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仪式·价值:《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的创新路径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创新中国第二季内容介绍 叙事·仪式·价值:《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的创新路径研究

叙事·仪式·价值:《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4-07-07 2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叙事·仪式·价值:《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的创新路径研究

全媒体探索

|

2023-03-28 15:21:08

0

作者:匡素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讲师   胥元喆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3年2月号

摘 要:2022年9月,《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它采用了全新的叙事手法、电影化的呈现方式,在更加广博的时空维度上展现出中华优秀典籍新风貌。本文以典籍的创新性表达为切入点,从节目叙事、仪式设定、价值引领三个层面进行创新性分析,为当下文化综艺节目创作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提供借鉴。

关键词:典籍;典籍里的中国;文化传播;新媒体时代

叙事创新,讲生动的典籍

(一)叙事语言亲切自然,加深代入感

在环节设置上,对于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中的“典读会”环节,第二季中在内容、人员、时长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调整,使节目的叙事语言亲切自然,拉近了与受众间的距离,加深了受众对节目的代入感。

一方面,在人员设置上,形成了“当代读书人+演员+编剧”的全新“典读”阵容,较第一季的节目互动感更强。另一方面,在时长设置上,缩短了演员背后排练、换装的视频篇幅,拉长了当代读书人与演员的圆桌交谈时间,以演员、编剧的第一视角自然地讲述、讨论对人物或者典籍的理解,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例如,在第二季第一期《永乐大典》中,王挺在介绍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班固的身份之外,还补充讲述了戏剧之外班固的故事,让原本戏剧中的人物变得更加生动,也为故事增添了几分温度。

(二)叙事主体陌生化处理,增强新鲜感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往往以典籍中核心人物为叙事主体,例如《史记》选取司马迁作为叙事主体、《论语》选择孔子作为叙事主体等。然而,在第二季中,节目以凸显人物与典籍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叙事主体的选择标准,使叙事主体呈现出“陌生化”的效果,激发了受众的“阅读”兴趣。如受众在思考《永乐大典》的核心人物时,往往受惯性思维影响,首先想到的是下令编书的关键人物明成祖朱棣,抑或是最高编撰官姚广孝,而在这期节目中,节目选取了曾担任《永乐大典》都总裁的陈济作为叙事主体。总编剧张昆鹏在节目中解释称,他们一直在寻找有关《永乐大典》的“唯一性”,在《永乐大典》的修纂历史上,很多职位都是由多人担任,只有陈济一人担任都总裁。

(三)叙事场景创新呈现,强化沉浸感

现代化技术是创新叙事场景的重要手段,《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重点采用绿幕拍摄、AR(增强现实)等技术,将现代与历史有机融合,给受众营造出更有质感、电影般的视觉体验。在第二季第一期《永乐大典》中,戏剧主人公陈济在月下悟治书之道、与恩师和父亲分别等场景,均采用了AR技术。该技术将现实世界的戏剧主人公陈济与虚拟场景中的月亮、湖、书、门等物体巧妙关联,同时搭载不同音效进一步强化受众的节目沉浸感。通过多种新技术将叙事主体的表情、眼泪、眼神等更真实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更深地体会到了主人公陈济的护书难、编书难的情感变化,使“有血有肉”的典籍故事真正地走进受众心里,实现了情感共鸣。

仪式创新,展全面的典籍

(一)形塑仪式创新,唤醒文化记忆

时空对话是《典籍里的中国》戏剧中的标志性“符号”,节目第一季往往聚焦于主人公的幼年时期、老年时期进行对话,而第二季的对话主体选择呈现出了与典籍多元相关的特点。第二季在节目开篇增加了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典籍相关的历史人物的对话,相较于节目第一季的当代读书人朗读典籍的模板镜头引入,人物对话引入具有互动性强、感染性强的特点,能吸引受众主动地“进入”典籍当中。如在第二季《永乐大典》中,当代读书人按照历史的顺序与《永乐大典》的历史传承人鲁迅、张元济、郑振铎等人展开对话。这些对话以史实为基础,每个传承人声情并茂地用一句话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当代读书人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对话语言通俗易懂,让受众在生动的有声语言中了解了《永乐大典》背后的传承故事。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历史传承人”之间的跨时空对话通过“对话”仪式唤醒了受众对典籍的文化记忆,强化了受众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

(二)解析仪式创新,重构文化记忆

由于典籍的创作时代距今久远,其思想内容与文字对现代人来讲理解难度大。《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中沿用第一季专家学者解析典籍的环节,并命名为“光明时刻”。该环节的核心创新点在于新技术的运用。新技术将专家学者点评中提到的重要历史语句以动态竹简的形式同步展现在画面右下方,以实现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同频共振”,给受众营造了一种“触摸”到典籍的真实感,这在加深原有文化记忆的同时,也重构了新的文化记忆。如在第二季第二期《汉书》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编审张欣将《汉书》中的“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明监戒焉”这句话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相关联,并强调当代我们探究历史文化规律,总结经验,用历史智慧助力民族复兴,让历史之光照亮未来。专家学者们通过以古鉴今的方式,增强受众对中华优秀典籍、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重构受众的文化记忆的同时,增强了受众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助力中华优秀典籍实现有效的大众传播。

价值创新,传优秀的典籍

(一)细节体现引领,加深传承使命感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中多个细节画面中存在明与暗的价值引导,凸显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首先,明的方面,在戏剧表演结束后的“光明时刻”环节,专家学者会对典籍的现实意义进行辩证思考,并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价值引导。较为典型的是在第二季第一期节目中,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通过语言呼吁的形式,强化受众对中华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受众自觉地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其次,在暗的方面,主要集中在专家学者的点评环节,镜头会多次切换到主持人、专家、受众副语言运用的画面,并变换不同的景别来放大其中的细节,以此来实现隐性的价值引导。如镜头往往聚焦于受众点头、鼓掌的画面,点头、鼓掌是认同的行为,是对认同的观点进行积极回应。

在第二季第二期《汉书》中,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许殿才在谈到“正因为有历代史学家的努力,中国史学才得以形成繁复多彩的面貌,中华灿烂文明才得以向世人展示”时,镜头从许殿才讲话的画面切换到场内单个受众的点头画面,再到主持人点头的画面,最后到多个场内受众的点头鼓掌画面。多次强调场内受众的镜头画面,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有机会代入同身份的人物当中,增强其参与感,也更容易达成情感共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导效果。

(二)历史照进现实,坚定文化自信心

回顾历史,铭记历史,习古而鉴今是 《典籍里的中国》的核心要义。《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鉴今”重点放在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之上。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启播仪式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随着《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不同的典籍越来越深入人心,其所折射出的精神力量对受众来讲也是一次新的洗礼。《永乐大典》中的“用字以系事”连接到现代是“信息检索”技术,真正做到了“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 《汉书》中的《食货志》论述的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当下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礼记》中关于教育思想的部分论述成了当下很多大学的校训,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结语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通过在叙事、仪式、价值三个层面上的创新性表达,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典籍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与历久弥新的文化知识。未来,文化传播工作者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并借助新技术对中华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让中华文化传承真正走进每个中国人心中。

《全媒体探索》杂志是由大众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526/G2,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7-048X。2021年8月创刊。

办刊宗旨:聚焦媒体融合前沿,交流实践探索经验,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打造研究沟通平台,助力媒体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主要栏目:特约专稿、一线聚焦、融合转型、传播视点、舆情观察、新闻实务、视听传播、县级融媒、个案解析、智能应用、传媒法治、全媒人才、经营管理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531—85196441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