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冬季运动会项目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洋短道速滑运动员简介 亚洲冬季运动会项目介绍

亚洲冬季运动会项目介绍

2024-06-30 2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2011年亚冬会短道速滑比赛简介】

●金牌:8枚——男女500米、男女1000米、男女1500米、女子3000米接力、男子5000米接力

●时间:1月31日——2月2日

●场馆:巴卢安·绍拉克运动馆  Baluan Sholak Sport Palace

●比赛赛程(以下均为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北京比之早2个小时):

1月31日

1500米(女)            14:00-14:20

1500米(男)            14:30-14:50

 

2月1日

500米(女)             14:00-14:15

500米(男)             14:25-14:40

预赛1000米(女)        15:00-15:25

预赛1000米(男)        15:30-16:05

 

2月2日

1000米(女)            14:00-14:25

1000米(男)            14:30-15:05

接力3000米(女)        15:20-16:00

接力5000米(男)        16:10-17:00

 

 

●中国名单

2011年亚冬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名单(共25人)

领  队:王春露

翻  译:刘浩

教  练:李琰、冯凯、马延君

队  医:董莉、李斌、商立新、李庆凤

运动员:男8女8

男  子:梁文豪、宋伟龙、韩佳良、刘显伟、杨劲、马强、龚秋文、俞勇俊

女  子:周洋、刘秋宏、赵楠楠、张会、范可新、林孟、肖涵、李文文

 

 

【起源及发展】

    在速度滑冰(长道或大道)成为一项国际化的运动项目后不久,短道速滑开始在欧洲出现。1920-1940年间,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区迅速普及。短道速滑于1967年加入国际滑冰联盟(ISU)。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届国际滑冰联盟代表大会上,向与会代表散发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76和1977年举行了最初的两届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但是没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认。第一届ISU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1981年才在法国的默东举行。 

 

【奥运史】

   ●短道速滑第一次在冬奥会上亮相是在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当时短道速滑仅仅是表演项目,设置了10个小项。随后,这个项目得到了迅速的普及。1992年国际奥委会(IOC)正式把短道速滑列为奥运会项目,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IOC只设立了短道速滑四项——男子1000米、女子500米、男子5000米接力、女子3000米接力。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短道速滑共设立了六个小项,即男女500米、1000米和接力,增加男子500米和女子1000米。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上,短道速滑所设立的小项继续增加,IOC又加设了男女1500米的比赛,使短道速滑的金牌总数达到八枚。

    ●目前冬奥会短道速滑设项8个,即男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2年列入)、1500米(2002年列入)、5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女子500米(1992年列入)、1000米(1994年列入)、1500米(2002年列入)、3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

 

  

【规则及赛制】

    ●短道速滑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500米比赛大致跑4.4圈,1000米9圈,3000米27圈,5000米45圈。

●短道速滑男女500米、男女1000米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1/4、半决、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比赛举行一系列分组预赛,按成绩淘汰至最后四名选手进行决赛(不排除判罚时人数或有变化)。 男女1500米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半决、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比赛举行一系列分组预赛,按成绩淘汰至最后六名选手进行决赛。   男女接力赛共持续两天,包括半决赛和决赛,接力赛共八支队伍,每队由四名参赛队员和一名替补队员组成。比赛中,可以随时替补接力,每队自行决定其参赛队员在比赛中分别完成的滑行圈数,但是比赛最后两圈必须由同一名队员完成。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很少单独连续滑行超过1.5圈,这就意味着每名运动员要完成7-8次接力。比赛中没有接力棒,接力时在滑道上碰触本队选手身体任何部位即可。通常,下一棒选手蹲立在接力区,接受上一棒选手的推力,从而获得强大的爆发力。 预赛Heat,四分之一决赛Quarterfinal,半决赛Semifinal,决赛Final。

●短道速滑装备——头盔不能有突起。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连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护腿。符合97.1402号MU型安全比赛服。长袖长裤连身服。软垫或软垫的硬壳护膝。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园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

 

 

【女子短道速滑名将】

 

周洋 籍贯:吉林省长春市  出生:1991年6月9日 身高:1米65  主要成绩: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500米第5名、1500米冠军;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1000米亚军、1500米季军,长春站1000米季军,魁北克站1000米和1500米冠军,蒙特利尔站1500米亚军。

 

刘秋宏 籍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出生:1988年11月26日 身高:1米66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500米亚军、1000米季军,长春站500米亚军,蒙特利尔站1000米季军。

 

赵楠楠 籍贯:吉林省长春市  出生:1990年3月18日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500米冠军、1000米第八名,长春站500米冠军。

 

范可新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500米第四名,长春站500米亚军,魁北克站500米季军。

朴升智(PARK Seung-Hi)国籍:韩国 生日:1992年3月28日  主要成绩: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1000米季军、1500米季军,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1500米亚军

 

赵海丽(CHO Ha-Ri)国籍:韩国 生日:1986年7月29日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1000米和1500米冠军,长春站1500米亚军

 

樱井美马(SAKURAI Biba)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魁北克站和长春站女子1500米季军

 

杨熙云(YANG Shin-Young) 韩国 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长春站1000米冠军,上海站1500米冠军

 

黄玄善(HWANG Hyun-sun) 韩国 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1500米亚军  

金丹民(KIM Dam Min) 韩国  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长春站500米季军,上海站1500米季军

 

                                  

【男子短道速滑名将】

韩佳良 1987年10月22日出生  籍贯:吉林省吉林市  主要成绩: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1000米第六名;2010/2011赛季世界杯长春站500米冠军,上海站500米第7名

 

宋伟龙 生日:1989年12月9日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魁北克站1500米第4名,上海站1500米亚军

 

梁文豪 1992年7月6日出生  籍贯:河北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蒙特利尔站500米季军、1000米第5名,魁北克站500米亚军

 

刘显伟  生日:1987年2月22日  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长春站1500米亚军,上海站1500米第5名

 

余勇俊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蒙特利尔站1500米第4名,魁北克站1000米亚军

 

杨劲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蒙特利尔站500米第7名,魁北克站500米第4名、1500米第5名,长春站1500米第6名,上海站500米第5名

 

马强  籍贯:长春  主要成绩:2010-2011年度全国短道速滑联赛长春站男子甲组1000米冠军、男子甲组3000米季军

 

盛锡贝(SUNG Si-Bak)国籍:韩国  生日:1987年2月18日  主要成绩: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500米亚军;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500米冠军。

 

李浩锡(LEE Ho-Suk) 国籍:韩国  生日:1986年6月25日  主要成绩:2006年都灵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1500米亚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1000米亚军;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500米季军、1000米季军、长春站1500米冠军。

 

卢珍奎(NOH Jinkyu) 韩国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1000米冠军、1500米冠军。

金哲民(KIM Cheol Min) 韩国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1500米冠军。

 

金秉俊(KIM Byeong-Jun)  韩国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长春站1000米冠军

 

高御堂雄三(Yuzo Takamido) 日本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1500米亚军

 

坂诘良介(SAKAZUME Ryosuke) 日本  主要成绩:2010-2011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长春站500米季军

 

 

【短道速滑世界纪录】

 

男子短道速滑世界纪录(截至2010年3月10日)

项目

成绩

姓名

国家

时间

地点

500米

*40秒651

盛锡贝(Si-Bak Sung)

韩国

2009.11.14

马凯特

1000米

1分23秒454

查尔斯-哈梅林(Charles Hamelin)

加拿大

2009.01.18

蒙特利尔

1500米

2分10秒639

安贤洙(Hyun-Soo Ahn)

韩国

2003.10.24

马凯特

3000米

4分32秒646

安贤洙(Hyun-Soo Ahn)

韩国

2003.12.07

北京

5000米接力

6分38秒486

韩国队(郭润起、李浩锡、李正秀、盛锡贝)

韩国

2008.10.19

盐湖城

  

女子短道速滑世界纪录(截至2010年3月10日)

项目

成绩

姓名

国家

时间

地点

500米

42秒609

王濛(Meng Wang)

中国

2008.11.29

北京

1000米

*1分29秒049

周洋(Yang Zhou)

中国

2010.02.26

温哥华

1500米

2分16秒729

周洋(Yang Zhou)

中国

2008.02.09

盐湖城

3000米

4分46秒983

郑恩珠(Eun-Ju Jung)

韩国

2008.03.15

哈尔滨

3000米接力

*4分06秒610

中国队(孙琳琳、王濛、张会、周洋)

中国

2010.02.24

温哥华

                           

 

2007年亚冬会短道速滑奖牌榜

 

     金  银  铜  总数

韩国 4    5   2   11

中国 4    3   5   12

日本 0    0   2    2

 

女子500米

金牌 王濛   中国(打破亚洲纪录)

银牌 付天余 中国(打破亚洲纪录)

铜牌 卞千思 韩国

铜牌 朱米乐 中国(打破亚洲纪录)

 

女子1000米

金牌 陈善有 韩国

银牌 王濛   中国

铜牌 郑恩舟 韩国

 

女子1500米

金牌 郑恩珠 韩国

银牌 陈善有 韩国

铜牌 王濛   中国

 

女子3000米接力

金牌 中国 中国

银牌 韩国 韩国

铜牌 日本 日本

 

男子500米

金牌 胡泽   中国(打破亚洲纪录)

银牌 宋庆哲 韩国(打破亚洲纪录)

铜牌 李野   中国 56秒119

 

男子1000米

金牌 安贤洙 韩国

银牌 金贤昆 韩国

铜牌 隋宝库 中国

 

男子1500米

金牌 隋宝库 中国

银牌 安贤洙 韩国

铜牌 李野   中国

 

男子5000米接力

金牌 韩国队 韩国(打破亚洲纪录)

银牌 中国队 中国(打破亚洲纪录)

铜牌 日本队 日本(打破亚洲纪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