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郭美美炫富事件”为例看网络场阈下的失序新闻与失范媒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美美微博 以“郭美美炫富事件”为例看网络场阈下的失序新闻与失范媒体

以“郭美美炫富事件”为例看网络场阈下的失序新闻与失范媒体

2024-07-09 15: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   要】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根据警方的调查和郭美美本人的供述:她以及她的资金来源都与中国红十字会毫无关系。本文对“郭美美事件”中各种失范表征予以考察,梳理出了道德失范、角色失范、群体性失范以及传播失范四种类型。

【关键词】郭美美;新闻伦理;失范

【Abstract】June 21, 2011, Sina microblogging on a man named "Kuo Mei Mei baby," the netizen claiming to "live a large villa, open Maserati," the 20-year-old girl, the certification status of "China Red Cross Commercial General Manager." According to the police investigation and Kuo Mei-mei's statement: she and her sources of funding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hinese Red Cros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arious anomie representations in the "Guo Meimei Incident", combing the four categories of moral anomie, role anomie, mass anomie and anomie.

【Key words】Guomeimei Journalism ethics; Anomie

【案例回顾】

郭美玲,微博昵称“郭美美baby”,湖南人。2011年6月20日,郭美玲在网上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2011年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中国红十字会没有“红十字商会”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的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

2011年6月22日,新浪微博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而致歉,取消了郭美美的身份认证(加"V"),并在中午12时左右由微博小秘书(新浪微博官方帐号)发布消息称,因新浪微博身份认证过程中审核不严而造成负面影响表示歉意,就“郭美美”身份认证加“V”道歉,称身份认证审核不严。

2011年6月22日,郭美玲在其新浪微博公开称“1.我和红十字协会没有任何关系;2.我不是红十字会会长或郭沫若先生的子孙。3.我当时新浪认证是演员。4.我所说的红十字商会并不是公司或机构名称。5.其他我不想解释太多,舆论和谣言太可怕……”

2014年8月7日,针对公众关注的郭美美“红会炫富”事件,根据警方的调查和郭美美本人的供述:她以及她的资金来源都与中国红十字会毫无关系。 (消息来源:综合中国红十字会、新浪微博以及新华网2013年4月份新闻人物盘点:郭美美)

【案例来源】

百度百科: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

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h6MOT7sxOvahLcwzN2TCS9DmRBIt_RqExW35h3l-lFNwzKlAxYtNnyajbQECkJiadPbUh64-wXmhLFk5e-M9OK6rylGC9TbTB7Pzpf8IrV646f7KQa_0UqGtqYmlRBoukX4Y5ZaZmgUjk4q8CYnDuKqtO2Zjzj-fIj0oA7r_7HKA1iLfEtK_QCzYUjAFros4z_BOB9GVcxfTi1EsNyQKjTKg5gqM4ou5RDyvA-V53O

【案例分析】

1.网络炒作

事主郭美美因“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认证,在被广大网民唾骂之余,曾随后于21日晚发布了一篇澄清自己的微博,在该条微博中,她称其所在的企业乃是红十字商会,并披露了与红会合作的一些细节说明。在网友还未反映过来时,该微博短时间内便被删除。其后,在一个网络采访中,郭美美的解释推翻了她之前的说辞,她说明了自己最初身份认证为演员,因跟红十字会有关而被无数网友质疑的“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身份是其表妹随手更改的,并就此撇清了与自己的关系。

网友明显不信任郭美美前后矛盾的说辞,但是从其微博内容中发现了新的搜索目标:红十字商会。然而,在众多网友人肉搜索下,并未发现有“红十字商会”这一协会或机构,这一点也得到了一些媒体的证实,但网友很快便针对郭美美微博中的合作关系与模式表示质疑,怀疑微博中所述红十字会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是牟取利益,而郭美美被认定是这一利益链的一环,是相关受益人,郭美美财富的来源可能就在这里。怀疑一经形成、扩散,大量网民便又投身到对郭美美和红十字会的围攻中去。

与网络舆论质疑郭美美依靠与红十字会的关系取得不义之财相左,还有一部分网民声称其获取到了可信消息,“郭美美事件”从头到尾是一场人为的精心策划的炒作。事实上,网络上关于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关联的说法一直摇摆不定,没有得到有力证明。其实,无论事实也好,炒作也罢,郭美美的悠意妄为已然引燃网民的怒火,纵使其百般澄清也难逃悠悠众口的指责和讨伐。在网络舆论的巨大压力下,2011年6月26日,郭美美本人连发三条微博向各方道歉,但其解释口吻又发生了改变。她在微博中承认其是杜撰身份,表示这是愚昧无知的行为,并向红十字会和公众道歉。

从郭美美微博炫富到引发激烈的网络舆论,直至其微博道歉,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网络空间中个人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仔细郭美美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其炫富、炒作抑或未经证实的潜在交易,都表现和印证了郭美美个体意识的大肆张扬和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衅和无视。

失范进入社会学领域源于涂尔干的努力和贡献,基于其所处时代背景下法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冲突、争斗现象,涂尔干发展了失范的有关思想。他将失范看作是一种社会秩序的混乱、动荡和社会道德感下降的现象和趋势。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化加剧是社会失范生发的重要背景因素。而就其失范理论的内核,涂尔干将失范理解为集体意识的日渐瓦解和个体意识的无限扩张,失范是集体意识的缺席和社会道德感下降的结果和倾向,集体意识的社会规定性日渐丧失和隐匿,而个体意识开始盛行。久而久之,欲望和利益成为社会个体乃至团体行事的出发点。

在我国社会转型加剧和网络化日益推进的今天,社会变迁导致的不稳定感似乎更为强烈。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网络新场域,社会核心价值缺失,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大大减弱,集体主义的影响力在新型的网络空间里丧失其权威性地位,个人的行为没有明显的外在约束力,亦无公认的社会规范加以规制,而社会个体则陷入到多重认同的困境,道德的个体主张代替社会规范的指引。于是,我们看到了网络空间里各色人物各种举动层出不穷,既令人感到惊愕,似乎又可以理解。那么,反观上述郭美美微博炫富及其引发的巨大舆论,郭美美的炫富和炒作行为可谓网络化背景下个体化道德主张的一个缩影。

2.媒体的过度报道与“审丑”行为

“郭美美事件”一经爆发,各路媒体的跟踪和报道便如潮水一般涌来,事件引发的社会反响和舆论也因媒体的加入变得更加巨大,也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从批判郭美美“微博炫富”的道德审判到长时间集中式的新闻报道,部分媒体也表现出其泛娱乐化和狂欢的一面。一时之间,拜金女、炫富、炒作、腐败、权钱交易、公益牟利等等字眼,连同郭美美的各种私人照和花边新闻充斥在我们眼前,新闻媒体开始走向丑闻炒作的一面,如此景观恍若一场媒体狂欢,或者说媒体也逐渐抛开其职业道德伦理,要与网民一道“娱乐至死”。在接受到如此大量负面信息的灌输之余,我们不禁怀疑到,“郭美美事件”中媒体呈现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同时,技术的运用在“郭美美事件”中表现的相当亮眼,微博、门户网站和论坛等对各种消息、谣言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上,“郭美美事件”被认为是新媒体如微博的真正兴起的起始点。但反观此事件中新媒体运用和传播的实际状况,我们是否适当的使用了它呢?

就在“郭美美事件”爆发的一个多月后,8月3日,郭美玲及其母亲郭登峰在第一财经电视公开露面,接受学者郎咸平的专访。郭美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红博爱股东王军是其“干爸”,而王军则是深圳的地产商人,豪车玛莎拉蒂正是由王军赠送。此外,郭登峰还在采访中向外界表明,她本人亦财富可观,1990年就已在深圳有两套房子、几百万现金。至于其财富来源,则是靠炒股票。郎咸平是知名经济学家,而郭氏母女则是舆论批评的焦点人物,这两者的结合引起无数围观与“吐槽”。据悉,郎咸平此前曾微博揭露红十字会利用无偿献血谋取暴利,言辞犀利,痛斥红会。事后经红会方面的反驳和否认,该条微博内容又被删除。而转眼间,作为经济学者的郎咸平又转换身份访谈起了与红会纠葛颇深的郭氏母女。“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观看完郎咸平专访的网友俱发出此类感概。有专业人士更是评论道,从专业性的新闻采访实践来看,这是一场极其失败的访谈。不少网友发现并指出,在访谈过程中,郎咸平竟多次主动帮两人澄清与王军及其与红十字会的关系。网友不禁大胆猜测,郎咸平是否被利用了?甚至干脆就是做“托”来澄清红会及相关重要人物。一场长达一个小时的专访,经过网友的分析和推测,俨然变成了一场策划演出和闹剧。

郭美美微博炫富引发激烈的网络舆论,微博平台上开始出现大量人肉搜索郭美美的转帖和评论,此时,各路媒体也铺天盖地的就此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原本,“郭美美事件”引发网民和媒体对郭美美、红十字会等的道德审判和丑闻曝光,然而,随着事件的深入推进和白热化,许多媒体也渐渐从客观报道的姿态转向对各种人肉搜索和“爆料”的热衷,甚至于不少媒体记者亲自出马,参与到浩浩荡荡的人肉搜索和“爆料”大军中。媒体的客观性、严肃性以及伦理操守一步步丧失,出现了泛娱乐化和底线失守的趋势。部分网络媒体参与流言、谣言的制造和传播,大量新闻报道拼命挖掘事件的阴暗面,名人也粉墨登场介入到事件讨论中去,造成舆论的哗然。过犹不及,过多过热的新闻报道,事实上暴露了媒体在重大舆论热点面前不甘人后、追逐眼球经济的潜在逻辑。不过,真正被民众质疑的媒体和媒体人只是极少数,但“郭美美事件”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对社会心态的损害,则是所有参与报道的媒体共同的责任。媒体在自身定位和伦理操守方面需要反思和调整,媒体的社会责任是要引导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不是在热门话题热门事件面前红了眼。争夺舆论报道的制高点,不如认真反思受众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3.网民传播行为失范

网民围观和反抗郭美美、红十字会等方面的一系列举动,在这里可被视为一种传播行为。郭美美炫富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微博转发、评论,针对当事人言行的种种批评、批判和语言攻击等等,都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和体现。微博因此事件大放异彩,充分展现其社会化媒体的特性。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微博传播的不只是单纯的关于事件动态的信息流,它在相当重要的意义上承载和象征着网民的社会情绪和情感,而非理性和暴力化显然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借由微博等新型媒介,网民一方面接受、了解和散播着事件发展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则通过谣言和语言暴力宣泄着负面的极具破坏性的社会情绪。当语言上的谩骂、唾弃占据上风,流言、谣言也成为主要声音,新媒体带给我们的就不是知情权和公平感,而终会沦为一枚不定时的炸弹,将社会维系的基础破坏殆尽。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事情或者事件只有经过“炒作”才能引发关注、产生影响。媒体在“郭美美事件”中的作用就是推波助斓,客观上来说,只有经过很多媒体对事件详细的报道和评论,事件的相关人物和机构刁’能真正进入人们视线。“郭美美事件”自发生起,媒体源源不断的加入到报道和“炒作”的行列中,通讨披露事实或者质疑来向民众展示郭美美、红十字会、商红会、相关企业等的具体形象。这于民众的知情权是有益的,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但是,“郭美美事件”本身作为一个负面的丑闻的事件,引起无数网民的围观与质疑,不少媒体便趁机大肆渲染,加入到赚取眼球经济的利益追逐中,这些媒体不仅于网民无益,

反倒成为了“审丑”的推动者,将文化审美拉低,陷入了传播失范的境地。综合本文对事件中传播行为的考察和分析,所谓的失范型传播,一方面是不少媒体周顾传播的辐射效应,从利益考虑出发大肆而无底线的传播,另一面则是自由化、激烈化的民众出于对社会不公的愤怒情绪,通过人肉搜索、“网络爆料”甚至谣言,制造大量不稳定因素。社会情绪在丑闻传播与受众反馈之间循环往复,越发激化与失调,并导致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社会躁动。

从以上分析看来,媒体推波助澜通过新闻报道传递着事实与真相,但随着事件的发展,不少媒体开始走向过度报道和丑闻炒作的一面,出现了泛娱乐化和底线失守的趋势,破坏着正常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构成了传播失范;网民借由新媒体能够自由的接受和传播信息,但非理性倾向和语言暴力的丛生则加剧了失范效应。

4.结论

纵观“郭美美事件”整个脉络,郭美美的炒作乃是赤裸裸的挑衅社会公序良俗,挑战民众道德底线,拉低文化审美,妄图将各方玩弄鼓掌之中。但正如央视所评论的:“卑鄙者有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者有高尚者的墓志铭”,郭美美引以为豪的“以丑为荣”注定活不长久。再观红十字会,其自身的管理制度、透明程度、应急机制远远滞后于民众的期待,在网民的普遍质疑和“网络暴力”下,红会方面一直处于“角色失范”的状态,既想保全自己,维护其公信力,又一直迟迟不公开民众普遍关注的诸多内容,试图隐藏某些暗箱操作。结果,在各种人肉搜索和“爆料”下,其向来不示于人的信息一点一点的被挖出来,公信力也轰然

垮塌。而网络民众似乎成为了此次事件中的“猛虎”,其势难挡,不断将事件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人肉搜索、“爆料”和谣言的组合拳成为其最佳利器。经过互联网公共事件的冲刷和“洗礼”,网民也慢慢从中积累了极具实践性的经验:

“围观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通过聚涌式的围观来渲染事态,向当事方施压。“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也在无数网友的实践下成为了事实,围观确实对互联网和现实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然而静下反思,网民似在得意之时丢失了清醒、理性,网络舆论趋于喧嚣,网络言论迈入极端,集体行动走向极化。随着事件的深入推进和白热化,许多媒体也渐渐从客观报道的姿态转向对各种人肉搜索和“爆料”的热衷,甚至于不少媒体记者亲自出马,参与到浩浩荡荡的网络大军中。媒体的客观性、严肃性以及伦理操守一步步丧失,出现了泛娱乐化和底线失守的趋势。

具体来说,在我国社会转型、两极分化和网络化的背景和语境下,郭美美微博炫富、疑似炒作和可能的利益交换等行为是极端的个体化道德主张,构成了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挑衅和潜越,刺激了广大网民的仇富心理,最终损害了社会的团结和良好维系,构成了道德失范;而在事件爆发的紧急情景下,红十字会未能实现其角色的恰当转换和表现,其具体行为不仅滞后于民众期待,而且其不当的举动更是刺激了舆论的进一步发酵,使其自身始终处于“角色失范”的状态,也陷入了信任危机;具体情境下网民持续而单一的非常规手段,如谣言和语言暴力等,破坏了应有的程序和规范,群体极化和激烈的群体行动也加剧了网络中的失范效应,无疑造成对社会团结的离心影响;事件中不少媒体走向了过度报道和丑闻炒作的一面,出现了泛娱乐化和底线失守的趋势,破坏着正常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构成了传播失范。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黄瑚.新闻伦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4]“郭美美baby”炫富惹众怒红十字会称与己无关_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10623/n311353456.shtml

[5]"郭美美事件”引发信任危机中国红十字会逐条回应_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j rzg/2011-06/291content_ 1895495.htm

[6]郭星华.失范社会亚须重建精神家园,

[7]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回应“微博炫富”_东方网

http://news.eastday.com/c/20110622/u 1 a5956289.htm1

[8 ]红十字会再度回应“郭美美事件”称保留追究权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6/25/c 121583368.htm

[9]渠敬东:失范社会与道德秩序的重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