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刘集 看红色中华第一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集乡在哪 到刘集 看红色中华第一书

到刘集 看红色中华第一书

2024-07-12 08: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一

  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红色旅游区,《共产党宣言》纪念馆的讲解员们又迎来一批新的游客。他们慕名而来,就为了看看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图一,资料图片)和刘集党支部的历史变迁。

  封面被误印

  历尽战火终留存

  走进刘集村,就见一面面墙上都印着铁锤镰刀,大红标志让这座整齐的村落显得肃穆庄严。

  《共产党宣言》纪念馆总投资3000余万元,全面展现《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问世、传播、指导中国革命的历程,是全国第一个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纪念馆(图二为纪念馆内景。资料图片)。

  讲解员说,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当时仅印刷了1000册,如今留存国内被发现的仅为7本,其中刘集藏本是唯一一本在农村党组织中传播、使用,并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保存下来的,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被誉为“红色中华第一书”。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长18厘米,宽12厘米,平装,小32开,仅仅56页。封面为红色,上方有4行字,从上到下,依次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共产党宣言”(初版误印为“共党产宣言”)、“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等字样;封面正中,是一幅水红色的马克思半身像;封底自左至右依次印有“一千九百二十年八月出版”“定价大洋一角”“原著者马格斯 安格尔斯”“翻译者陈望道”“印刷及发行者社会主义研究所”。

  正是这本小册子,让周恩来总理念念不忘。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时,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见到了陈望道先生,热切地询问:“《共产党宣言》最早的译本找到没有?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当时陈望道遗憾地摇了摇头。

  然而,这本小册子的保存也经历着层层磨难。这本《共产党宣言》是由王尽美和邓恩铭参加中共一大时带回来的,后传给山东第一个女共产党员王辩(黄秀珍),王辩又传给了广饶籍的女共产党员刘雨辉。1926年,刘雨辉借回家探亲之际,把这本《共产党宣言》带回了家乡,交给了刘良才。指着封面上的“大胡子”告诉大家:“他叫马格斯(马克思),德国人。他和一个叫安格尔斯(恩格斯)的人一起写了这本书。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一学,会让我们明白革命的目的,知道今后应该走的路。”从大革命时期经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本书先后由刘考文、刘世厚藏存,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本《共产党宣言》保存了下来,为党和国家保留了一份极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

  转换语言 让老百姓明白“大胡子”说的道理

  刘集村能将首译本完整保存下并不是偶然的。早在1925年春,刘集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是我党在全国建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

  刘集党支部将《宣言》中晦涩难懂的道理吃透,转换成大众朴素的语言,并紧密结合老百姓生活实际反复地向党员群众进行传播、讲授。

  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大胡子说的道理,刘集党支部秘密张贴印刷传单,传播山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编印的《血花》月刊和清河特委编辑的《群众报》《青年人》等革命刊物,扩大了对《共产党宣言》思想的宣传。

  纪念馆内还展示有当年刘集党员群众工作劳动、抗战时使用的物品。透过这些展品,仿佛看到了那个峥嵘岁月和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1941年初,日伪军趁夜包围了刘集村,烧杀抢掠,制造了“刘集惨案”。全村80多人遇害,500多间房屋被烧毁。

  纪念馆内还展示了北京红展创办者范强鸣先生多年收集、无偿捐献的新中国成立前60个版本《共产党宣言》、120个版本外文版《共产党宣言》,生动体现了《共产党宣言》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中国的深远影响。

  不同的中文译本在翻译上有细微差别。陈望道这个版本第一句翻译为:“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个怪物就是共产主义。”据了解,中央马列主义编译局出版的通行本翻译成:“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成仿吾的译本是这样翻译的:“一个巨影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的巨影。”而博古又是这样翻译的:“一个幽灵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的幽灵。”19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100周年的时候,当时苏联方面曾经专门用中文印制了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又是这样翻译的:“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着,共产主义的怪影。”

  截至目前,纪念馆共接待游客约1500批20万余人次。时光荏苒,刘集村也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刘集,文化广场设施齐备,庭前院后绿化整齐,农家电子书屋资料详实,老百姓享受到了便捷的生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