示范两种表现方法:一是利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表现对称或有序,二是通过对应的方法进行表现。示范后提问:“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通过交流讨论他们会想出很多办法。比如:运用绘画的形式,或者利用小物件进行拼摆等。【设计意图:加强“双基”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示范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板块四 多种形式,自主创造美师:“现在请大家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大胆表现吧!”师:用电脑课件展示对称美、秩序美图片。鼎、卡通动物和图案是电脑操作

9、的,根据学生的喜好可以自主的表现对称美、秩序美。老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要加以指导,肯定学生的设计,也要指出设计制作中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了运用电脑操作来表现,可以请个别感兴趣的学生来试一试。【设计意图: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本节课设计多种组织形式和表现方法,注重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并让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使学生思维的流动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板块五 成果展示,多元评价美针对这节课的教学,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根据整个的学习过程,我设计了一个评价表,主要从学生的参与态度

10、、合作程度、探究能力、成果展示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作品展示:【设计意图: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将结果加以简单记录,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板块六 联系实际,课后拓展美:“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棒,可是我们能不能不用任何工具,表现一下对称或有序呢?”(教师给以提示,可以用身体语言来表现。)通过老师的提示,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摆出舞蹈动作,有的合作摆出造型等。师:“如果我们的大自然、生活中的事物不是运用了对称和有序的原理,那会是什么样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课后思考一下。【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拓展,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课的学习。】- 7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